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韩使西来
书名:诸子问鼎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8041字 发布时间:2025-10-20

第七十七章 韩使西来

 

少梁城的晨光终于挣破了云层,将暖意洒在积雪的街道上。屋檐上的积雪顺着瓦缝滴落,“滴答”声落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水洼里映着城头飘扬的旗帜——齐国的“齐”字旗染着青靛色,魏国的“魏”字旗绣着金边,两旗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是在无声地宣告着两军的联盟。田忌送走齐国使者后,脚步匆匆地赶往西部长官府,墨翟清醒的消息像一缕暖阳,驱散了连日来压在众人心头的阴霾,连他眼底的青黑都淡了几分。

 

刚踏入府门,就见孙先生正站在廊下煎药。陶制的药罐架在黄铜炭火盆上,罐口飘出浓郁的草药香,混合着人参的醇厚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孙先生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衫,领口处打着补丁,头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起,脸上满是皱纹,却依旧精神矍铄,手里握着蒲扇,时不时扇动炭火,让药香更浓几分。他见田忌进来,连忙放下蒲扇,拱手道:“将军来得正好,先生刚喝了第二碗药,精神好了些,正让墨离去取昨日送来的兵防图——就是墨家弟子连夜绘制的西城防御图,说要跟将军商议加固城防的事。”

 

田忌点点头,脚步放轻,走进内室。墨翟靠在床头,身上盖着厚厚的锦被,锦被上绣着简单的云纹,是少梁城的张婶特意送来的——张婶的儿子在守城时牺牲了,她总说要为守城的人做些什么。墨翟的脸色虽依旧苍白,却比昨日多了几分血色,嘴唇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泛着青紫色。见田忌进来,他嘴角露出一丝微弱的笑容,抬手示意田忌坐在床边的梨花木凳子上,声音比昨日清晰了些,却仍带着几分沙哑:“将军……齐国使者的事,墨离都跟我说了。你能顶住压力,没答应回临淄,做得好。少梁城现在,不能没有你。”

 

“多亏先生修书,还有苏秦先生在临淄周旋,才暂时稳住了局面。”田忌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到墨翟面前,指尖小心地避开信角的褶皱,“这是苏秦先生昨夜派人送来的第二封信,你看。”密信是用光滑的帛书写的,字迹工整,墨色均匀,上面写着:“邹忌已察觉龙贾派人在临淄散布‘田忌拥兵自重’的谣言,两人在朝堂上争执不休,齐王虽未明确表态,但已下令暂缓召你回临淄,待查清河西局势再议。”

 

墨翟接过密信,手指微微颤抖——他的手还没完全恢复力气,拿了一会儿便有些吃力。田忌连忙伸手,轻轻托住信角,帮他稳住。墨翟借着窗外的光线慢慢阅读,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看完后,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感慨:“邹忌虽心胸狭隘,处处与你作对,总想着争权夺利,但终究顾念齐国安危,不会让龙贾的阴谋得逞。只是……秦军在函谷关的兵力越来越多,据探子回报,樗里疾已经从咸阳调来了三万援军,还带了不少新式的攻城器械。我们不能只靠拖延,必须尽快找到援军。墨渊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提到墨渊,田忌的语气顿了顿,带着几分无奈:“还没有。韩王一向谨慎,之前墨渊先生在新郑苦劝半月,韩王始终犹豫——他怕出兵会遭到秦国报复,毕竟宜阳还在秦军手里,韩王一直担心秦国以此为跳板,攻打新郑。”

 

话音刚落,就见一名墨家弟子匆匆跑进来。这弟子名叫石青,才十七岁,脸上还带着少年人的稚气,穿着灰布弟子服,衣襟上沾着汗水,神色激动得涨红了脸:“先生!将军!城门口来了一队韩国使者,大约有二十余人,都穿着韩国的藏青色官服,还带着十几辆马车,马车上盖着油布,隐约能看到里面装的是粮草和药材!为首的人说,是奉韩王之命来见您二位的!”

