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汇演她来了
书名:青春的雨季 作者:之秋 本章字数:3047字 发布时间:2025-10-19

林晚和苏晓几番纠结,最后敲定了唱歌——跳舞需要基础,她们肢体协调性本就一般,肢体僵硬得连广播体操都做不连贯,短时间内根本练不出流畅的动作;乐器更是奢望,琵琶、吉他这些乐器入门就要数月,月底的汇演近在眼前,根本来不及打磨;唯有唱歌最稳妥,选一首熟悉的歌反复练习,不用复杂的技巧,只要唱得真诚,总能应付过去。

两人当即找班主任报了双人合唱,选的是一首温柔的《小幸运》。这首歌旋律简单,歌词也贴近青春,她们平时刷短视频时经常跟着哼唱,不仅熟悉曲调,还能自然地分出高低声部,练起来省时又省力。报完名回到教室,林晚看着桌洞里摊开的计算机课本,指尖轻轻拂过书页上的知识点,没有像从前那样直接合上,而是拿起笔,慢悠悠地补起了上午落下的笔记。

她没有放任自己彻底摆烂,只是再也没了最初的认真劲儿。理论课上,她依旧会端坐听课,却不会像以前那样紧紧跟着老师的节奏,遇到晦涩的编程术语,也只是在课本上划个标记,心里想着“以后再说”,便悄悄走了神;实操课上,她会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基础任务,从开机到文件管理,每一步都做得规规矩矩,却不会主动去钻研更深的操作,完成任务后就坐在电脑前发呆,或是帮苏晓琢磨合唱时的和声细节,再也没有主动点开过拓展练习的界面。

作业她也按时交,只是大多时候都是对着课本照抄答案,应付了事。第一次月考成绩出来,她排在班级中游,计算机理论刚过及格线,实操成绩勉强达标。班主任找她谈过一次,语气温和:“林晚,你很聪明,实操上手很快,就是心思不够集中,稍微用心点,进步会很明显。”林晚点点头,嘴上应着“知道了”,转身回到教室,却还是把这话抛在了脑后。

不是不想进步,是提不起劲。父亲的失望像一根无形的刺,中考失利后,他除第一次大骂过她后,就没怎么骂过她,却总在电话里叹气:“职高也行,别太折腾,以后找个安稳工作就好。”那句“别太折腾”,像默认了她“成不了事”;加上班里松散的氛围,同学们上课发呆、下课打闹,连老师都只是“及格就好”的态度,让她渐渐觉得,“应付着过”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的生活分成了清晰的两半:一半应付学习,一半投入合唱。上课前,她会乖乖把手机放进收纳盒,理论课上听半节课、走神半节课,走神时就在课本边缘写《小幸运》的歌词,一笔一划记着哪句该轻唱、哪句该和声;实操课完成任务后,她就和苏晓凑在一起,对着手机外放的伴奏小声哼唱,反复调整气息,连老师走过都没察觉。

周末在宿舍,她也不会整天躺着玩手机。早上会拿出计算机课本翻几页,记几个简单的公式和术语,算是给自己一个“没有完全放弃”的交代;下午就和苏晓约在镇上的小公园练歌,秋日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下来,落在两人交叠的歌词本上,她们一句一句地抠细节,偶尔唱跑调了,就笑着互相调侃,风里都带着轻松的暖意。

林晚渐渐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不用逼自己紧绷着学习,也不用彻底放纵,应付着完成学业,再用心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既不会让远在外地的父亲太过失望,也能让自己过得开心。只是偶尔,在整理书包时,指尖触到那本藏在最底层的《琵琶入门教程》,硬壳封面的触感熟悉又陌生,她会愣一下,想起陈屿。

想起去年夏天,他坐在巷口的老槐树下,手里拿着这本书,笑着说“林晚,琵琶声像流水,很温柔”;想起他在扉页写下的“坚持下去就会有进步”;想起自己曾经偷偷对着简谱哼唱《茉莉花》,心里悄悄期待着“以后也要像陈屿一样努力”。可这些念头,很快就被唱歌的兴奋冲淡了——现在这样就很好,不用纠结未来,不用逼自己成长,至少在唱歌这件事上,她是用心的,是快乐的。

选拔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学校的音乐教室里挤满了人,各个班级的选手轮流上台,有人抱着吉他弹唱,指尖在琴弦上生涩地滑动;有人穿着漂亮的裙子跳民族舞,动作带着一点紧张;还有人组队表演小品,台词说得磕磕绊绊,却也格外认真。林晚和苏晓排在倒数几个,看着前面的人表演,苏晓紧张得手心冒汗,拉着她的胳膊小声说:“万一我们唱跑调了,会不会很丢人啊?”

