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战纪
第八章 昆仑叩关
离开清风镇时,天刚蒙蒙亮,镇口的老槐树还挂着未融的霜花。西岐的地貌随山路延伸愈发险峻,原本开阔的平原被连绵起伏的山脉吞噬,山路两侧是刀削般的悬崖,崖下云雾如墨汁般翻滚,偶有碎石坠落,需等上数息,才能听见一声遥远得近乎模糊的回响。山风裹挟着细小的雪粒呼啸而过,打在脸上如同针扎般刺痛,帝辛却浑然不觉——他腰间的“人皇”剑似有灵识,剑鞘上镌刻的人族先祖狩猎、耕作的图案正隐隐发烫,青铜纹路间仿佛有微光流转,与前方昆仑圣山的灵气遥相呼应。
姜子牙走在最前方,手中拂尘的白色尘丝在风中微微颤动,看似随意的挥扫,却能精准拨开挡路的荆棘与拳头大的落石。他抬头望向云雾缭绕的昆仑主峰,眉头微蹙,花白的胡须在风中飘动,声音带着几分凝重:“陛下,昆仑山已近在眼前。只是通往山门的‘通天梯’乃上古大禹治水时所凿,共九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每一级都嵌有‘聚灵阵’符文。寻常人踏上去,灵气会顺着经脉倒灌,轻则重伤,重则爆体而亡,唯有运转自身本源气息抵挡,方能通过。”
影一闻言,玄铁面具下的眼神瞬间锐利如刀,右手下意识按在腰间的玄铁短刃上。那短刃是影卫特制,刃身淬过幽冥寒铁,能斩杀阴魂,此刻却因主人的紧绷而微微泛寒。他自幼修习影卫秘传的“隐息心法”,气息内敛如深潭,连顶尖修士都难以察觉,却也不敢轻视上古阵法的威力——此前在云梦泽遭遇的瘴气蟒虽凶猛,却远不及上古阵法的诡异难测。
帝辛微微颔首,缓缓抬手按在胸口,运转体内的赤金色龙气。龙气顺着奇经八脉流转,在周身形成一层淡淡的光晕,如同薄纱般将刺骨的寒风与雪粒隔绝在外。他低头摸了摸怀中的布袋,里面的“乾天镜”此刻尚处于沉睡状态,却能隐约感觉到一股温润的灵气透过布袋传来,与体内龙气隐隐共鸣。“孤身负人族气运,这聚灵阵若真是为守护圣山而设,想必不会对孤生出敌意。”
三人沿着崎岖山道前行,路面布满碎石,每走一步都需格外小心。约莫半个时辰后,一座高耸入云的玉石阶梯突然出现在眼前。阶梯由昆仑白玉打造,每一级都有半人高,表面刻着繁复的青色符文,符文形如流云,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如同无数只半睁的眼睛,在静静注视着来人。阶梯两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云雾在崖下翻腾,偶尔有黑色的鹰隼掠过,却不敢靠近阶梯半分——显然是忌惮阵眼的威力。
“二位且随贫道来。”姜子牙率先踏上第一级台阶,青色道袍在灵气的包裹下轻轻飘动,符文的光芒落在他身上,竟如同流水般顺着道袍纹路缓缓散去,没有造成任何阻碍。帝辛与影一紧随其后,刚一踏上台阶,帝辛便感觉到一股温和的灵气扑面而来,如同春日暖流般渗入四肢百骸,与体内的龙气相互交融,不仅没有反噬,反而让他连日赶路的疲惫消散了几分;而影一却突然闷哼一声,面具下的脸色瞬间苍白,体内气息如同惊涛骇浪般紊乱——他常年执行刺杀任务,身上难免沾染阴魂的死气,恰好是聚灵阵的克制之物。
“影卫大人莫慌。”姜子牙察觉到影一的异样,回头提醒道,“这聚灵阵只对心怀恶意者或气息驳杂者产生反噬。你只需摒除杂念,将死气暂时压制在丹田,用自身精血包裹,便可顺利通过。”