 

田忌与墨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墨翟连忙道:“快……快请他们进来!让侍从备好刚沏的绿茶,还有城南王记糕点铺送来的枣泥糕,好好招待。对了,让墨离也回来,他熟悉墨渊先生的情况,说不定能从使者口中多问些消息。”

 

石青应了一声,转身快步跑出去,灰布弟子服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廊下。

 

半个时辰后,西部长官府的正厅内,气氛热烈却不失庄重。韩国使者李仁端坐于客位,他年约五十,身材微胖,穿着一身藏青色锦袍,锦袍的领口和袖口绣着精致的玄鸟纹——玄鸟是韩国的图腾,只有高官才能穿戴。他腰间系着玉带,玉带上挂着一块羊脂白玉佩,玉佩上刻着“仁”字,一看便知是他的私物。李仁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亲和,与之前齐国使者的倨傲截然不同,让人见了心生好感。

 

桌上摆着刚沏好的绿茶,茶叶是从新郑送来的明前茶,汤色清亮;旁边放着一碟枣泥糕,糕点上撒着芝麻,香气扑鼻。田忌坐在主位,一身青色铠甲还没来得及换下,肩甲上的花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墨离侍立在墨翟身边,他穿着灰布弟子服,手里拿着一卷竹简,随时准备记录;墨翟则坐在铺着棉垫的红木椅子上,虽依旧虚弱,却挺直了脊背,透着一股沉稳的气度,让人不敢轻视。

 

“墨翟先生,田将军,”李仁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放下茶杯时,动作优雅,指尖还轻轻擦了擦杯沿,“此次前来,一是奉韩王之命,送来粮草五千石、药材两百斤。粮草都是去年的新麦,颗粒饱满;药材里有当归、黄芪等补气血的,还有墨家弟子常用的金疮药——韩王说,这些都是少梁城急需的,希望能帮上忙。”

 

他顿了顿,又道:“二是带来韩王的口谕,若秦军开春后再次攻城,韩国愿出兵三万,由上将军公叔婴率领。公叔将军您二位应该也听说过,他曾率军在宜阳大败秦军,经验丰富,有他在,定能助二位守住河西。”

 

田忌心中一喜,连忙起身,拱手道:“多谢韩王仗义相助!若韩国出兵,齐、魏、韩三国兵力相加,可达八万余人,足以与秦军抗衡,河西局势定能逆转!”

 

墨翟也微微点头,语气带着感激:“韩王此举,不仅是救少梁城,更是救河西百姓,实乃天下之幸。只是……韩王之前一直犹豫,为何突然改变主意?其中定有缘由,还请李大人告知,也好让我们安心。”

 

李仁放下茶杯,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先生有所不知,墨渊先生在新郑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苦劝韩王半月有余,韩王虽有动摇,却始终不敢下定决心。直到三日前,秦国派使者张仪去新郑——就是那个以‘连横’之说闻名的张仪,他态度傲慢得很,当着韩王的面说,若韩国再与齐、魏结盟,秦国便会先攻打宜阳,还说要将宜阳划归秦国版图,作为‘惩戒’。”

 

“韩王本就忌惮秦国,见状更是犹豫,甚至私下里跟国相申不害商议,想将墨渊先生交给张仪,以此讨好秦国。”李仁说到这里,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无奈。

 

“什么?”墨离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泛白,眼中满是怒意,声音都提高了几分,“韩王怎能如此懦弱!墨渊先生是为了韩国的安危才去劝他,他竟然想把先生交给秦国使者!就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李仁摆了摆手,连忙道:“墨离先生莫急,听我把话说完。幸好墨渊先生早有准备,他知道韩王身边有龙贾的亲信——就是韩国的郎中令韩厥,此人一直与龙贾有往来。墨渊先生便暗中让人盯着张仪的动向,果然,三日前夜里,张仪偷偷去了韩厥的府邸,两人在书房密会了一个时辰。”

 

