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巨港风云2
书名:大明海权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4933字 发布时间:2025-10-18

第二卷 帆指西洋,威镇四海

第五章 巨港风云2

“好!”郑和点头,语气坚定,“本帅即刻返回舰队,率军支援北门!陛下可率领王宫卫队守住内城,关闭城门,防止拜里米苏拉的大军趁虚而入。只要守住内城,待本帅击溃城外敌军,巨港之围自解!”

“多谢总兵官!多谢总兵官!”阿拉丁感激涕零,连忙伸手擦拭眼角的泪水,亲自上前搀扶郑和,“快!备最快的快船!送总兵官返回舰队!若总兵官能解巨港之围,本王愿以苏门答腊国一半的财富相赠!”

“陛下不必多礼,维护藩属国安宁,本是大明职责。”郑和微微侧身避开阿拉丁的搀扶,语气依旧沉稳,“事不宜迟,本帅这便出发。”

一行人快步走出王宫,阿拉丁亲自将他们送到码头,看着郑和登上快船,直到快船消失在海面,才急匆匆地召集大臣与卫队,部署内城防御。

快船在海面疾驰,海风呼啸着掠过脸颊,王景弘忍不住说道:“总兵官,这阿拉丁如此反复无常,待我们帮他解了围,他若反悔怎么办?”

郑和立于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大明舰队,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他不会反悔。拜里米苏拉的威胁未除,佛郎机人已不可信,他唯一的依靠便是大明。况且,巨港的通商权与水师驿馆,便是我们牵制他的筹码。”

半个时辰后,快船抵达大明舰队。郑和刚登上“大明号”,便立刻召集将领议事,船楼内的沙盘上早已摆好了巨港的地形与兵力部署图。

“王景弘!”

“末将在!”

“你率领二十艘苍山船,携带火箭与撞角,即刻驰援北门海域!务必突破拜里米苏拉舰队的包围,先击沉他那五艘装备红衣大炮的大船,瓦解其海上战力!记住,尽量生擒拜里米苏拉的将领,留活口问话!”

“遵命!”王景弘躬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很快,二十艘苍山船便扬起风帆,如同离弦之箭般朝着北门海域疾驰而去。

“李敢!”

“末将在!”

“你率领十艘福船,搭载三十门红衣大炮,前往北门城下,轰击拜里米苏拉的攻城大军!重点摧毁他们的云梯与攻城锤,掩护巨港守军,切记不可误伤城内百姓!”

“末将明白!”李敢抱拳应道,大步流星地走下船楼,十艘福船很快调整航向,朝着北门方向驶去。

“周满!”

“末将在!”

“你率领五艘补给船,在舰队外围警戒,一旦发现拜里米苏拉的援军,立刻用信号弹示警,同时派人回报本帅!”

“遵命!”

部署完毕,郑和立于船楼顶层,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舰队,高声下令:“全体将士听令!今日之战,关乎大明威仪,关乎南洋商路!将士们需奋勇杀敌,扬我大明国威!若有退缩者,军法处置!”

“遵命!”舰队将士齐声呐喊,声音响彻云霄,震得海面都微微颤动。

此时的北门海域,激战正酣。拜里米苏拉的三十余艘战船将最后一艘佛郎机战船团团围困,五艘装备红衣大炮的大船位于阵形中央,火炮不断轰击佛郎机战船,船身早已千疮百孔,甲板上的佛郎机士兵死伤惨重,只能依靠船舷勉强抵抗。

“快!再开一炮!把这破船击沉!”拜里米苏拉立于旗舰上,他身着黑色战甲,头戴牛角盔,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的刀疤,手持弯刀,高声呐喊。他的旗舰是一艘从大明商人手中购买的福船改良版,船身庞大,甲板上的红衣大炮正不断喷吐着火舌。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震天的鼓声,二十艘苍山船如同猛虎下山,冲破海面,朝着拜里米苏拉的舰队疾驰而来。王景弘立于船头,手中的令旗一挥,高声下令:“苍山船,左翼包抄!火箭准备!目标敌船风帆!”

二十艘苍山船迅速分成两队,从左右两翼包抄过去,船上的弓箭手点燃火箭,“咻咻”声不绝于耳,火箭如同流星般射向拜里米苏拉的战船。“轰!轰!”数艘战船的风帆被火箭点燃,火焰迅速蔓延,很快便烧成了一片火海,船上的士兵纷纷跳海逃生,却被海水淹死或被后续的战船撞死。

“是大明水师!”拜里米苏拉的士兵惊呼起来,顿时乱作一团。

王景弘趁机下令:“撞角准备!目标敌舰中军大船!”