影一依言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左手食指与中指并拢,咬破指尖,将一滴精血按在丹田处。暗红色的精血瞬间化作一层薄茧,将体内的死气牢牢锁住。片刻后,他再次睁开眼睛,玄铁面具下的气息渐渐平稳,台阶上的符文也不再闪烁刺眼的光芒,只是依旧泛着淡淡的青光,仿佛在警惕着这位“异类”。
三人继续向上攀登,随着高度增加,周围的温度越来越低,呼出的气息瞬间便凝结成白雾。石阶两旁的景色也在不断变化——起初还能看到耐寒的松柏,松枝上挂着厚厚的积雪,偶尔有松鼠在枝间跳跃;后来便只剩下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岩石,岩石缝隙中长着几株紫色的“雪灵芝”,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偶尔能看到几只耐寒的雪雀在岩石间跳跃,发出清脆的鸣叫,却不敢靠近阶梯半步。
不知攀登了多久,帝辛的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他自幼习武,体质远超常人,却也因连日赶路、未曾好好休整而感到疲惫。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鹤鸣,如同玉石相击,紧接着,一片开阔的平台出现在眼前。平台由青色岩石铺成,中央矗立着一座古朴的山门,山门由整块青玉打造,高约十丈,上面刻着“昆仑山”三个金色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画间蕴含着磅礴的灵气,仿佛能穿透云雾,直抵天际。
山门两侧各站着一名身着白色道袍的弟子。左侧的道童约莫十六七岁,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几分少年人的傲气,皮肤是常年修炼的莹白色,手中握着一柄银色长剑,剑鞘上用金丝绣着“白鹤”二字——他正是元始天尊座下的第三代弟子白鹤,擅长御鹤术与剑术。右侧的道童名叫青鸾,年纪与白鹤相仿,容貌清秀,眉眼间带着温和,手中握着一柄玉笛,笛身上点缀着几颗晶莹的珍珠,笛尾挂着一个青色的流苏——她是白鹤的师妹,擅长音律控灵。
“来者何人?竟敢擅闯昆仑山!”白鹤率先开口,声音清亮如钟,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家师尊正在闭关,不见外客。速速离去,免得自讨没趣!”他说着,手中长剑微微出鞘半寸,露出一截寒光闪闪的剑刃,显然是在警告。
姜子牙上前一步,对着二人拱手行礼,动作标准而恭敬,语气却不失从容:“贫道姜子牙,携人族人皇帝辛陛下,前来求见元始天尊,有关乎三界安危的要事相商,烦请二位弟子通报一声。”
白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上下打量着帝辛——眼前的男子身着粗布青衫,袖口和裤脚都有磨损,身上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却透着一股沉稳的帝王之气,即便站在仙气缭绕的昆仑山前,也丝毫不显逊色。但他依旧不愿通融,摇头道:“昆仑山乃道家圣地,岂容凡人随意出入?即便你是人皇,也需遵守我派规矩。师尊闭关前有令,任何人不得打扰,你们还是快走吧!”
