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再航西洋,远播天威
第四章 古里风云
永乐六年五月下旬,大明舰队驶离爪哇海域,沿着印度洋北部航线一路西行。此时的印度洋正值旱季,海风温顺,碧波万顷,湛蓝的海面如绸缎般平滑,偶尔有飞鱼跃出水面,划出一道银亮的弧线,又迅速坠入海中,激起细小的浪花。
“大明号”的甲板上,水手们正忙着检修船帆,阳光洒在他们黝黑的脸上,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在甲板上汇成小小的水洼。郑和立于船楼之上,手中握着黄铜望远镜,眺望远方——海平面尽头,隐约可见一片陆地的轮廓,那便是古里国(今印度喀拉拉邦科泽科德)的海岸线。
“总兵官,前方就是古里国的‘古里港’了!”副将王景弘快步登上船楼,手中捧着一份《西洋舆图》,指着图上古里国的位置说道,“古里港是西洋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西洋商盟的核心枢纽,各国商队都在此汇聚,贸易极为繁荣。不过……据上次出使古里国的使者传回的消息,最近古里国内部似乎有些不太平,大王子与二王子为了争夺王位,矛盾日益激化,连带着朝堂上的官员也分成了两派,互相掣肘。”
郑和缓缓放下望远镜,眉头微蹙:“王位之争?这可不是好消息。此次我们要在古里国举行西洋十二国商盟续约大典,若是古里国政局不稳,恐怕会影响大典的顺利进行,甚至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趁机作乱。”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沈先生,你对古里国的情况最为了解,你怎么看?”
沈荣上前一步,他身着青色长衫,手中拿着一把折扇,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语气却十分沉稳:“总兵官所言极是。古里国国王帖木儿沙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弱,无力掌控朝政,大王子马哈茂德与二王子沙哈鲁便开始争夺王位。大王子马哈茂德性格暴躁,崇尚武力,背后有阿拉伯商团的支持;二王子沙哈鲁则性情温和,重视贸易,与我们大明商队的关系更为密切。如今两人势同水火,朝堂上的官员也纷纷站队,古里港的商人都人心惶惶,生怕局势动荡影响贸易。”
“阿拉伯商团?”郑和眼中闪过一丝冷冽,“上次佛郎机海盗作乱,背后便有阿拉伯商团的影子,他们一直想要垄断西洋贸易,对我们大明主导的西洋商盟心怀不满。此次古里国王位之争,他们恐怕又要从中作梗,想要扶持大王子马哈茂德上位,从而掌控古里国的贸易权,破坏我们的商盟续约大典。”
李敢闻言,顿时怒目圆睁,握着长刀的手微微用力:“总兵官,不如我们直接支持二王子沙哈鲁,帮他夺取王位!这样既能稳定古里国的局势,也能确保商盟续约大典顺利进行,还能挫败阿拉伯商团的阴谋!”
郑和摇了摇头,沉声道:“不可。我们是大明的使者,代表的是永乐皇帝的威仪,不可轻易干涉他国内政。否则,不仅会让其他西洋国家心生不满,还会落下‘恃强凌弱’的口实,影响大明的声誉。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中立,以和平的方式调解古里国的内部矛盾,确保商盟续约大典顺利进行,维护西洋贸易的稳定。”
说话间,舰队已抵达古里港外海。远远望去,古里港的景象极为壮观——港口内停泊着数百艘各国商船,有大明的福船、阿拉伯的独桅帆船、古里国的多桅商船,密密麻麻,如同一片漂浮的森林;港口的码头延伸至海中,由巨大的青石铺成,上面堆满了各种货物,有大明的丝绸、瓷器,印度的棉布、香料,阿拉伯的珠宝、地毯,搬运工人往来穿梭,忙得热火朝天;港口周围的城市建筑风格独特,白色的墙壁搭配着红色的屋顶,尖顶的清真寺与圆顶的神庙交相辉映,充满了异域风情。
