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艰辛,林见终于站在了天文台的铁艺大门前。大门紧锁,但旁边的围墙有一段坍塌了。他谨慎地钻了进去。庭院里荒草丛生,一些发光的晶簇零星分布。主体建筑是白色的圆顶结构,墙壁看起来很厚实。他绕着建筑走了一圈,检查门窗。大部分都完好且紧闭着。他找到一扇侧面的消防门,门轴有些锈蚀。他用工具小心地撬开,没有发出太大的声响。门内是一条黑暗的走廊。他等眼睛适应了黑暗,才迈步走入。内部出人意料地完整,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或洗劫。空气中有灰尘的味道,但没有腐臭。他依次检查了办公室、控制室、以及最重要的——观测室。巨大的天文望远镜静静矗立在圆顶之下,如同一个沉睡的巨人。圆顶可以开启,这意味着良好的通风和潜在的逃生通道。这里坚固、隐蔽,视野开阔。最重要的是,它足够“安静”。建筑本身的隔音效果很好,外界的噪音传进来变得极其微弱。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避难所。清扫与加固找到据点只是第一步。林见开始着手将这里改造成一个真正的安全屋。他首先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扫,清除了积攒的灰尘和少量的变异昆虫巢穴。他检查了所有的门窗,用找到的木板和工具对薄弱环节进行了加固。幸运的是,他在一个储藏室里发现了一些有用的物资:几箱瓶装水、一些过期的但还能食用的军用罐头、基本的医疗用品、一套太阳能电池板(虽然损坏,但或许能修复),以及一些天文台工作人员留下的旧衣物和睡袋。最让他惊喜的是,他在台长办公室找到了一台老式的、用电池的短波收音机。他尝试打开,里面只有持续的白噪音,没有任何人类信号。但这依然是一个宝贵的发现,是连接过去文明的一个念想。他将物资分门别类放好,确定了睡觉、进食和储存的区域。简单的劳作让他暂时忘记了外界的危险,一种久违的、对生活的掌控感似乎回来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