第一章 椰林深处的女知青
书名:椰风下的暗潮 作者:千树万树梨花开 本章字数:2346字 发布时间:2025-10-24



一九七二年十月的文昌,太阳像烧红的铜盘,悬在没有一丝云的天上。


从海口到清澜的砂石公路上,一辆解放牌卡车卷着白尘,蜗牛似的向南爬。车厢里蹲着二十几个知青,绿军装被汗浸成深一块浅一块,像雨后的旧墙。林知夏坐在最里侧,背靠着挡板,膝盖并拢,双手交叠——标准的军人坐姿,与四周歪歪斜斜的年轻人格格不入。


“哎,首都来的,给唱段《在北京的金山上》呗!”


有人起哄,带着汗酸的胳膊肘捅她。


林知夏抬眼,黑得发蓝的眸子像两粒刚被海水洗过的玻璃珠,亮得过于安静。


“嗓子哑了,唱不了。”她声音不高,却自带一种不容再问的利度。


起哄的人讪讪缩回,小声嘟囔:“假正经。”


卡车猛地一刹,车厢里滚成一团。林知夏纹丝不动,只趁机把袖口里那张折成火柴盒大的电报纸,悄悄塞进裤腰暗袋。


——“椰影”出现,速赴文昌红旗生产队,代号“夏蝉”。


这是三天前她在海口革委会门口,假装上厕所时,从隔板缝隙摸到的第二张指令。第一张,此刻缝在她布挎包底,用油纸包着,针脚细密得像给婴儿缝的肚兜。


清澜公社革委会门口,椰影婆娑,却没人有闲情看风景。


知青们被赶鸭子似的撵下车,按名单分队。


“林知夏,红旗队!”


喊声落地,她看见一个黝黑干瘦的中年男人,头戴褪色的蓝干部帽,帽檐压得很低,像故意遮住上半张脸。


“我是红旗队副支书王守海,走吧,十二里山路,日头落前得赶到。”


男人声音沙哑,普通话里带着浓重的海南尾音,把“走”说成了“骤”。


林知夏道了声“谢谢王书记”,背起挎包,跟在他身后。


出镇子不到两里,柏油路就断了,变成被雨水冲出沟壑的黄土路。


两旁椰树高耸,羽状叶剪碎阳光,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无数移动的枪口。


她数着脚步,每两百步,掌心就悄悄在裤缝上擦一次汗——不是热,是计算。


从海口到清澜,七十五公里;清澜到红旗队,六公里;步行速度每小时五公里,一小时十二分。


她必须在天黑前看清整个村子的地形:井、晒谷场、祠堂、磨房、通向海边的椰林小径——任何可能隐藏电台或潜艇接头的死角。


红旗队比想象中富裕:一大片椰林围着二十几间青砖瓦房,最气派的是队部,飞檐上挂着一截生锈的铁轨,上工钟声一敲,回声能滚到海里去。


林知夏被安排在“后进青年学习班”——其实是堆放番薯的仓库,半截土墙,半截椰叶棚。


“先住着,等明年盖好新知青点。”王守海说得轻描淡写,目光却像秤砣,在她脸上来回称分量。


夜里,她躺在竹板床上,听老鼠在番薯堆上赛跑。


月光从瓦缝漏进来,正好落在她掌心——像一把薄刃。


她翻身朝墙,从暗袋摸出那张电报,借月光又看了一遍。


七个数字:4-7-1-2-3-5-6。


普通知青会以为是生产计划,可她一眼认出是四角号码,译出来只有两个字:


“夜莺”。


夜莺,不是鸟,是台湾情报部一九六八年启用的最新呼号,专用于南海沿线。


她胸口微微发紧——这意味着,上级怀疑的“椰影”,不是散兵游勇,而是正规编制的敌特网。


而她,单枪匹马,连一柄真正的枪都没有。


组织给她的武器,只有一把“英雄”钢笔、一支缝在领口的细钢针、以及一个“首都知青”的干净身份。


次日,天刚鱼肚白,上工哨就响了。


林知夏换上旧蓝布衫,裤脚卷到小腿,挑起一对铁桶,跟着妇女队去浇椰苗。


水井在林子最深处,四壁长满青苔,井台却异常光滑,像被无数次鞋底磨过。


她留心到,井台西南角,有一块半掌大的水泥补丁,颜色比别处新,边缘隐约有褐色痕迹——铁锈,或者血。


“愣什么?快打水!”


身后猛地一声喝,她肩膀被推得往前一倾。


回头,看见一个十六七岁的黎族少女,大眼深眶,脖子上挂一枚磨到发亮的铜质齿轮坠子。


“我叫阿黎。”少女普通话生涩,却带着善意的笑,“你小心,这井邪性,前年淹死过疯子。”


林知夏心里一动:“疯子?”


“嗯,女疯子,夜里唱歌,白天脱光衣服跑,后来‘扑通’一声,再没人见过她。”


阿黎做了个恐惧的鬼脸,帮她压下轱辘。


水桶“咚”地沉水,林知夏顺势蹲下,指尖在井台补丁上快速一抹——指尖留下几粒粗砂,以及淡淡的油味。


不是铁锈,是枪油。


晌午,歇工铃响,众人涌到椰林里乘凉。


林知夏借故找厕所,钻进林子深处。


阳光被羽叶切成碎片,落在她肩头,像无数细小的镜子。


她数着步子,向西走了二百四十步,眼前突然一空——


林子里出现一块直径约十米的天然空地,寸草不生,中央孤零零立着半截水泥桩,桩面嵌着一截生锈的钢筋,像折断的骨头。


她蹲下身,在桩底摸到一道新鲜划痕:Δ。


三角形,尖端指着正东——井的方向。


这是“地通”标记,抗战时期地下交通站的老记号,如今被敌特重新启用。


她正想再细看,身后忽有脚步踩断枯枝,“咔嚓”一声脆响。


“谁?”


她猛地回头,指尖已捏住领口钢针。


椰叶晃动,走出一个高个子军人,绿军装被汗水浸出盐霜,领章上缀着一星两杠,在碎光下刺眼。


男人约莫二十七八,肤色黝黑,下颌线像被刀背削过,背着一支56冲,枪口朝下,却随时能抬起。


“你是——新来的知青?”


声音低沉,带着北方平原的卷舌音,与海南的绵软格格不入。


林知夏迅速松开钢针,站直,露出一副略带怯意的笑:“是,我叫林知夏,首都来的。”


男人目光在她脸上停了两秒,像X光穿透衣物,看到骨头缝里。


“沈卫国,边防团副营长,驻文昌片区。这片林子,以后少单独来。”


“为什么?”她故意眨眼,让睫毛带出一点天真的颤。


“有蛇。”


他顿了顿,补上一句,“还有,疯子。”


沈卫国转身走了,步伐沉稳,鞋底几乎不扬尘土。


林知夏盯着他背影,心里迅速拨动算盘:


军人、副营、56冲、对地形熟、出现得恰到好处——


是敌?是友?


抑或,只是巧合?


她抬眼,看见阳光穿过椰叶,在他肩头留下一个晃动的光斑,像一枚尚未扣下的扳机。


风掠过林梢,带来远处海浪的咸腥。


林知夏深吸一口气,把指尖的枪油味悄悄抹在裤脚。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首都知青林知夏”,而是“夏蝉”——


一只必须在敌特与椰影之间,唱出真相的蝉。


而那个叫沈卫国的男人,或许将成为她第一个要攻破的碉堡,


或者,唯一可以背靠的战壕。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椰风下的暗潮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