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棋班里的弃兵局与铁皮盒
书名:势子论 作者:汐玥 本章字数:2912字 发布时间:2025-10-18

第15章:棋班里的弃兵局与铁皮盒

【视角一:苏晓月·棋社前厅】

棋社的门被推开时,带着晨露气息的风裹着一串笑声涌进来——是乐乐领着棋班的孩子们,背着小书包叽叽喳喳地挤在门口,每个人手里都攥着颗彩色的玻璃弹珠。“晓月姐!我们来啦!”乐乐举着弹珠晃了晃,阳光透过玻璃,在地上映出小小的光斑。

我把刚打印好的“棋班规则”贴在墙上,转头笑:“快去坐好,赵老师在里面摆棋呢。”墙上的高中合影和乐乐的“无嫌隙桥”画并排贴着,画里的小问号在阳光下亮闪闪的,旁边新添了张粉色的纸,写着“少年棋班今日课:弃兵夺势”。

走进里屋时,赵昭明正蹲在棋盘前摆棋子,桌角放着那盒明代象牙象棋,他没舍得用,而是拿了套塑料象棋给孩子们用。“来啦?”他抬头笑,指尖点了点棋盘上的“兵”:“等下先不教棋路,先玩个游戏。”林雪晴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手里拿着林衍之的真谱复印件,正在纸上画简单的棋路图:“我把‘弃兵夺势’的关键步画成了卡通图,等下给孩子们看。”

孩子们坐成一排,小脑袋凑在一起小声嘀咕。乐乐作为小班长,站在前面清了清嗓子:“安静!赵老师要讲课啦!”赵昭明笑着拿出一筐积木,分给每个孩子:“我们先玩‘让积木’游戏——每个人拿三块积木,和同桌搭一座桥,只能用两块,得给对方留一块,看看谁的桥搭得最稳。”

孩子们立刻忙活起来,角落里的小男孩攥着三块积木,手指反复摩挲着积木的棱角——其他孩子的桥都搭得差不多了,他看看自己的积木,又看看同桌空着的手,嘴唇抿了抿,没说话。阳光落在他攥紧的手上,积木的影子缩成小小的一团。这沉默没超过三秒,他突然把一块积木推过去,小声说:“给你,我们一起搭。”同桌眼睛亮了,两人的积木碰在一起,发出轻轻的“嗒”声。

赵昭明看着这一幕,没说话,只是把铁皮盒往桌上推了推——盒盖没关严,里面的铅笔灰在光里飘了点。我坐在角落的椅子上,拿出采访本记录,看着孩子们搭起的一座座歪扭的桥,笔尖顿了顿,写下:“传承是把‘弃兵’讲成‘让积木’,把老棋理,变成孩子能摸得到的暖。”

【视角二:赵昭明·棋社棋盘旁】

看着孩子们搭完积木,我把塑料象棋推到中间:“现在我们来摆‘弃兵夺势’的残局。”我故意把红方的“兵”挪到黑方“马”的嘴边,孩子们立刻喊:“赵老师!兵要被吃了!”

“对,这步‘弃兵’,看起来是亏了,”我笑着拿起红方的“车”,“但你们看,兵被吃了之后,车就能直接冲到黑方的‘将’旁边,这就是‘弃一兵,得一势’。”坐在最边上的小女孩歪着头:“可是为什么要‘弃’呀?直接保护兵不行吗?”

林雪晴凑过来,把画好的卡通图递给她:“你看这张图,林衍之爷爷在棋谱上写‘险中留活,方见人心’——就像刚才搭积木,你给同桌一块,不是输了,是让两个人都能搭成桥。”她指着图上的“兵”:“这颗兵就像乐乐给出去的积木,看起来少了一块,其实多了座桥。”

我突然想起爷爷的棋路笔记,从口袋里掏出铁皮盒,打开时里面的铅笔灰和旧纸条沙沙响:“以前我也不懂,总想着‘不能丢子’,就像这里面的小问号,是我怀疑伪谱时画的,那时候没敢说,差点出误会。”我把铁皮盒放在桌上:“现在这盒子是我们的‘沟通信箱’,你们有不懂的、不想说的,都可以写在纸条上放进去,咱们像摆棋一样,把话说透。”

孩子们立刻围过来,七手八脚地找纸写纸条。我把纸条一张张倒在桌上,突然看到张皱巴巴的,上面写着“我怕输,不敢让我的兵”,没署名。孩子们凑着看,突然安静下来——刚才攥着积木犹豫的小男孩抿着嘴,脚尖蹭着地面,没说话。

