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烽烟骤起1
秋风吹过黄河水面,卷起层层浊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沉闷的轰鸣,如同大战前夕的鼓点,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少梁城外,联军将士们正紧锣密鼓地加固城防,工匠们将一架架乌黑的连弩架在城墙之上,弩箭寒光闪烁,直指西方;士兵们挥舞着铁锹,在城外挖掘出数道深丈余的陷坑,坑底布满锋利的尖木,上面覆盖着茅草与浮土,伪装得与地面无异。
西部长官府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窒息。案几上的河西地图前,墨翟正与苏秦、廉颇、魏章、韩聂、景翠等人紧急议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凝重,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报——!”一名斥候身披尘土,跌跌撞撞地冲进议事厅,单膝跪地,声音因急促而沙哑,“先生,各位将军!秦军先锋三万余人,已抵达临晋关,正准备强渡黄河,预计明日清晨便可抵达少梁城附近!”
“终于来了!”廉颇猛地一拍案几,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手中的长戟重重地顿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某早就等着这一天了!正好让秦军见识一下我赵国铁骑的厉害!”
景翠也颔首道:“我楚军已在黄河岸边布下防线,备好火油与弓箭,定不让秦军轻易渡过黄河!”
墨翟却摆了摆手,目光落在地图上的临晋关,沉声道:“秦军来势汹汹,先锋三万余人,看似凶猛,实则是想试探我们的防御。公孙衍此人用兵狡诈,绝不会只派先锋贸然进攻,他定是在暗中部署,想要寻找我们的薄弱之处,一举突破。”
苏秦点头附和:“先生所言极是。我已派人前往赵韩两国,向赵王与韩王阐明利害,粉碎秦国的谣言,相信几日之内,赵韩两国的大臣们便会安定下来,不会再催促撤军。只是眼下,我们必须守住少梁城,撑到粮草运抵,撑到赵韩两军军心稳固。”
魏章脸色凝重地说道:“先生,弟子已派人前往大梁,协助翟璜大夫筹集粮草。翟璜大夫传来消息,已联络到五位魏国大臣,共筹集到两万石粮草,预计三日内便可运抵少梁城。只是秦军明日便会抵达,我们恐怕等不到粮草运来了。”
“不等也得等!”韩聂咬牙道,“我韩国驻守宜阳的大军虽已断粮两日,但将士们得知秦军来犯,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表示愿与宜阳共存亡!就算没有粮草,我们也能撑上几日!”
墨翟眼中闪过一丝动容,点了点头:“好!各位将军有此决心,何愁秦军不破!魏将军,你即刻率领两万魏军,驻守少梁城,加固城防,务必守住城门,不让秦军踏入城中一步;廉将军,你率领三万赵军,前往少梁城西侧的丘陵地带,设下埋伏,待秦军先锋经过时,突然袭击,打乱他们的阵脚;韩将军,你率领两万韩军,驻守宜阳,防止秦军从南侧迂回包抄;景将军,你率领两万楚军,继续坚守黄河岸边,阻断秦军的后续援军;墨离,你率领五百墨家弟子,携带连弩与投石机,支援廉将军的埋伏,务必给秦军先锋一个下马威!”
“是!”众人齐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各自率领大军,奔赴战场。
议事厅内只剩下墨翟与苏秦两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却无法驱散两人心中的沉重。
苏秦望着墨翟,担忧地说道:“先生,此次秦军十万大军来犯,而我们联军虽有十万余人,却分散在少梁、蔺城、宜阳等地,兵力分散,若公孙衍集中兵力进攻一处,我们恐怕难以抵挡。”
墨翟叹了口气,目光望向窗外,只见城外的士兵们正忙碌地加固城防,农夫们也自发地前来帮忙,运送石块与粮草,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色。他缓缓说道:“如今我们已无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只要我们守住少梁城,撑到粮草运抵,撑到赵韩两军军心稳固,待齐国的五万大军抵达,我们便可与秦军展开决战,一举击溃他们!”
