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爪哇平叛,怒斩贼首
书名:大明海权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8668字 发布时间:2025-10-19

第三卷 再航西洋,远播天威

 

第三章 爪哇平叛,怒斩贼首

 

永乐六年五月上旬,大明舰队驶过真腊海域,进入爪哇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海域。印度洋的季风带着灼热的气息,裹挟着热带雨林特有的潮湿与椰香,拂过“大明号”的甲板,将水手们的衣甲浸得微微发潮。远处的爪哇岛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岛上热带雨林郁郁葱葱,如同一块巨大的绿翡翠镶嵌在海面之上;几座高耸的火山峰直插云霄,山顶覆盖着皑皑白雪,与山下的翠绿形成鲜明对比;黑色的火山岩海岸边,便是爪哇国最重要的港口“杜板港”(今印度尼西亚厨闽),那座港口曾是西洋贸易的重要枢纽,如今却在海风的吹拂下,透着几分异样的沉寂。

 

“总兵官!前方海面发现异常!”瞭望手周小七的声音从桅杆顶端传来,他双脚稳稳踩在瞭望台的木板上,一手紧紧抓着粗壮的绳索,一手奋力指向远方,黝黑的脸上满是焦急,语气中带着几分颤抖:“杜板港方向的海面上,飘着几艘破损的商船残骸,船帆都被撕成了碎片,好像还有……还有血迹飘在海面上!”

 

郑和立于“大明号”的船楼之上,银白铠甲在烈日下泛着冷冽的光泽,他迅速抬手举起黄铜望远镜,镜片将远方的景象拉得清晰——海面上,三艘商船的残骸如同断木般漂浮在水面上,船身布满了刀砍与炮轰的痕迹,一侧的船舷已完全断裂,露出了船舱内散落的丝绸与瓷器碎片;米白色的帆布被撕裂成布条,在海风中无力地飘荡;海水被染成了淡淡的红褐色,几只海鸟盘旋在残骸上空,不时俯冲而下,啄食着水面上漂浮的尸体残骸,景象触目惊心,让人不寒而栗。

 

“总兵官,看这残骸的样式,是我们大明商队常用的‘鸟船’!”副将王景弘快步登上船楼,他身着墨绿色戎装,腰间佩着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刀,目光死死盯着海面,眼中闪过一丝压抑不住的怒火,“上次我们离开爪哇时,杜板港还是一片繁荣,各国商队往来不绝,怎么短短一年时间,就变成了这副模样?定是出了大事!”

 

郑和缓缓放下望远镜,脸色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他指尖微微收紧,指节泛白,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杀意,却依旧保持着沉稳的语气:“陈武!”

 

“末将在!”侍卫陈武立即上前躬身应道,他身着黑色劲装,身形挺拔如松,脸上的刀疤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立即派两艘苍山船作为探哨,换上普通商船的帆布,前往杜板港附近探查情况。”郑和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务必摸清港口内的状况,包括占据港口的势力、人数、战船数量,还有被劫持的商队情况,切记隐蔽行事,切勿打草惊蛇!”

 

“遵命!”陈武躬身领命,转身快步走下船楼,对着甲板上的传令兵高声喊道:“总兵官有令——命‘破浪号’‘追风号’两艘苍山船为探哨,换上商队帆布,即刻前往杜板港探查,务必摸清敌情!”

 

很快,两艘苍山船悄然离开舰队,船帆换成了普通商队的米白色帆布,如同两只灵活的海鸟,贴着海面朝着杜板港方向驶去,很快便消失在远方的海平面上。

 

半个时辰后,探哨船队终于返回。带队的校尉赵勇浑身是汗,铠甲上还沾着些许海水与泥沙,他脸色凝重地登上“大明号”,一见到郑和,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几分急促与悲愤:“总兵官!大事不好!杜板港被佛郎机海盗的残余势力与当地的叛乱部落勾结占据了!港口内停泊着三十余艘海盗船与二十余艘叛乱部落的战船,他们不仅封锁了港口航道,还劫持了十余艘各国商队的货船,其中包括三艘大明商队的鸟船!更可恨的是,他们还杀害了不少大明船员,尸体都被抛入了海中,方才海面上的残骸,就是被他们袭击的大明商队!”