沉默了三秒,乐乐拿起那张纸条:“我以前也怕输!上次和赵老师下棋,输了就哭了。”他指着棋盘:“但赵老师说,让了兵之后,能走更顺的路,就像我让了积木,和他搭成了桥。”小男孩抬头看了看乐乐,伸手把纸条拿回来,在后面补了句“我想试试让兵”,又塞回铁皮盒里。

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下棋不是争输赢,是学怎么把‘我’,走成‘我们’——就像这盘弃兵局,弃的是一颗子,得的是两个人的顺。”这时张叔领着几个穿红马甲的人走进来,是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志愿者:“昭明,带孩子们看看真象棋!”我把柜顶的明代象牙象棋拿下来,志愿者给每个孩子递了副白手套:“这棋子有几十年的历史啦,大家轻一点摸,感受一下上面的包浆。”

【视角三:林雪晴·棋社小凳旁】

看着孩子们戴着手套摸象牙象棋,指尖轻轻蹭过“帅”字的包浆,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爸爸教我下棋的样子——他坐在小板凳上,把我的手放在他的手心里,一起捏着“兵”棋子:“摸透了棋子的温度,才能懂棋里的心意。”

指尖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林赵共研”铜章,冰凉的金属硌着手心,我突然顿住了——当年爸爸总故意把“兵”让给我吃,我赢了就蹦着笑,他坐在旁边笑,手里攥着块抹布,像后来烤红豆酥时那样。这些话没说出口,只是盯着孩子们的小手沉默了两秒,然后笑着揉了揉乐乐的头:“你们看,棋子要摸久了,才知道它想让你怎么走。”

乐乐戴着手套,小心地把“帅”字棋子捧在手心,指尖顺着那道浅痕慢慢蹭——他皱着小眉头,眼睛盯着痕迹,没说话,连呼吸都放轻了。旁边的孩子催他:“乐乐,你摸出什么啦?”他还是没应声,又蹭了两下,突然抬头笑:“这痕迹是暖的!像晓月姐上次给我贴的创可贴,虽然有点印子,但摸着很软。”

苏晓月凑过来,指尖也碰了碰浅痕,沉默了一秒:“是呀,它记得我们摔过它,也记得我们后来小心护着它。”我走到乐乐身边,他还在摸那颗有浅痕的棋子:“雪晴阿姨,你真的用棋谱赶跑坏人吗?”我笑着点头,从包里掏出爸爸的未寄道歉信复印件:“其实不是棋谱厉害,是像赵老师说的,‘把我走成我们’——那天有晓月姐、赵老师、苏爷爷帮我,我们一起,就不怕坏人了。”

乐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拿起笔,在纸上画了颗棋子,旁边写着“我们的兵”。他举着画给我看:“以后下棋,我要把我的兵让给同学,和他们一起走成‘我们’。”我摸了摸他的头,指尖再次碰到口袋里的铜章——冰凉的金属好像也变温了,像被孩子们的笑声焐热了。

苏晓月走过来,把采访本递给我看:“你看这句话,我刚才写的。”我低头看,上面写着“旧棋理不是冷的文字,是能让孩子笑着递出积木的暖”。我笑着点头,转头看向棋盘——赵昭明正在和孩子们摆“弃兵局”,阳光落在棋盘上,楚河汉界像条暖暖的河,把两边的棋子连在了一起。

这时张叔走过来说:“博物馆那边说,莲花纹展柜锁到了,下周就能装展柜。”我抬头看向墙上的“无嫌隙桥”画,突然觉得,棋班的孩子们就像桥上的小石子,把当年太爷爷和林先生没走完的桥,铺得越来越稳了。

【视角四:弹幕区·匿名观众“吃瓜小雷达”】

1. 小男孩攥积木的沉默!“摩挲棱角到抿嘴到递积木”,三秒的犹豫全是孩子的真实纠结!赵老师推铁皮盒的动作也绝了,不用说话就懂“要沟通”,太会了!

2. 乐乐摸棋子浅痕的沉默!“皱眉头到放轻呼吸到说暖的”,小孩的感知也太细腻了!把痕迹比成创可贴,这比喻是带着温度的,瞬间共情!

3. 怕输纸条的集体沉默!没人追问是谁写的,乐乐主动分享自己哭鼻子的事,小男孩补写“想试试”,这才是孩子间的温柔沟通啊!

林雪晴没说想爸爸,但“攥抹布”的回忆碎片+沉默的眼神,全是怀念!这才是“带着遗憾前行”的温柔样子!

赵老师的“把我走成我们”这句话,配上孩子们递积木、补纸条的画面,直接把传承的暖焊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势子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