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朝中弹劾奏章如雪片
书名:系统逼我成战神 作者:听风始羽 本章字数:2919字 发布时间:2025-10-22

洛安,皇城,紫宸殿。

虽是清晨,殿内却因连日阴雨而光线晦暗,需要点燃烛火才能视物。

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与陈旧木料混合的气味,却压不住那股无形的、如同实质般沉凝压抑的氛围。

年轻的皇帝萧玦端坐在龙椅上,身着明黄色常服,面容带着几分熬夜后的苍白与倦怠。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扶手,目光看似落在御阶下分列两班的文武大臣身上,却又似乎没有焦点。

北境的战报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他的心头,也压在整个朝堂之上。

御阶之下,首辅柳文渊手持玉笏,垂眸而立,花白的须发在烛光下泛着银丝,脸上是惯常的古井无波。

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则悄无声息地侍立在皇帝龙椅侧后方半步的位置,面白无须,眉眼低顺,仿佛一尊没有生命的雕像,只有偶尔抬起的眼皮下,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今日的朝会,气氛比往日更加诡异。关于北境,关于朔风城,关于那个突然冒出来的“雷神”林烨的种种消息,早已通过各种渠道,在洛安这座巨大的权力迷宫中传得沸沸扬扬。

真伪混杂,褒贬不一,但所有人都知道,今日,必须要有一个初步的“定论”了。

果然,在几件无关紧要的漕运、科举事宜奏报完毕后,一名身着青色御史官袍、面容清癯的官员,率先出列,手持笏板,朗声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甚至带着一丝尖锐:

“陛下!臣,监察御史周延,有本启奏!”

来了。殿中许多大臣心中都是微微一凛。

“讲。”皇帝萧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臣弹劾扬威将军李烽、游击将军林烨二人!”周延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义愤填膺的腔调。

“李烽身为边镇大将,守土有责,然其治下,朔风城率先失陷,致使北境门户洞开,狄虏长驱直入,此乃失地之罪一也!其后虽侥幸夺回孤城,然损兵折将,自身亦屡屡负伤,可见其用兵无方,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此乃败军之罪二也!更兼其坐困孤城,不思与陇西主力呼应,反逞匹夫之勇,虚耗朝廷本就不多的边军精锐,于大局无益,此乃不识大体之罪三也!”

他顿了顿,偷眼瞥了一下御座上的皇帝和前排的柳文渊,见无甚反应,心中一定,语气更加激昂:

“至于那游击将军林烨!此子来历不明,骤得高位,已属可疑!臣闻其在军中故弄玄虚,以‘雷神’自居,倚仗些许不明所以之烟火伎俩,蛊惑军心,虚张声势!所谓‘阵斩敌酋’、‘雷火破敌’,不过是以讹传讹,或为其掩败为功之手段!”

“此等行径,非但不能扬我国威,反惹狄虏耻笑,更恐引来朝野非议,以为陛下重用妖人,有损圣德!此乃惑众邀功之罪也!”

“陛下!”周延猛地跪伏于地,声音悲切,“北境战事糜烂,正当用人之际,然用人需明察!李烽、林烨二人,一者老迈昏聩,一者妖言惑众,实非柱石之选!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罢黜此二人,另选良将主持北境军事,以免贻误战机,祸及社稷啊!”

他这一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朝堂上激起了层层涟漪。

虽然大多数官员依旧眼观鼻、鼻观心,保持沉默,但不少人的眼神已经发生了变化,或深以为然,或幸灾乐祸,或冷眼旁观。

“陛下,臣附议!”又一名官员出列,“林烨此人,崛起过于突兀,其所持‘雷火’之术,闻所未闻,非是正道。若任其坐大,恐非国家之福!当严加核查其来历背景,以防有诈!”

“臣亦附议!李烽确非大将之才,当另择贤能!”

一时间,附议之声竟有十数人之多,虽然大多品阶不高,但汇聚在一起,也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声浪。

弹劾的奏章,虽未真如雪片般呈上,但这殿中的攻讦,已然代表了朝中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清流言官和一些与边将体系有隙的官员的态度。

皇帝萧玦的眉头微微蹙起,手指敲击扶手的频率加快了些许,看向一直沉默的首辅柳文渊:“柳卿,你以为如何?”