“墨渊先生让人在府邸外埋伏,不仅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说要等秦军攻破少梁城后,里应外合夺取新郑,还拿到了一枚龙贾亲卫的令牌。”李仁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令牌,递给田忌,“您看,这令牌上刻着‘龙’字,边缘还有特殊的纹路,是龙贾亲卫的标志,是当时埋伏的墨家弟子从韩厥府外捡到的,应该是韩厥不小心掉落的。”

 

田忌接过令牌,只见令牌通体青铜打造,上面的“龙”字刻得刚劲有力,边缘的纹路确实独特。他递给墨翟,墨翟看了一眼,轻轻叹了口气,眼中带着几分心疼:“墨渊……终究还是用了险招。他性格刚直,最不擅长勾心斗角,在新郑怕是受了不少委屈——韩王多疑,肯定没少猜忌他。”

 

田忌心中感慨,若不是墨渊坚持,若不是他机智地拿到了证据,韩王恐怕真的会向秦国妥协。他看向李仁,语气急切:“不知韩国援军何时能到?秦军在函谷关囤积兵力,据探子回报,他们正在打造攻城锤和云梯,还训练了不少死士,看样子,开春后必定会迅速攻城,我们需要时间准备,加固城防。”

 

“韩王已命公叔婴将军率领三万大军,在宜阳集结,随时可以出发。”李仁道,语气带着几分自信,“公叔将军已经下令,让士兵们提前适应河西的气候,还备好了御寒的棉衣。只要将军这边需要,只需派人送一封信到宜阳,大军三日内便可抵达少梁城——我们的骑兵速度快,还能提前运送一批粮草过来。”

 

他又补充道:“另外,韩王还让我带话,希望齐、魏、韩三国能正式结盟,签订盟约,共抗秦国。若将军同意,韩王愿派使者前往临淄,与齐王商议结盟之事,还会邀请赵国、燕国使者一同前来——赵武灵王一直有抗秦之心,燕昭王也想借此壮大燕国,有他们加入,联盟的声势会更大。”

 

田忌心中一动,三国结盟,不仅能增强兵力,还能稳定军心,让士兵们知道他们不是孤军奋战。更重要的是,若能邀请赵、燕两国加入,六国同盟便可重新凝聚,到时候秦国便不敢轻易出兵。而且,结盟之事也能让齐王看到抗秦的希望,说不定会改变主意,派遣援兵。他看向墨翟,见墨翟微微点头,便说道:“此事甚好!我立刻修书给苏秦先生,让他在齐王面前进言,促成三国结盟。另外,也请李大人回禀韩王,少梁城随时欢迎韩国援军到来——我们已经在城东清理出一片空地,可作为军营,还准备好了足够的粮草和柴火,保证大军的补给。”

 

李仁笑着点头:“如此甚好。我明日便启程返回新郑,将将军的意思告知韩王,让韩王尽快派使者前往临淄。对了,墨渊先生让我给您带句话,他说‘河西安危,系于一心,若有需,新郑必全力相助’。”

 

墨翟闻言,眼中露出一丝暖意,轻轻点头:“替我谢过墨渊。告诉他,待少梁城安定,我亲自去新郑看他。”

 

正说着,就见赵虎匆匆走进来。他穿着一身魏国重铠,甲片上还沾着些许尘土,脸上带着汗水,神色兴奋得涨红了脸:“将军!先生!好消息!刚才牢房里的李疤脸和张狠子,听说韩国出兵相助,又知道陈小三已经招供,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他大步走到桌前,拿起一杯凉茶一饮而尽,又道:“他们不仅承认了是龙贾派来的细作,还供出了龙贾的另一个阴谋——龙贾暗中派了一百多名亲信,伪装成秦军细作,在河西的韩城、安邑等地散布谣言,说少梁城粮草耗尽,最多只能撑半个月,还说田将军已经准备弃城而逃,要带着齐国士兵返回临淄。龙贾想借此扰乱民心,等秦军攻城时,让这些亲信在城里制造混乱,里应外合,攻破少梁城!”

