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舱的呼吸机发出规律的滴答声,像钟摆在寂静中切割时间。秦烈站在透明隔离罩外,目光落在陈浩苍白的脸庞上,那层覆盖在皮肤下的晶体沉积正随着脑波频率微微闪烁,如同沉睡中的星火。他没有再看全息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而是缓缓抬起左手,掌心朝上。蓝纹静止着,仿佛被冻结在皮下深处,但每当监测仪读取到特定频段的信号波动时,那些纹路便会轻微震颤,像是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
“把终端日志全部调出来。”他的声音很轻,却穿透了整个临时指挥室,“从他被捕前十秒开始,逐帧解析。”
李薇迅速接入系统,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她身后,周敏正用便携设备恢复存储卡中的残余文件,荧光屏上的图像不断重组又破碎。张峰则蹲在角落,检查那块战术手套残片——它被固定在磁力夹具上,表面泛着金属冷光,编号“Δ-7”清晰可见。
“找到了。”李薇突然停顿,“这段白噪音里藏着一段编码序列,不是数字也不是字母……更像是某种脉冲节奏。”她将波形图放大,投影到中央面板,“你看这里——每三秒一次低频震荡,间隔精确到毫秒级。”
秦烈走近,眼神微凝。那节奏他熟悉。就在刚才,当那段无声音频播放时,他的神经系统曾产生过完全同步的共振。
“这不是通讯协议。”他说,“是生物反馈机制。”
话音未落,林雪推门而入,作战服肩部还沾着隧道内的灰烬。“我已经让侦察队封锁B3区域,并设置了电磁干扰屏障。袭击者没留下尸体,但他们在撤离路线的拐角处遗落了一枚微型追踪器——和手套材质一致。”
她将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放在桌上。张峰立即接过去放入扫描仪,可仪器刚启动便发出刺耳警报,界面瞬间黑屏。
“抗干扰涂层?”他皱眉,“不,这东西在主动反制探测。”
“让我试试。”秦烈走过去,将手掌贴在扫描仪边缘。几乎同时,空间系统的感应模块自动激活,蓝纹自腕部蔓延至指尖,释放出一道极淡的幽光。金属片开始轻微震动,内部结构轮廓逐渐浮现。
“耦合成功了。”张峰低声惊呼,“天啊,它的内部电路排列方式……和空间孕育合金的分子链完全吻合!”
实验室陷入短暂沉默。这个发现太过惊人——敌方装备的技术源头,竟与秦烈独有的金手指存在同源性。
“继续深挖。”秦烈收回手,蓝纹随之隐去,“我要知道这块残片最后接触的是什么人、什么地点。”
张峰立刻调整参数,利用共振残留信号逆向推演。几分钟后,系统生成了一份残缺日志片段:
【Δ-Series – Unit Deployment Log #7】
【任务类型:适配验证】
【目标个体:Subject-01】
【记忆同步率:84.9% → 持续上升】
“Subject-01……是我。”秦烈盯着屏幕,语气平静得近乎冷漠,“他们不是在攻击我们,是在校准我。”
“可为什么连陈浩也被标记?”李薇追问,“他的晶体分布位置虽然稀疏,但与你大脑中的关键节点完全重合——尤其是在海马体与前额叶交界区,两者呈现出量子纠缠态特有的对称排布。”
她调出两幅三维脑图并列展示。秦烈的晶体网络如星辰般密集,而陈浩的则像零星点缀的光点,但它们的几何构型惊人地一致。
“这不是偶然感染。”她声音发紧,“这是一种筛选机制。他们在寻找能与某种系统共鸣的人——而你和陈浩,都符合标准。”
周敏抬起头,手中终端正显示一张模糊的图像预览:“你们看这个。”
众人围拢过去。那是从存储卡中艰难恢复出的一张加密图片缩略图:一间纯白色的房间,七张椅子呈环形摆放,其中第六把椅子下压着一枚纽扣——正是空间孕育合金制成的那种。
“这是哪里?”林雪问。
“不知道。”周敏摇头,“文件损坏严重,只能看到这些。但它出现在陈浩冒险也要带回的数据里,一定很重要。”
秦烈盯着那枚纽扣,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细节——他曾亲手将一枚同样的纽扣缝在旧外套上,后来在一次突围战中遗失。那是重生初期,他还未完全掌握空间能力时留下的痕迹。
“七个人。”他说,“七把椅子。我们之前以为‘OBSERVER-07’只是一个代号,但现在看来,它可能代表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你是说,整个计划围绕七个核心人物展开?”张峰皱眉。
“不止是围绕。”李薇补充,“根据现有数据,秦烈和陈浩的大脑反应模式表明,他们可能本就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被动嵌入的组件,而非独立个体。”
