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疆军营,四月夜风卷着沙,吹得帐布猎猎作响。 沈昭巡营归来,已是子时。案上灯火昏黄,照出一只小小蒸笼—— 他下午偷偷向火头军借的,藏在主帐角落,专等夜深人静。
二、 面粉、蜂蜜、干桂花,一样样排开。 沈昭挽起袖口,露出小臂旧疤,动作熟练得像在排兵布阵: 和面、加水、撒花,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却又藏不住雀跃。 ——这是第九年,他为她做桂花糕。
三、 第一次学,是在御苑后山。 九岁的小云黎踮脚教他的: “要撒一层桂花,再盖一层面,火不能急,要像等春天一样等它开花。” 那时他笨,常被烫得指腹起泡; 如今他指节修长,骨节分明,水沸面香,再不会烫手。
四、 蒸笼掀盖,白雾轰然涌出。 桂香混着蜜甜,瞬间填满冷硬主帐。 沈昭低头,热气拂过他睫毛,在铜镜里映出一片雾蒙蒙的笑。 ——糕身莹白,花点金黄,像缩小的初秋。
五、 他用竹刀将糕点切成四方,一块块码进油纸袋。 袋角仔细折出棱角,再系上细麻绳—— 绳结是北疆将士学自牧民的“同心扣”,寓意凯旋归来,平安同归。
六、 忽有脚步声。 “将军,夜粮到了——” 亲兵掀帘,猛地嗅到甜香,愣住:“这是……” 沈昭手一抖,纸袋差点打翻,耳尖瞬间通红。 “咳,练手。” 他面无表情,将纸袋塞进抽屉,动作却慌乱得像被戳破的少年心事。
七、 亲兵憋笑退下。 沈昭确定无人,才重新拿出纸袋,吹灭外灯,只留一盏小烛。 火光跳跃,映出他眼底柔软的波纹。 他取出最完整的一块,托在掌心,像托着一整个春天,低声道: “云黎,这次不烫手了。”
八、 他提笔,在纸袋外层写下一行小字—— 【雁回谷凯旋日,桂花新开,愿你尝甜。】 笔锋峻拔,却因紧张微微歪斜,像少年藏不住的心跳。
九、 写罢,又觉得矫情,抬手要揉。 指尖碰到“云黎”二字,终究舍不得,停住。 他将纸袋放进最上层抽屉,上了锁—— 钥匙用红绳穿了,挂在自己颈侧,贴骨藏温。
十、 五更鼓响,军营号角齐鸣。 沈昭披甲出帐,朝阳跃出地平线,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主帐内,桂香犹在,混着铁甲与风沙,成了北疆最柔软的秘密。 ——少年将军的暗恋,随桂花糕一起,静静等待出炉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