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槐下传棋,童心续灵动
祖宅的老槐树又高了些,枝桠伸到院墙上,夏天一到,浓荫就把整个棋摊都罩住了。赵昭明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手里捏着颗贝壳棋子,看着苏婉在织机前忙碌——她在织小绸衫,冰蓝、暖黄、海蓝的线,比给赵昭明织的那件更鲜亮,是给孩子们做的。
“阿依和王冰今天该到了吧?”苏婉把梭子穿过去,布料轻轻晃了晃,像海浪。
“该到了,小满昨天捎信说,带着渔村和苗寨的孩子来学棋。”赵昭明把贝壳棋子放在棋盘上,顺着槐树叶的影子挪了挪,“你看这影子,又能摆一局树影棋了。”
话音刚落,院门外就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林小满头一个冲进来,身后跟着七八个孩子,有穿粗布衫的,有扎红头绳的,手里攥着各式各样的棋子:贝壳、竹片、冰雕的小卒子。“赵爷爷,苏奶奶!我们来学棋啦!”
阿依和王冰跟在后面,阿依手里提着个竹篮,装着苗寨的野果;王冰扛着块小冰板,是新冻的,上面画着棋盘。“赵老,苏奶奶,我们把‘活棋摊’从赛场搬到这儿啦!”
孩子们涌到棋摊前,林小满拿起颗贝壳棋子,往槐树下的湿沙上一放:“赵爷爷,您再教教我们潮汐棋的‘浪势’吧!”
赵昭明笑着点头,刚要开口,却见周弈也来了,手里捧着本厚厚的棋谱,封面上写着“多元棋路集”,是他和苏辰一起整理的,里面有冰面棋、树影棋、潮汐棋,还有孩子们新创的“槐影棋”。
“赵老,这是今年的棋路集,您看看,孩子们加了不少新东西。”周弈把棋谱放在石桌上,眼里没有了当年的傲气,只剩温和,“下个月,我们要在全国十个城市开‘活棋摊’,让每个孩子都能下野棋。”
赵昭明翻开棋谱,扉页是孩子们画的画:老槐树、棋摊、织机,还有穿着七彩小绸衫的孩子在下棋。他摸了摸画,像摸到了滚烫的棋心:“好,好啊。以前总怕势论成了死谱,现在才懂,棋魂从来不是靠一本书传的,是靠一颗颗敢跟着天地下棋的童心传的。”
苏婉把织好的小绸衫拿出来,分给孩子们。孩子们穿上,在槐树下跑着,像一群彩色的小鸟。阿依拿起竹棋子,在冰板上摆开:“孩子们,我们先学树影棋,跟着太阳走!”
王冰也蹲下来,把冰板放在阴凉处:“我教你们冰面棋,顺着‘坡势’滑子!”
林小满则带着孩子们蹲在沙地上,用树枝画潮汐线:“潮汐棋要等风,风来了,棋就活了!”
赵昭明和苏婉坐在竹椅上,看着孩子们下棋。周弈也蹲下来,帮一个小丫头摆竹棋子,教她“借影挪马”,动作温柔得不像当年那个摔棋谱的棋手。
“你看周弈,现在多像个教棋的样子。”苏婉递给赵昭明一杯热茶,“当年你总说,他只是被口诀绑住了,没说错。”
“不是我没说错,是棋心没说错。”赵昭明望着孩子们,阿依正教一个孩子用铜烟锅当“帅”,王冰在冰板上给孩子演示“滑卒”,林小满则让孩子听风的方向——他们教的不是棋谱,是天地的活气。
傍晚时,孩子们还在下棋,槐树叶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棋盘上,像一条连着过去和未来的线。赵昭明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没白走——从乌镇的野棋摊,到京城的赛场,再到东北的冰面、苗寨的树影、渔村的潮汐,绕了一圈,终于把棋魂种回了孩子们心里。
苏婉把最后一件小绸衫递给周弈:“给你家小子的,也让他来学棋。”
周弈接过绸衫,眼里泛着光:“谢谢您,苏奶奶。我明天就带他来,让他跟着孩子们学活棋。”
夕阳落在院墙上,老槐树的影子把棋摊罩得更暖了。孩子们唱起了苗寨的歌,调子像树影晃,像海浪涌,像冰面滑。赵昭明拿起颗贝壳棋子,放在苏婉手里:“你看,这棋,我们下不完了。”
“下不完才好。”苏婉握着他的手,也握着那颗贝壳棋子,“让孩子们接着下,下到槐树叶落了又长,下到潮汐来了又退,下到冰面冻了又化——这才是棋魂。”
赵昭明笑了,抬头看着老槐树。风一吹,树叶沙沙响,像落子声,像织机声,像孩子们的笑声。他忽然想起第一次在乌镇棋摊下棋的样子,想起苏婉给他缝青布衫的样子,想起在东北冰面下棋时,老王头递给他的那颗冻梨——原来所有的路,都是为了把棋魂传下去。
周弈走的时候,孩子们还在喊:“周叔叔,明天来教我们‘水绕势’啊!”
周弈回头,笑着点头:“来!一定来!”
院门关上前,赵昭明看见孩子们还在槐树下下棋,七彩的小绸衫在夕阳下晃,像一片会动的棋谱。他摸了摸胸口,那里还留着苏婉绣的木棋子纹样,像留着永远的活气。
“该做饭了,炖点鱼汤,给孩子们补补。”苏婉扶着赵昭明站起来,织机上的布料还在晃,像等着下一局棋。
“好。”赵昭明拄着枣木拐杖,拐杖顶端的“棋魂”刻字,在夕阳下泛着光。
晚风里,槐树叶的影子落在棋摊上,棋子还摆在原位,像在等明天的太阳,等新的孩子,等永远不会熄灭的棋魂。而那一件件七彩小绸衫,像撒在人间的棋魂碎片,带着树影的暖,冰面的凉,潮汐的蓝,把活棋理,传了一代又一代。
棋魂不用守,因为它在童心的指尖;薪火不用催,因为它在天地的棋间。 这便是赵昭明用一辈子懂的道理,也是他留给棋坛,留给天地间的,最灵动的势论。
后记
若干年后,人们还记得当初赵昭明的势论初论
势可大可小,能聚能散;大则笼罩全局,控盘夺势;小则潜于边角,蓄劲待发;聚则凝于一线,锋芒毕露;散则隐于棋路,暗布玄机。方今中盘,势随棋变,犹将握机而决胜千里。势之为物,可比棋之魂魄。
——此乃势论的本源
势可张可敛,能攻能守;大则席卷棋盘,气吞山河;小则缩于一隅,固若金汤;张则挺兵向前,锐不可当;敛则退而结网,待机而动。方今棋局胶着,势应时屈伸,犹帅驭阵而掌控先机。势之为物,可比棋之纲领。——此乃势论的纲领
势可刚可柔,能进能退;大则主导走向,定夺胜负;小则寄于一子,暗藏锋芒;刚则雷霆万钧,破敌壁垒;柔则迂回辗转,化险为夷。方今收官在即,势随子落而消长,犹士谋局而锁定乾坤。势之为物,可比棋之命脉。
——此乃势论的灵活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