 

“什么?!”郑和猛地握紧拳头,重重砸在船楼的栏杆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眼中的杀意再也抑制不住,如同实质般凛冽,“佛郎机海盗竟敢死灰复燃!上次击溃他们的主力,饶了那些俘虏的性命,他们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勾结当地部落作乱,杀害我大明子民,真是胆大包天,罪该万死!”

 

赵勇继续说道:“据附近的渔民所说,佛郎机海盗的首领是上次被我们击溃的科斯塔的弟弟罗德里戈。他率领百余残部逃到爪哇后,勾结了当地的‘麻喏巴歇’部落——这个部落原本就对爪哇国王不满,一直想要割据叛乱。他们联手占据了杜板港后,便对过往商队敲诈勒索,索要高额的‘过港费’,稍有反抗便痛下杀手。这些日子,已有十余艘商队惨遭毒手,连古里国与阿丹国的商队都未能幸免!”

 

“岂有此理!”王景弘怒不可遏地拔出长刀,刀光一闪,将身旁的一根木柱劈成两段,“总兵官,末将请战!愿率领前锋船队,即刻进攻杜板港,击溃这群海盗与叛乱部落,为死去的大明船员报仇雪恨!”

 

李敢也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总兵官,末将也请战!佛郎机海盗屡教不改,此次定要将他们一网打尽,斩草除根,让他们知道我大明水师的厉害,再也不敢侵犯我大明海域!”

 

郑和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目光扫过众将领,沉声道:“诸位的心情本帅理解,但杜板港地形复杂,不可贸然行事。”他转身走到桌前,将《郑和航海图》铺展开来,指着杜板港的位置说道:“你们看,杜板港分为内港与外港,外港地势开阔,水深足够,适合大型战船停泊;内港则狭窄曲折,暗礁密布,只能容纳小型战船进出,且港口两侧都是陡峭的火山岩,易守难攻。海盗与叛乱部落的主力集中在内港,外港只派了少量战船巡逻,显然是想要凭借地形优势,阻挡我们的进攻。”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本帅决定,分三步走,一举击溃敌人:第一步,李敢,你率领三十艘苍山船作为前锋,换上普通商队的帆布,伪装成过往商队,吸引外港的巡逻战船靠近,趁机将其歼灭,夺取外港的控制权,为后续进攻打开通道;第二步,王景弘,你率领四十艘福船与四十艘苍山船,在外港集结,待李敢夺取外港后,立即用火炮轰击内港的海盗船与叛乱部落的战船,压制敌人的火力,掩护登陆部队;第三步,本帅亲自率领剩余的二十艘福船与二十艘苍山船,搭载两千名精锐将士,从杜板港侧翼的浅滩登陆——那里是海盗与叛乱部落的防御薄弱点,登陆后直接突袭他们的营地,前后夹击,一举将其击溃!”

 

“末将遵命!”李敢与王景弘齐声应道,眼中满是振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沈荣站在一旁,看着航海图,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总兵官,海盗与叛乱部落劫持了不少各国商队的船员,其中还有不少大明的商人。若是我们强行进攻,恐怕会伤害到无辜的船员,而且还会影响大明与各国的关系啊。”

 

郑和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几分:“沈先生考虑得周全,本帅早已想到这一点。待李敢夺取外港后,本帅会派人向海盗喊话,命他们立即释放所有被劫持的船员,若他们拒不投降,再全力进攻。同时,派二十艘小艇在港口附近待命,一旦船员被释放,便立即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他们的安全。”

 

议事结束后,众将领纷纷离去,各司其职。李敢率领三十艘苍山船,迅速换上米白色的商队帆布,缓缓朝着杜板港外港驶去;王景弘则率领战船在后方集结,水手们忙碌地装填火炮,将士们也纷纷披甲持械,做好了战斗准备;郑和则亲自挑选了两千名精锐将士——这些将士都是从舰队中挑选出的勇士,身经百战,武艺高强,其中不乏参加过巨港海战的老兵,他们身着镶铁皮甲,手持长枪与弯刀,腰间还配着神机营新造的火铳,气势如虹,整装待发。

 

不到一个时辰,李敢率领的前锋船队便抵达了杜板港外港。外港的海面上,五艘海盗巡逻船正缓缓游弋,船上的海盗们赤裸着上身,手持弯刀与长矛,不时朝着远方张望。见到李敢率领的“商队”,海盗们立即围了上来,为首的海盗头目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他手持一柄生锈的弯刀,站在船首,高声喊道:“站住!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想要经过杜板港,先留下买路财!每人一百两银子,每艘船五百两银子,少一文都不行!否则,别怪老子刀下无情,把你们的船拆了,人扔进海里喂鱼!”