苏秦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先生放心,苏秦定不辱使命,尽快让赵韩两国安定下来,让齐军早日抵达河西!”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少梁城西侧便传来了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秦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涌来,玄色的战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的“秦”字格外醒目,士兵们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长戟,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少梁城逼近,气势汹汹,如同下山的猛虎。
城墙上,魏章身着绿色铠甲,手持长剑,目光锐利地望着逼近的秦军,大声喝道:“将士们!秦军来犯,想要攻占我们的家园,奴役我们的百姓!今日,我们便与少梁城共存亡!绝不让秦军踏入城中一步!”
“与少梁城共存亡!”城墙上的魏军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手中的兵器高高举起,眼中闪烁着视死如归的光芒。
秦军先锋抵达少梁城西侧的丘陵地带时,突然停下了脚步。秦军将领勒住马缰,望着前方的丘陵,眉头紧蹙,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他总觉得此地太过安静,安静得有些异常,仿佛隐藏着无数的杀机。
“将军,此地地势险要,恐有埋伏,不如派人前去探查一番?”一名副将上前,低声说道。
秦军将领点了点头,刚要下令,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哨声响起。紧接着,丘陵两侧的草丛中突然射出无数支弩箭,如同暴雨般朝着秦军射来。秦军士兵毫无防备,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
“不好!有埋伏!”秦军将领大惊失色,厉声喝道,“全军戒备!列阵迎敌!”
话音刚落,丘陵两侧突然冲出无数赵军士兵,为首的正是廉颇。他手持长戟,身先士卒,如同猛虎下山般冲进秦军阵中,长戟挥舞,瞬间便斩杀了数名秦军士兵。赵军士兵们紧随其后,手持长剑与盾牌,与秦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墨家弟子们则在远处架起投石机,将一块块巨石朝着秦军阵中抛去。巨石落地,发出“轰隆”的巨响,砸得秦军士兵血肉模糊,阵型大乱。
秦军先锋本就被突然的袭击打乱了阵脚,此刻又遭到赵军与墨家弟子的夹击,顿时溃不成军,士兵们纷纷向后逃窜,毫无还手之力。
廉颇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大声喝道:“将士们!乘胜追击!杀退秦军!”
赵军士兵们士气大振,紧随其后,朝着逃窜的秦军追去,斩杀了无数秦军士兵,缴获了大量的兵器与马匹。
然而,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了更加密集的马蹄声。只见一支规模更大的秦军部队朝着这边赶来,玄色的战旗遮天蔽日,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显然是秦军的主力部队。
廉颇脸色一变,心中暗道不好。他知道,秦军主力已到,若再继续追击,恐怕会陷入秦军的包围之中。他立刻下令:“全军撤退!返回少梁城!”
赵军士兵们闻言,纷纷停下追击的脚步,有条不紊地朝着少梁城撤退。墨家弟子们则继续用投石机与连弩掩护,阻止秦军的追击。
秦军主力抵达后,看到溃散的先锋部队,顿时怒不可遏。秦军主将公孙衍勒住马缰,望着远处撤退的赵军,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厉声喝道:“追!给我追!就算追到少梁城下,也要将赵军全部斩杀!”
秦军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朝着赵军追去,与掩护撤退的墨家弟子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墨家弟子们虽然装备精良,却寡不敌众,渐渐落入了下风,伤亡惨重。
“先生!不好了!”一名墨家弟子浑身是血,跌跌撞撞地冲进西部长官府,大声说道,“廉将军率领赵军撤退时,遭到秦军主力的追击,墨家弟子伤亡惨重,廉将军也被秦军包围了!”
墨翟闻言,脸色骤变,猛地站起身,大声说道:“苏秦先生,少梁城的防务就交给你了!我亲自率领墨家弟子前去支援廉将军!”
“先生万万不可!”苏秦连忙上前,拦住墨翟,“秦军主力已到,兵力雄厚,先生若亲自前去,恐有危险!不如让我率领部分魏军前去支援?”
墨翟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行!少梁城的防务至关重要,你必须留在这里指挥。廉将军是赵军的主将,若他出事,赵军军心必乱,到时后果不堪设想!我意已决,你无需多言!”