 

田忌脸色一沉,龙贾果然心思歹毒,竟然想出这样的计策。他看向墨离,语气严肃:“墨离,你立刻让人在城里张贴告示,用大红纸写,贴在城门、集市这些人多的地方,澄清谣言——就说韩国已经答应出兵相助,还送来五千石粮草,让百姓们放心。另外,你派五十名墨家弟子,分成十队,每队由一名资深弟子带队,前往河西各地巡查,抓住那些散布谣言的人,严加审问,找出龙贾的亲信,一网打尽,绝不能让他们在城里制造混乱!”

 

“是!”墨离连忙应道,转身快步离去,手里的竹简还紧紧攥着,灰布弟子服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

 

李仁见状,也收起了笑容,语气带着几分愤怒:“龙贾此人,为了权力不惜勾结秦国,出卖魏国,甚至不惜牺牲河西百姓的性命,实在可恶。若有需要,韩国也可派人协助抓捕龙贾的亲信——我们带来的使者中,有五个是韩国的捕快,领头的叫韩平,擅长追踪和审问,之前在新郑破过不少细作案,经验丰富。”

 

田忌拱手道:“多谢李大人好意,此事我们自己处理便可,不敢再麻烦韩国。只是辛苦李大人,将龙贾勾结秦国、散布谣言的事告知韩王,让韩王也多加防备——龙贾在韩国安插了亲信,比如那个郎中令韩厥,说不定还会有其他人,以免韩王遭到暗算。”

 

“那是自然。”李仁点头道,“我会将此事详细告知韩王,让韩王立刻清查身边的人,尤其是韩厥的亲信,绝不能让龙贾的人留在新郑。”

 

送走李仁后,田忌又回到内室。墨翟正靠在床头,闭目养神,脸色比之前好了些,呼吸也平稳了许多。孙先生坐在床边,手指搭在墨翟的手腕上,眉头渐渐舒展。片刻后,孙先生笑着说:“将军,先生的脉象比昨日平稳了许多,气血也比之前旺盛了些——之前脉象细弱,像是风中残烛,如今终于有了些力道。只要安心静养,按时服药,再过几日,便能下床走动了。”

 

田忌心中松了口气,墨翟好转,韩国出兵,三国结盟有望,龙贾的阴谋也被识破,少梁城的危机终于缓解了几分。他坐在床边,轻声道:“先生,如今局势好转,您也该好好休息了,守城的事有我和赵虎,您放心——赵虎已经在安排加固城防,墨家弟子也在准备守城器械,不会出问题的。”

 

墨翟缓缓睁开眼,眼神带着几分欣慰,还有几分担忧:“好……好啊。河西有救了,百姓也有救了。只是……龙贾未除,他在大梁权势滔天,身边还有不少亲信,肯定还会想出别的阴谋;秦军也未退,樗里疾和甘茂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尤其是甘茂,擅长攻城,开春后必定会全力攻城,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

 

田忌点头道:“先生放心,我会让赵虎加强城防——西城的城墙已经加高三尺,还在城外挖了护城河,灌满了水,等天冷结冰,就能形成天然的屏障。另外,我也会派人密切关注函谷关的秦军动向,一旦有异动,立刻做好准备。等韩国援军到了,我们便会主动出击,派一支轻骑兵袭扰秦军的粮草运输线,打乱他们的攻城计划。”

 

墨翟微微点头,闭上眼睛,渐渐睡了过去。他睡得很安稳,嘴角还带着一丝笑容,像是在梦中看到了河西百姓在田地里耕种、孩子们在街头嬉戏的场景。田忌轻步走出内室,望着窗外的阳光,阳光洒在院子里的梅花树上,梅花已经绽放,粉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偶尔有花瓣飘落,落在积雪上,红白相映,格外好看。空气中带着梅花的清香和雪水的清新,让人心情舒畅。

 

