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凌晨四点,废弃集装箱堆场深处,那只被改造成“柜台”的旧冷藏箱,像一口被剥了皮的井,井口泛着银灰色的光。箱内贴着分层标签:
- 上层 青霉素V钾 2元/板
- 中层 阿莫西林 3元/板
- 下层 人血白蛋白 15元/瓶(过期十天仍冷藏)
箱外,老孙戴着棉军帽,手里握着旧称砣,像给某段尚未被完全命名的“交易”,按下第一枚私章。
林野把怀里的《新华字典》放在柜台——塑料封面裂了一道口,却完整无缺,重0.8公斤。老孙眯眼,用称砣轻轻敲了敲封面,像给某段尚未被完全命名的“文字”,按下第一枚私章。
“工具书,5元/公斤,0.8公斤,4元整。”
声音低而稳,像在宣判,又像在赦免。
灰生把旧网兜推到柜台——网兜里装着七根被拆下的不锈钢护栏,重7公斤,泛着极细的银光,像七条被剥了皮的“金属蛇”,静静等待重新命名。老孙眯眼,用称砣轻轻敲了敲不锈钢,像给某段尚未被完全命名的“金属”,按下第一枚私章。
“304不锈钢,7公斤,140元,可换14板青霉素V钾,另送两支皮试液。”
声音低而稳,像在宣判,又像在赦免。
交易节拍响起——
1. 称重:字典0.8公斤,不锈钢7公斤;
2. 计价:字典4元,不锈钢140元;
3. 换药:14板青霉素V钾,另送两支皮试液;
4. 命名:字典被贴上“工具书”标签,不锈钢被贴上“304”标签;
5. 传递:14板青霉素V钾被倒进“巢药箱”,两支皮试液被塞进“巢药袋”;
6. 罪录:灰生在空药瓶上写下“序号不锈钢,特征7公斤,备注——第一次”;
7. 继续:14板青霉素V钾被推进“巢药箱”,像推进另一副更轻的骨骼。
七拍合拢,像七个古老的母性音节,同时在柜台亮起,又同时在柜台熄灭。
第七板青霉素V钾被倒进“巢药箱”,像倒进另一副更轻的骨骼,却突然觉得骨骼开始变硬,开始有了价值。灰生把第一板青霉素V钾倒进旧矿泉水瓶,用旧奶瓶分装,每七天一瓶,每七天一次“救命”,每七天一次“续命”。他把空瓶排在集装箱壁,像给一场无声的胜利列队。
第七天,灰生在空药瓶上写下第一行:
“序号不锈钢,特征7公斤,备注——第一次救命。”
字迹呈暗褐色,散着微苦,却比任何墨水都更忠诚——它渗进玻璃,渗进黑暗,渗进尚未被完全承认的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