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线:正文完结后第十年,云初35岁,君长临38岁,徒弟们:
• 林小屿(女,17,极昼村孤儿,云初首徒)
• 顾听雪(男,16,不夜楼茶童出身)
• 小河(女,18,已上大学,寒暑假回山)
晨雾·不夜楼后院
当我迈步跨入门槛的那一刻,师父正将一柄古朴的木剑轻轻放置在枣树枝上。那剑尖微微垂落,仿佛一位老中医正在为这棵枣树把脉问诊一般。
“林小屿,来数数看。”师父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1、2、3……82!”我认真地数着。
就在第82滴露水从剑尖滑落,精准地坠入师父掌心的瞬间,她手腕轻翻,将那冰凉的露珠弹向我的眉心——那触感,冰凉彻骨。
“从今天开始,你要学习听雨了。”师父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
“雨?”我不解地重复着这个字眼。
“当剑风穿过叶隙,频率达到82赫兹时,那声音就如同雨声一般。”师父耐心地解释道。
三楼剑室·空鞘
在这间剑室的中央,静静地摆放着那只充满传奇色彩的旧檀木匣——据说那是“自由之剑”的本鞘。
师父并没有打开这只神秘的匣子,只是让我们用手去触摸那匣上的纹路。
“先让你们的手记住什么是自由,然后才能让剑记住你们的存在。”师父的话语充满了深意。
我忍不住偷偷叩了叩匣壁,那回声低沉而悠长,仿佛穿越了十年的光阴一般。
京郊隧道·听风
这条废弃的隧道里,壁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芒。
师父闭着眼睛站在隧道的中央,手中的木剑斜斜地指着前方。她虽然一动不动,却有一阵风从出口灌入隧道。
“把灯关掉。”师父命令道。
在漆黑一片的环境里,我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96→90→82。渐渐地,我的心跳稳定了下来。
风轻轻擦过剑脊,发出“叮”的一声,那声音就像极远处传来的铜铃声一样清脆。
茶道室·交换课
君师伯(我们在背后偷偷称他为“茶师父”)今天来代课了。
他递给了我一只茶则,它的直径恰好是82毫米,然后让我用“剑势”去搅动茶汤。
“你的手腕要像握着剑一样,定点就如同呼吸一般自然,82圈为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君师伯指导着我。
随着我的搅动,茶汁逐渐形成了一个漩涡,在漩涡的中心竟然浮起了一层白沫——仔细一看,竟是一朵极小的枣花。
君师伯见状笑了:“当剑学会开花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它能够学会收敛了。”
屋顶·负距离示范
师父与师伯并肩坐在屋脊之上,他们之间没有留下任何间隙,是真正的零距离接触。
他们让我们仔细数风铃的声音:
“1、2、3……82!”我们齐声数着。
当第82声风铃声落下时,两人同时抬起了手——
只见师父伸出两根手指,做了一个剑诀的动作;而师伯则是并拢手指,做了一个茶则的姿势。
他们的指尖相互触碰在一起,“叮”的一声,风铃的余音戛然而止。
“你们都看见了吗?”师父回眸看向我们,“所谓的负距离,并不是简单的身体贴合,而是心灵上的同步停止。”
极昼村·实时连线
小河师姐此刻正在北极圈实习,她给我们发来了一个心跳文件。
在投影中,一条绿色的线条从54缓缓上升到了82,最终稳定成了一条直线。
师父把音箱对准了隧道的方向,两条来自不同地方的心跳声跨越地磁重叠在了一起——
那种感觉就像是把整个世界切成了两半,然后又巧妙地合成了一把剪刀。
“林小屿,明天你带着师弟去雪原,按照这条线的节奏走一遍。”师父吩咐道。
次日·雪原盲行
我们的眼罩紧紧地蒙住了双眼,手中的木剑充当了盲杖的角色。
顾听雪走在前面,我紧随其后,耳机里播放着小河师姐的心跳声——稳定的82 bpm。
我们跟着这节奏一步步向前迈进,每一步都伴随着一次呼吸,每一步的距离大约是82厘米。
当我们摘下眼罩的瞬间,眼前的天地一片洁白,刺得人睁不开眼睛。远远望去,一个废弃的实验舱半埋在冰雪之中,看起来就像是旧日的刑堂一般阴森恐怖。
而此时,师父正静静地坐在舱顶等待着我们,她的手里没有剑,只有一只空荡荡的茶则。
“把你们的心跳留在雪地里,把那份自由带回楼中。”师父的声音在空旷的雪原上回荡。
回程·交剑仪式
回到不夜楼的中庭,师父打开了那只已经十年未曾开启过的檀木匣。
自由之剑静静地躺在里面,旁边还放着一个铜铃,那个缺角依然存在。
她让我们把自己的木剑并排放入匣中,三柄木剑整齐地排列成了一个“川”字形状。
“剑来——”师父高声喊道。
然而,她抬起的手并没有去取剑,而是轻轻地取下了那个铜铃,然后把它系到了我的手腕上:
“从今以后,你们只需要带着这个铃铛,不需要再带剑了。
当铃响82下的时候,就代表着剑在你们身边。”
一个月后·城市雨夜
在一个雨夜的城市巷口,灯光闪烁不停。突然,有人手持利刃冲了出来,企图进行抢劫。
我毫不犹豫地挡在了前面,尽管手中握着的木剑并无锋芒,但腕上的铃铛却清脆地响了起来——
“叮、叮、叮……”第82声落,我步成圆,
借助着雨势、风势以及自己心跳的节奏,我用木剑背对着歹徒狠狠地打了过去——
歹徒的腕骨应声而裂,手中的刀也掉落在地,而我的铃铛依然稳定地保持着82次的节奏。
警察赶到了现场,好奇地问道:“小姑娘,你练的是什么功夫啊?”
“听雨,同时也听自由。”我微笑着回答。
雪夜·回信
我录下了82下铃音,准备发送给十年后的自己:
“在第366天,我已经学会了如何把剑融入到声音之中,
把自由融入到自己的脚步里。
师父曾经说过:
‘剑来,不是剑来,是你来。’”
——番外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