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旧梦温·吞心
上皇与上后以为逃脱了上天的命理。
殊不知这命理刚刚降下,是一张密网,愈挣扎,愈被缠紧,再也挣脱不开。
以为自己是布网人,以为自己在笼外。
其实也被一叶障目,自进牢笼。
以为制住了泰山府君,隔绝了前世对圣荑今世命轨的影响。
却忘了真正牵着网的线头那端,可能并不是神明。
曦和衣着淡雅质朴,独在院中读书。
她不出所料地听到了晞王被赐婚的消息。
没多久,她的丈夫就如太渊四年之前那样回来了。
而这时,后院只有她一人。
衣着淡,不掩容光,反衬其艳。
幼弟邺左雅才十三岁,被母亲带来,要参加两年后的秋闱。
“母亲这回病好了,可与姨母相伴,姨母总挂念你,只是身子也不好…不能回乡探您。”
元太后近年确实多病,年轻时候的目疾又发了,还又得了语失之症,常常说话说不出来,叫什么活生生封住似的。
只能以纸笔代书,但她也不愿,于是话就更少了。
许夫人道,“自然要去探望姐姐,但听闻安王府多事,故先来见你了。”
安王到了院门,如有隔世之感。
他收拾心情步入,与许夫人寒喧。
而这位岳母谨守人臣本分之外,又兼具文人之骨,对皇权倒丝毫不谄媚,只意有所指道,“殿下如今与诸王一样,唯有一人,但望珍重。”
“老妇人年迈,实不愿女儿有何差池。”
刺他保护不好后院,两年失两妃,又兼失二子。
连同情怜悯都不装一装。
他回到从前的态度,又是温和善良的安王,好生派人送许夫人与邺公子去邺府。
曦和在轩窗下拿着书本,仍是恬静淡然的生活的化身。
她一直等他。
注视着他,从太渊二年到现在,他从来都在她眼中。
至于安王与晞王之事,曦和只当是安王年幼,故而迷失。
现今,一切回归正轨。
是最好的境地,最好的心境,最好的时局。
轩窗外偌大芭蕉轻摇,夏雨暴烈,来得毫无征兆。
是一次晴时雨。
阳光与雨珠一同跳跃,溅出霓虹光彩,落在年轻夫妇的脸上。
雨声喧然。
廊下有侍女避雨,年幼的侍童童稚之音更为清亮,都是欢快气氛。
兴许,安王从来不该偏离这样的生活。
或者,一开始他若是只有一位妻子,他也不会成今日的结局!
曦和放下书,拉他到窗前,同观雨幕。
“殿下,你会回来的。”
你现今人回来了,以后心也会回来的。
她所要的,一个也不能少。
“你瞧,那有彩虹!”
侍童惊呼的声音传到他们耳中。
两人不由偏头看去。
两个四五岁的孩子在檐下廊外试探雨水,天真之态叫人不忍怪罪。
曦和靠在安王怀中,无视安王微小的震颤,“殿下,该把沐儿接回来了。”
“这些侍童是我为他挑的,他回府,就有人陪他一起读书,一起玩耍了。”
圣荑木然地点了头。
但孩童的可爱身姿印进心底,他也知道自己应先想想身为人父的责任。
往后与曦和带着沐儿度日,也就是了。
“晞王不日就要与安和郡主完婚,郡主虽是文家外孙…”曦和有些为难似的,“咱们府上,还是要去的。”
文家因文拂月被免罪,文斐破格成为永宁郡马,但也因文拂月假孕善妒,致使后院不宁,让上皇恼怒,还是找了由头将文家家主连贬三级,在京中彻底抬不起头来。
这回因着晞王多少有个“宠臣”的假象,上皇还是给了他面子,让文家人又官复原职了。
不得不说,文王妃女儿多就是好,每个成婚都要加恩,加着加着就把儿子侄子的罪给抵了。
安和郡主与永宁郡主是双生子,但世人只知永宁跋扈,却不知其妹是何性情。
圣荑心想这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有何好避讳?
但话不由心,“本王…不想去。”
曦和劝道,“去吧,父皇母后也看着呢。”
也要验证一下,安王有没有信守自己的选择,一丝不少地做到呢。
圣荑感觉那张密网是温柔的丝绸,缠裹他,但稍微动了一下,就会温柔地缚住他,告诉他,不行。
父皇如此,曦和也如此。
曦和不愧是被父皇母后选给他的正妃。
他便服从,不再浪费气力,“好,那去就是了。”
不就是去看他不久前的恋人娶妻成亲么?就像上官昭第一回来朝阙……不也是看见他与云妃亲昵么?
有什么好受不了的?
他依旧是安王,依旧是有家室,依旧有孩子。
折腾到最后,死了两个侧妃一个女儿…终究是上天示警,让他谨守本分,不该逾越一步,是吧?
