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暗流涌动
书名:诸子问鼎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8950字 发布时间:2025-10-18

第七十一章 暗流涌动

 

深秋的河西,寒风卷着枯叶,在少梁城的街巷间呼啸而过,将战后的硝烟渐渐吹散。城墙上,工匠们正忙着修补被秦军轰出的缺口,青灰色的砖石层层堆叠,填补着狰狞的裂痕,汗水顺着他们黝黑的脸颊滑落,在凛冽的秋风中瞬间凝结成霜。城外的旷野上,士兵们手持铁锹,沉默地掩埋着尸体,新翻的泥土覆盖了暗红的血迹,却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与泥土的腥气,透着一股萧瑟与沉重。

 

西部长官府内,暖意融融。案几上燃着一盆炭火,跳跃的火焰将众人的身影映在墙壁上,忽明忽暗。一张新绘制的河西防务图摊开在案上,墨翟、苏秦、田忌、廉颇、魏章、韩聂等人围坐在一起,正低声商议着战后的防御部署。

 

“秦军虽退,但函谷关仍有十万大军驻守,公孙衍此人狡诈多疑,素有‘犀首’之称,用兵向来不按常理,定然不会善罢甘休。”田忌身着青色铠甲,手指落在地图上的函谷关,语气凝重,“我建议,在黄河沿岸的临晋关、蒲坂、夏阳三地增设三座烽火台,以狼粪为薪,一旦秦军异动,狼烟半日便可传遍河西,让各城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廉颇闻言,重重点头,大手一拍案几,震得案上的竹简微微颤动:“田将军所言极是!蔺城扼守河西北侧,宜阳掌控南侧要道,皆是河西的门户,必须增派兵力驻守。我愿率领剩余的两万赵军驻守蔺城,加固城防,确保北侧防线万无一失!”

 

“韩军也可增兵宜阳!”韩聂紧随其后,眼中带着坚定,“经历此次大战,韩军将士们同仇敌忾,士气正盛,再增派一万兵力,定能守住宜阳,不让秦军从南侧迂回!”

 

墨翟抬手示意众人稍静,他身着靛青色粗布短褐,指尖轻轻拂过防务图上的临晋关,目光深邃:“增设烽火台、增兵蔺城与宜阳,都是必要之举。此外,临晋关乃是秦军东进的必经之路,此处黄河水流平缓,最易渡河,必须加固防御。我建议在此处修建两座箭楼,深挖三道壕沟,再布设两千张强弩,形成立体防御,方能有效阻挡秦军的进攻。”

 

苏秦补充道:“不仅如此,少梁城的城墙虽经修补,却仍不稳固,需尽快烧制新砖,加厚城墙;墨家的工坊也要加紧赶制连弩与投石机,至少再备五千架连弩、百架投石机,方能应对秦军的下次进攻。另外,翟璜大夫已返回大梁,若能说动魏王拨付粮草与兵力,河西的防务便会更加稳固。”

 

众人纷纷点头,一致同意这份防御部署。就在此时,墨家弟子墨离快步走进议事厅,他身着粗布短褐,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手中捧着一封用蜡封好的密信,神色凝重:“先生,墨家总院从咸阳传来密信,说秦国近日在关中大肆征兵,凡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皆需从军,已征召五万新兵;同时从巴蜀之地调运了二十万石粮草,囤积在函谷关,显然是在为再次出征做准备。另外,秦国使者张仪已秘密前往楚国郢都,不知意欲何为。”

 

“张仪?”苏秦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此人乃是鬼谷子的弟子,口才极佳,擅长纵横之术,比公孙衍更难对付。他前往郢都,定然是为了拉拢楚国,瓦解我们的同盟。”

 

墨翟接过密信,快速拆开封蜡,展开竹简,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秦国果然在暗中备战,还想从楚国下手。楚国向来摇摆不定,当年六国伐秦,楚国便中途撤军,如今秦国若以利益相诱,楚国未必能坚守同盟。一旦楚国背弃,我们的南侧防线便会彻底崩溃。”

 

苏秦沉吟道:“楚国与魏国素有嫌隙,当年魏文侯时期,魏国攻占楚国的睢阳之地,两国便结下了仇怨。秦国定是抓住了这一点,想要以睢阳之地为诱饵,挑拨楚魏关系,让楚国背弃同盟。看来,我需即刻前往郢都,面见楚王,打消他的疑虑,让他坚守同盟。”

 

田忌说道:“苏大人放心,齐国的五万大军会驻守少梁城,协助各位将军加固防务,同时派一万兵力驻守蒲坂,与临晋关形成呼应,绝不让秦军有机可乘。”

 

墨翟点了点头:“好!苏秦先生,你即刻前往郢都,务必稳住楚王,若有需要,可许以盟约,待击退秦国后,劝说魏国归还睢阳之地;田将军,少梁城的防务就交给你了,务必督促工匠们加快修缮城墙;廉将军、韩将军、魏将军,你们尽快率军前往各自的驻守之地,加固防御,密切关注秦军的动向,有任何异动,即刻传信!”