柳文渊缓缓出列,步履沉稳,声音平和,听不出喜怒:“陛下,周御史所言,不无道理。李烽失地在前,确有其责。林烨之‘异术’,亦需谨慎对待。然……”

他话锋一转,依旧是不疾不徐的语调:“然北境战事紧急,瞬息万变。陇西被围,压力巨大。李烽、林烨二人,能在孤城之中,屡挫狄锋,吸引西路敌军部分兵力,无论其手段如何,客观之上,确实为陇西分担了压力。此乃事实。若此时临阵换将,且不说能否找到合适人选冒险前往,单是军心震荡,恐就非朔风城所能承受。一旦朔风城有失,西路狄军再无顾忌,全力压向陇西,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这番话,说得四平八稳,既点出了李烽林烨的问题,又强调了他们此刻不可替代的客观价值,将皮球又巧妙地踢了回去。

“柳相此言差矣!”周延似乎铁了心要钉死李林二人,梗着脖子反驳,“岂能因一时之功,而掩其大过?更何况,其功是真是假,尚在两可之间!若任由此等‘妖术’横行军中,败坏纲常,将来恐尾大不掉!”

“周御史口口声声‘妖术’,不知可有真凭实据?”一个略带阴柔的声音响起,却是站在皇帝身侧的冯保开口了。他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目光却如同冰冷的刀子,扫过周延。

“咱家怎么听说,那林烨所用的,不过是些匠造格物之法,动静大了些而已。陛下富有四海,奇人异士辈出,能为我所用,乃是陛下洪福,朝廷之幸,怎的到了某些人嘴里,就成了‘妖术’了?莫非……是见不得我朝有能人效力?”

他这话,轻飘飘的,却直接将“妖术”的指控引向了“嫉贤妒能”,其心可诛的意味十足。

周延脸色顿时一白,冯保这话他可不敢接,连忙低下头:“冯公公言重了,下官……下官只是忧心国事……”

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文官集团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宦官势力的介入,更是让水变得浑浊。

皇帝萧玦看着下方的争执,眼中闪过一丝烦躁。他何尝不知道这些奏章和攻讦背后,牵扯着各方势力的博弈?

柳文渊的稳重,言官的清议,宦官的小心思,还有那些隐藏在幕后、对军权虎视眈眈的勋贵……每一个声音都在试图影响他的判断。

他需要朔风城守住,需要北境稳住。

李烽和林烨,无论他们有什么问题,目前他们是钉在那里的一颗钉子。但这颗钉子,太显眼,也太“异类”,引来太多的非议。

“够了。”萧玦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议论。

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柳文渊身上:“柳卿,依你之见,眼下当如何处置?”

柳文渊躬身道:“陛下,当务之急,乃是稳定朔风城军心,令其继续牵制狄虏西路兵力。对于李烽、林烨二人,不赏,亦不罚。可遣一稳重之中使,再赴朔风,一则宣慰,彰显天恩,稳定军心;二则……实地勘察,看看那林烨,究竟是何等样人,其所持‘雷火’,又是何等事物。待北境战事明朗,再行论功过赏罚不迟。”

不赏不罚,冷处理,同时派人实地监视调查。这是目前最稳妥,也最能平衡各方意见的做法。

皇帝萧玦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准奏。此事,就由柳卿与冯保一同斟酌,选派合适人手前往朔风城。旨意要快。”

“臣遵旨。”柳文渊躬身。

“奴才遵旨。”冯保也微微欠身。

“退朝!”内侍尖细的唱喏声响起。

百官躬身行礼,依次退出紫宸殿。周延等弹劾的官员,脸色有些难看,但也不敢再多言。

皇帝萧玦独自坐在龙椅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他看着殿外依旧阴沉的天空,心中默念着那个名字。

林烨……“雷神”……

你究竟,是挽救危局的奇兵,还是……搅动风云的祸星?

洛安的风,带着山雨欲来的湿冷气息,吹过了重重宫阙,也吹向了遥远而血腥的北境朔风城。

朝堂之上的纷争与决议,化作无形的压力,即将跨越千山万水,再次降临在那座浴血的孤城。

而此刻的朔风城,对此仍一无所知。他们只是在为最基本的生存,流尽最后一滴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系统逼我成战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