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接过抗清旗
书名:晚明风云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5222字 发布时间:2025-10-23

第六十二章 接过抗清旗


简州城外,孙可望正站在一处高坡上,看着麾下士兵猛攻清军外营,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一名斥候飞奔而来,脸上满是喜色:“将军!捷报!刘将军在鹰嘴谷大破巴图鲁,斩首三千,俘虏两千!巴图鲁本人也被乱枪刺死!大王在广元伏击墨尔根,大获全胜,墨尔根被斩于阵前!”

孙可望猛地攥紧拳头,眼中迸发出狂喜的光芒,放声大笑:“好!打得好!父王和文秀果然没让人失望!”他转身对身旁的副将马宝道,“传令下去,全军总攻!攻破内城,生擒吴三桂,为大王庆功!”

马宝高声领命:“遵命!”转身便要去传达命令,可刚迈出两步,另一名斥候跌跌撞撞地冲了过来,脸上没了丝毫血色,声音带着哭腔:“将军……不好了!广元传来急报,大王……大王他在阵前重伤,不治身亡了!”

“你说什么?”孙可望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如同被寒霜冻结,他一把揪住斥候的衣领,眼神凶狠得如同要吃人,“再说一遍!大王怎么了?”

“大……大王为了生擒墨尔根,被清军裨将暗算,后背中了数刀,壮烈殉国了……”斥候吓得浑身发抖,泪水混着汗水往下流。

孙可望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如同被重锤击中,手中的长枪“哐当”一声掉在地上。他踉跄着后退两步,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悲痛,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不可能……父王武艺高强,怎么会……”

马宝等人也惊呆了,脸上满是震惊与悲痛,营中士兵听到消息,也纷纷停下动作,议论声四起,士气瞬间低落。

孙可望深吸一口气,猛地擦干眼泪,眼中的悲痛化作滔天怒火,他捡起长枪,指向简州内城,厉声嘶吼:“弟兄们!大王战死了!此仇不共戴天!随我攻破内城,杀了吴三桂,为大王报仇!”

“为大王报仇!为大王报仇!”士兵们的悲愤被点燃,齐声高呼,声音震彻云霄,士气重新高涨起来。他们如同饿狼般冲向内城,云梯架得更快,攻城的攻势比之前猛烈了数倍。

外营被破的消息早已传到内城,吴三桂正焦躁地在帅帐中踱步,脸上满是愁云。夏国相匆匆走进来,脸色惨白:“将军,外营已破,大西军攻势凶猛,内城防线岌岌可危!”

“废物!都是废物!”吴三桂一脚踹翻案几,上面的茶杯、文书散落一地,“给我死守!就算拼到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能让大西军进城!”

话音刚落,一名士兵连滚带爬地冲进来,声音带着绝望:“将军!大西军……大西军喊着要为张献忠报仇,攻势太猛,西北角城墙已经被攻破一个缺口了!”

吴三桂浑身一震,瘫坐在椅子上,眼中满是绝望。他深知,没了外营的缓冲,仅凭内城这点残兵,根本抵挡不住复仇的大西军。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鼓声,不同于大西军的战鼓,节奏更加雄浑。

“怎么回事?”吴三桂猛地站起身,冲到帐外。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面绣着“王”字的大旗在风中飘扬,一支大军正朝着简州疾驰而来,旗帜鲜明,军容严整。

“是援兵!是我们的援兵到了!”一名清军士兵认出了旗帜,兴奋地高呼起来。

吴三桂眯起眼睛,仔细一看,脸上瞬间露出狂喜的笑容。那是陕西总兵王光恩率领的援军,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如同神兵天降。他激动得浑身发抖,高声喊道:“援兵到了!我们有救了!传我命令,全军出击,与援兵夹击大西军!”

原本士气低落的清军士兵听到援兵到来,瞬间精神大振,跟着吴三桂冲出内城,朝着大西军杀去。

孙可望正指挥士兵攻破西北角城墙,突然看到清军援兵赶到,心中暗叫不好。他刚想下令调整阵型,抵挡援兵,吴三桂的人马已经杀了过来,与援兵前后夹击,将大西军困在中间。

大西军士兵虽然斗志高昂,可连日作战早已疲惫不堪,又遭遇前后夹击,渐渐体力不支,攻势放缓。马宝手持大刀,奋力斩杀冲上来的清军,大喊道:“将军,敌军势大,我们腹背受敌,再打下去会全军覆没的!”

孙可望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眼中满是痛苦与不甘。他知道,马宝说得对,继续硬拼,只会让更多弟兄白白牺牲。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刘文秀率领鹰嘴谷的残兵赶了过来,白文选紧随其后。刘文秀看到战场上的局势,脸色一变,冲到孙可望身边:“孙将军,情况不妙,我们快撤吧!”

孙可望咬了咬牙,看着越来越近的清军援兵,最终狠下心:“撤退!马宝率主力断后,我与文秀、文选保护伤员,撤回成都!”