 

“是!”众人齐声应道,转身各自离去,各司其职。议事厅内只剩下墨翟一人,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萧瑟的秋景,寒风卷着枯叶掠过庭院,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摇曳,如同挣扎的手臂。他心中满是担忧,秦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同盟内部的矛盾尚未彻底化解,楚国又面临秦国的拉拢,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与此同时,楚国郢都的王宫大殿内,气氛却异常微妙。楚王熊商端坐在王座上,他身着绣有龙凤图案的赤色锦袍,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白玉佩,目光落在殿内的秦国使者张仪身上,神色阴晴不定。

 

张仪身着黑色朝服,面容俊朗,嘴角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手中捧着一份盟约,躬身说道:“大王,秦国与楚国乃是山水相连的邻邦,素来交好。如今六国同盟名存实亡,魏国野心勃勃,凭借河西之地,不断扩充兵力,若不加以遏制,迟早会吞并周边小国,楚国也难独善其身。若楚国与秦国结盟,秦国愿助楚国夺回睢阳之地,还将赠送楚国千匹良马、万石粮草,与楚国永结盟好,共同抵御魏国的威胁。”

 

楚王心中一动。睢阳之地乃是楚国的故土,位于淮河上游,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当年被魏国攻占后,楚国失去了北方的屏障,一直耿耿于怀,想要夺回却苦于魏国实力强盛,始终没有机会。如今秦国愿意助楚国夺回睢阳,还赠送大量的良马与粮草,这对楚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但他也清楚,秦国向来言而无信,当年商鞅欺骗魏惠王,以会盟为名,夺取河西之地;如今秦国又想用同样的手段拉拢楚国,定然不安好心。一旦魏国被灭,楚国失去了屏障,恐怕也会成为秦国的下一个目标。

 

“此事事关重大,容本王与大臣们商议几日。”楚王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

 

张仪眼中闪过一丝急切,却依旧保持着从容的笑容:“大王英明,此事确实需要慎重考虑。只是大王需尽快做决定,如今秦国已在函谷关集结十五万大军,若楚国与秦国结盟,便可共同夹击魏国,一举夺回睢阳;若等到六国同盟反应过来,魏国与赵韩两国联手,楚国再想夺回睢阳,便难如登天了。”

 

使者走后,楚王陷入了沉思。他召来令尹昭睢、上柱国景翠等大臣,商议是否与秦国结盟。殿内争论不休,昭睢认为秦国言而无信,与秦国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应坚守六国同盟;景翠则认为楚国应抓住机会,夺回睢阳,增强国力,至于秦国的威胁,可暂缓考虑。

 

就在楚王犹豫不决之际,宫殿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大王,六国盟约府苏秦大人求见!”

 

楚王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知道苏秦此次前来,定是为了阻止楚国与秦国结盟。他沉吟片刻,说道:“宣他进来。”

 

苏秦身着紫色锦袍,腰佩六国相印,步伐沉稳地走进宫殿,躬身行礼:“苏秦见过楚王。”

 

“苏大人不必多礼,快快请坐。”楚王连忙起身,示意苏秦坐下,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不知苏大人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苏秦坐下后,开门见山,语气凝重:“大王,苏秦此次前来,是为秦国使者张仪之事。听闻张仪已多次前来郢都,劝说大王与秦国结盟,共同夹击魏国,还承诺助楚国夺回睢阳之地,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楚王闻言,心中一惊,没想到苏秦竟如此消息灵通,连张仪前往郢都的消息都知道。他点了点头,说道:“确有此事。张仪承诺,若楚国与秦国结盟,秦国便助楚国夺回睢阳,还赠送千匹良马、万石粮草。”

 

苏秦摇了摇头,语气急切:“大王!秦国此乃离间之计!张仪此人巧舌如簧,所言句句皆是谎言!当年秦国欺骗魏惠王,夺走河西之地;如今又想用同样的手段欺骗大王!若楚国与秦国结盟,背弃六国同盟,六国同盟便会瞬间瓦解,秦国便可逐一吞并六国。届时,魏国灭亡,楚国孤立无援,秦国定会调转矛头,攻打楚国,大王不仅得不到睢阳之地,还会让楚国陷入灭国之灾!”