说完,墨翟便转身快步走出议事厅,召集了剩余的两百余名墨家弟子,手持连弩与长剑,朝着城外疾驰而去。
此时,少梁城西侧的战场上,廉将军正率领赵军与秦军展开激烈的厮杀。秦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来,将赵军层层包围。廉将军手持长戟,奋力厮杀,身上已多处受伤,铠甲被鲜血染红,却依旧不肯后退一步。
“廉将军!我来助你!”远处传来一声大喝,只见墨翟率领两百余名墨家弟子疾驰而来,手中的连弩不断发射,弩箭如同暴雨般朝着秦军射去,瞬间便射杀了数十名秦军士兵。
廉将军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大声喝道:“将士们!墨翟先生前来支援我们了!杀啊!”
赵军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挥舞着兵器,朝着秦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击。墨家弟子们则在一旁掩护,用连弩与长剑斩杀靠近的秦军士兵,为赵军开辟出一条撤退的道路。
公孙衍看到墨翟前来支援,眼中闪过一丝忌惮,却依旧厉声喝道:“全军听令!不惜一切代价,斩杀廉颇与墨翟!谁能取下他们的首级,赏千金,封万户侯!”
秦军士兵们闻言,顿时如同打了鸡血般,疯狂地朝着廉颇与墨翟冲来,想要夺取悬赏。
墨翟手持长剑,与廉颇背靠背站在一起,目光锐利地望着逼近的秦军,沉声道:“廉将军,我们必须尽快突围,返回少梁城,否则一旦被秦军彻底包围,便再也无法脱身了!”
廉颇点了点头,大声说道:“好!先生在前开路,某在后掩护!我们冲出去!”
说完,廉颇便手持长戟,朝着秦军阵中奋力一挥,将数名秦军士兵斩杀在地,为墨翟开辟出一条道路。墨翟则率领墨家弟子紧随其后,手中的连弩不断发射,射杀靠近的秦军士兵,朝着少梁城的方向突围而去。
秦军士兵们紧追不舍,不断地朝着他们发起进攻。墨家弟子们伤亡惨重,两百余人渐渐只剩下不到五十人,却依旧死死地守护在墨翟与廉颇身边,不肯后退一步。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只见一支魏军部队朝着这边赶来,为首的正是魏章。他率领着一万魏军,手持长剑与盾牌,朝着秦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瞬间便将秦军的追击部队冲散。
“先生!廉将军!末将来晚了!”魏章大声喊道,手中的长剑挥舞,斩杀了数名秦军士兵。
墨翟与廉颇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廉颇大声说道:“魏将军!快!率军掩护我们撤退!”
魏章点了点头,立刻下令:“全军听令!掩护先生与廉将军撤退!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魏军士兵们纷纷响应,与秦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墨翟与廉颇则趁机率领剩余的赵军与墨家弟子,朝着少梁城的方向撤退而去。
公孙衍看到魏军前来支援,知道再追下去也无济于事,只能不甘地下令:“撤军!”
秦军士兵们闻言,纷纷停下追击的脚步,不甘心地望着撤退的联军,却也只能转身离去。
墨翟与廉颇率领着剩余的部队,终于退回了少梁城。城墙上的士兵们看到他们平安返回,顿时欢呼起来。
然而,墨翟与廉颇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此次伏击虽然给了秦军先锋一个下马威,却也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墨家弟子伤亡过半,赵军也损失了数千人,而秦军主力却毫发无损,依旧对少梁城虎视眈眈。
西部长官府内,墨翟坐在案前,望着手中的伤亡名单,眉头紧蹙,眼中满是沉重。苏秦、魏章、廉颇等人也坐在一旁,神色凝重,沉默不语。
“报——!”一名斥候再次冲进议事厅,单膝跪地,声音急促,“先生,各位将军!秦军主力已在少梁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公孙衍派人送来战书,要求我们三日内打开城门投降,否则便会率军强攻少梁城!”