田忌心中充满了希望,虽然寒冬还未过去,但他知道,春天已经不远了。少梁城,这座饱经战火的城池,终将在众人的守护下,迎来真正的和平。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匆匆跑来。这斥候名叫陈武,脸上带着尘土,身上的黑色斥候服沾着雪粒,神色凝重得像是压了块石头:“将军!函谷关方向传来紧急消息!秦军已经完成集结,兵力达到十五万,樗里疾和甘茂正在操练士兵——每天寅时就开始训练,士兵们都穿着重甲,看样子是在适应攻城时的负重。他们还打造了数十架攻城锤和云梯,攻城锤的锤头是用青铜做的,比之前的重了一倍,还有云梯,上面装了钩子,能牢牢勾住城墙!”

 

陈武喘了口气,又道:“更重要的是,秦军还在函谷关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足够十五万人吃半年,看样子是打算打持久战,想把我们耗死在少梁城!”

 

田忌心中一凛,虽然早有预料,但听到秦军的兵力和准备,还是忍不住皱紧眉头。十五万秦军,比他们现有的兵力多了近一倍,而且秦军装备精良,战斗力强,这场战斗必定会异常惨烈。他下意识地握紧腰间的剑柄,剑柄上的蟠螭纹硌得手心生疼,却让他混沌的思绪瞬间清明——越是危急,越不能乱了阵脚。

 

“陈武,你先下去休息,传我命令,让斥候队加派三倍人手,密切监视秦军动向,一旦有新的消息,立刻回报!”田忌沉声道,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将军!”陈武躬身应下,转身快步离去,黑色的斥候服在晨光中划出一道残影。

 

田忌站在廊下,望着远处的城头。城墙上,魏兵们正背着沙袋加固城墙,墨家弟子则在调试连弩,弓弦拉开的“咯吱”声与士兵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紧张却有序的备战图景。他知道,这场仗不仅是为了守住少梁城,更是为了守住河西百姓的希望,守住六国抗秦的最后一丝底气。

 

“将军,您在想什么?”赵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刚召集完将领,铠甲上还沾着从城头带来的雪粒。

 

田忌回头,看向赵虎,语气凝重:“秦军十五万,还准备了持久战,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守。你立刻让人统计城内的粮草和武器,尤其是箭矢和金疮药,务必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让炊事营制定节省粮草的方案,优先保证士兵们的供给,百姓那边,我们要多安抚,告诉他们韩国援军很快就到,让大家有信心。”

 

“放心吧将军,这些我早就安排了!”赵虎拍了拍胸脯,脸上带着几分笃定,“粮草方面,加上韩国送来的五千石,足够我们支撑三个月;武器库还有三万支箭矢,墨家弟子还在连夜打造连弩箭,应该能应对秦军的攻城。只是……”

 

他顿了顿,语气多了几分担忧:“秦军的攻城锤和带钩云梯是个麻烦,之前我们的城墙虽加固过,但青铜锤头的攻城锤冲击力太大,怕是撑不了多久。还有那些带钩的云梯,一旦勾住城墙,士兵们想推都推不开。”

 

田忌点点头,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看向内室的方向,墨翟还在静养,不好打扰,便说道:“墨离应该快回来了,墨家弟子擅长制作守城器械,让他召集弟子们商议,看看能不能想出破解的办法——比如在城墙外侧装尖刺,阻挡攻城锤,或者在城头准备热油,浇在云梯上,烧掉那些钩子。”

 

“好!我这就去等墨离!”赵虎眼睛一亮,转身就要走,却被田忌叫住。

 

“等等,”田忌补充道,“让士兵们多挖些陷阱,在城外的要道上埋上尖木和绊马索,秦军攻城前肯定会派先锋试探,我们正好借此削弱他们的兵力,挫挫他们的锐气。”

 

“明白!”赵虎应了一声,大步离去,铠甲碰撞的“哐当”声在廊下回荡。

 