青鸾见状,连忙上前拉了拉白鹤的衣袖,对着帝辛三人拱手道:“三位远道而来,辛苦了。只是师尊闭关之事关乎重大,我们实在不敢擅自通报。不如三位在此稍候,待师尊出关后,我们再为三位引荐?山上有茶寮,我可让弟子为三位奉上清茶驱寒。”她语气温和,眼神中带着歉意,显然是不愿将关系闹僵。
影一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右手按在短刃上的力度又加重了几分——他跟随帝辛多年,从东海到朝歌,从未有人敢如此怠慢陛下。刚要开口反驳,却被帝辛抬手制止。
帝辛上前一步,对着白鹤与青鸾拱手行礼,动作标准而庄重,声音温和却带着坚定的力量:“二位道长,孤此次前来,并非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整个人族的安危。幽冥血海的冥王已召集百万枉死军,这些士兵皆由枉死魂魄所化,普通武器根本无法伤其根本,所过之处,城池被毁,百姓被屠戮,土地被死气污染,百年寸草不生。如今唯有借助元始天尊守护的‘乾天镜’,布下先天八卦阵,才能抵挡枉死军。若昆仑山不愿借出‘乾天镜’,未来人族覆灭,幽冥血海的势力定会蔓延至三界,届时昆仑山也难以独善其身。”
白鹤与青鸾闻言,脸色皆是一变。他们虽久居昆仑山,却也从师父口中听闻过幽冥血海的凶名——据说万年前,冥王曾率领枉死军进攻天界,若不是上古众神联手抵挡,三界早已沦为炼狱。白鹤犹豫片刻,终于松口:“此事关乎重大,我等做不了主。三位在此等候,我去通报师尊的大弟子广成子师兄,由他定夺。”他说着,不再停留,纵身跃起,白色道袍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如同一只白鹤般飞向山门后的云雾,很快便消失不见。
帝辛三人站在平台上,寒风呼啸而过,将衣袍吹得猎猎作响。帝辛望着山门内云雾缭绕的景象,心中暗暗祈祷——此次昆仑山之行,关乎人族存亡,绝不能失败。青鸾见状,转身对着平台一侧的茶寮喊道:“清风,快煮一壶热茶来,给三位贵客驱寒!”
很快,一名身着浅绿色道袍的小弟子端着一个托盘走来,托盘上放着三个青瓷茶杯和一个茶壶。小弟子约莫十二三岁,脸上带着几分羞涩,将茶杯递给帝辛三人,声音细弱蚊蝇:“三位贵客,请用茶。”
帝辛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驱散了几分寒意。他对着小弟子温和点头:“多谢。”小弟子没想到人皇会对自己如此客气,脸颊瞬间涨红,连忙躬身行礼,转身跑回了茶寮。
约莫半个时辰后,一道金光从山门内射出,如同流星般落在平台上。金光散去,一名身着紫色道袍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眼前。男子面容儒雅,眉宇间透着一股仙气,发髻用一根白玉簪固定,手中握着一柄拂尘,拂尘杆是紫竹所制,顶端镶嵌着一颗鸽卵大的夜明珠。他周身散发着磅礴的灵气,如同山岳般沉稳,正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广成子,也是昆仑山如今的主事人。
“贫道广成子,见过人皇陛下,见过姜道长。”广成子对着帝辛与姜子牙拱手行礼,语气客气却不失威严,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显然是在观察帝辛的气度。“师尊虽在闭关,却已通过天机预知到陛下前来,特意命贫道前来迎接。二位随贫道来吧,师尊已在玉虚宫等候。”
帝辛与姜子牙闻言,心中大喜。影一则依旧保持着警惕,紧随帝辛身后,目光扫视着周围的环境,生怕有埋伏——他深知“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便对方是道家圣地的弟子,也不能掉以轻心。
穿过山门,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一条蜿蜒的山道通向山顶,路面由青石板铺成,石板缝隙中长着浅绿色的苔藓,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山道两旁长满了奇花异草——有的花朵通体金黄,花瓣如同琉璃般剔透,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有的草叶呈碧绿色,叶片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露珠中竟倒映着星辰的影像,仿佛将夜空缩入其中;还有几株红色的“火灵芝”生长在岩石缝隙中,散发着温暖的气息,驱散了周围的寒意。偶尔有白鹤从头顶飞过,发出清脆的鸣叫,还有几只灵鹿在草丛中跳跃,见到有人前来,也不畏惧,反而好奇地打量着他们,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这是‘悟道草’,叶片上的露珠能映照人心,若心怀邪念,露珠便会变黑。”广成子见帝辛盯着草叶上的露珠,主动解释道,“昆仑山的灵物皆有灵性,能辨善恶,陛下不必担心安全。”