墨翟接过战书,看了一眼,随手扔在案上,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想要我们投降?简直是痴心妄想!公孙衍以为凭借十万大军,便能攻破少梁城吗?他太小看我们六国同盟了!”
廉颇也怒声说道:“没错!某倒要看看,秦军有多大的本事,能攻破我们的少梁城!”
苏秦沉吟片刻,说道:“先生,秦军来势汹汹,又在城外安营扎寨,显然是想长期围困少梁城。我们城中的粮草虽然还能支撑几日,但也撑不了太久。若三日内粮草仍未运抵,恐怕……”
墨翟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我相信翟璜大夫,他定会尽快将粮草运抵少梁城。在这之前,我们必须守住少梁城,绝不能让秦军攻破城门!魏将军,你即刻加强城防,将所有的连弩与投石机都架在城墙上,准备应对秦军的强攻;廉将军,你率领剩余的赵军,驻守城墙西侧,那里是秦军的主攻方向;韩将军与景将军,你们继续坚守宜阳与黄河岸边,防止秦军从两侧迂回;墨离,你率领剩余的墨家弟子,赶制更多的连弩与箭支,支援前线。”
“是!”众人齐声应道,转身再次奔赴各自的岗位。
少梁城外,秦军大营内,公孙衍正站在地图前,与几名副将商议攻城计划。
“将军,我们已经将少梁城团团围住,只需三日,城中的粮草便会耗尽,到那时,我们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攻破少梁城!”一名副将说道。
公孙衍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没那么简单。墨翟此人足智多谋,城中还有数万联军,想要轻易攻破少梁城,恐怕没那么容易。而且,魏国的粮草随时可能运抵,齐国的五万大军也即将抵达河西,我们必须在三日内攻破少梁城,否则一旦联军的援军赶到,我们便会陷入被动。”
另一名副将说道:“将军,不如我们明日便率军强攻少梁城?凭借我们十万大军的兵力,定能攻破城门!”
公孙衍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明日清晨,全军出击,强攻少梁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在三日内攻破城池!”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秦军便开始了对少梁城的强攻。十万秦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朝着少梁城涌来,手中的长戟与盾牌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呐喊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整个少梁城吞没。
城墙上,联军将士们早已严阵以待。魏章手持长剑,大声喝道:“将士们!秦军来犯,今日便是我们与少梁城共存亡的时刻!拿起你们的兵器,杀退秦军!”
“杀退秦军!”城墙上的联军将士们齐声呐喊,手中的连弩不断发射,弩箭如同暴雨般朝着秦军射去。秦军士兵纷纷中箭倒地,却依旧前仆后继地朝着城墙冲来,踩着同伴的尸体,一步步逼近城墙。
很快,秦军便抵达了城墙脚下,开始架设云梯,想要登上城墙。城墙上的联军将士们立刻扔下滚石与火油,滚石砸得秦军士兵头破血流,火油点燃后,城墙下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秦军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然而,秦军士兵却依旧不肯后退,源源不断地朝着城墙冲来,云梯一架接一架地架在城墙上,秦军士兵如同蚂蚁般沿着云梯向上攀爬。
廉颇手持长戟,站在城墙西侧,奋力挥舞着长戟,将爬上城墙的秦军士兵一个个斩杀下去。他身上已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铠甲,却依旧不肯后退一步,眼中闪烁着视死如归的光芒。
墨家弟子们则在一旁用连弩掩护,不断地射杀攀爬云梯的秦军士兵,为联军将士们减轻压力。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少梁城外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黄河水也被染成了暗红色。秦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始终未能登上城墙;联军将士们也伤亡过半,疲惫不堪,却依旧死死地守住城门,不肯让秦军前进一步。
夕阳西下,公孙衍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只能下令撤军。
少梁城内,联军将士们瘫坐在城墙上,大口地喘着粗气,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与伤痕,却依旧难掩心中的喜悦——他们终于守住了少梁城,击退了秦军的第一次强攻。
然而,墨翟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他知道,这只是秦军的第一次强攻,接下来的两日,秦军定会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而城中的粮草已所剩无几,若粮草再不到位,联军将士们恐怕难以支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