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心照不宣的暗盟
夜色如墨,林风萧瑟。
四人沉默地穿行在崎岖的山道上,方才篝火旁那场短暂而激烈的交锋,如同无形的烙印,刻在每个人的心头。信任的薄冰已然碎裂,如今支撑着这脆弱同盟的,只剩下共同的目标和彼此间深不可测的忌惮。
顾临渊走在最前,手中的长剑并未归鞘,保持着警戒的姿态。他脑海中反复回放着沈云晦那精准致命的暗器手法,以及那惊鸿一瞥间、隐隐带有皇室武学影子的剑招。这绝不是一个普通江湖组织首领该有的路数。还有萧景珩那至阴至寒的掌力,分明是北凛皇室不传之秘“玄冰诀”的特征……一个富商?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他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对这两位“盟友”的警惕也提到了最高。他忠于皇室,任何可能危及大靖江山稳定的因素,都必须谨慎对待。
陆清欢紧随其后,时不时悄悄回头看一眼沉默的沈云晦。她看的出来,阁主和这个萧景珩之间的氛围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萧景珩依旧是一副慵懒随性的模样,仿佛刚才生死一线的搏杀和此刻微妙的气氛都与他无关。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眸,却时不时掠过沈云晦的背影,带着探究与算计。他几乎可以肯定,这位暗影阁主与朝廷关系匪浅,甚至可能直接听命于大靖皇帝。而她那手神鬼莫测的暗器和步法,更是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至于顾临渊,一个忠心的臣子,不足为虑,但也不能让他坏事。
沈云晦走在最后,面具下的脸庞一片冰封。萧景珩的试探,顾临渊的审视,她都清晰地感受到了。她不能暴露身份,无论是暗影阁主,还是公主。
“前面有个山洞,可以暂时歇脚。”顾临渊停下脚步,指着前方山壁一处不起眼的凹陷。
山洞不大,但足够四人容身,位置隐蔽。顾临渊仔细检查了洞内,确认安全后,才示意众人进入。
洞内一片沉寂,只有彼此轻微的呼吸声。篝火再次燃起,驱散了些许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疏离与猜忌。
最终还是顾临渊再次打破了沉默,他目光扫过三人,语气沉重而严肃:“诸位,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方才一战,大家都露了底。顾某不管诸位是何来历,身负何种使命,只问一句——边境布防图关乎大靖安危,北凛狼子野心,月下阁与烈风堡勾结,证据确凿。在此事上,我等目标是否一致?”
他直接将话挑明,目光灼灼,等待着回应。这是底线,也是维系这脆弱联盟的最后一根纽带。
沈云晦率先开口,声音透过面具,带着不容置疑的冷冽:“暗影阁存在的意义,便是清除危害大靖的蛀虫。布防图,必须追回。月下阁,必须付出代价。”她没有承认任何身份,却明确表达了立场,与顾临渊维护国家的目标一致。
萧景珩轻笑一声,把玩着手中的一枚玉扳指:“萧某的生意遍布各国,自然希望天下太平,商路畅通。北凛若借此生事,战端一开,损失难以估量。于公于私,萧某都愿助各位一臂之力,查明真相。”他巧妙地将自己的动机归结于利益,避开了出身和内力的问题,同样表达了合作的意愿。
陆清欢见状,也连忙表态:“清欢虽力量微薄,但也知家国大义。愿追随诸位,尽一份心力。”
四人目光再次交汇,虽然依旧充满了不信任,但在“追回布防图,对抗北凛阴谋”这个大前提下,暂时达成了共识。
“既如此,”顾临渊深吸一口气,“我等便立个君子协定。在布防图之事水落石出之前,我等需信息共享,共同进退。至于诸位身份来历、武功渊源……只要不危害大靖,顾某可以暂不追究。”这是他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沈云晦微微颔首:“可。”萧景珩耸耸肩:“没问题。”陆清欢也点头同意。
一个心照不宣的、建立在沙砾之上的同盟,就此勉强维系。每个人都清楚,这同盟脆弱不堪,随时可能因为一个新的秘密或一次利益冲突而分崩离析。
沈云晦借着篝火的微光,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小的金属筒,轻轻旋开,倒出里面卷着的细密绢布。这是天机阁通过特殊渠道刚刚送来的密信。她快速浏览着,面具下的眉头微微蹙起。信上提到了北凛边境异动频繁,以及……月下阁阁主可能已亲临大靖的消息。
她不动声色地将绢布收起,心中警铃大作。月下阁主亲至,事情远比想象得更严重。她必须尽快将消息传递给姐姐和父皇母后。同时,她看向萧景珩的眼神也更加深邃——这个身负北凛皇室内功的男人,在此刻出现,真的只是巧合吗?他与月下阁主,又是什么关系?
萧景珩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抬眼望来,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仿佛在说:“阁主,又发现什么有趣的事了?”
就在这时,洞外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极其轻微,却异常尖锐的鸟鸣声!那声音穿透力极强,绝非寻常鸟类!
沈云晦和萧景珩几乎是同时眼神一凛!
顾临渊和陆清欢也瞬间警惕起来,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沈云晦心中猛地一沉——这是暗影阁最高级别的警示信号!意味着有极其危险的敌人,正在靠近,或者……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是月下阁的去而复返?还是……那个可能已经亲临的、神秘的月下阁主?
洞内的空气瞬间凝固。方才那勉强维持的平静被彻底打破,危机感如同实质的潮水,汹涌而来。
沈云晦缓缓站起身,短刃无声无息地滑入掌心,冰冷的目光扫过洞外无边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