这句话落下,室内空气仿佛骤然变冷。
秦烈没有反驳。他转身走向作战会议室,其余人紧随其后。墙上已贴满线索卡片:日内瓦峰会、Δ-7编号、Ω级权限请求、七边形地理布局、Dawnbreaker协议倒计时……一条条红线交织成网。
“我们换个思路。”他在地图前站定,“不再问‘他们在做什么’,而是问‘我们需要成为什么才能触发下一步’。”
林雪走上前,将已知地点逐一标注:中继站、B3隧道入口、陈浩被捕点、日内瓦坐标……当第七个虚拟锚点由算法补全后,一个完美的正七边形赫然显现,中心指向城市西北方向一片尚未勘探的废弃科研园区。
“几何结构成立。”她说,“这不是随机行动,是仪式性的布局。每一个事件发生的位置,都在强化某种场域效应。”
“而我现在,正处于这个场域的核心。”秦烈看着自己的手,“每一次蓝纹波动,都在提升同步率。84.9%,距离85%只差一步——一旦达标,‘认知重置’就会启动。”
“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到底是谁设定了这套规则。”周敏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关键词:适配者 — 观测者 — 协议启动
“如果秦烈是Subject-01,那其他六个‘适配者’是否存在?陈浩是不是第二个?如果是,他们是否已经被激活?”
没人回答。这个问题太沉重。
就在此时,张峰猛地抬头:“等等!刚才扫描手套时,系统弹出了一个新提示——我截住了画面!”
他调出备份日志。在蓝纹共振达到峰值的瞬间,空间界面曾闪过一行从未出现过的文字:
【检测到原生节点呼唤,是否响应?Y/N】
“原生节点?”李薇喃喃道,“你的空间……原本属于谁?”
秦烈沉默良久。他知道答案可能比想象更残酷——那个科技芯片融合系统,并非纯粹因意外诞生,而是某个更大架构中脱落的一块拼图。它选择了他,或许只是因为它认出了他体内的印记。
“我们不能再被动等待。”他终于开口,“从现在起,所有分析聚焦三个方向:第一,破解‘Δ-Series’的技术来源;第二,确认‘适配者矩阵’的生物学标准;第三,锁定七边形中心区域的物理特征,准备实地勘察。”
“可万一那里有陷阱呢?”周敏迟疑,“陈浩才刚醒过来,你就又要冒险?”
“不是冒险。”秦烈望着医疗舱的方向,“是赴约。他们一直在等我做出选择——而现在,我终于看清了棋盘。”
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小时,李薇独自留在实验室,重新比对两份脑部扫描图。她在θ波段发现了新的异常:每当秦烈思考“Dawnbreaker”这个词时,陈浩的昏迷状态也会出现微弱的神经涟漪,仿佛两人意识之间存在着看不见的桥梁。
她记录下这一现象,正准备提交报告,忽然注意到显示器角落闪过一串字符——那是系统底层日志的自动刷新内容:
【Local Sync Detected: Subject-01 ↔ Subject-02】
【Connection Type: Pre-established Neural Bridge】
【Origin Timestamp: 2045-06-18 23:59:59】
她的手指僵住了。
这个时间点,正是末世爆发前的最后一秒。
同一时刻,地下三层的融合实验室中,秦烈再次将手掌贴上扫描仪。他没有开启全面分析,而是刻意引导空间系统进入低功耗待机模式,模拟“休眠”状态。
几秒钟后,蓝纹毫无征兆地自行亮起,自发形成螺旋状排列,且频率稳定在7.83Hz——地球舒曼共振的标准值。
扫描仪自动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并生成一段解码信息:
【Received Signal Format: Vesper-Class Priority Broadcast】
【Message Content: Phase One Completion Imminent】
【Action Required: Await Confirmation from Node #7】
秦烈缓缓收回手,眼中映着幽蓝微光。
他知道,自己不再是单纯的调查者。
他是被设计好的变量,是程序运行到最后阶段必须激活的最终指令。
而在那间纯白房间里,第七把椅子,始终为空。
周敏坐在终端前,终于完整还原了那张加密图像。高分辨率下,第六把椅子下的合金纽扣清晰可辨,表面刻着一行极小的文字:
PROPERTY OF Q-SPACE LAB · SERIAL NO. 01-REBORN
她正要呼叫秦烈,却发现图像背景中,墙壁反射出一道模糊倒影——一个人影站在门口,身穿白袍,胸前挂着工牌,号码被阴影遮挡,唯独姓名栏隐约可见两个字母:
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