二十艘苍山船的船首撞角在阳光下泛着寒光,如同二十头愤怒的雄狮,朝着拜里米苏拉的五艘大船冲去。“嘭!嘭!”几声巨响,两艘大船被撞角击中,船身瞬间断裂,海水疯狂涌入船舱,很快便倾斜着沉入海中,船上的士兵发出凄厉的惨叫,却无济于事。

“拦住他们!快拦住他们!”拜里米苏拉厉声呐喊,却根本无法阻止大明水师的攻势。苍山船上的明军将士手持长枪与长刀,纵身跳上敌船,与拜里米苏拉的士兵展开激烈的厮杀。明军将士身着明光铠,刀枪锋利,阵法严明,每一个小队都配合默契,而拜里米苏拉的士兵大多只穿藤甲,手持简陋的弯刀与木棍,根本抵挡不住,纷纷溃败。

与此同时,李敢率领的十艘福船也抵达了北门城下。拜里米苏拉的大军正疯狂地攻城,数千名士兵架着云梯,拼命地向上攀爬,城墙上的苏门答腊守军早已疲惫不堪,不少士兵中箭倒下,城墙下堆满了尸体,鲜血顺着城墙流淌,染红了护城河的河水。

“福船就位!红衣大炮准备!目标攻城大军!放!”李敢高声下令。

十艘福船上的三十门红衣大炮同时开火,“轰!轰!轰!”数十枚炮弹呼啸着飞向攻城的大军,将拜里米苏拉的士兵炸得人仰马翻,血肉横飞。攻城的云梯被炮弹炸毁,断成数截,士兵们纷纷后退,攻城的势头瞬间被遏制。

“撤!快撤军!”拜里米苏拉看着海域中溃败的舰队与城下被轰击的大军,脸色铁青,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他没想到大明水师会突然介入,而且战力如此强大,再坚持下去,只会全军覆没。无奈之下,他只能下令撤军。

王景弘率领苍山船追击了十余里,击沉了拜里米苏拉的五艘战船,俘获了三艘,才率军返回巨港。李敢也率领福船追击了一段距离,斩杀了拜里米苏拉的数百名士兵,直到拜里米苏拉的大军彻底消失在山林中,才停止追击。

巨港之围终于解除。当王景弘与李敢率领舰队返回巨港时,阿拉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码头迎接,他身着金色王袍,头戴王冠,脸上满是感激与敬畏,身后的大臣们也纷纷躬身行礼,看向大明水师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

“总兵官大恩,本王永世不忘!”阿拉丁快步走到郑和面前,再次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到了极点,“若非总兵官出手相助,巨港早已落入拜里米苏拉之手,本王也性命难保!从今往后,苏门答腊国愿永远臣服大明,唯大明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郑和扶起阿拉丁,微笑着说道:“陛下不必多礼。如今拜里米苏拉虽撤军,但他仍占据亚齐港,实力未损,陛下还需尽快整顿兵力,加强防御,防止他再次来袭。”

“总兵官所言极是。”阿拉丁点头,随即转身看向身旁的佛郎机将领,脸色瞬间变得冰冷,“你们这些佛郎机人,口口声声说战船天下无敌,却连拜里米苏拉的破船都抵挡不住,若不是大明水师相助,你们早已葬身海底!本王之前与你们的约定,即刻作废!限你们三日内离开巨港,若敢拖延,本王便下令击沉你们的战船!”

那四名佛郎机将领脸色难看至极,却不敢反驳——如今大明水师就在港口外,三十艘福船的红衣大炮对准着他们,只要郑和一声令下,他们的战船瞬间便会被击沉。为首的佛郎机将领只能咬牙说道:“我们……我们会离开的。”

“最好如此。”阿拉丁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他们,转身邀请郑和前往王宫赴宴。

王宫的宴会隆重而奢华,大殿内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有烤乳猪、烤鹿肉、烤鱼,还有各种热带水果与香料饮品。阿拉丁亲自为郑和倒酒,席间不断表达着对大明的感激之情,同时宣布了几项重要决定:

其一,苏门答腊国永远臣服大明,每三年派遣使者前往大明朝贡,贡品包括胡椒五万斤、香料三万斤、象牙一百根、宝石五十颗;

其二,将巨港的通商权全部交给大明,大明商人在巨港贸易免征关税,同时在巨港划出专门区域,供大明设立通商署与水师驿馆;

其三,苏门答腊国的水师接受大明水师的训练,所有战船的火炮装备需由大明通商署审核,未经大明允许,不得私藏或购买任何大型火炮;

其四,若拜里米苏拉再次叛乱,苏门答腊国将第一时间向大明求援,愿与大明水师共同抵御叛军。

郑和对此十分满意,当场与阿拉丁签订了《大明与苏门答腊通商盟约》,并承诺:大明将向苏门答腊国提供铁器农具、丝绸瓷器与种子,帮助苏门答腊发展农业;同时,大明水师将定期在巨港停泊休整,协助苏门答腊国维护海域安全,打击海盗。

宴会结束后,郑和回到舰队,王景弘与李敢连忙上前问道:“总兵官,拜里米苏拉此次虽撤军,但他占据亚齐港,手握重兵,日后必成隐患。我们要不要趁机率军攻打亚齐港,彻底平定苏门答腊内乱?”

