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之夜,灰河反家暴中心的多功能厅被改造成临时演播室。四台摄像机、十二组补光灯、一条"无枷·反家暴普法辩论赛"的巨幅背景板,将冷气切成无数光斑。林野坐在反方二辩席,面前摆着"无枷"徽章;对面坐着河州知名律师韩韬,代表"企业法律顾问团"出战——他曾在多起家暴案中为施暴者辩护,今晚的辩题正是他主动提出:
"反家暴是否构成过度维权?"
直播倒计时开始,弹幕瞬间涌满屏幕:
- "韩律师?那个说‘打老婆是家庭私事’的?"
- "无枷加油!打倒家暴庇护伞!"
- "过度维权?我倒要听听怎么个过度法!"
主持人肖棠简短开场后,直接进入立论环节。正方一辩先声夺人:
"反家暴声势浩大,导致大量企业被卷入舆情,员工名誉受损,社会成本激增,这不是过度维权是什么?"
他抛出数据:过去一年,因"家暴舆情"被投诉企业37家,股价波动12家,"企业经营权不应为家务事买单。"
反方一辩程越起身,语气冷静:
"所谓社会成本,正是过去沉默的代价。37家企业被投诉,说明家暴不是家务事,而是公共安全问题。股价下跌,是市场对违法者的惩罚,不是受害者的错。"
她亮出统计:同一时期,反家暴热线访问量增长210%,庇护所入住率提升190%,"这不是过度,是补课。"
攻辩环节,韩韬把火力对准林野:
"林小姐,你父亲被判十二年,是否得益于舆论审判?你在电视前光头示众,是否引导了‘网络私刑’?"
语气不重,却句句带钩。弹幕瞬间炸开:
- "来了!倒打一耙!"
- "光头怎么了?光头是勇气!"
林野按下麦克风,声音不高,却足够稳:
"光头不是表演,是拒绝羞耻。十二年不是舆论的馈赠,是证据的累积。如果真相被误解为私刑,那只能说明真相还不够多。"
她举起手边的透明文件袋,里面装着E001-E136全部证据副本,"我带来全部卷宗,可以随时公开供查阅,韩律师,您敢吗?"
韩韬微笑,却避开正面回答,转向"程序正义":
"谅解与和解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你们拒绝出具谅解书,是否剥夺了被告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程越立即反驳:
"家暴案件适用谅解,须以被害人真实意愿为前提,而非道德绑架。法律从未规定‘原谅是义务’。"
自由辩论环节,正方抛出"企业免责"论调:
"员工家暴若与企业无关,为何要承担舆情成本?"
反方三辩娟姐拄拐起身,声音洪亮:
"企业不是旁观者,是职场的第一道安全阀。被投诉的12家企业,有11家存在‘投诉无门’问题。他们不是无辜,是失职。"
韩韬使出"终极杀招"——"社会撕裂论":
"反家暴渲染仇恨,制造性别对立,撕裂社会,这还不是过度?"
林野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镜头,像对千万观众说话:
"撕裂不是受害者造成的,是施暴者留下的伤口。我们不过把伤口摊开,让光照进来。真正的缝合,是惩罚加害者、保护受害者,而不是让受害者闭嘴。"
结辩阶段,韩韬引用"社会稳定"大旗,呼吁"理性平衡"。
程越则把结辩变成"朗读课"——她读出一位受害者的来信:
"如果反家暴是过度,那我宁愿活在过度里,也不要死在沉默里。"
朗读完毕,全场寂静,随后爆出掌声,连摄像师都红了眼眶。
评委投票环节,直播镜头对准七位评委——三位法学教授、两位媒体人、两位人民陪审员。投票板依次亮起:
反方4 : 正方3
主持人宣布:反方胜!弹幕瞬间被"❤️无枷"刷屏。
散场时,韩韬主动走向林野,伸出手:"你赢了,但辩论只是开始,法庭上见。"林野握手,微笑:"法庭见,但法庭不再是你熟悉的沉默法庭,它已学会倾听伤痕。"
镜头拉远,两人背影被灯光拉得很长,像两条终于交汇却方向不同的路——一条通向惩罚,一条通向新生。
直播结束,#反家暴不是过度维权#冲上热搜第一。弹幕里,有人写下:
"如果真相是撕裂,那就让撕裂来得更猛烈些,因为缝合的线,就藏在光里。"
林野走出演播厅,夜风扑面,她仰头深吸一口气——
那风里,不再有煤烟,不再有皮带燃烧味,
只有辩论赛残留的镁光灯气味,
和无数屏幕前,刚刚被点亮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