“不会的,”林晚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比自己想象中更稳,“我们练了这么久,肯定没问题。”其实她也有些紧张,只是站在台下,看着那些和自己一样生涩却认真的身影,心里忽然泛起一丝期待——这是她来职高后,第一次主动去做一件“非学习”的事,第一次想要把一件事做好,而不是应付。

终于轮到她们上场,林晚深吸一口气,和苏晓一起走上台。聚光灯落在身上,有些刺眼,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话筒,直到熟悉的伴奏响起,才慢慢放松下来。两人对视一眼,轻轻开口,起初声音还有些发颤,可唱到“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时,熟悉的旋律让她们渐渐找回了状态。

林晚的声音清亮,苏晓的声音温柔,一高一低的和声恰到好处,没有复杂的技巧,却带着青春独有的真诚。台下渐渐安静下来,连评委老师都放下了手中的笔,认真地听着。唱完最后一句,两人微微鞠躬,紧张地等待点评。

“很好,”艺音乐老师笑着点头,“声音很干净,配合也很默契,虽然还有些生涩,但胜在自然真诚,通过了。”

听到“通过”两个字,林晚和苏晓瞬间松了口气,激动地抱在一起。下台的时候,苏晓兴奋得蹦蹦跳跳:“太好了!我们居然选上了!以后每天都能去排练室练歌,再也不用在教室里偷偷摸摸的了!”林晚也笑着点头,心里泛起一阵久违的成就感——这是她来职高后,第一次不是“应付”,而是真正用心去做一件事,并且做成了。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更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唱歌排练上。学校给通过选拔的节目安排了专门的排练室,还配了简单的音响设备。每天下午课后,她们都会准时过去,对着镜子调整站姿,反复练习气息和发声,还特意学了几个简单的互动动作——唱到动情处,轻轻对视一眼,或是抬手比一个温柔的手势,让表演更有感染力。

林晚依旧在应付学习:理论课上还是会走神,作业还是会照抄,实操课还是不会额外多练,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至少在合唱这件事上,她找到了一点属于自己的节奏,找到了一件能让她静下心来认真对待的事。父亲给她打电话时,依旧会问“学习怎么样”,她还是会含糊地说“还行”,只是这一次,她心里多了一点底气,一点不是来自学习,而是来自合唱的底气。

偶尔在排练间隙,她会拿出手机,快速浏览老师发的学习资料,记几个重点术语;实操课上,完成任务后也会多练几遍基础操作,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发呆。她没有突然变得勤奋,只是在“应付”之外,多了一点“认真”的影子,哪怕这点认真,不是放在学习上。

日子在反复的排练和应付的学习中慢慢过去,合唱的旋律越来越熟练,动作也越来越自然,连原本生涩的和声,都变得默契十足。林晚和苏晓不再紧张,反而开始期待汇演的到来,期待站在舞台上,把这首温柔的歌,唱给更多人听。

班级里的氛围也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大家都在为汇演做准备,讨论着台下台上的互动,有练小品的同学反复打磨台词,连平时上课最散漫的男生,都认真了不少。老师看着这样的场景,也笑着说:“你们要是把这份劲头用在学习上,早就进步了。”

林晚听着这话,心里轻轻动了一下,却也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她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或许算不上好,却足够让她安心——应付着学习,用心做喜欢的事,在松散的日子里,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光芒。

只是偶尔,在排练结束后,独自一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过,她会想起陈屿,想起那本被她藏在书包最底层的《琵琶入门教程》,想起曾经偷偷许下的“要努力”的心愿。但这些念头,很快就会被即将到来的汇演冲淡,她摇摇头,把那些迷茫暂时压在心底,脚步轻快地往宿舍走去。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联合文艺汇演的日子就到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青春的雨季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