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杖履东北,冰面破聚散
东北的冬天,冷得像要把空气冻成冰碴子。赵昭明裹着苏婉织的厚棉袄,领口立得老高,呼出的白气刚飘到眼前,就凝成了小霜粒。枣木拐杖敲在冻硬的土路上,“笃笃”响,顶端的“棋魂”刻字沾了雪,反倒更显精神。他揣着苏婉给的暖手炉,炉子里的炭块温着,却抵不住风往骨头缝里钻。这是他这辈子见过最冷的冬天,却也是心里最盼着“见棋”的冬天。
找老王头的第三天,他终于在菜市场旁的街角寻着了那处“冰面棋摊”。老头穿件黑棉裤,裤脚扎着麻绳,上半身裹件打了补丁的粗布褂,正蹲在块磨得发亮的厚冰板前,用树枝在冰上画棋盘。冰板周围围了几个汉子,搓着手哈着气,眼睛却直勾勾盯着冰面上的石子棋子。
“大爷,您是老王头吧?”赵昭明走过去,拐杖往冰板旁一戳,冰碴子溅起来,落在他的棉鞋上。
老王头抬头,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褶子,笑的时候露出两颗黄牙:“你这老头,口音不像东北的,找我干啥?”
“来学您的‘冰面棋’。”赵昭明把暖手炉往旁边一放,也蹲下来,“听说您的棋,棋子能在冰上滑着走?”
“嘿,算你找对人了!”老王头拍了拍冰板,“这冰面棋,讲究‘顺冰势,随棋滑’,棋子落下去不算完,得看冰碴子往哪溜——就像咱东北的雪坡,你想往上爬,得顺着坡势,硬来准摔。”
说着,他把两颗石子推给赵昭明:“你红棋,先走。”
赵昭明捏着石子,指尖冻得发麻,却还是习惯性想按“聚散势”布子。刚要把红兵聚在冰板中央,老王头突然伸手按住他的手:“别急,你摸摸这冰。”
赵昭明伸手碰了碰冰面,指尖一凉,才发现冰板不是平的,靠近街角的地方微微倾斜,冰碴子正顺着坡往那边滑。“这冰面是斜的?”
“可不是!”老王头松开手,自己拿黑棋往冰板边角一放,石子顺着冰坡轻轻滑了滑,刚好停在红兵可能走的路线上,“下棋先看冰,再落子。你想聚兵攻,可冰往这边斜,棋子滑过去,反而给我送菜。”
赵昭明愣了愣,想起苏婉说的“织绸顺线”,忽然放下“聚势”的念头,把红兵往冰坡平缓处挪了挪。可石子刚落稳,一阵风刮过,冰面颤了颤,兵子竟顺着冰纹滑向了黑棋那边,不是他想让它去的方向,却刚好避开了老王头刚摆下的黑炮。
“嘿,这就对了!”老王头拍着大腿笑,“冰面不按棋谱走,棋子跟着冰碴滑,势不是你要它怎样,是它本该怎样。你在南方下的棋,棋盘是死的;我这冰面棋,棋盘是活的,你得跟着冰势走,不是让冰势跟着你走。”
赵昭明盯着那颗滑走的红兵,忽然来了兴致。接下来的棋,他不再想“聚散张敛”,只盯着冰面的纹路和风向:老王头用黑卒“散势”,顺着冰坡滑过来,他便把红马往冰棱上一放,借冰棱挡住滑势;老王头想“聚炮”强攻,冰面却刚好有块小冰裂,炮子滑到裂处就卡住,反倒成了死子。
中盘时,赵昭明想走“刚势”破黑士,刚把红炮落下,冰板忽然晃了晃,旁边卖冻梨的汉子不小心撞了一下,炮子顺着冰坡“嗖”地滑了出去,竟正好落在黑棋帅府后方。周围的人都喊:“这炮滑得巧!”
老王头也愣了,随即笑骂:“你这炮,比咱东北的雪爬犁还滑!”嘴上骂着,手里的黑车却不敢动——红炮虽滑偏了,却借冰势断了黑帅的退路。
终局落子,赵昭明借一颗“滑错位置”的红兵,吃掉了老王头的帅。他自己都觉得意外,握着石子的手还在抖,不是冻的,是心里的“棋理”被震得发颤。他钻研了一辈子“控势”,却在这冰面上懂了:真正的势,不是“我要控它”,是“我随它变”。
“咋样?这冰面棋,比你那书里的棋理活泛吧?”老王头递过来一个冻梨,“解解渴,这梨冻透了才甜,跟下棋似的,得熬到时候,顺了那股劲。”
赵昭明接过冻梨,咬了一口,冰碴子在嘴里化开,甜得直沁心脾。他看着冰板上的棋盘,忽然想起苏婉织的七彩绸衫,在乌镇是朝霞色,在京城是月光色,到了这东北,说不定会变成冰棱色。原来不管是织绸还是下棋,“顺”才是最巧的门道。
当晚,他住在街角的小旅馆里。房间里生着煤炉,暖烘烘的。他从包袱里翻出那件七彩绸衫,铺在床沿上,果然,在煤炉的暖光下,绸衫泛着淡淡的冰蓝色,像极了白天的冰面。他摩挲着内衬苏婉绣的木棋子纹样,忽然觉得这绸衫不是件衣服,是苏婉递到他眼前的“活棋谱”。
他坐在桌前,就着煤炉的光给苏婉写信。信纸边缘被暖得发卷,他一笔一画地画冰面棋的棋盘,还特意画了颗滑走的红炮:“老王头的棋,让我懂了‘顺势而为’四个字。以前总想着‘控盘夺势’,却忘了势是活的,就像这冰面上的棋子,顺着冰碴滑,反而能到想去的地方。我以前创势论,是想给棋理开扇窗;现在才知道,窗外面不是另一个房间,是整片天地。”
信末,他又添了一句:“这里的冻梨真甜,等我回去,给你带一筐,咱也冻在院里,冬天吃着解腻。”
把信寄出去的第三天,他收到了苏婉的回信。信封上沾了点雪,里面除了信纸,还夹着一张绣样——绣的是冰面上的棋盘,红炮滑在黑帅后方,旁边用丝线绣了行小字:“你寻的不是棋路,是让棋路跟着心走的活法,就像冰面的棋子,顺了冰势,才走得远。”
赵昭明把绣样贴在胸口,暖炉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竟和苏婉织的棉袄一样暖。他拿起枣木拐杖,敲了敲房门,心里盘算着:下一站去西南苗寨,听说那里的“树影棋”,棋子会跟着树影走——那又是另一番“顺势”的活棋路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