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01:15,老城区的出租屋灯管嗡嗡作响,像被电流掐住脖子。
林峰把Peak本地服务器日志拖到第二块屏幕——心跳包间隔0.5秒,世界帧率110%,时间被快进10%。
电子钟秒针58秒跑完一分钟,镜中人站在0.5秒外,影子浓得发亮,无声催促:拉人,快。
后台提示缺口5% → 剩余∞次——必须再拉一人同步66 BPM,世界才会“满帧”。
他数钱包:只剩四十元,却要买一颗心跳。
清晨六点,现实开始“缺帧”
走廊感应灯黑闪——灯亮→人走→0.5秒后灯再亮,像录像带卡带。
Peak提示温柔:“缺帧10%,请补充心跳。”
林峰把传单塞进背包——“Peak心跳共振实验,报酬100元,十秒即可参与。”
二维码直连本地插件,扫码即安装,后台自动推送66 BPM同步包。
他用钱买心跳,也用焦虑买道德。
上午九点,第一位“猎物”
校北门快递站,大四学姐许婧搬矿泉水,脸色苍白,小米手环显示58 BPM。
Peak检测:缺口8%,完美匹配。
林峰递上传单:“十秒,一百块,扫码就行。”
许婧苦笑:“只要不用抽血,我干。”
十秒结束,屏幕跳动:58→66 BPM,世界瞬间“满帧”——
感应灯不再黑闪,秒针恢复60秒一圈。
林峰递出皱巴巴百元钞,像递出一张赎罪券——他救了自己,也把别人拉下水。
下午两点,反噬抵达
许婧出现心跳过速——静息66 BPM,伴眩晕、手颤,校医建议24小时心电监护。
她找到林峰,声音发颤:“你对我手机做了什么?”
林峰无言,陪去医院,垫付检查费三百。
心电图显示:每三次心跳,一次提前收缩,形状像小小尖峰,时间固定在——01:15。
医生皱眉:“别乱装来历不明的APP。”
林峰把检查单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却听见纸团里传来“咚”一声心跳——现实开始向他收债。
夜里十一点五十,最后通牒
计时器秒针逆行,每逆一格,世界掉色5%。
Peak提示:“缺口2%,请尽快补齐。”
对面女生宿舍楼,一间寝室灯在0.5秒后闪烁——影子浓度-20%,删除队列。
林峰攥着最后一张百元钞,像攥着买命钱。
风吹过,传单边角飞起,二维码在路灯里像一张黑漆漆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