 

楚王沉默不语,眉头紧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王座的扶手,显然是在权衡利弊。

 

苏秦见状,继续说道:“大王,睢阳之地虽好,却只是眼前的小利。若楚国坚守六国同盟,与其他五国同心协力,不仅能抵御秦国的入侵,还能共同瓜分秦国的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比睢阳更为肥沃,物产更为丰富,获得的利益远比睢阳之地更多!而且,盟约府已与魏章将军商议妥当,待击退秦国后,便劝说魏王归还睢阳之地,让楚国名正言顺地收回故土,这难道不比与秦国结盟更稳妥吗?”

 

楚王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抬头望着苏秦,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苏大人所言当真?魏国会心甘情愿归还睢阳之地?”

 

“千真万确!”苏秦坚定地说道,“苏秦以六国相印担保,只要楚国坚守同盟,与其他五国共同击退秦国,魏国若不归还睢阳,赵、韩、齐、楚四国便联合出兵,逼迫魏国归还!届时,楚国不仅能收回故土,还能借助同盟的力量,威慑周边小国,成为南方的霸主,这难道不是大王所愿吗?”

 

楚王沉默了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站起身,走到苏秦面前,拱手说道:“苏大人所言极是!本王险些被张仪的花言巧语迷惑,犯下大错!本王决定,坚守六国同盟,绝不与秦国结盟!即刻将张仪逐出郢都,同时派景翠将军率领三万楚军,前往河西支援联军,以表楚国的决心!”

 

苏秦心中大喜,连忙躬身行礼:“大王英明!有了楚国的坚守,六国同盟定能抵御秦国的入侵,守护天下的和平!”

 

随后,楚王便下令,将张仪逐出郢都,同时命景翠率领三万楚军,携带充足的粮草与兵器,前往河西支援六国联军。张仪得知楚王的决定后,并未恼怒,只是冷笑一声,心中暗道:“楚国此次不与秦国结盟,迟早会后悔!待秦国攻破河西,定要让楚国付出代价!”

 

苏秦见事情办妥,便即刻启程返回少梁城,向墨翟汇报情况。

 

三日后,少梁城的西部长官府内,墨翟正与田忌、廉颇、魏章等人商议临晋关的防御加固计划。案几上摊开着临晋关的详细地图,众人正围绕着如何布设弩箭、挖掘壕沟展开讨论。

 

就在此时,苏秦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先生,各位将军,好消息!楚王已明确表示,坚守六国同盟,绝不与秦国结盟!他已将张仪逐出郢都,还派景翠将军率领三万楚军,前来河西支援!”

 

众人闻言,顿时喜出望外。田忌哈哈大笑,一拍大腿:“太好了!有了楚国的三万大军,我们的兵力更加强盛,联军总兵力已达十五万,就算秦国再次来犯,我们也能从容应对!”

 

廉颇也笑着说道:“是啊,楚国的加入,不仅增强了我们的实力,更稳固了同盟的根基,让秦国的离间之计彻底破产!如今六国同心,何惧秦国的虎狼之师!”

 

墨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眼中却依旧带着一丝担忧:“楚国能坚守同盟,确实是好事。但魏国与赵韩两国的矛盾还未彻底化解,翟璜大夫从大梁传来消息,魏王虽然表面上同意拨付五万石粮草与一万兵力,却依旧在暗中修建宫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河西的防务并不上心,拨付的粮草也迟迟未到。”

 

魏章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神色凝重地说道:“先生,弟子已三次派人前往大梁劝谏,可大王却始终被宠臣龙贾蒙蔽,认为河西防务已有六国联军驻守,魏国无需过多投入,只顾着修建新的宫殿,以彰显魏国的强盛。若再这样下去,不仅赵韩两国会心生不满,还会影响同盟的凝聚力,给秦国可乘之机。”

 

苏秦叹了口气,说道:“魏王目光短浅,被眼前的享乐蒙蔽了双眼,竟不知河西乃是魏国的门户,一旦河西失守,大梁便危在旦夕。看来,我们还需想办法让魏王认清局势,放弃修建宫殿,将人力物力投入到河西的防务中。否则,同盟的裂痕迟早会再次扩大。”

 

就在此时,墨家弟子墨离再次快步走进来,神色比之前更加急促,他手中捧着另一封密信,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先生,不好了!秦国使者陈轸已前往赵国邯郸,向赵王献上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与美女,还承诺将河间之地赠予赵国,劝说赵王与秦国结盟,共同夹击魏国!赵王已被秦国的诱饵迷惑,正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恐怕很快便会做出决定!”