 

李敢站在船首,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这位好汉息怒,我们是从大明来的商队,带来了上好的丝绸与瓷器,愿意献上财物,还望好汉高抬贵手,放我们过去。”

 

海盗头目见李敢如此“识相”,顿时放松了警惕,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算你们识相!快把财物送上来,老子可以饶你们一命!若是财物丰厚,老子还可以给你们安排个好泊位!”

 

就在海盗船靠近苍山船,距离不足十丈时,李敢突然拔出长刀,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高声喊道:“动手!给我杀!”

 

早已做好准备的大明将士们瞬间行动起来!苍山船上的火炮同时开火,“轰!轰!轰!”数十枚炮弹如同流星般朝着海盗船飞去,瞬间击中了三艘海盗船。海盗船的船身瞬间被炸开了几个大洞,木屑飞溅,海水疯狂涌入船舱,海盗们惨叫着坠入海中,很快便被汹涌的海水吞没。

 

李敢率领将士们顺着跳板跳上海盗船,与剩余的海盗展开激烈的厮杀。大明将士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长枪刺、弯刀砍,每一招都精准狠辣;而海盗们则杂乱无章,毫无章法,根本不是大明将士的对手,很快便节节败退,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海盗见大势已去,纷纷跪地求饶。

 

不到半个时辰,外港的五艘海盗巡逻船便被全部歼灭,外港的控制权顺利落入大明舰队手中。

 

“总兵官有令,立即向海盗喊话,命他们释放所有被劫持的船员!”李敢对着身后的传令兵高声喊道。

 

传令兵立即登上高台,手持扩音的铜喇叭,朝着内港的方向高声喊道:“里面的海盗听着!我乃大明总兵官郑和麾下将领李敢!你们已被大明舰队包围,速速释放所有被劫持的船员,缴械投降!否则,我大明舰队将全力进攻,踏平杜板港,将你们全部斩尽杀绝!”

 

内港的海盗与叛乱部落听到喊话,顿时乱作一团。罗德里戈站在一艘海盗船的船楼之上,他身着黑色皮甲,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的刀疤,正是上次被郑和击溃的佛郎机海盗首领科斯塔的弟弟。他看着外港的大明舰队,眼中满是恐惧与愤怒,却依旧嘴硬地喊道:“别以为你们占据了外港就了不起!杜板港地形复杂,你们根本攻不进来!想要我们释放船员,做梦!除非你们退兵,留下一万两银子作为赎金,否则,我们就杀了所有船员,让你们一无所获!”

 

“敬酒不吃吃罚酒!”王景弘见状,怒喝一声,对着身后的战船高声下令:“开火!给我狠狠打!让这些海盗知道我大明水师的厉害!”

 

四十艘福船上的火炮同时开火,炮弹如同雨点般朝着内港的海盗船与叛乱部落的战船轰击而去。“轰!轰!轰!”炮声震天动地,火光冲天,内港的海面上顿时掀起丈高的巨浪,海盗船与叛乱部落的战船纷纷被击中,船身破损,帆布燃烧,浓烟滚滚,遮蔽了半边天空。

 

内港的海盗与叛乱部落也纷纷开炮还击,一时间,炮声、爆炸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杜板港都笼罩在战火之中。

 

与此同时,郑和率领的登陆部队已顺利抵达杜板港侧翼的浅滩。这片浅滩地势平缓,海水较浅,适合将士们登陆,而且远离海盗与叛乱部落的防御重点,正是他们的防御薄弱点。

 

“将士们!随本帅杀!”郑和拔出腰间的七星宝剑,剑鞘上的蓝宝石在阳光下泛着璀璨的光芒,他率先跳上浅滩,朝着海盗与叛乱部落的营地冲去。

 

