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密林团队竞赛的结果,如同一道无声的惊雷,在奥术之心学院上空炸响。
莉莉丝·影歌,不仅再次以匪夷所思的方式获胜,更重要的是,她展现出了某种能够“制定规则”的雏形!那个令艾瑞克小队魔力滞涩的诡异力场,彻底颠覆了人们对魔法的认知。这不再是“强大”可以形容,这触及了“权能”的领域!
恐慌在高层蔓延,尤其是霍克院长一系。他们意识到,莉莉丝已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拿捏的“问题学生”,而是一个可能动摇学院根基的“异端”。各种紧急会议连夜召开,气氛凝重。
然而,与高层的焦头烂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院底层悄然掀起的浪潮。
团队竞赛的细节无法完全封锁,尤其是当参赛的凯文和诺拉回到各自圈子后(尽管他们被严厉警告不得透露细节,但那种劫后余生与扬眉吐气的兴奋感是藏不住的),“莉莉丝拥有改变战局的神奇力量”这一消息,如同野火般在那些长期被忽视、被压抑的学生中传开。
古代星象观测塔下,不再只有最初的七道身影。
在下一个约定的夜晚,当沈清璃的精神共鸣再次扩散时,聚集在塔下的身影,增加了整整一倍!新来的面孔带着更多的忐忑,但也带着更炽热的期盼。他们之中,有被断言“毫无塑能天赋”的幻术学徒,有因研究冷门历史而被嘲笑的“书呆子”,甚至有因为身体残疾而无法进行某些实践课程的少年。
他们是被现有规则判定为“失败”或“无价值”的群体。而现在,莉莉丝的存在,像是一道刺破乌云的光,让他们看到了重新定义自身价值的可能。
沈清璃看着下方这十几双在黑暗中闪闪发光的眼睛,心中了然。时机到了。种子已经播下,并开始自发地生根发芽,她需要做的,是为这些幼苗提供生长的框架和养分。
她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用比以往更清晰的精神意念,将一段经过119优化、剔除了所有可能被追踪标记的《基础精神力冥想法(改)》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这套法门并非什么神功秘籍,其核心在于提升对自身精神力的感知与控制,强调“内观”与“引导”,而非主流冥想法那样强调“外放”与“征服”。这对于天赋不佳者来说,是一条打牢基础、另辟蹊径的道路。
同时,她建立了一套简单而有效的单向联络机制——通过几个设置在学院不同角落的、利用废弃魔法道具改装的“信息节点”,成员们可以将自己的发现、困惑或求助信息,以加密的方式传递到古代观测塔。沈清璃会定期“查阅”并给予指引。
她将这个小团体正式命名为“破序之瞳”,寓意着看穿规则迷雾的眼睛。她没有设立复杂的层级,只强调了三条核心准则:
1. 隐匿与发展: 首要任务是隐藏自身,提升实力,禁止任何形式的公开对抗与炫耀。
2. 知识共享: 鼓励成员分享任何偏离主流认知的发现,无论其多么微小。
3. 互助与观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相互协助,并密切关注学院规则的变动与不公。
“我们并非要立刻推翻什么,”沈清璃的声音在众人精神海中回响,冷静而坚定,“我们要做的,是成为规则的观察者、理解者,乃至未来的定义者。记住,你们的价值,不应由他人制定的标准来衡量。”
她没有赋予他们强大的力量,而是给予了他们一种全新的视角和一套自我提升的工具。这比任何空洞的承诺都更具说服力。
“破序之瞳”的成立与悄然扩张,如同在奥术之心这棵大树的根系下,注入了一股陌生的活力。成员们开始以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那个幻术学徒不再纠结于自己无法凝聚出逼真的幻象,转而深入研究如何影响他人的“感知”,甚至尝试结合心理学知识;那个“书呆子”从古代历史文献中,找到了几种早已失传的、对魔力要求极低的实用小技巧;残疾的少年则专注于精神力的精细操控,试图用它来弥补身体的不足。
他们依旧在主流评价体系中处于底层,但他们眼中失去了光芒,内心却开始燃烧起自主的火焰。一丝丝微弱但坚定的、带着“认同”、“希望”与“探索”气息的气运,从这些成员身上滋生,如同涓涓细流,跨越空间,汇入沈清璃的体内。
这股力量与击败天才、震惊学院所获得的“威慑”性气运不同,它更温和,更持久,与她体内那代表着秩序与创造的暗金神力本质更为契合。沈清璃能感觉到,自己的神力恢复速度明显加快,对周围魔法元素的“统御”感也越发得心应手。她甚至开始尝试,将一丝极细微的神力特性,融入到改良后的冥想法中,使其效果更佳,却又更加隐蔽。
与此同时,她也通过“破序之瞳”的信息网络,捕捉到了学院内部更多的暗流。霍克院长派系正在加紧活动,试图推动一项名为“魔力纯净度强制检测”的议案,明面上是为了排查“异种能量侵蚀”,实则矛头直指莉莉丝。而埃尔文导师等少数开明派,则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对学术自由和个人隐私的严重侵犯。
学院内部的裂痕,正在因她这个“变数”而不断加深。
沈清璃站在观测塔顶,俯瞰着夜色中灯火阑珊的学院建筑群,目光幽深。
碧瑶的分神显然已经意识到了“破序之瞳”的存在及其潜在威胁,那股无形的规则压制力变得更具针对性,如同冰冷的潮水,不断试图渗透、瓦解这个新生的组织。
但沈清璃并不畏惧。
她已经成功地将自己从一個需要隐藏的“个体”,转变为了一个初具雏形的“现象”,一个代表着另一种可能性的“符号”。
接下来的斗争,将不再是简单的个人对抗,而是两种理念、两种规则之间的碰撞。
她摊开手掌,一缕暗金神力在指尖萦绕,感受着其中蕴含的、与整个学院压抑氛围格格不入的秩序与生机。
“碧瑶,你的规则,禁锢了太多可能。”
“现在,是时候让这些被压抑的‘可能性’,发出自己的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