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朋友,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真实故事。那时候是2000年,在苏北的土山镇上,有个叫李明的年轻人,他的父亲在镇上的老街租了个店面,开了家小饭店。
饭店的位置说不上好,就在老街的拐角处,一栋有些年头的二层小楼。这栋小楼的外墙已经斑驳,墙缝里长着青苔,木制的窗棂都有些腐朽了。楼下是店面,楼上本来该是住人的,可李明的父亲为了省钱,就把楼上转租给了别人,让李明晚上就睡在饭店里。
记得那是个秋天的晚上,凉风习习,月光透过老旧的窗棂洒进店里,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李明第一次独自在饭店过夜,心里不免有些发毛。打烊后,他把桌椅收拾整齐,在地上铺了张凉席,就这么睡下了。
深夜时分,万籁俱寂,他突然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
"窸窸窣窣...窸窸窣窣..."
声音是从厨房方向传来的,像是有人在用饭勺刮电饭煲的内胆,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李明当时就想,是不是进了小偷?他蹑手蹑脚地爬起来,心脏怦怦直跳,透过厨房的玻璃门往里看。
您猜怎么着?厨房里空无一人,可那声音却还在继续。更诡异的是,他还听到了咀嚼声,就像是有两个人在那里吃饭。那声音时断时续,夹杂着模糊的低语,让人不寒而栗。
李明壮着胆子推开厨房门,声音戛然而止。电饭煲好好地放在灶台上,盖子盖得严严实实的。他打开电饭煲看了看,里面的剩饭一动没动。一股莫名的寒意顺着他的脊背爬上来。
"可能是听错了。"李明这样安慰自己,回到席子上继续睡觉。可是那一夜,他再也没能合眼,总觉得暗处有双眼睛在盯着他。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接连好几个晚上,同样的事情都在重复发生。每到深夜,厨房里就会传来刮电饭煲和咀嚼的声音。有时候,李明甚至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对话:
"真香啊..."一个粗哑的声音说。
"慢点吃,别噎着。"另一个尖细的声音回应。
这可把李明吓坏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可父亲却说他是睡糊涂了,或者是老鼠在作怪。
"咱们开店做生意的,最忌讳说这些神神鬼鬼的事。"父亲这样告诫他。
但李明知道,那绝不是老鼠能弄出来的动静。那声音太有规律了,分明就是有人在用餐。
有一天晚上,李明想了个主意。他故意在打烊后把厨房的灯开着,自己躲在暗处观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厨房里静悄悄的,什么动静都没有。昏黄的灯光下,厨具的影子被拉得老长,像是张牙舞爪的鬼怪。
就在李明快要放弃的时候,店里的老挂钟"当当当"敲了十二下。说来也怪,钟声刚落,厨房的灯"啪"的一声就灭了。不是跳闸,也不是灯泡坏了,就是那么毫无征兆地灭了。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厨房的地面上投下一片惨白。
紧接着,熟悉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窸窸窣窣...吧唧吧唧..."这一次,声音比以往都要清晰。李明甚至能分辨出那是两个不同的声音在交替进食。
李明赶紧打开手电筒冲进厨房,灯光下,一切又恢复了原样。电饭煲纹丝不动,厨房里空空如也。只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霉味在空气中弥漫。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快半个月,李明被折磨得精神恍惚,眼窝深陷,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最后,他下定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晚上,李明做了充分的准备。他等到饭店打烊后,故意在电饭煲里留了足够两个人吃的米饭,然后把自己反锁在厨房里。厨房的窗户都关得严严实实,只有月光透过玻璃,在地面上投下清冷的光斑。
时间过得特别慢,李明坐在小板凳上,手里紧紧握着一根擀面杖,眼睛死死盯着电饭煲。挂钟的指针慢慢指向十二点,他的心跳也越来越快。厨房里的阴影似乎在蠕动,墙上的污渍在月光下看起来像是一张张扭曲的人脸。
"当当当..."
十二点的钟声响起,厨房的灯应声而灭。黑暗中,李明感觉到温度骤然下降,明明是初秋的天气,却冷得像数九寒天。他的呼吸在空气中凝结成白雾。
就在这时,他看见两个模糊的身影缓缓在电饭煲前显现。它们的轮廓起初很模糊,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但很快就变得清晰起来。
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李明终于看清了它们的模样:一个又高又胖,像个伙夫;另一个又矮又瘦,活像个店小二。它们都穿着深色的对襟褂子,样式很古老,像是民国时期的打扮。它们的脸色青白,眼睛深陷,嘴唇干裂,看起来十分憔悴。
高的那个拿起饭勺,开始从电饭煲里盛饭;矮的那个不知从哪里变出两个碗,接过盛好的饭,两个人就站在那里,"吧唧吧唧"地吃了起来。它们的动作很机械,像是重复了无数遍的仪式。
李明吓得浑身发抖,想叫却叫不出声,想动却动弹不得。就在这时,那个矮个子突然转过头来,对着他咧嘴一笑:
"小伙子,别害怕。我们以前就住在这里,只是回来找口饭吃。"
它的声音尖细刺耳,在寂静的厨房里显得格外瘆人。
高个子也转过头来,它的脸在月光下显得特别苍白:"这米饭真香啊...比我们那时候的树皮好吃多了。"
李明这才注意到,它们虽然在那里吃饭,可电饭煲里的米饭却一点都没少。更诡异的是,它们的手是半透明的,能透过它们的身子看到后面的灶台。它们的脚根本不沾地,就那么飘飘悠悠地悬在空中。
"你们...你们是人是鬼?"李明鼓起勇气问道,声音颤抖得厉害。
矮个子叹了口气,它的叹息声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那年闹饥荒,我们俩就饿死在这里。可怜啊,连口饱饭都没吃上。"
高个子接话道,它的声音粗哑难听:"我们不想害人,就是闻着米饭香,忍不住想来吃两口。这里的每一粒米,对我们来说都是救命的粮食啊。"
说着,它们的身体开始慢慢变淡,最后消失在空气中。厨房的灯"啪"的一声又亮了,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有电饭煲盖上不知何时出现的水珠,证明刚才的一切不是幻觉。
第二天,李明把昨晚的经历告诉了父亲。这次,父亲终于相信了。他们四处打听,这才知道,这栋房子在解放前确实是一片荒地,据说有两个逃荒的人在这里饿死了,就埋在房子底下。老一辈的人都说,那两人一个高一个矮,正是李明描述的模样。
为了安抚这两个"夜半食客",李明的父亲想了个办法。从此以后,每天晚上打烊前,他们都会盛两碗米饭放在厨房的角落里,还会点上三炷香。说也奇怪,自从这么做之后,厨房里就再也没出现过那些奇怪的声音。饭店的生意反而越来越红火,很多人都说这里的饭菜特别香,像是有什么在暗中保佑。
后来有个路过的老道士告诉李明,那两位其实是在报答他们家的善意。只要诚心相待,它们就不会作祟,反而会保佑生意兴隆。
这个故事在土山镇流传了很久。直到今天,有些老人还会说起李家饭店里的"夜半食客"。而李明的饭店现在还在开着,只是搬到了新街上。不过听说他们至今还保留着一个习惯:每天晚上打烊后,都会在厨房里留两碗米饭,供奉那两个永远饥饿的灵魂。
所以啊,各位朋友,这世上的事,有时候真是说不清道不明。要是你们以后在深夜里经过还在营业的饭店,听到厨房里传来奇怪的声音,可别急着害怕。说不定啊,那只是某个饥饿的灵魂,在寻找一顿温暖的饭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