郑和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的海面:“不必。苏门答腊的内乱是他们的内政,大明不宜过多干涉。留下拜里米苏拉,既能牵制阿拉丁,防止他独大,又能让苏门答腊始终依赖大明的支持,这才是长久之计。”

王景弘与李敢恍然大悟,纷纷点头称是。

接下来的五日,舰队在巨港休整。沈荣忙着与苏门答腊商人签订贸易订单,此次带来的丝绸、瓷器与铁器农具深受苏门答腊百姓的青睐,尤其是铁器农具,更是供不应求——苏门答腊多山地,农业落后,大明的铁器农具能极大地提高耕作效率。短短五日,便签订了数百份订单,收购胡椒二十万斤、香料十万斤、象牙八十根、宝石四十颗,还有大量的红木与藤条,贸易成果远超爪哇之行。

期间,郑和还亲自前往大明通商署与水师驿馆的选址地视察。通商署选址在巨港码头附近,占地面积广阔,将建成集贸易、仓储、办公于一体的建筑群;水师驿馆则选址在港口西侧的高地,视野开阔,可俯瞰整个港口,便于监视海域动向。阿拉丁为了表示诚意,亲自安排工匠与劳工,协助大明建设通商署与驿馆,工期预计三个月。

三日后,佛郎机人狼狈地率领剩余的一艘战船离开了巨港,临走前,那名佛郎机将领还试图与大明水师交涉,希望能保留在巨港的贸易权,却被王景弘严词拒绝,只能灰溜溜地驶离海域。

休整完毕,郑和率领舰队准备启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古里国。古里国位于印度洋沿岸,是西洋各国中最富庶的国家之一,也是大明西洋贸易的重要节点,此次前往古里,不仅要宣扬大明国威,还要与古里国签订通商盟约,进一步扩大大明的贸易版图。

启程当日,巨港的百姓们扶老携幼,涌上码头,人山人海。他们手持鲜花与水果,挥舞着用红布制成的小旗,上面用汉字写着“大明万岁”“郑和总兵官万岁”,口中高呼着口号,声音响彻云霄,震得海面都微微颤动。

阿拉丁率领文武百官在码头送行,他手中捧着一份厚厚的国书与大量贡品,国书是用汉文与马来文双语书写,详细记录了此次巨港之围的经过与大明水师的功绩,恳请郑和转交给大明永乐皇帝陛下。贡品包括胡椒五万斤、香料三万斤、象牙一百根、宝石五十颗、翡翠一百颗,还有一头珍贵的白象——白象在苏门答腊被视为神圣之物,阿拉丁将其献给大明皇帝,足见其臣服之心。

“总兵官,一路保重!”阿拉丁对着郑和深深鞠躬,眼中满是感激与不舍,“苏门答腊国永远是大明最忠诚的藩属,愿与大明世代友好,共守南洋!待通商署与水师驿馆建成,本王定会亲自前往大明,朝见永乐皇帝陛下!”

郑和接过国书与贡品,郑重地说道:“陛下的心意,本帅定会如实禀报陛下。陛下得知苏门答腊国的忠诚,定会十分欣慰。本帅走后,还望陛下好好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发展农业与贸易,让苏门答腊百姓安居乐业。若有任何需要大明相助之处,可随时通过通商署与水师驿馆联系,大明水师定会火速驰援。”

“臣遵令!”阿拉丁躬身行礼,目送郑和登上“大明号”。

随着一声“启航”的令下,“大明号”的十二张巨帆缓缓升起,在南风的吹拂下鼓胀如满月。三十艘福船、六十艘苍山船、四十艘补给船依次启航,船帆相连,遮天蔽日,如同一条钢铁巨龙,缓缓驶离巨港。

码头上的百姓们依旧在高呼着口号,挥舞着旗帜,直到大明舰队消失在海平面,才渐渐散去。阿拉丁站在码头,望着舰队离去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去——他知道,有了大明的支持,他不仅能坐稳王位,还能让苏门答腊国走向繁荣,这是他之前从未敢奢望的。

郑和立于“大明号”的船楼顶层,望着渐渐远去的巨港,心中充满了感慨。此次巨港之行,虽一波三折,却最终达成了预期目标:平定了巨港之围,遏制了佛郎机人的扩张,巩固了大明在南洋的统治地位,还获得了巨港的通商权,为大明的西洋贸易开辟了新的通道。

海风拂面,带着胡椒与香料的浓郁气息,吹动着郑和的披风,发出轻微的碰撞声。他的目光望向遥远的西方,那里是古里国,是印度洋,是更广阔的西洋世界,是大明舰队已经踏足的熟悉海域。

但他坚信,只要大明水师同心协力,秉持“威德并施”的国策,定能乘风破浪,将大明的威仪播撒到西洋的每一个角落,让“帆指西洋,威镇四海”的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舰队行驶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日月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大明的宣言,响彻在西洋的天空之上,朝着新的征程,继续前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明海权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