 

“什么?!”众人闻言,脸色骤变。

 

廉颇猛地站起身,手中的长戟重重地顿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眼中满是怒火:“秦国真是阴魂不散!刚拉拢楚国不成,又去拉拢赵国!河间之地乃是赵国梦寐以求的土地,赵王向来贪利,若被秦国说动,背弃同盟,我们的北侧防线便会彻底崩溃,蔺城也会陷入秦军与赵军的夹击之中!”

 

韩聂也脸色凝重地说道:“一旦赵国背弃同盟,韩国也会陷入孤立,宜阳的防务便会更加艰难。到那时,秦国再从函谷关出兵,我们便会腹背受敌,处境堪忧。”

 

墨翟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慌乱,沉声道:“事不宜迟,苏秦先生,你即刻前往邯郸,面见赵王,务必劝说他坚守同盟,绝不能让秦国的阴谋得逞!赵王虽然贪利,但也深知秦国的威胁,你可从赵国的安危入手,晓以利害,再许以河间之地的承诺,定能让他回心转意。”

 

苏秦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先生放心,苏秦定不辱使命!三日之内,定能稳住赵王,不让秦国的阴谋得逞!”

 

“好!”墨翟点头,又看向田忌,“田将军,少梁城的防务就交给你了,务必加强防御,密切关注秦军的动向,同时派人催促魏王尽快拨付粮草与兵力。”

 

“先生放心,田忌定会守好少梁城,绝不让秦军有机可乘!”田忌躬身应道。

 

随后,苏秦便即刻启程,乘坐快马,日夜兼程,前往赵国邯郸。

 

三日后,赵国邯郸的王宫大殿内,气氛紧张。赵王雍端坐在王座上,他身着玄色锦袍,腰间佩着一把镶嵌着宝石的长剑,目光扫过殿内的大臣们,神色复杂。殿内分为两派,一派以相国肥义为首,认为秦国实力强大,与秦国结盟能获得河间之地,对赵国有利;另一派以将军赵奢为首,认为秦国言而无信,与秦国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应坚守六国同盟,共同抵御秦国。

 

“大王,秦国乃是天下强国,如今愿与赵国结盟,还将河间之地赠予赵国,这乃是天赐良机!”肥义躬身说道,“河间之地土地肥沃,若能纳入赵国版图,赵国的实力定会大增,届时便可与齐、魏两国抗衡,称霸中原!”

 

赵奢反驳道:“相国此言差矣!秦国向来言而无信,当年商鞅欺骗魏惠王,夺走河西之地;如今又想用河间之地欺骗大王,分明是想挑拨赵魏关系,让赵国背弃六国同盟!一旦赵国与秦国结盟,六国同盟便会瓦解,秦国便可逐一吞并六国,到时赵国孤立无援,不仅得不到河间之地,还会面临灭国之灾!”

 

“将军休要危言耸听!”肥义厉声说道,“秦国如今已集结十五万大军,若与秦国为敌,赵国恐难抵挡;若与秦国结盟,便可借助秦国的力量,夺取河间之地,何乐而不为?”

 

就在双方争论不休之际,宫殿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大王,六国盟约府苏秦大人求见!”

