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八旬登台,老骨撼魂魄
书名:势子论 作者:汐玥 本章字数:4409字 发布时间:2025-10-20


 第七章 八旬登台,老骨撼魂魄

十年光阴,像棋盘上的落子声,轻响着就滑了过去。赵昭明的背弯了,走路得拄着那根枣木拐杖。顶端的“棋魂”刻字被摩挲得发亮,是苏梅去年托人重新打磨的。他不再穿那件象征“势论荣光”的七彩绸衫,常穿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袖口磨出毛边,像极了当年在乌镇棋摊时的模样。

 

这十年,全国赛成了“势论复印机”。年轻棋手们捧着《纲领篇》《命脉篇》,把“聚散张敛刚柔”串成死口诀,连失误都如出一辙。棋协主席换了三任,苏辰成了竞赛部主任,每次来乡下都叹:“赵老,您再不出来,棋坛就真成一潭死水了。”

 

赵昭明总摇头,直到那天在槐树下看老棋友下棋。老头们用石子当棋子,走一步骂一句“这破棋得活泛点”,他忽然拍腿:“我去参赛。”

 

苏婉正在缝补他的青布衫,闻言手顿了顿,针尖戳了手指,渗出血珠。她没擦,只是抬头看他:“你这身子……”

 

“身子老了,棋心没老。”赵昭明拿起拐杖,敲了敲地面,“我要让他们看看,八十八岁的老头,能下出比他们活的棋;我还要让他们知道,我赢了,不是势论厉害,是活棋厉害。”

 

比赛当天,赛场外挤满了人。有人举着“赵老复出,势论封神”的牌子,有人踮着脚盼:“听说赵老要展示‘势论终极变式’,肯定精彩!”周弈穿一身黑色中山装,头发梳得油亮,见赵昭明拄着拐杖走来,嘴角撇出一丝不屑:“赵老,您这岁数还来凑数,万一输了,晚节不保。”

 

赵昭明没看他,目光扫过赛场,棋盘崭新,棋子锃亮,可坐在棋桌后的年轻人,眼里没有当年老棋士的灵动,只有背诵口诀的僵硬。他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拐杖靠在桌腿,发出轻响。裁判递来红棋,他却摆了摆手,拿起黑棋:“让你先走,按你的口诀下。”

 

周弈脸色一沉,开局便聚兵强攻,“聚则刚”的口诀念得几乎出声:“赵老,您看清楚,这是《命脉篇》里的‘雷霆破局’!”

 

赵昭明没应声,指尖捏着黑卒,慢慢挪到河边,这是他在东北学的“冰面棋”路数,看似“散而无章”,实则借对方的“刚势”借力。周弈见状,嗤笑:“赵老,您这是忘了棋谱?卒子哪有这么走的?”

 

“卒子没规矩,过河就活了。”赵昭明抬头,眼神亮得像年轻时,“你记了十年棋谱,记不记得‘棋路跟着棋面走,不是跟着书走’?”

 

中盘时,周弈的聚兵已攻到红方帅府外,按口诀该“张则挺兵向前”,他却突然顿住——赵昭明的黑棋像撒在棋盘上的石子,没按“散则柔”防守,反而用马绕到他兵后,借士角炮“刚攻”,断了他的退路。

 

“这不可能!”周弈急得拍了下桌子,“散子怎么能刚攻?《命脉篇》不是这么写的!”

 

“书是死的,棋是活的。”赵昭明的手有些抖,落子却稳,“棋龄有长短,棋心无老少,活棋不怕老,死棋才怕变。你学了十年势论,学的是‘字’,没学‘魂’。”

 

这话像根针,扎得周弈脸通红。他慌了手脚,接连走了两步错棋,把车送进了赵昭明的炮口。赵昭明没吃,反而退了炮:“我让你一步,你再想想。是棋错了,还是你学错了?”

 

周弈盯着棋盘,额角的汗滴在棋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想起当年赵昭明教他“张敛要随棋变”,想起周小宇问“聚则柔怎么办”,可他偏要编口诀,偏要把活棋教成死谱。此刻再看赵昭明的黑棋,那些“散而无章”的子,忽然像活了一样,绕着他的“刚势”转,像当年老槐树下的树影,跟着太阳动。

 

终局落子,赵昭明用一只过河卒,轻轻吃了周弈的帅。

 

赛场静了一瞬,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可那掌声里,喊的不是“活棋好”,而是“赵老威武!势论无敌!”有人举着《命脉篇》喊:“原来散子刚攻是势论的隐藏招!我们之前学浅了!”

