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下来后,林见恢复了工程师的习惯——记录与观察。他选择在圆顶观测室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区域。这里视野最好,可以俯瞰山下的城市,也能仰望星空。他给笔记本赋予了新的标题:《寂静纪元观测日志》。他开始系统性地记录:· 天气与孢子:记录孢子云的密度、飘散方向与天空颜色的变化。· 声源测绘:通过高倍望远镜和听力结合,标记山下城市中声噬兽频繁活动的区域,以及那些发出特殊声波的异常地点。· 生态观察:记录庭院里和周围山林中,动植物在声波影响下的行为模式。· 自身状态:记录食物和水的消耗,以及自己听力似乎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敏锐的现象。文字和图表让他混乱的思绪逐渐清晰。他知道,知识是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最强武器。而这座天文台,就是他的武器工厂。第一次共鸣在清理控制室时,林见发现了一些废弃的电子元件和导线。一个想法在他脑中酝酿。他回想起穿越晶簇森林的经历,那些晶簇对声音的吸收与共鸣。声噬兽也被特定的声音所吸引或影响。那么,是否可以主动制造一种声音,来干扰或者驱散它们?他利用找到的元件,尝试组装一个最简单的声波发生装置。没有电力,他尝试用机械方式驱动——一个小型手摇发电机,连接一个拆自旧耳机的小型扬声器。几天后,一个简陋的、巴掌大的原型机做好了。他称之为“驱散器原型”。他小心翼翼地走到天文台的庭院边缘,对准远处一棵树上的、正在发出嗡鸣声的、蝙蝠大小的声噬兽。他深吸一口气,开始缓慢摇动发电机,同时调节着连接的电感,试图发出一种不规则的、刺耳的高频声波。起初,那只声噬兽毫无反应。林见调整着频率……突然,那声噬兽的嗡鸣声变得焦躁起来,它不安地拍打着翅膀,最后竟然飞走了!成功了!虽然效果微弱且不稳定,但这证明了声波可以被主动利用!林见看着手中这个粗糙的小装置,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这是人类智慧的火花,在死寂的末世中,第一次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微弱但坚定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