 

赵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知道苏秦此次前来,定是为了阻止赵国与秦国结盟。他沉吟片刻,说道:“宣他进来。”

 

苏秦身着紫色锦袍,腰佩六国相印,步伐沉稳地走进宫殿,躬身行礼:“苏秦见过赵王。”

 

“苏大人不必多礼。”赵王示意苏秦坐下,语气冷淡,“不知苏大人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苏秦坐下后,目光扫过殿内的大臣们,开门见山,语气凝重:“大王,苏秦此次前来,是为秦国使者陈轸之事。听闻陈轸向大王献上金银珠宝与美女,承诺将河间之地赠予赵国,劝说大王与秦国结盟,共同夹击魏国,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赵王点了点头,语气平淡:“确有此事。秦国愿与赵国永结盟好,助赵国获得河间之地,这对赵国来说,乃是天大的好事。”

苏秦摇了摇头,语气急切:“大王!秦国此乃缓兵之计!河间之地乃是魏国的领土,秦国凭什么将其赠予赵国?这不过是秦国抛出的诱饵,想要挑拨赵魏关系,让赵国背弃六国同盟!一旦赵国与秦国结盟,六国同盟便会瞬间瓦解,秦国便可借此机会,先联合赵国消灭魏国,再转头吞并赵国!当年韩国与秦国结盟,结果被秦国夺走了宜阳之地;魏国与秦国结盟,结果被秦国夺走了河西之地!这些血淋淋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放肆!”肥义厉声喝道,“苏大人休要危言耸听!秦国实力强盛,若与秦国结盟,赵国便能不费一兵一卒获得河间之地,何乐而不为?你不过是想维护六国同盟,巩固你六国相印的地位,根本不顾赵国的利益!”

苏秦冷笑一声,目光锐利地望着肥义,字字铿锵:“相国此言差矣!苏秦身为六国相印,所思所想皆是为了六国的安危,自然也包括赵国!若赵国与秦国结盟,背弃同盟,看似获得了河间之地,实则是引狼入室!秦国一旦吞并魏国,便会挥师北上,攻打赵国,届时赵国孤立无援,仅凭一己之力,如何抵挡秦国的虎狼之师?到那时,别说河间之地,恐怕赵国的都城邯郸,都将沦为秦国的疆土!”

肥义被怼得哑口无言,脸色涨得通红,却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赵王沉默不语,眉头紧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王座的扶手。他知道苏秦所言句句属实,秦国向来言而无信,与秦国结盟确实风险极大。但河间之地乃是赵国梦寐以求的土地,若能得到,赵国的实力定会大增,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苏秦见状,放缓了语气,继续说道:“大王,河间之地虽好,却只是眼前的小利。若赵国坚守六国同盟,与其他五国同心协力,不仅能抵御秦国的入侵,还能共同瓜分秦国的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比河间之地更为肥沃,物产更为丰富,面积更是河间之地的三倍有余,获得的利益远比河间之地更多!而且,盟约府已与魏章将军商议妥当,待击退秦国后,便劝说魏王将河间之地赠予赵国,让赵国名正言顺地获得这片土地,这难道不比与秦国结盟更稳妥吗?”

赵王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抬头望着苏秦,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苏大人所言当真?魏国会心甘情愿将河间之地赠予赵国?”

“千真万确!”苏秦坚定地说道,“苏秦以六国相印担保,只要赵国坚守同盟,与其他五国共同击退秦国,魏国若不归还河间之地,赵、韩、齐、楚四国便联合出兵,逼迫魏国归还!届时,赵国不仅能获得河间之地,还能借助同盟的力量,威慑周边小国,成为北方的霸主,这难道不是大王毕生的心愿吗?”

赵王沉默了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站起身,走到苏秦面前,拱手说道:“苏大人所言极是!本王险些被秦国的诱饵迷惑,犯下大错!本王决定,坚守六国同盟,绝不与秦国结盟!即刻将陈轸逐出邯郸,同时派廉颇将军率领两万赵军,前往河西支援联军,以表赵国的决心!”

苏秦心中大喜,连忙躬身行礼:“大王英明!有了赵国的坚守,六国同盟定能抵御秦国的入侵,守护天下的和平!”

随后,赵王便下令,将陈轸逐出邯郸,同时命廉颇率领两万赵军,携带充足的粮草与兵器,前往河西支援六国联军。陈轸得知赵王的决定后,脸色阴沉,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悻悻地返回秦国。

苏秦见事情办妥,便即刻启程返回少梁城,向墨翟汇报情况。

三日后,少梁城的西部长官府内,墨翟正与田忌、魏章、景翠等人商议临晋关的防御加固计划。案几上摊开着临晋关的详细地图,众人正围绕着如何布设弩箭、挖掘壕沟展开讨论。

就在此时,苏秦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先生,各位将军,好消息!赵王已明确表示,坚守六国同盟,绝不与秦国结盟!他已将陈轸逐出邯郸,还派廉颇将军率领两万赵军,前来河西支援!”