“是!”马宝领命,率领五千精锐转过身,组成一道人墙,死死阻拦清军的追击。箭矢如雨,刀光剑影,断后的士兵们个个奋勇当先,用生命为大部队争取撤退的时间。

李定国在周满的搀扶下,刚抵达简州城外,就看到大西军撤退的身影,以及追杀而来的清军。他瞳孔骤缩,腹部的伤口因激动而隐隐作痛:“怎么回事?为何撤退?”

一名撤退的士兵看到李定国,哭着禀报:“将军,大王他……大王战死了,清军援兵突然赶到,我们腹背受敌,只能撤退!”

李定国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周满连忙扶住他。他望着广元的方向,眼中泪水汹涌而出,悲痛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父王的音容笑貌在脑海中浮现,那句“守住四川”的嘱托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父王……”李定国声音嘶哑,他擦干眼泪,眼中的悲痛化作坚定的光芒,“周满,传令下去,接应孙将军他们撤回成都,绝不能让弟兄们白白牺牲!”

“是!”周满领命,立刻组织身边的亲兵,朝着清军侧翼冲去,想要缓解马宝的压力。

吴三桂与王光恩并肩站在战场上,看着大西军撤退的背影,脸上满是得意。王光恩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笑道:“吴将军,此次多亏你坚守简州,我军才能及时赶到。张献忠已死,大西军群龙无首,平定四川指日可待!”

吴三桂哈哈大笑,笑声中带着一丝后怕与庆幸:“王总兵说笑了,若不是你及时赶到,我这简州城,恐怕早已被李定国那厮攻破了。”他望着大西军撤退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李定国,下次再见面,定要取你狗命,为我那些死去的弟兄报仇!”

成都城内,李定国站在城头,望着远处简州的方向,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身披玄色披风,腹部的绷带依旧显眼,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只有眼中的悲痛与坚定难以掩饰。孙可望、刘文秀、白文选等人站在他身后,个个面带疲惫与沮丧。

“父王战死,简州未破,清军援兵赶到,我们损失惨重。”李定国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沉重,“但我们不能倒下,父王用性命为我们破了两路援兵,我们必须守住成都,守住他用生命换来的基业。”

他转头看向众人,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庞:“孙将军,你负责整顿兵马,清点损失;刘将军,你负责加固城防,防备清军进攻;白将军,你负责筹集粮草,安抚百姓。从今日起,我李定国,将接过父王的大旗,与清军血战到底!”

“遵命!”众人齐声领命,眼中重新燃起斗志。

残阳如血,将成都城头染成一片猩红。李定国身披玄色披风,披风下摆被晚风掀起,猎猎作响。他腹部的绷带缠绕得紧实,渗出的暗红血渍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脸色因伤势与悲痛显得愈发苍白,唯有一双眼睛,亮得如同淬火的寒铁,扫过城下肃立的将领与士兵。

“孙将军!”李定国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打破了城头的沉寂。

孙可望上前一步,单膝跪地,甲胄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他脸上还沾着战场的血污,络腮胡被汗水浸透,贴在脸颊上,眼中满是愧疚:“末将在!此次撤退,损失惨重,请将军降罪!”

李定国伸手扶起他,指尖触到他冰冷的甲胄,缓缓摇头:“非你之过,清军援兵骤至,腹背受敌,撤退是明智之举。当务之急,是整顿兵马,而非追责。”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参军赵秉渊,此人面容清瘦,戴着一副旧眼镜,手中捧着账本与笔墨,“赵参军,立刻随孙将军清点伤亡,统计剩余兵力、粮草、器械,半个时辰后,向我禀报详细数目!”

“遵命!”赵秉渊躬身领命,连忙跟上孙可望的脚步,快步走下城头。孙可望路过士兵队列时,抬手拍了拍几名年轻士兵的肩膀——他们脸上还带着泪痕,手中的长枪却握得愈发紧实。

“刘将军!”李定国的目光转向刘文秀。

刘文秀上前领命,他清瘦的面容上带着疲惫,却依旧腰杆挺直,腰间的斩马刀在夕阳下闪着寒光:“末将在!”

“成都城防年久失修,西北角城墙尤为薄弱,”李定国指向城外远方,那里隐约可见清军大营的轮廓,“你立刻率领工兵营与三千步兵,加固城防。外墙加筑马面,深挖护城河,在城头增设箭楼与火铳阵地,务必在三日内完成初步加固,防止清军突袭!”他顿了顿,补充道,“若百姓愿意参与筑城,按人头发放粮食,绝不亏待!”

“明白!”刘文秀抱拳转身,快步离去。路过城门口时,他见几名百姓正扶着受伤的士兵进城,立刻吩咐身旁的亲兵:“去通知府衙,开放城西的空粮仓,优先安置伤员与流离失所的百姓!”

