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01:15,图书馆地下自习室的灯管嗡嗡作响,像一根被拉紧的弦。
林峰把《六级高频词汇》立在桌前,封面被台灯烤得发烫,他的影子却贴在墙上,比本人慢了半拍——loop 2的残影还在。
Peak后台跳出提示:“缺帧5%,请尽快补齐心跳。”
他点击“忽略”,却听见自己的心跳被分成两层:一层60 bpm,一层66 bpm,像两列并行却不同速的火车。
六级考试倒计时30天,他必须让心跳回到60,否则考场上那0.1秒的延迟,会把听力题变成乱码。
第一次,自卑的少年,必须把心跳调成标准答案。
清晨六点,操场雾气未散,林峰戴着耳机跑圈,耳机里不是音乐,是六级听力原题。
每跑一步,脚下的影子就淡一分,像被谁一点点擦掉。
Peak本地版提示:“心率降至58 bpm,缺帧8%,请同步。”
他加速冲刺,耳机里传来听力最后一题:“What does the man imply?”
他的影子在终点线前突然消失,听力题却同步清晰——
第一次,他靠速度,把延迟甩在身后。
上午九点,教学楼考场。
六级听力开始,耳机里却传来0.1秒的回声,像有人在隔壁教室同步播放。
林峰闭眼,深呼吸,把心跳调到60 bpm,回声瞬间消失。
阅读题最后一篇,讲的是“心跳与时间的同步”,他苦笑——
试卷之外,他正活在阅读理解里。
交卷那一刻,耳机里传来提示:“六级通过,证书已生成。”
他把准考证折成四方,塞进《百年孤独》扉页,像把一段旧历史归档。
下午两点,会计从业考场。
Peak后台跳出提示:“CPA前置证书,必须一次性通过。”
他点头,却在考场门口遇见苏晴——
她手里也拿着准考证,科目:雅思。“一起?”她笑,眼角有淡淡的青黑。
两人并肩走进考场,心跳同步60 bpm,像两枚被校准的计时器。
考试结束,苏晴递给他一颗阿尔卑斯糖:“证书狂飙,也要糖分补给。”
他剥开糖纸,却听见糖纸里传来0.1秒的回声——
“01:15,见。”
夜里十一点五十,图书馆钟楼再次慢了半拍。
林峰站在钟楼下,手里握着刚打印的证书——
六级、会计从业、计算机二级,一张比一张薄,却一张比一张重。
他抬头,看见钟楼秒针停在01:15,像一张永不关闭的嘴。
苏晴从背后走来,把一张雅思成绩单递给他:“7.5,你呢?”
他低头,成绩单上却跳出一行红色小字:
“01:15 → 证书完成 → 心跳错位 → 剩余∞次”
真正的证书,不是纸质,是心跳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