众人闻言,顿时喜出望外。景翠笑着说道:“太好了!有了赵国的两万大军,我们的兵力更加强盛,联军总兵力已达十七万,秦军就算再次来犯,也绝无胜算!”

田忌也点头说道:“是啊,如今六国同盟团结一心,兵力强盛,防御稳固,秦国想要攻破河西,简直是痴心妄想!”

墨翟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如今六国同盟团结一心,兵力强盛,防御稳固,秦国的离间之计彻底破产。只要我们继续坚守,加强防御,秦国便不敢轻易来犯。河西的和平,终于有望了。”

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当日午后,翟璜从大梁传来消息,说魏王不仅没有停止修建宫殿,反而变本加厉,征调了五万民夫,耗费了十万石粮草,还从河西调回了五千魏军,说是要守护大梁的安全,实则是为了修建宫殿。

“大王简直是糊涂!”魏章气得浑身发抖,手中的长剑重重地拍在案几上,“河西乃是魏国的门户,如今秦军虎视眈眈,正是需要兵力的时候,大王却将魏军调回大梁,还耗费大量粮草修建宫殿,这是要将魏国推向灭亡的深渊啊!”

廉颇也怒声说道:“魏王如此昏庸,只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若再这样下去,我们就算守住了河西,也迟早会被魏国拖垮!”

墨翟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如今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翟璜大夫,让他继续劝说魏王,希望大王能早日醒悟。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若魏王始终不肯拨付粮草与兵力,我们便只能依靠现有的兵力,坚守河西。”

苏秦沉吟道:“或许,我们可以派人前往齐国,请求齐王再增派兵力支援河西。齐国与魏国素来交好,若齐王出面劝说魏王,或许能让魏王改变主意。”

墨翟点了点头:“好!苏秦先生,你即刻前往齐国临淄,面见齐王,请求他增派兵力支援河西,同时劝说魏王重视河西的防务。”

“是!”苏秦躬身应道,转身即刻启程,前往齐国临淄。

与此同时,咸阳的宫城内,气氛异常凝重。秦孝公坐在王座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手中的拳头紧紧攥着,眼中满是怒火。

公孙衍与张仪、陈轸跪在地上,浑身颤抖,不敢抬头。

“废物!都是废物!”秦孝公厉声喝道,将案几上的茶杯摔得粉碎,“本王派你们前去拉拢楚国与赵国,结果呢?不仅没能让他们背弃同盟,反而让他们增派兵力支援河西,你们还有何颜面来见本王!”

张仪连忙磕头说道:“大王息怒!楚国与赵国之所以拒绝与秦国结盟,皆是因为苏秦从中作梗,用虚假的承诺欺骗了楚王与赵王。臣认为,我们可以再派使者前往魏国,拉拢魏王。如今魏王沉迷享乐,若我们以重金贿赂魏王的宠臣龙贾,让他劝说魏王背弃同盟,与秦国结盟,定能成功!”

秦孝公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冷冷地说道:“好!本王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张仪,你即刻前往大梁,贿赂龙贾,劝说魏王与秦国结盟;公孙衍,你前往函谷关,整顿军队,操练士兵,待明年开春,便率领大军再次出征河西;陈轸,你前往韩国新郑,劝说韩王背弃同盟,若韩王不肯,便威胁他,让他不敢轻易支援河西!”

“是!”三人连忙磕头谢恩,起身快步离去。

秦孝公走到地图前,望着河西之地,眼中满是狠厉:“墨翟,苏秦,六国同盟……本王倒要看看,你们能得意多久!明年开春,本王定会率领大秦的虎狼之师,踏平河西,瓦解六国同盟,一统天下!”

深秋的寒风,卷着枯叶,掠过咸阳的宫城,也掠过河西的大地。少梁城内,工匠们仍在加紧修缮城墙,士兵们在寒风中操练,墨家的工坊里,连弩与投石机的制作从未停歇;而在咸阳,秦军的士兵们也在日夜操练,兵器与铠甲的锻造声不绝于耳。

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六国同盟虽然暂时团结一心,却仍面临着魏国拖后腿的危机;秦国的虎狼之师正在暗中蛰伏,等待着开春后的再次进攻。墨翟与苏秦能否化解同盟内部的矛盾,说服魏王重视河西的防务?齐国能否增派兵力支援河西?秦国的阴谋能否再次被挫败?

河西的和平,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被熄灭。而天下的命运,也将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中,迎来新的转折……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诸子问鼎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