“他真和别的女子成婚了?”敖骄话语有压抑了还能听出的兴奋。
那狗东西都有别的老婆了,再怎么没皮没脸,死乞白赖总不能勾引他老婆了吧?!
圣荑皱眉深深,他记得安和郡主一直顺从安静近乎于失语,偶尔皇奶奶说起让小辈们多想想诞育子嗣之事,她才会低头,有些许羞涩与无措。
那年长乐宫宴,嘉和公主被太医诊出有孕,慕王欢喜至极。皇奶奶也高兴,赐下不少珍贵补品,让元慕更要好好疼爱老婆。
也由此,催促诸皇亲子嗣之事。
其中太后最在乎乐昌和宁王,乐昌总是依旧,傲气而美艳,不肯减少一丝享乐与减损一毫容光,她也不顾在场诸人有孩子还是没孩子,怀孕的还是没怀孕,就说,“生孩子有什么好?哪一日犯了事了,把你们几代心血都赔掉!”
“再说了,生孩子会变丑的,有些人本来就不怎么美,还不精心保养…”
“我才不要孩子呢。”
惹得皇奶奶都差点上手敲她的头。
乐昌驸马更是被说得神情暗淡。
嘉和公主埋头吃饭,和慕王一起努力习惯乐昌公主的惊世之言。
清河郡主恨得牙痒痒,宁王却只仰望,还更痴看。
作为宁王妃的清河便更恨了。
“乐昌就罢了,驸马还年轻…”皇奶奶给乐昌找补,又盯着宁王,“宁王可不算年轻了。”
才二十五岁的宁王:“……”
他道,“外祖母,孙儿才二十五。”
“你舅舅在你这么大的时候,陛下都五岁了。”皇奶奶数落他,“安王在你这么大的时候…”
然后想到安王都没到二十五呢。
便更生气,“安王都没你大,孩子都有三个了,你们成婚多年,究竟在干什么?”
宁王随口敷衍,“兴许天命不佑,让我绝嗣吧。”
皇奶奶又被气得不轻。
偏生她最在乎的两个孩子,一个都不生!
乐昌掩袖笑,在场诸人莫不畏惧忌惮,毕竟“绝嗣”一词是何其严重,偏她满不在乎,依旧笑得没心没肺,以为宁王哥哥好生洒脱幽默。
乐昌驸马看宁王的目光又幽深许多。
“皇奶奶,问我们有什么好玩儿的?问问新婚的小夫妻嘛。”乐昌目光转向晞王夫妇。
晞王妃闻言拘谨,起身又低了头,面有羞涩:“…臣妇,已经有孕了。”
乐昌公主微微惊讶,又绽开笑颜对着太后,“是不是?我说的不错吧,还是让皇奶奶找着一个!”
他本来端坐在乐昌坐席旁边,眼波不动,只看着案上点心。
强迫着自己听身边的声音。
这样便不会因为无意而看到那人一眼。
但晞王偏偏以这样的形式,让他听到了他。
皇奶奶喜欢孩子,也觉得晞王与慕王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圣家的女婿,要在朝阙度过一生的王爵。
“晞王,你可真是好福气啊。”皇奶奶夸他,“和安王一样,成婚第一年就得子。”
他感觉被一道视线定住,他不敢动。
又听那久违的声音,有些喑哑,“臣比不过安王,安王有三子,这样的福气运势,唯有天家才有。”
皇奶奶听得舒服,兴许上官昭除了讨好不了父皇,旁人见他都觉他不会说谎,再好听的话也能再动听十倍。
“等你们的孩子生下来,哀家来取名。”
晞王起身与王妃一起拜谢。
皇奶奶忙道平身,让晞王好生照顾安和。
“晞王妃好似很得晞王宠爱。”他的正妃含笑对他说了些闲话,“兴许文妃四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反而能得到幸福呢。”
虽是降王,但比之清河嫁的冷淡无情的宁王,颍阳嫁的喜怒无常的汉王,还有永宁嫁的一无是处草包文斐,安和所嫁的晞王……至少算是温文尔雅,斯文有礼,此番见证他们恩爱情义,晞王确实不曾薄待于她。
待都散了,他与曦和在众人之前,听见一声嘤咛,回身去看,晞王已经蹲下身子为晞王妃揉脚。
曦和含笑,“新婚夫妻便如梁上燕,日日相见日日依偎,不舍分离呢。”
他回神,转而向前,“走吧。”
那日晞王成婚,他不也好好去祝福送礼了么?
那夜晞王抓住他的手,他不也推开,让他莫犯错,让他去洞房花烛了么?
都是他选的。
他要晞王活着,作为一个人活着,不是做奴隶或者去死!
他都做到了不是么?
他也都得到了,不是么?
得偿所愿了。
还吃什么心呢……
他在白玉阶上,面前是晴空朗朗,一只孤鹤凌云而去。
他失神,踩空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