帝辛点头,心中对昆仑山又多了几分敬佩——能将圣地打理得如此井然有序,可见道家子弟的修为与心性。
沿着山道前行,约莫一个时辰后,一座宏伟的宫殿出现在眼前。宫殿由白色玉石建造而成,屋顶覆盖着琉璃瓦,瓦面呈七彩之色,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如同天上的仙宫。宫殿门前悬挂着一块匾额,匾额由黄金打造,上面刻着“玉虚宫”三个金色大字,字体飘逸洒脱,透着一股仙气,正是元始天尊的居所。
广成子领着三人走进玉虚宫,殿内没有过多的装饰,却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地面由白玉铺成,光洁如镜,能映照出人的影子;殿柱是黑色的沉香木,上面刻着道家符文,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能让人心神安宁。正中央有一座高台,高台上摆放着一个蒲团,蒲团是由千年灵蚕丝编织而成,呈金黄色,上面坐着一名身着白色道袍的老者。老者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如同婴儿般细腻,双目微闭,周身散发着浩瀚如宇宙的灵气,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正是元始天尊,道家的创始人之一。
“贫道元始天尊,见过人皇陛下。”元始天尊缓缓睁开眼睛,他的目光如同深邃的星空,仿佛能看透世间万物,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莫名的威严,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晚辈帝辛,见过元始天尊。”帝辛躬身行礼,态度恭敬。他能感觉到,元始天尊的修为深不可测,比他此前遇到的任何一人都要强大——即便是幽冥血海的秦广王,在元始天尊面前,也如同蝼蚁般渺小。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示意帝辛起身:“陛下不必多礼。幽冥血海之事,贫道已通过天机得知。冥王野心勃勃,想要一统三界,若不加以阻拦,不仅是人族,整个三界都将陷入浩劫。陛下此次前来求借‘乾天镜’,贫道可以答应,但有一个条件。”
帝辛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天尊请讲,只要能借出‘乾天镜’,无论什么条件,孤都答应。”
元始天尊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郑重:“‘乾天镜’乃先天灵宝,诞生于开天辟地之初,蕴含着强大的灵气,若要发挥其最大威力,需与使用者的本源气息相连。陛下身负人族气运,乃天命所归的人皇,是最合适的人选。因此,需陛下以自身人皇气运为引,与‘乾天镜’建立联系。如此一来,不仅能让‘乾天镜’更好地为陛下所用,贫道也能通过镜子感知到陛下的安危,若陛下遇到致命危险,贫道也好及时出手相助。”
帝辛毫不犹豫地答应:“没问题!孤愿意以人皇气运为引,与‘乾天镜’建立联系。”
元始天尊满意地点点头,抬手对着高台后方一挥。一道金光从后方射出,如同流星般落在帝辛面前。金光散去,一面圆形的镜子出现在眼前——镜子直径约有一尺,通体洁白如冰,表面光滑如镜,能映照出人的发丝,上面刻着无数道金色的符文,符文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八卦图案。镜子散发出一股温润的灵气,让人浑身舒畅,正是众人苦苦寻找的“乾天镜”。
“陛下,将你的手掌放在镜面上,运转人皇气运即可。切记,不可急躁,需让气运与镜灵慢慢融合。”元始天尊叮嘱道。
帝辛依言,将右手手掌轻轻放在镜面上。镜面温润如玉,触感舒适。他缓缓运转体内的人皇气运,赤金色的光芒从手掌中散发而出,如同水流般融入“乾天镜”中。镜子上的符文瞬间亮起,金色的光芒笼罩着帝辛,一股温和的灵气从镜面中传来,顺着手掌进入体内,与他的人皇气运相互交融,仿佛两个久违的老友在诉说着彼此的故事。帝辛能感觉到,镜中有一股微弱的意识,正在与自己的意识沟通,传递着“守护”“光明”的意念。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后,“乾天镜”上的光芒渐渐收敛,镜面中竟浮现出帝辛的虚影——虚影与帝辛一模一样,甚至连眉宇间的神色都丝毫不差,虚影周身还环绕着淡淡的金色光晕,正是人皇气运的象征。元始天尊缓缓开口:“好了,陛下已与‘乾天镜’建立联系。