 

赵昭明愣住了。他拄着拐杖站起来,举着奖杯,想喊“这不是势论,是野棋路”,可声音被欢呼淹没。周弈蹲在地上,捂着脸嘟囔:“还是势论厉害……我输在没学透……”

 

苏辰挤过来,笑着递话筒:“赵老,您这局‘势论终极活变’,真是给棋坛上了一课!”

 

赵昭明看着眼前的人,看着那些举着棋谱欢呼的年轻人,忽然觉得累。他把奖杯塞给苏辰,转身就走。拐杖敲在地板上,“笃、笃”的响,像在敲着什么人的脑子,却敲不醒。

 

苏婉在赛场外的老槐树下等他,手里拿着件厚外套。见他走来,她没问输赢,只是把外套披在他肩上:“风大,别着凉。”

 

“我赢了,却像输了。”赵昭明的声音发颤,“我想让他们看活棋,他们却把野棋路也归成了势论……我这把老骨头,成了他们加固枷锁的砖。”

 

苏婉帮他理了理青布衫的领口,指尖触到磨破的毛边,轻声说:“你不是输了棋坛,是赢了活气——真正的棋魂,不在赛场的欢呼里,在野棋摊的石子上,在东北的冰面棋盘上,在苗寨的树影里。他们现在不懂,总有一天会懂的。”

 

她从布包里拿出个布包,打开是两双厚手套,一双旧的,一双新的:“旧的是你去年戴的,我补了补;新的是给你路上戴的。你不是总说,当年的‘聚散势’是从民间悟出来的吗?那就再去走一趟,把外面的活棋路记下来,哪怕只有一个人懂,也是值得的。”

 

赵昭明看着手套,旧的那双指尖有补丁,是他去年在东北冻裂手后,苏婉连夜缝的。他忽然想起十年前,苏婉帮他熨烫七彩绸衫的模样;想起在祖宅棋摊,老棋友用石子教他“刚柔”的模样。眼眶热了,他握住苏婉的手:“等我回来,陪你下一辈子野棋。”

 

苏婉笑了,眼里闪着泪,却亮得像乌镇的朝霞:“好。我在家给你煮饺子,等你回来吃。”

 

那天傍晚,赵昭明走了。苏梅来送他,递上一叠路费:“当年我质疑你,是怕传统丢了;现在才懂,丢的不是传统,是敢变的胆子。你路上小心,有啥难处,让苏辰给我捎信。”

 

赵昭明接过钱,拄着拐杖,一步步走远。青布衫在风里飘着,像一面朴素的旗子,朝着民间棋摊的方向,走去。

十年光阴,像棋盘上的落子声,轻响着就滑了过去。赵昭明的背弯了,走路得拄着那根枣木拐杖。顶端的“棋魂”刻字被摩挲得发亮,是苏梅去年托人重新打磨的。他不再穿那件象征“势论荣光”的七彩绸衫,常穿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衫,袖口磨出毛边,像极了当年在乌镇棋摊时的模样。

这十年,全国赛成了“势论复印机”。年轻棋手们捧着《纲领篇》《命脉篇》,把“聚散张敛刚柔”串成死口诀,连失误都如出一辙。棋协主席换了三任,苏辰成了竞赛部主任,每次来乡下都叹:“赵老,您再不出来,棋坛就真成一潭死水了。”

赵昭明总摇头,直到那天在槐树下看老棋友下棋。老头们用石子当棋子,走一步骂一句“这破棋得活泛点”,他忽然拍腿:“我去参赛。”

苏婉正在缝补他的青布衫,闻言手顿了顿,针尖戳了手指,渗出血珠。她没擦,只是抬头看他:“你这身子……”

“身子老了,棋心没老。”赵昭明拿起拐杖,敲了敲地面,“我要让他们看看,八十八岁的老头,能下出比他们活的棋;我还要让他们知道,我赢了,不是势论厉害,是活棋厉害。”

比赛当天,赛场外挤满了人。有人举着“赵老复出,势论封神”的牌子,有人踮着脚盼:“听说赵老要展示‘势论终极变式’,肯定精彩!”周弈穿一身黑色中山装,头发梳得油亮,见赵昭明拄着拐杖走来,嘴角撇出一丝不屑:“赵老,您这岁数还来凑数,万一输了,晚节不保。”

赵昭明没看他,目光扫过赛场,棋盘崭新,棋子锃亮,可坐在棋桌后的年轻人,眼里没有当年老棋士的灵动,只有背诵口诀的僵硬。他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拐杖靠在桌腿,发出轻响。裁判递来红棋,他却摆了摆手,拿起黑棋:“让你先走,按你的口诀下。”

周弈脸色一沉,开局便聚兵强攻,“聚则刚”的口诀念得几乎出声:“赵老,您看清楚,这是《命脉篇》里的‘雷霆破局’!”