两千名精锐将士紧随其后,他们手持长枪与弯刀,腰间的火铳不时开火,朝着营地发起猛烈的进攻。浅滩上的叛乱部落士兵见大明将士登陆,纷纷挥舞着长矛与盾牌冲了上来,想要阻止他们。这些叛乱部落的士兵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脸上涂着红色的颜料,显得格外凶悍,却缺乏正规的训练,根本抵挡不住大明将士的进攻。

 

“杀!”郑和手持七星宝剑,寒光一闪,便将一名叛乱部落士兵的长矛斩断,随后一剑刺穿了他的胸膛,鲜血溅洒在铠甲上,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动作。将士们紧随其后,长枪刺向敌人的胸膛,弯刀砍向敌人的头颅,火铳的轰鸣声不时响起,叛乱部落士兵纷纷倒地,很快便溃不成军,纷纷向后逃窜。

 

郑和率领将士们乘胜追击,朝着海盗与叛乱部落的营地冲去。营地内的海盗与叛乱部落见大明将士杀来,顿时乱作一团,有的想要逃跑,有的则负隅顽抗。郑和率领将士们奋勇杀敌,营地内到处都是惨叫声与厮杀声,鲜血染红了营地的地面,海盗与叛乱部落的尸体遍地都是,原本嚣张跋扈的海盗与叛乱部落,此刻如同丧家之犬,狼狈不堪。

 

此时,内港的战斗也已接近尾声。王景弘率领的战船凭借着强大的火力,将海盗与叛乱部落的战船大部分摧毁,剩余的几艘战船见大势已去,纷纷想要逃跑,却被李敢率领的苍山船拦截,全部被歼灭。

 

罗德里戈见营地被袭,内港的战船也已被摧毁,知道大势已去,便带着几名亲信想要乘坐小船逃跑。他刚跳上小船,便被郑和发现。

 

“罗德里戈!哪里逃!”郑和策马追了上去,手中的七星宝剑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罗德里戈回头一看,见郑和追来,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他拔出弯刀,想要反抗,却被郑和一剑斩断了右臂。“啊——!”罗德里戈惨叫一声,鲜血喷涌而出,他跪倒在小船上,痛苦地挣扎着。

 

随后赶来的大明将士立即上前,将罗德里戈擒获,押到郑和面前。

 

“麻喏巴歇”部落的首领见罗德里戈被擒,知道反抗也是徒劳,便率领剩余的部落成员跪倒在地,举手投降。

 

战斗终于结束,杜板港重新回到了爪哇国的手中。郑和立即命人前往内港,释放被劫持的各国商队船员。这些船员中有大明的商人,也有古里、阿丹、苏门答腊等国的商人,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带憔悴,有的还受了伤,见到郑和,纷纷跪倒在地,感激涕零。

 

大明商队的幸存者张万春(与之前被扣押的商队首领同名,为不同商队)走上前,他年约四十,身着破旧的青色绸缎长袍,脸上满是风霜与伤痕,见到郑和,泪水瞬间夺眶而出,跪倒在地,声音哽咽地说道:“多谢总兵官大人救命之恩!若不是大人率领舰队前来,小的们恐怕早已命丧海盗之手了!这些海盗与叛乱部落实在太过残忍,不仅劫持了我们的货船,抢走了所有的丝绸与瓷器,还杀害了我们十几名兄弟,把他们的尸体扔进海里喂鱼!大人一定要为我们报仇啊!”

 

郑和弯腰扶起张万春,沉声道:“张掌柜放心,本帅定会为死去的大明船员报仇雪恨,让这些海盗与叛乱部落付出应有的代价,绝不会让他们逍遥法外!”

 

随后,郑和命人将罗德里戈与“麻喏巴歇”部落的首领押到杜板港的中心广场上,同时召集了杜板港的百姓与各国商队的船员,举行了公开审判。

 

广场上,百姓们与船员们围得水泄不通,足足有数千人之多。他们纷纷对罗德里戈与部落首领怒目而视,高声指责他们的罪行,有的百姓甚至拿起石块,想要砸向他们,却被大明将士拦住。

 

郑和站在广场中央的高台上,银白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罗德里戈,你身为佛郎机海盗,多次劫掠大明商船,杀害大明子民,上次被我大明舰队击溃后,不思悔改,反而勾结当地叛乱部落,占据杜板港,劫持各国商队,杀害无辜百姓,手段残忍,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麻喏巴歇”部落的首领,语气愈发严厉:“‘麻喏巴歇’部落首领,你身为爪哇国的部落首领,不思报效国王,维护地方安宁,反而勾结海盗,叛乱作乱,烧杀抢掠,危害一方安宁,致使杜板港贸易中断,百姓流离失所,同样罪大恶极!”

