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春末,大朝会。 金銮殿上,九龙壁前,百官山呼。 萧御立于文官之首,银袍温润,仿佛仍是那个霁月太子。 今日议程最后一项:议定“北疆大捷”赏功。
二 内侍捧卷,宣唱: “沈昭擅改捷报,匿藏毒箭,疑似拥兵自重,请陛下降旨,召回勘问!” 声音落地,殿中哗然。 召回勘问—— 功过未定,先夺兵权,再入天牢。
三 云黎立于武班,绯袍如焰,眸色冷冽。 她出列,拱手,声音清亮: “臣女有本,奏!” 帝王抬手:“准。”
四 她抬手,亲兵抬入一只巨大木箱—— 箱盖掀开,万支毒箭码得整整齐齐, 箭镞幽蓝,在殿前闪着森冷的光。 百官倒吸冷气,萧御眉心微跳。
五 云黎拔出一支,箭头转向百官,声音冷冽: “此箭,名‘十日欢’,东宫武库秘制, 箭身刻‘御’字暗纹,陛下可验!” 内侍呈上,帝王指尖抚过,面色瞬沉。
六 她再取一卷供词,展开,声音灌注内力: “狄王口供,亲述毒箭来源, 指名道姓,东宫督造,押运边关, 意图——谋害忠良,私通外敌!” “谋害”二字,如惊雷炸殿。
七 萧御出列,声音温润,却带着叹息: “阿黎,物证可伪造,口供可逼供, 你为了护他,竟欲构陷储君?” 一句“构陷”,把球踢回给她,且带上“欺君”之罪。
八 云黎却冷笑,再抬手—— 亲兵押上一人,银面破碎,满身血污, 正是前日“搜营”特使,萧御心腹幕僚。 她一脚踹在幕僚膝弯,迫其跪地,声音清冷: “当众对质,免得说我构陷。”
九 幕僚面如死灰,颤声招供: “毒箭……确出东宫武库, 督造令,乃太子亲笔……” 供词未毕,萧御袖中指尖已紧到泛白, 面上却仍带笑,笑意却渗着阴寒。
十 云黎再补一刀,抬手—— 亲兵呈上一只小小玉匣, 匣内,一枚“御”字玉佩,裂痕犹在, 佩背刻着督造日期,与毒箭暗纹,严丝合缝。 “物证在此,殿下可还有话?”
十一 满堂死寂。 帝王目光,如寒刃,转向萧御: “太子,可有解释?” 萧御抬眸,望向云黎,眼底翻涌痴与恨, 却终是缓缓俯首,声音低哑: “儿臣,无话。”
十二 云黎却未停,声音清亮,响彻大殿: “既无话,便请陛下—— 按律,按罪,按天下之公, 给忠良一个清白,给朝堂一个交代!” 一语落地,百官齐跪,呼声震天: “请陛下明断!”
十三 帝王沉吟,良久,抬手: “萧御,暂禁东宫,听候勘问; 毒箭案,移交大理寺,三司会审; 沈昭,无罪,功赏照旧; 云黎,协查有功,赐‘忠敏’金印。” 金口玉言,一锤定音。
十四 退朝钟响,百官鱼贯而出。 云黎立于丹墀,回望高处—— 萧御被内侍“请”往东宫,银袍掠过金砖, 背脊笔直,却掩不住踉跄。 他忽地回头,目光穿过人海,与她遥遥相对, 唇形无声:你赢了。
十五 云黎却笑了,笑意比刀还冷, 唇形回应:这只是利息。 她转身,走向殿外,走向光里, 背脊笔直,像一柄出鞘的剑, 剑尖,直指下一个战场—— 而殿外,晨光正好,风雪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