赵昭明没应声,指尖捏着黑卒,慢慢挪到河边,这是他在东北学的“冰面棋”路数,看似“散而无章”,实则借对方的“刚势”借力。周弈见状,嗤笑:“赵老,您这是忘了棋谱?卒子哪有这么走的?”

“卒子没规矩,过河就活了。”赵昭明抬头,眼神亮得像年轻时,“你记了十年棋谱,记不记得‘棋路跟着棋面走,不是跟着书走’?”

中盘时,周弈的聚兵已攻到红方帅府外,按口诀该“张则挺兵向前”,他却突然顿住——赵昭明的黑棋像撒在棋盘上的石子,没按“散则柔”防守,反而用马绕到他兵后,借士角炮“刚攻”,断了他的退路。

“这不可能!”周弈急得拍了下桌子,“散子怎么能刚攻?《命脉篇》不是这么写的!”

“书是死的,棋是活的。”赵昭明的手有些抖,落子却稳,“棋龄有长短,棋心无老少,活棋不怕老,死棋才怕变。你学了十年势论,学的是‘字’,没学‘魂’。”

这话像根针,扎得周弈脸通红。他慌了手脚,接连走了两步错棋,把车送进了赵昭明的炮口。赵昭明没吃,反而退了炮:“我让你一步,你再想想。是棋错了,还是你学错了?”

周弈盯着棋盘,额角的汗滴在棋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想起当年赵昭明教他“张敛要随棋变”,想起周小宇问“聚则柔怎么办”,可他偏要编口诀,偏要把活棋教成死谱。此刻再看赵昭明的黑棋,那些“散而无章”的子,忽然像活了一样,绕着他的“刚势”转,像当年老槐树下的树影,跟着太阳动。

终局落子,赵昭明用一只过河卒,轻轻吃了周弈的帅。

赛场静了一瞬,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可那掌声里,喊的不是“活棋好”,而是“赵老威武!势论无敌!”有人举着《命脉篇》喊:“原来散子刚攻是势论的隐藏招!我们之前学浅了!”

赵昭明愣住了。他拄着拐杖站起来,举着奖杯,想喊“这不是势论,是野棋路”,可声音被欢呼淹没。周弈蹲在地上,捂着脸嘟囔:“还是势论厉害……我输在没学透……”

苏辰挤过来,笑着递话筒:“赵老,您这局‘势论终极活变’,真是给棋坛上了一课!”

赵昭明看着眼前的人,看着那些举着棋谱欢呼的年轻人,忽然觉得累。他把奖杯塞给苏辰,转身就走。拐杖敲在地板上,“笃、笃”的响,像在敲着什么人的脑子,却敲不醒。

苏婉在赛场外的老槐树下等他,手里拿着件厚外套。见他走来,她没问输赢,只是把外套披在他肩上:“风大,别着凉。”

“我赢了,却像输了。”赵昭明的声音发颤,“我想让他们看活棋,他们却把野棋路也归成了势论……我这把老骨头,成了他们加固枷锁的砖。”

苏婉帮他理了理青布衫的领口,指尖触到磨破的毛边,轻声说:“你不是输了棋坛,是赢了活气——真正的棋魂,不在赛场的欢呼里,在野棋摊的石子上,在东北的冰面棋盘上,在苗寨的树影里。他们现在不懂,总有一天会懂的。”

她从布包里拿出个布包,打开是两双厚手套,一双旧的,一双新的:“旧的是你去年戴的,我补了补;新的是给你路上戴的。你不是总说,当年的‘聚散势’是从民间悟出来的吗?那就再去走一趟,把外面的活棋路记下来,哪怕只有一个人懂,也是值得的。”

赵昭明看着手套,旧的那双指尖有补丁,是他去年在东北冻裂手后,苏婉连夜缝的。他忽然想起十年前,苏婉帮他熨烫七彩绸衫的模样;想起在祖宅棋摊,老棋友用石子教他“刚柔”的模样。眼眶热了,他握住苏婉的手:“等我回来,陪你下一辈子野棋。”

苏婉笑了,眼里闪着泪,却亮得像乌镇的朝霞:“好。我在家给你煮饺子,等你回来吃。”

那天傍晚,赵昭明走了。苏梅来送他,递上一叠路费:“当年我质疑你,是怕传统丢了;现在才懂,丢的不是传统,是敢变的胆子。你路上小心,有啥难处,让苏辰给我捎信。”

赵昭明接过钱,拄着拐杖,一步步走远。青布衫在风里飘着,像一面朴素的旗子,朝着民间棋摊的方向,走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势子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