 

罗德里戈与部落首领被五花大绑地跪在地上,浑身颤抖,脸色惨白如纸。罗德里戈的断臂已被简单包扎,却依旧血流不止,他看着周围百姓愤怒的眼神,听着郑和严厉的斥责,吓得魂飞魄散,连连磕头求饶:“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是小人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才做出这等错事!求大人给小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小人再也不敢了!”

 

“麻喏巴歇”部落首领也跟着磕头,声音带着哭腔:“大人饶命!都是罗德里戈蛊惑小人,小人一时鬼迷心窍才会叛乱!求大人开恩,饶小人一命,小人愿意率领部落归顺爪哇国王,永远不再叛乱!”

 

郑和冷眼看着他们,语气没有丝毫缓和:“饶命?你们杀害大明子民的时候,怎么没想过饶他们一命?你们劫持商队,抢走货物的时候,怎么没想过饶那些商人一命?你们烧毁百姓房屋,让他们无家可归的时候,怎么没想过饶那些无辜百姓一命?”

 

他抬手一挥,声音铿锵有力:“今日,本帅便代表大明,代表永乐皇帝陛下,代表所有被你们伤害的无辜百姓,判处你们死刑,立即执行!”

 

话音落下,两名刽子手手持鬼头刀,大步上前,站在罗德里戈与部落首领身后。周围的百姓与船员们顿时安静下来,目光紧紧盯着台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午时已到,行刑!”监斩官高声喊道。

 

刽子手手起刀落,“咔嚓”两声,罗德里戈与部落首领的头颅应声落地,鲜血喷涌而出,溅洒在广场的青石板上。百姓们与船员们见状,顿时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杀得好!”“大明万岁!”“郑大人万岁!”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杜板港的上空,久久不散。

 

随后,郑和命人将罗德里戈与部落首领的头颅悬挂在杜板港的城门上,以儆效尤,同时张贴告示,告知百姓与各国商队,杜板港已被收复,海盗与叛乱部落已被剿灭,贸易恢复正常,百姓们可以安心生活,商队可以正常停靠贸易。

 

百姓们看到告示后,纷纷奔走相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不少百姓还自发地来到码头,为大明将士送来食物与水,感谢他们收复杜板港,拯救了百姓于水火之中。

 

郑和则命人清理杜板港的战场,修复被损坏的港口设施——工匠们忙着修补被炮轰的码头,水手们则清理海面上的战船残骸与尸体,士兵们则负责维持港口的治安,整个杜板港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同时,郑和派使者前往爪哇国的都城“满者伯夷”(今印度尼西亚泗水),向爪哇国王韦拉拉玛五世通报杜板港被收复的消息。

 

爪哇国王韦拉拉玛五世得知消息后,又惊又喜。他一直被“麻喏巴歇”部落的叛乱与海盗的肆虐所困扰,却因国力有限,无力平定叛乱,如今听闻郑和率领大明舰队收复了杜板港,剿灭了海盗与叛乱部落,顿时大喜过望,连忙率领文武百官,带着珍贵的贡品,亲自前往杜板港迎接郑和。

 

当爪哇国王的车队抵达杜板港时,郑和早已率领众将领在码头等候。韦拉拉玛五世跳下马车,快步走到郑和面前,对着郑和深深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感激:“多谢郑大人!多谢大明!若不是大人率领舰队前来,杜板港恐怕再也无法收复,爪哇国也将陷入战乱之中!大人的大恩大德,爪哇国永世不忘!”

 

郑和连忙扶起他,笑着说道:“国王陛下不必多礼。维护海上贸易秩序,保护各国百姓安全,是本帅的职责所在。此次佛郎机海盗与叛乱部落被击溃,杜板港恢复了安宁,相信日后爪哇国的贸易定会更加繁荣,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韦拉拉玛五世感激地点点头,随即命人献上贡品——一箱箱的象牙、犀角、珍珠,还有一匹匹的香料,如胡椒、丁香、豆蔻等,都是爪哇国的珍贵特产。他笑着说道:“这些都是爪哇国的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大人收下。同时,本王代表爪哇国,愿意与大明续签商盟盟约,今后爪哇国的所有贸易,都优先与大明合作,愿两国世代友好,永结同盟!”