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港口的异常——码头两侧站着不少手持长矛的士兵,神色警惕地扫视着往来的人群与船只;街道上的巡逻士兵也比往日多了许多,气氛显得有些紧张;不少商人脸上带着担忧的神色,交谈时也都压低了声音,显然是受了古里国内部局势的影响。
“总兵官,古里国的使者来了!”瞭望手周小七的声音从桅杆顶端传来。
郑和抬头望去,只见一艘古里国的官方船只正朝着“大明号”驶来,船上插着古里国的国旗——一面绣着白色新月与五角星的黑色旗帜。船只靠近后,一位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头巾的中年男子站在船首,对着“大明号”拱手行礼,他便是古里国的外交大臣阿卜杜勒。
阿卜杜勒登上“大明号”后,对着郑和深深躬身行礼,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既有喜悦,又有担忧:“尊敬的大明总兵官郑大人,欢迎您率领大明舰队再次到访古里国!国王陛下已在王宫备好宴席,等候大人的到来。”
郑和扶起阿卜杜勒,笑着说道:“有劳阿卜杜勒大人亲自迎接。本帅此次前来,一是代表永乐皇帝陛下,向帖木儿沙国王陛下致以问候;二是按照约定,与西洋各国举行商盟续约大典,巩固我们之间的友好贸易关系。”
阿卜杜勒闻言,脸上的担忧之色更浓,他压低声音说道:“郑大人,实不相瞒,如今我国国内局势复杂,大王子与二王子为了争夺王位,矛盾日益激化,阿拉伯商团还在从中挑拨离间,恐怕会对商盟续约大典不利。国王陛下也是为此事忧心忡忡,希望大人能从中调解,帮助我国稳定局势。”
郑和点了点头,语气沉稳:“阿卜杜勒大人放心,本帅此次前来,定会尽力维护古里国的稳定,确保商盟续约大典顺利进行。不过,我们大明舰队不会干涉贵国的内政,只会以和平的方式调解矛盾,还请国王陛下放心。”
随后,郑和率领王景弘、李敢、沈荣等将领,以及数十名护卫,乘坐小船前往古里国王宫。王宫位于古里港的市中心,由巨大的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宫殿顶部覆盖着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芒;宫殿周围环绕着宽阔的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喷泉在花园中央喷涌,水珠四溅,景色极为优美。
古里国国王帖木儿沙早已在王宫大殿门口等候。他年约六十,身着华丽的金色长袍,头戴镶嵌着宝石的王冠,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却依旧锐利,只是身体显得有些虚弱,需要侍从搀扶着才能站稳。见到郑和,他连忙上前,紧紧握住郑和的手,语气中满是激动与感激:“郑大人,好久不见,您还是如此英武!欢迎您来到古里国,您的到来,真是让本王如释重负啊!”
郑和笑着说道:“国王陛下客气了。本帅此次前来,一是为了商盟续约大典,二是为了看望陛下。陛下身体近来可好?”
帖木儿沙叹了口气,脸上露出疲惫的神色:“唉,不提也罢。年纪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国内的事情又让本王焦头烂额,真是心力交瘁啊。”
进入王宫大殿后,双方分宾主落座。大殿内装饰得极为奢华,墙壁上挂着精美的地毯,柱子上雕刻着复杂的花纹,天花板上悬挂着巨大的水晶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侍从们端上了古里国的特色饮品——一种用椰奶与香料调制而成的奶茶,香气浓郁,口感醇厚。
帖木儿沙喝了一口奶茶,缓缓说道:“郑大人,想必您也听说了,我国大王子与二王子为了争夺王位,闹得不可开交,阿拉伯商团还在背后支持大王子,想要趁机掌控我国的贸易权。此次商盟续约大典,若是他们从中作梗,不仅会影响大典的顺利进行,还可能破坏我国与大明的友好关系,甚至影响整个西洋商盟的稳定。本王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恳请大人出手相助啊!”