不多时,墨离带着几名墨家弟子回来了。为首的弟子名叫公输明,是墨家擅长器械制造的弟子,手里还拿着一张图纸。墨离见到田忌,连忙上前:“田将军,我们在河西各地抓了二十多个散布谣言的人,经过审问,他们都是龙贾的亲信,还招出了龙贾在少梁城安插的几个细作,已经派人去抓了。另外,公输明说他有破解秦军攻城器械的办法。”

 

公输明上前一步,将图纸递到田忌面前,图纸上画着城墙外侧的结构:“将军您看,我们可以在城墙外侧每隔一丈装一个铁制尖刺,尖刺朝上,能挡住攻城锤的冲击;另外,在城头准备热油和火把,秦军的云梯一靠近,就浇上热油,再扔火把,不仅能烧掉钩子,还能烧伤爬梯的士兵。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些‘飞石’,就是用杠杆将大石头抛出去,砸毁秦军的攻城锤。”

 

田忌看着图纸,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好!这个办法好!你立刻组织墨家弟子,尽快制作铁刺和飞石,需要什么材料,直接去武器库拿,若不够,就让人去城里的铁匠铺征集,告诉铁匠们,这是为了守住少梁城,守住他们的家园。”

 

“是!将军!”公输明躬身应下,带着几名墨家弟子匆匆离去。

 

墨离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向田忌,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将军,秦军兵力众多,就算我们有这些守城器械,怕是也很难长期抵挡。韩国援军虽然答应出兵,但毕竟还没到,我们……”

 

“放心,”田忌打断墨离的话,语气坚定,“韩王已经下了命令,公叔婴将军也在宜阳集结了大军,只要我们撑到援军到来,就能和秦军正面抗衡。而且,苏秦先生在临淄也在努力说服齐王,说不定齐王会改变主意,派齐国援军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一切准备,守住少梁城,等!”

 

墨离点点头,眼中的担忧渐渐被坚定取代:“好!我们听将军的,一定守住少梁城!”

 

田忌拍了拍墨离的肩膀,转身走向内室。他想看看墨翟的情况,也想跟墨翟说说备战的计划。刚走到内室门口,就听到孙先生的声音:“先生,您慢点,别着急。”

 

田忌推门进去,只见墨翟正被孙先生扶着坐起来,手里拿着一卷竹简,正是之前的兵防图。墨翟见田忌进来,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将军,我听说秦军的消息了?”

 

田忌心中一暖,墨翟病还未好,却依旧牵挂着战事。他走上前,帮墨翟调整了一下靠枕:“先生,您放心,我们已经制定了备战计划,墨家弟子也在制作守城器械,只要撑到韩国援军到来,就能击退秦军。”

 

墨翟点点头,将兵防图递给田忌:“这是西城的防御图,西城是秦军最可能进攻的方向,城墙虽然加固过,但还是有些薄弱之处,你看这里,”他指着图上的一处,“这里靠近渭水,城墙根基有些松动,要让人多加固,再挖一条护城河,防止秦军从这里突破。”

 

田忌接过兵防图,仔细看了看,连忙道:“多谢先生提醒!我立刻让人去加固西城的城墙,挖护城河!”

 

墨翟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疲惫:“好……那我就放心了。你们……也要注意休息,别太累了。”说完,他便靠在枕头上,缓缓闭上了眼睛,又睡了过去。

 

田忌轻步走出内室,心中满是感动。墨翟都如此坚持,他更没有理由退缩。他抬头望向天空,阳光依旧明媚,梅花依旧绽放,只是空气中的紧张气息越来越浓。他知道,一场决定河西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但他有信心,有墨翟的智慧,有赵虎的勇猛,有墨家弟子的助力,还有河西百姓的支持,他们一定能守住少梁城,等到春天到来的那一刻。

 

“将军,各将领都在大堂等着您商议军务!”一名侍从匆匆跑来,躬身道。

 

田忌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铠甲,大步走向大堂。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像是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守护着这座饱经战火的城池。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诸子问鼎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