 

郑和欣然接受了贡品,说道:“国王陛下的心意,本帅收下了。本帅也带来了永乐皇帝陛下赏赐给贵国的礼物,包括江南云锦五十匹、景德镇青花瓷百件、武夷岩茶两百斤,稍后便会送到王宫。关于续签商盟盟约之事,本帅也正有此意,待休整过后,我们便可举行续约仪式。”

 

随后几日,郑和率领舰队在杜板港休整。沈荣忙着与爪哇国的商人进行贸易洽谈,确定了新的贸易细则——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将以更优惠的价格出口到爪哇国,爪哇国的香料、象牙、犀角也将更便捷地输入大明,双方还约定,将在杜板港设立专门的贸易集市,由大明与爪哇国共同管理,促进两国贸易的发展。

 

王景弘与李敢则忙着整顿将士,检修战船——将士们在战斗中或多或少都有损伤,需要及时治疗;战船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船帆被烧毁,有的火炮被炸毁,工匠们日夜不停地修补战船,确保舰队能够继续远航。

 

郑和则在爪哇国王韦拉拉玛五世的陪同下,视察了杜板港的恢复情况。他们来到贸易集市,只见集市上早已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各国商人往来不绝,大明的丝绸、瓷器摆在摊位上,吸引了众多百姓与商人的目光;爪哇国的香料散发着浓郁的香气,也引得不少商人争相购买。百姓们脸上露出了笑容,纷纷向郑和与国王行礼,感谢他们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郑和还慰问了当地的百姓,给贫困的家庭送去了粮食与衣物。当他走到一位失去儿子的老妇人家里时,老妇人跪倒在地,对着郑和连连磕头:“多谢大人为我儿报仇!若不是大人,我儿的冤屈永远无法昭雪!大人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郑和连忙扶起老妇人,温声道:“老人家不必多礼。保护百姓是本帅的职责,能为你儿报仇,让你安心,本帅便放心了。今后好好生活,日子定会越来越好的。”

 

休整五日后,郑和率领舰队离开了杜板港,继续向西航行。离别那日,爪哇国王韦拉拉玛五世率领文武百官与百姓们在码头送行。码头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百姓们挥舞着手中的“日月旗”,高声呼喊着“大明万岁!郑大人万岁!”,声音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在海面回荡,久久不散。

 

郑和立于“大明号”的船楼之上,对着码头挥手致意,眼中满是坚定。他知道,此次爪哇平叛,不仅击溃了佛郎机海盗的残余势力,收复了杜板港,还维护了爪哇国的安宁,巩固了大明与爪哇国的关系,让西洋商盟更加稳定。这便是永乐皇帝所说的“以武力震慑不法,以仁德安抚百姓”,也是他此次远航的使命所在——用大明的武力惩治恶徒,用大明的仁德安抚百姓,让西洋各国都能和平共处,友好通商。

 

舰队缓缓驶离爪哇海域,朝着印度洋方向驶去。海风拂面,带着咸湿的气息,波涛汹涌的海水撞击着船身,发出沉闷的声响,却丝毫动摇不了“大明号”的根基。“大明号”在海面上稳稳前行,如同一条巨龙,继续向着西洋驶去。

 

郑和立于船楼之上,手中握着《郑和航海图》,目光望向远方的海面。他知道,前路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下一站,便是古里国,那里是西洋商盟的核心,也是此次远航的重要目的地。按照计划,他们将在古里国举行西洋十二国商盟续约大典,巩固商盟关系,促进各国贸易发展。

 

但他也清楚,古里国作为西洋贸易的枢纽,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此次续约大典恐怕不会一帆风顺。不过,他并不畏惧,因为他身后,是强盛的大明王朝,是训练有素的大明水师,是永乐皇帝的信任与支持。他定要率领舰队,顺利完成续约大典,让大明的“日月旗”永远飘扬在西洋的海域之上,让大明的仁德与威仪,传遍四海八荒。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明海权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