郑和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沉稳而坚定:“国王陛下放心,维护西洋商盟的稳定,是我们大明的责任。本帅建议,在商盟续约大典举行之前,召开一次‘古里国政务会议’,邀请大王子、二王子以及朝堂上的主要官员参加,由本帅从中调解,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确保大典顺利进行。同时,本帅会命大明舰队加强对古里港的巡逻,防止阿拉伯商团与大王子暗中作乱,保障各国商队的安全。”
帖木儿沙闻言,顿时大喜过望,连忙说道:“多谢郑大人!大人的提议真是太好了!本王这就下令,明日召开政务会议,邀请大王子、二王子以及各位大臣参加,还请大人届时主持会议,调解矛盾。”
“陛下放心,本帅定会尽力。”郑和点头应道。
次日清晨,古里国王宫的政务大厅内,气氛异常紧张。大王子马哈茂德与二王子沙哈鲁分别坐在大厅的两侧,两人都面色阴沉,眼神中充满了敌意,互不搭理。大王子马哈茂德身材高大,身着黑色铠甲,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的刀疤,眼神凶狠,一看便知是个崇尚武力的人;他身后站着几位身着阿拉伯服饰的商人,显然是阿拉伯商团的代表,正低声与他交谈着什么。二王子沙哈鲁则身材瘦削,身着白色长袍,面容温和,眼神沉稳,他身后站着几位古里国的文官,都是支持他的大臣,脸上带着担忧的神色。朝堂上的其他官员也都分成了两派,有的支持大王子,有的支持二王子,还有的则中立观望,大厅内鸦雀无声,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郑和与帖木儿沙坐在大厅的主位上,看着下方剑拔弩张的局面,神色平静。郑和轻轻咳嗽了一声,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诸位,”郑和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传遍了整个大厅,“本帅此次前来古里国,一是为了举行西洋十二国商盟续约大典,二是受帖木儿沙国王陛下的委托,调解各位之间的矛盾。古里国是西洋商盟的核心,若是国内局势动荡,不仅会影响本国的贸易与百姓的生活,还会破坏整个西洋商盟的稳定,损害各国的利益。想必各位都清楚,阿拉伯商团一直想要垄断西洋贸易,对我们大明主导的商盟心怀不满,他们之所以支持大王子,就是想要趁机掌控古里国的贸易权,破坏商盟续约大典。若是你们继续内斗,只会让阿拉伯商团有机可乘,最终受损的,还是古里国的百姓与各位的利益。”
大王子马哈茂德闻言,顿时怒拍桌子,站起身来,对着郑和怒吼:“你是什么人?竟敢干涉我国的内政!本王子与二王子的事情,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来管!阿拉伯商团是我的朋友,他们是来帮助我国发展贸易的,不是什么别有用心之人!你少在这里挑拨离间!”
“马哈茂德!不得对郑大人无礼!”帖木儿沙见状,顿时怒喝一声,脸色苍白,显然是气得不轻。
二王子沙哈鲁连忙站起身,对着郑和躬身行礼,语气温和:“郑大人息怒,兄长只是一时冲动,并非有意冒犯大人。兄长所言差矣,阿拉伯商团并非真心帮助我国发展贸易,他们只是想要垄断西洋贸易,从中谋取暴利。上次佛郎机海盗作乱,背后便有他们的影子,若是他们掌控了我国的贸易权,不仅会损害我国百姓的利益,还会让我国沦为他们的附庸,失去自主权。”
“你胡说!”马哈茂德怒吼道,“阿拉伯商团已经答应我,只要我登上王位,他们就会为我国提供大量的武器与资金,帮助我国扩大军队,成为西洋最强大的国家!你不过是害怕我登上王位后,对你不利,才在这里诋毁我的朋友!”
“你简直不可理喻!”沙哈鲁也怒了,两人顿时争吵起来,大厅内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支持他们的大臣也纷纷加入争吵,场面一度混乱。
郑和眉头微蹙,猛地一拍桌子,发出沉闷的声响,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目光扫过马哈茂德,沉声道:“马哈茂德王子,本帅且问你,阿拉伯商团为何要帮助你?他们是慈善家吗?显然不是!他们帮助你,不过是为了利益!一旦你登上王位,他们便会要求你给予他们垄断古里国贸易的权利,要求你废除与大明的商盟盟约,甚至要求你出兵攻打其他西洋国家,帮助他们垄断整个西洋贸易!到那时,古里国的百姓将失去生计,古里国的主权将被他们掌控,你这个国王,也不过是他们的傀儡!你以为你得到了武器与资金,就能成为西洋最强大的国家?你错了,你不过是在引狼入室,将古里国推向毁灭的深渊!”
马哈茂德被郑和的话怼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却依旧嘴硬:“你……你胡说!阿拉伯商团不是这样的人!他们是真心帮助我的!”