此镜有三大妙用:一能映照万物本源,破除一切幻境,即便是冥王的‘幽冥幻境’也能破解;二能汇聚天地灵气,增强阵法威力,先天八卦阵有此镜相助,威力可提升三倍;三能预警危险,若有致命威胁靠近,镜面会自动发出金色警示。陛下务必妥善保管,不可遗失,此镜若落入幽冥血海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帝辛双手接过“乾天镜”,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的布袋中,对着元始天尊深深鞠躬:“多谢天尊借出‘乾天镜’,此恩人族永世不忘!待孤平定幽冥血海之乱,定会将‘乾天镜’完好归还昆仑山,届时还请天尊收下孤的谢礼。”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陛下不必客气。守护三界安宁,乃我道家之责。广成子,你送陛下与姜道长下山吧,若途中遇到幽冥血海的人阻拦,可出手相助,但切记不可暴露昆仑山的底牌。”
“是,师尊!”广成子躬身应道。
帝辛与姜子牙再次向元始天尊道谢,随后跟着广成子,朝着玉虚宫外走去。离开宫殿时,帝辛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只见元始天尊依旧坐在蒲团上,双目微闭,仿佛又陷入了沉睡,刚才的一切仿佛只是一场虚幻的梦境。
下山的路比上山时顺利了许多。有广成子护送,沿途的异兽都不敢靠近,甚至连山间的寒风都变得温和了几分。广成子还特意为他们指明了一条近路,能节省不少时间。约莫两个时辰后,三人便走出了昆仑山,来到山脚下。
“陛下,姜道长,前面便是西岐地界了,贫道就送到这里。”广成子对着帝辛与姜子牙拱手行礼,眼中带着几分郑重,“若遇到幽冥血海的人阻拦,陛下只需催动‘乾天镜’,让镜光冲天,贫道便能感知到,定会立刻前来相助。”他顿了顿,又从怀中取出一枚青色玉佩,递给帝辛,“此乃‘昆仑传讯佩’,若‘乾天镜’不便催动,捏碎玉佩,贫道也能感知到陛下的位置。”
帝辛接过玉佩,玉佩触手温润,上面刻着一道简单的符文,正是昆仑山的标识。他对着广成子拱手行礼,语气诚恳:“多谢广成子道长周全,孤铭记在心。”
广成子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纵身跃起,紫色道袍在空中划过一道优雅的弧线,如同一片紫色云霞,很快便消失在昆仑山的云雾中。
帝辛低头看了看怀中的布袋,里面的“乾天镜”此刻正散发着淡淡的温润光芒,透过布袋映照在衣料上,形成一圈金色的光晕。他抬头望向朝歌的方向,眼中满是坚定:“咱们即刻返回朝歌,比干与黄飞虎还在等着孤的消息,先天八卦阵越早布下,人族便多一分胜算。”
“是,陛下!”姜子牙与影一齐声应道。
三人不再耽搁,沿着山路快步前行。此时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山路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崎岖的路面上,如同三道坚定的脊梁,支撑着整个人族的希望。姜子牙走在最前方,时不时用拂尘拨开挡路的枝条;影一则走在最后,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身后的山林,防止有人跟踪;帝辛走在中间,一手按在怀中的“乾天镜”上,感受着镜中的温和灵气,心中多了几分底气。
沿途偶尔能遇到一些赶路的商人,他们大多背着行囊,脸上带着疲惫,却依旧加快脚步——显然是听闻了幽冥血海的消息,想要尽快回到家中。帝辛看到这一幕,心中更加急切,他知道,百姓们的安宁,需要他去守护。
与此同时,幽冥血海深处,一座阴森的宫殿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宫殿由黑色的火山岩建造而成,墙壁上镶嵌着无数颗骷髅头,骷髅眼中闪烁着绿色的鬼火,散发着浓郁的死气。宫殿正中央的高台上,摆放着一张由白骨打造的王座,上面坐着一名身着黑色龙袍的男子——他正是幽冥血海的冥王。冥王脸上笼罩着一层黑雾,看不清容貌,周身散发的死气如同实质,让整个宫殿的温度都比外界低了数倍,地面上甚至凝结着一层薄薄的冰霜。
殿下,九大阎罗单膝跪地,低着头,浑身颤抖,不敢直视冥王的眼睛。他们身前的地面上,摆放着几具早已冰冷的尸体——正是此前在清风镇被帝辛斩杀的黑衣人,尸体上还残留着“人皇”剑的剑气,让周围的死气都不敢靠近。
“废物!都是废物!”冥王的声音如同惊雷般炸响,殿内的死气瞬间变得更加浓郁,墙壁上的骷髅头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在附和他的愤怒,“秦广王战死,敖丙被杀,连孤精心安排在清风镇的眼线都被帝辛斩杀!现在倒好,他竟然还从昆仑山拿到了‘乾天镜’,你们说,朕养着你们有何用!”