“白将军!”李定国看向白文选,他脸上的刀疤在暮色中更显狰狞,双手正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短铳。

“将军吩咐!”白文选嗓门洪亮,带着几分悍勇。

“你麾下的火铳手是我军精锐,”李定国沉声道,“即刻起,将火铳手分作三队,轮流驻守城头关键位置,熟悉阵地。同时,清点火药与铅弹存量,若有短缺,立刻告知赵参军,从府库中调取补充。另外,挑选百名经验丰富的火铳手,组建狙击小队,专门针对清军将领与哨探,打乱其部署!”

白文选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咧嘴一笑:“放心将军!保证让清军的狗头们不敢轻易露头!”说罢,他转身大步离去,口中高声呼喊着手下的队正,安排任务。

周满一直默默站在李定国身后,见将领们都已领命离去,低声道:“将军,您伤势未愈,站了这么久,该回府歇息了。城防的事,有几位将军盯着,不会出岔子的。”

李定国缓缓摇头,目光落在城下往来忙碌的士兵与百姓身上。几名妇人正提着水桶,为受伤的士兵清洗伤口;一群少年扛着木材,朝着城墙方向走去;老兵王铁牛正手把手地教新兵赵二柱如何架设云梯,动作耐心细致。他眼中闪过一丝暖意,轻声道:“父王曾说,成都不是一座孤城,是三川百姓的根。我守在这里,才能让弟兄们安心,让百姓安心。”

就在这时,赵秉渊匆匆赶回,手中的账本被汗水浸湿了边角:“将军,初步清点完毕。此次撤退,我军伤亡四千余人,剩余兵力约一万二千人,其中伤员三千余人;粮草尚可支撑一月,但若长期围困,恐有短缺;火药存量不足,仅够火铳手三次齐射,铅弹也需尽快补充。”

李定国眉头微蹙,指尖轻轻敲击着城头的砖垛:“粮草方面,立刻封锁全城粮仓,实行定量分配,同时派人前往周边未被清军波及的村镇征调,务必保证供给;火药与铅弹,让铁匠营连夜赶制,将府库中废弃的铁器熔化,打造铅弹,再从民间征集硝石、硫磺,补充火药库存。”他转头看向周满,“你亲自去一趟铁匠营,告诉营正李铁柱,三日内,我要看到双倍的铅弹与火药,若延误,军法处置!”

“是!”周满领命,转身快步离去,脚步声在城头回响。

夜色渐浓,成都城内灯火点点,却没有丝毫慌乱。城头之上,士兵们正借着灯笼的光芒加固阵地,火铳手们趴在箭楼里,调试着手中的武器;城下,铁匠营的炉火熊熊燃烧,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此起彼伏,与远处隐约传来的清军号角声交织在一起;府衙内,官员们正忙着登记百姓信息,发放粮食与药品,秩序井然。

李定国缓步走下城头,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路过伤员营地时,他停下脚步,看着躺在草席上的士兵们——有的断了胳膊,有的腿上缠着厚厚的绷带,却没有一人抱怨,见他走来,纷纷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

“都躺着吧。”李定国轻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你们都是大西军的英雄,是守护四川的功臣。安心养伤,等伤好了,我们一起为父王报仇,把清军赶出四川!”

一名断了左臂的年轻士兵眼中含泪,用力点头:“将军放心!只要能报仇,就算只剩一条胳膊,我也照样能杀清军!”

李定国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心中百感交集。他转身继续前行,夜色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却又带着一种不容侵犯的威严。

与此同时,简州清军大营内,灯火通明。吴三桂与王光恩正坐在帅帐中,面前的案几上摆满了酒菜,却无人动筷。吴三桂端着酒杯,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眼中却藏着警惕:“王总兵,张献忠虽死,可李定国那厮绝非易与之辈,成都城防坚固,我们不可贸然进攻。”

王光恩身材高大,面容粗犷,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笑道:“吴将军多虑了。张献忠一死,大西军群龙无首,李定国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就算有孙可望、刘文秀相助,也成不了大气候。”他放下玉佩,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明日,我便派先锋部队前往成都城下试探,若城防薄弱,便顺势攻城;若防守严密,再另做打算。”

吴三桂摇了摇头,放下酒杯:“不可大意。李定国虽年轻,却极善用兵,此次围点打援之计,便是他一手策划,墨尔根与巴图鲁都栽在了他手里。我们应当先派人摸清成都的防务部署,再联合周边清军,合围成都,断其粮草补给,让他们不战自溃。”

王光恩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吴将军所言有理。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先派斥候潜入成都,探查虚实。另外,我已派人向摄政王上书,请求增派援兵与粮草,待援兵一到,便是成都城破之日!”

两人相视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帅帐外,夜色深沉,清军士兵们正在加紧操练,刀枪碰撞声与呐喊声不绝于耳,一场针对成都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成都城头,李定国望着远处清军大营的灯火,心中清楚,一场更加残酷的战斗即将到来。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滴落,落在冰冷的城砖上。父王的嘱托犹在耳畔,百姓的期盼刻在心头,他没有退路,只能握紧手中的剑,死守成都,死守这三川大地最后的希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晚明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