“是不是真心,你心里清楚!”郑和语气严厉,“上次佛郎机海盗劫掠大明商船,杀害大明子民,背后便有阿拉伯商团的支持!他们为佛郎机海盗提供情报与物资,就是想要破坏大明与西洋各国的贸易关系!此次你与二王子争夺王位,他们又趁机介入,挑拨离间,就是想要坐收渔翁之利!你若是执迷不悟,继续与阿拉伯商团勾结,不仅会毁掉古里国,还会成为西洋各国的敌人,成为大明的敌人!”
马哈茂德身后的阿拉伯商团代表见状,顿时慌了,他们连忙上前,对着马哈茂德低声说道:“王子殿下,别听他胡说!他这是在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是真心帮助你的,你可不能相信他的话!”
“住口!”郑和怒喝一声,目光锐利地盯着阿拉伯商团代表,“这里是古里国的政务大厅,轮不到你们这些外人说话!你们暗中支持佛郎机海盗,破坏西洋贸易秩序,本帅还没找你们算账,你们竟敢在这里挑拨离间,蛊惑王子,真是胆大包天!”
阿拉伯商团代表被郑和的气势吓得连连后退,不敢再说话。马哈茂德看着郑和严厉的眼神,又看了看身后慌乱的阿拉伯商团代表,心中开始动摇——他虽然崇尚武力,却也并非愚笨之人,郑和的话并非没有道理,阿拉伯商团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些可疑。
帖木儿沙见状,连忙说道:“马哈茂德,沙哈鲁,你们都是我的儿子,古里国的未来,需要你们共同守护。如今西洋商盟正值关键时期,若是你们继续内斗,只会让敌人有机可乘,毁掉我们苦心经营的一切。我看不如这样,由沙哈鲁负责国内的贸易与政务,马哈茂德负责军事与国防,你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共同辅佐我治理国家,待我百年之后,再从你们之中选出一位最合适的继承人。这样一来,既可以发挥你们各自的优势,又可以化解你们之间的矛盾,还能让古里国稳定发展,你们觉得如何?”
二王子沙哈鲁闻言,连忙说道:“父王英明!儿臣愿意与兄长齐心协力,共同辅佐父王治理国家,为古里国的百姓谋福祉!”
马哈茂德犹豫了片刻,看着父王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郑和严厉的目光,最终点了点头:“既然父王都这么说了,儿臣也愿意与弟弟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国家。不过,若是阿拉伯商团真的如郑大人所说,想要害我国,儿臣定会与他们划清界限,绝不让他们得逞!”
郑和见状,脸上露出了笑容:“好!马哈茂德王子能认清利弊,沙哈鲁王子能以大局为重,真是古里国百姓的福气!只要你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古里国定会越来越繁荣,西洋商盟也会越来越稳定!”
政务会议圆满结束,古里国的内部矛盾得到了化解,朝堂上的官员们也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帖木儿沙握着郑和的手,感激地说道:“郑大人,真是太感谢您了!若不是您从中调解,我国的局势真不知道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您不仅化解了我国的内部矛盾,还挫败了阿拉伯商团的阴谋,真是我们古里国的恩人啊!”
“国王陛下客气了。”郑和笑着说道,“维护古里国的稳定,就是维护西洋商盟的稳定,这是本帅的职责所在。如今矛盾已经化解,我们可以安心准备商盟续约大典了。”
接下来的几日,郑和与沈荣忙着与古里国的官员以及其他西洋各国的使者商议商盟续约大典的细节。此次续约大典,共有西洋十二国参加,除了古里国、爪哇国,还有阿丹国、苏门答腊国、满剌加国、锡兰国等,各国使者都已陆续抵达古里国,带着珍贵的贡品,准备参加大典。
王景弘与李敢则忙着加强对古里港的巡逻——他们率领三十艘苍山船,在古里港外海与港口内来回巡逻,严密监视阿拉伯商团的动向,防止他们暗中作乱;同时,他们还派人保护各国商队的安全,确保商队的货物不会被抢劫,让商人能够安心贸易。
古里港的气氛也渐渐变得轻松起来——码头两侧的士兵不再那么警惕,街道上的巡逻士兵也减少了许多;商人脸上的担忧神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喜悦的笑容,他们忙着与各国商人洽谈生意,港口内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