九大阎罗吓得浑身发抖,连大气都不敢喘。楚江王跪在最前面,他身着黑色铠甲,铠甲上镶嵌着银色的骷髅装饰,此刻额头上布满了冷汗,汗水落在地面上,瞬间便凝结成冰。他知道,冥王此刻正在气头上,稍有不慎,便会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此前已有三位阎罗因办事不利,被冥王吸入了魂魄,连转世的机会都没有。
冥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黑雾笼罩的脸庞转向楚江王,声音冰冷如刀,不带一丝感情:“楚江王,朕命你率领二十万枉死军,前往西岐与朝歌之间的‘黑风岭’埋伏。帝辛拿到‘乾天镜’后,定会尽快返回朝歌,黑风岭是他的必经之路。你务必在那里将他斩杀,夺回‘乾天镜’!若再失败,你便自行了断,不必回来见朕!”
楚江王心中一紧,连忙躬身行礼,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不敢有丝毫犹豫:“臣遵旨!臣定不辱使命,斩杀帝辛,夺回‘乾天镜’!若臣失败,甘愿魂飞魄散,绝不苟活!”
说罢,楚江王起身,快步朝着殿外走去。他的步伐虽快,却带着几分沉重——他知道,帝辛能斩杀秦广王,又从昆仑山拿到“乾天镜”,实力定然不容小觑,此次任务,恐怕九死一生。
楚江王离开后,冥王缓缓起身,走到宫殿的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血海,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抬手对着空中一挥,一道黑色的烟雾浮现,烟雾中渐渐显现出一个人影——正是此前与伯嚭勾结的幽冥使者。
“你去一趟西岐,联系西岐侯姬昌。”冥王的声音带着一丝命令的口吻,“告诉姬昌,若他能在帝辛返回朝歌的途中出兵相助,待朕一统三界后,便封他为‘人间帝王’,统治所有人族。”
“是,陛下!”幽冥使者躬身行礼,随后化作一道黑烟,消失在宫殿中。
冥王看着使者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容:“帝辛,即便你拿到了‘乾天镜’,朕也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人族的灭亡,谁也无法阻止!”
