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序者”的存在,如同在奥术之心学院这潭表面平静、内里早已被规则固化的死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涟漪虽小,却开始悄然扩散。
沈清璃并未急于向那七位最初的成员传授任何具体的、超越常规的知识或力量。她知道,在碧瑶分神严密监控的体系下,任何激进的举动都可能招致毁灭性的打击。她所做的,更像是一位引导者,一位启蒙师。
她选择在夜深人静时,于古代星象观测塔,以精神共鸣的方式,为他们“上课”。
课程的内容,并非高深的咒语或强大的魔法,而是最基础、却又最容易被学院教育所忽视的——对魔法本质的思考,对现有规则体系的质疑,以及对自身潜力的重新认知。
“魔力亲和度低,意味着什么?”沈清璃的声音在七人的精神海中回荡,平静而富有穿透力,“是意味着你们被元素所厌弃,还是意味着,你们需要找到与元素沟通的另一种方式,一种不属于现有测评体系的方式?”
“炼金术的失败,是因为你们不够‘精确’,还是因为你们被教导的‘公式’本身,就排斥了某些可能性的存在?”
“规则,是用来遵守的,还是用来理解的?甚至是……在理解之后,被优化的?”
她从不给出标准答案,只是不断地抛出问题,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用自己蹩脚的魔力,进行一些在正统法师看来毫无意义甚至可笑的“实验”。比如,尝试用精神力去“感受”而非“命令”元素;比如,用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同一个基础符文;比如,记录下每一次微小的、与教科书描述不符的魔力反应。
这个过程枯燥、缓慢,且充满挫折。起初,七位成员充满了困惑与自我怀疑,他们习惯了被灌输答案,习惯了在既定框架内挣扎,沈清璃这种“放任自流”的引导方式,让他们无所适从。
但沈清璃极富耐心。她敏锐地捕捉到每个人在实验中那微不足道的、一闪而过的灵光,并予以肯定。她告诉他们,失败的数据远比成功的幻象更有价值。
渐渐地,变化开始发生。
那个被称为“哑炮”的男孩,在一次冥想中,意外地发现自己虽然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凝聚出成型的火球,却能让指尖的温度产生极其细微而稳定的变化——这是一种被主流魔法体系忽略的、关于“热力学”本质的微弱天赋。
那个屡次炼金失败的女孩,在一次“错误”的配方操作中,没有炸掉坩埚,反而得到了一种性质极其不稳定、却拥有独特能量传导性质的紫色粘稠液体,这与教科书上描述的“废料”截然不同。
他们的魔法等级没有立刻提升,施法能力没有瞬间飞跃。但他们眼中那种麻木的绝望,开始被一种名为“好奇”与“探索”的光芒所取代。他们开始意识到,魔法世界并非只有一条被规定好的、狭窄的康庄大道,在主流视野的阴影下,还存在着无数未被记录、未被认可的“小路”。
而这一切细微的变化,都发生在古代观测塔的阴影下,发生在夜深人静之时,如同地下悄然蔓延的根须,暂时未被学院高层的目光所察觉。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愈发汹涌。
莉莉丝在实战演示中展现的“规则级”力量,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以霍克院长为首的保守派心中。他们无法理解,更无法掌控这种力量,恐惧随之而来。在霍克院长的默许甚至推动下,一股针对莉莉丝的暗流开始涌动。
先是她在图书馆申请调阅一些涉及古代符文和魔力本源理论的中级典籍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格审查和拖延,理由是她“权限不足”或“研究方向存在风险”。
接着,在一次元素共鸣实践课上,负责指导的导师(霍克的亲信)有意无意地将莉莉丝分配到能量流最混乱、最不稳定的节点,美其名曰“锻炼控制力”,实则想看她出丑甚至受伤。结果,莉莉丝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混乱的能量流在靠近她周身一定范围后,便自行平复、理顺,仿佛遇到了无形的秩序力场,让那位导师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最明显的一次,是在月度资源配给上。按照评测成绩,莉莉丝理应获得一份优质的魔力水晶和一份稀有药草,但发放到她手中的,却是品质低劣的替代品。负责发放的助理解释含糊,只说是“库存调整”。
这些针对性的小动作,沈清璃都坦然受之,并未公开反抗。她甚至刻意维持着莉莉丝那副对外界打压逆来顺受的怯懦表象。
但在“破序者”内部,她将这些遭遇变成了最生动的教材。
“看,这就是规则制定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她平静地对七位成员说,“当他们无法理解你的力量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探索,而是限制、打压,甚至毁灭。他们恐惧的,并非力量本身,而是未知,以及未知可能带来的秩序颠覆。”
成员们看着他们视为希望的“引导者”也在遭受不公,心中的愤怒与不甘被点燃,但更多的,是一种冰冷的清醒。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何等坚固而排外的体系。
“我们该怎么办?”脸上带着雀斑的男孩,如今已被同伴称为“火花”的雷克斯,忍不住问道。
沈清璃看向他们,目光深邃:“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学会奔跑之前,先要学会如何在黑暗中隐藏自己,如何从缝隙中汲取养分。记住,你们现在看到的每一次不公,理解的每一条规则的漏洞,都将成为未来打破枷锁的武器。”
她开始指导他们,如何利用学院规则的“盲区”。比如,某些冷门选修课的导师相对开明,可以作为获取知识的渠道;比如,学院任务系统中有一些报酬低、无人问津的收集或观测任务,恰好能让他们接触到主流视野外的材料和现象;比如,如何利用精神力的细微技巧,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进行一些简单的信息传递。
“破序者”依旧弱小,依旧隐藏在阴影之下。但他们不再是被动承受规则的尘埃,而是变成了悄然侵蚀堤坝的白蚁。
沈清璃能感觉到,随着“破序者”成员们心态的转变和认知的开拓,一丝丝极其微弱的、不同于信仰、更接近于“认同”与“追随”的气运,开始从他们身上汇聚到她这里。这股力量虽然远不如前几个世界那般磅礴,却更加纯粹,更加坚韧,与她体内的暗金神力种子产生了奇妙的共鸣,使其恢复和壮大的速度,悄然加快了一丝。
与此同时,她也清晰地感知到,学院深处,碧瑶分神的意志变得更加焦躁。那种针对她的、无形的压制力正在增强,仿佛一张不断收紧的网。
沈清璃知道,平静的潜流期即将结束。
风暴,正在酝酿之中。而她,已经为自己和最初的追随者们,找到了一处可以暂避风雨,并窥探风暴之眼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