与此同时,楚江王率领二十万枉死军,正朝着黑风岭的方向进发。枉死军士兵个个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鬼头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中闪烁着绿色的鬼火,他们行走时没有任何声音,如同二十万具行走的尸体。队伍最前方,楚江王骑着一匹由白骨打造的战马,战马的眼睛中闪烁着红色的火焰,速度极快,朝着黑风岭疾驰而去。
黑风岭,位于西岐与朝歌之间,此地常年刮着黑色的狂风,风中夹杂着沙石,能见度极低,即便是白天,也如同黄昏般昏暗。山岭两侧是陡峭的悬崖,崖下是深不见底的峡谷,峡谷中弥漫着黑色的雾气,散发着浓郁的死气——正是埋伏的绝佳地点。
楚江王率领枉死军抵达黑风岭后,立刻开始布置埋伏。他将枉死军分成三队:第一队由十万人组成,隐藏在左侧悬崖的山洞中,山洞内布满了幽冥陷阱,只要有人靠近,便会触发陷阱,释放出致命的死气;第二队也由十万人组成,隐藏在右侧悬崖的密林中,密林中的树木都已被死气污染,枝叶呈现出黑色,能很好地掩盖枉死军的身影;第三队则由楚江王亲自率领,潜伏在峡谷底部的黑雾中,黑雾能隔绝灵气,让人无法察觉他们的存在,待帝辛一行人进入峡谷后,便从底部发起突袭。
布置好埋伏后,楚江王站在黑风岭的最高处,望着朝歌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容。他抬手对着空中一挥,一道黑色的屏障笼罩了整个黑风岭,屏障能隔绝声音与灵气,让人无法察觉岭内的异常。“帝辛,这黑风岭,便是你的葬身之地!待朕斩杀你,夺回‘乾天镜’,定能得到陛下的重用!”
而此时的帝辛一行人,对此一无所知,依旧朝着朝歌的方向快步前行。他们已经走了整整一天,沿途没有遇到任何危险,这让帝辛心中隐隐有了一丝不安——按照常理,幽冥血海得知他拿到“乾天镜”后,定会派人前来阻拦,可如今却一路平静,反而透着一股诡异。
“姜先生,你有没有觉得不对劲?”帝辛对着姜子牙问道,声音带着几分警惕,“咱们拿到‘乾天镜’后,幽冥血海的人却迟迟没有出现,这太反常了。”
姜子牙闻言,停下脚步,眉头微皱,他抬手掐指一算,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陛下,前方十里处便是黑风岭,此地地势凶险,常年刮着黑风,恐怕会有埋伏。”
影一也点头附和:“属下也觉得不对劲,沿途太过平静,反而像是有人故意引诱咱们前往某个地方。”
帝辛眼神一凛,抬手摸了摸怀中的“乾天镜”,镜子此刻依旧散发着温和的光芒,没有发出任何警示——显然,埋伏的人还没有发起攻击,或者说,他们的攻击还不足以触发“乾天镜”的预警。“不管前方是否有埋伏,咱们都必须穿过黑风岭,朝歌还在等着咱们。这样,影一,你先去前方探查,若有埋伏,立刻回报。”
“是,陛下!”影一躬身行礼,随后纵身跃起,黑色的身影如同一只夜鹰,很快便消失在前方的山林中。
帝辛与姜子牙则在原地等候,两人都没有放松警惕,目光紧紧盯着前方的道路,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约莫半个时辰后,影一的身影突然从前方的山林中冲出,他的玄铁面具上沾着一些黑色的雾气,气息也有些紊乱,显然是遇到了危险。“陛下,前方黑风岭有埋伏!岭内布满了枉死军,数量约莫有二十万,还有一名身着黑色铠甲的将领,应该是幽冥血海的阎罗!”
帝辛与姜子牙闻言,脸色皆是一变。二十万枉死军,这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多,看来幽冥血海是下定了决心,要在黑风岭斩杀他们。
“陛下,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姜子牙问道,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二十万枉死军,即便帝辛实力强大,也很难与之抗衡,更何况还有一名阎罗坐镇。
帝辛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咱们不能退!若咱们现在退回西岐,不仅会耽误布下先天八卦阵的时间,还会让幽冥血海的人以为咱们害怕了。传孤的命令,准备战斗!姜先生,你负责用道法抵挡枉死军的死气;影一,你负责牵制那名阎罗;孤则负责斩杀枉死军的士兵,打开一条通往朝歌的道路!”
“是,陛下!”姜子牙与影一齐声应道。
三人不再耽搁,朝着黑风岭的方向走去。此时黑风岭的风变得更加猛烈,黑色的沙石在风中呼啸,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奏响死亡的序曲。帝辛知道,这场战斗,将会是他此生遇到的最艰难的战斗之一,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为了人族的安危,为了百姓的安宁,他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