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酝酿的抗争
书名:致命服务 作者:玄逍 本章字数:3475字 发布时间:2025-10-18

孙平的话一出口,但让刚刚才有的一丝温馨氛围骤然凝固。

众人心下都是一惊,尤其是姜浪,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眼下这看似平静的局面是何等脆弱——复古社区藏龙卧虎不假,但与掌控着“生命线”系统和庞大资源的集团相比,无异于蚍蜉撼树。

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集团觊觎系统的控制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强硬开启新系统,就是最好的证明。

姜浪的目光,带着审视的意味钉在孙平脸上。

孙平被他看得一怵,连忙摆手,脸上的表情换上了惯有的、带点油滑的讪笑:“哎哟,看我这张嘴,一激动就胡说八道。大家放心,放一百个心!我几斤几两自己清楚,没那么大本事,也没那个胆子乱来。就是……就是觉得憋屈,想瞎琢磨条出路罢了。”

他语气缓一缓,怕大家不信,接着说道:“真的,这次向老师辞行,是因为最近约了几个朋友,打算出去远游几年,看看现实里的大好河山,散散心。”

他的话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在座的人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搪塞之词。有些念头,一旦破土而出,便会疯狂生长,岂是几句“散心”就能遮掩过去的?

机会难得,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张墨茹不愿气氛继续僵持下去,便笑着拿起筷子,给孙平夹了只梭子蟹:“好了好了,孙平也就是有感而发。来来来,吃菜,再不吃就凉了。小流今天可是下了功夫的,特别是这香辣蟹,秋柠,你多吃点,看合不合口味。” 说着又给秋柠挑了块最大的香辣蟹。

李秋柠正被刚才的话题引得心神不宁,闻言连忙点头,尝了一口碗里的蟹块,眼中立刻闪过惊艳:“嗯!真的很好吃!比基地食堂的饭菜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她这话发自内心,基地的伙食虽能保证营养,但大多是标准化产物,哪比得上这家常灶火里烹出的鲜活滋味。

张墨茹见她喜欢,笑容更暖,顺势温和地问道:“喜欢就好。秋柠啊,家里还有些什么人?也住在基地吗?”

秋柠握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难为情,声音轻了些:“家里……还有爸爸和一个妹妹,我们住在基地的地下社区。”

地下社区……张墨茹和姜铎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了然。

那是现在社会中最主流的一个庞大的立体地下城市,大约是千年前大型城市的二十倍大小,智慧化与科技化程度非常高,感观上比基地更加先进,居民全部与集团签订了合同,服务于集团,同时获得集团提供的生活保障,与永生技术。

张墨茹点点头,想到他们饭后就要返回基地,便对姜流说:“小流,把这些剩下的海鲜,都收拾一下,给秋柠家里带去,让他们也尝尝这刚出海的鲜味。”

姜流点头应下:“好。”

他却注意到,秋柠在母亲说这话时,非但没有欣喜,神色间反而更添了几分窘迫,甚至隐隐有一丝抗拒,但她终究没说什么,只是低声道了句:“谢谢阿姨。”

不多时,孙平抬手看了下腕表上的时间,便起身告辞,他对姜铎和张墨茹郑重地说:“老师,师母,你们多保重。有机会……我会去新系统里看你们。”

他的语气里带着别样的深意。

姜铎深深看了他一眼,示意姜流:“小流,去送送孙平。”

姜流将孙平送到院外。

姜流终于忍不住,压低声音问:“孙平,你跟我说实话,怎么突然想起要去远游?”

孙平踢了踢脚边的小石子,依旧用那套说辞搪塞:“啧,怎么都不信呢?这真是我很久以来的念头了。你不觉得吗?自从有了沉浸式虚拟体验,旅行这事儿就变味了。系统给你的,再真也是假的。我就想亲自去走走,看看真的山水。”

姜流不为所动,盯着孙平:“那你今天在桌上说,‘是时候要做些什么了’,是什么意思?别拿那套虚的糊弄我。”

孙平收起了玩笑的神色,沉默了片刻。

他没有再隐瞒,但也没有明说,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姜流一眼:“姜流,集团把整个人类文明当提线木偶一样摆弄太久了。你现在是基地的人,是‘拯救者’计划的精英,有些想法……不知道比知道好。”

“这些话,是你自己这么想的?还……还是?”

“没有一个是傻子!谁把人当傻子,那便是最大的傻子!”

他顿了顿,转身摆摆手,“回去吧。不用拼命,很多事,在我看来,意义不大。”

姜流站在原地,望着孙平略显单薄却异常决绝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拐角,没有追上去。

他内心深处,其实是赞同孙平的。一股模糊却强烈的预感在他心中升起:复古社区里这些沉默的、年轻的血液,或许正在失望和压抑中开始悄然汇聚,他们不再甘心于妥协和苟活,正在酝酿着某种更为直接、也更危险的方式,目标直指集团那看似坚不可摧的控制。

暗流,已在平静的表象下汹涌奔腾。

……

姜流站在院门外,望着孙平消失的巷口,心中那股隐约的不安感久久不散。

他叹了口气,转身返回屋内。

刚推开门,便听到父亲姜铎低沉的声音,正对姜浪说着:“……孙平这孩子,看上去整天嘻嘻哈哈没个正形,但骨子里极有主见。他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我有点担心他这次所谓的 ‘远游’没那么简单。”

姜浪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我会留意他的动向。”

姜流走到餐桌旁,接话道:“是的,爸说的没错。我以前约过他好几次,想让他和我一起参加拯救者选拔,但他每次都拒绝得很干脆。”

他顿了顿,回忆着孙平当时的神情,“他说他不相信这一套,认为拯救者计划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过是隔靴搔痒。”

这番话让饭桌上的气氛又沉寂了几分。

连李秋柠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显然孙平的这种尖锐观点,在她听来也十分震撼。

……饭后,一家人移步客厅,泡上一壶清茶。茶水的热气稍稍驱散了空气中的凝重。

姜铎端起茶杯,吹了吹气,目光落在姜流身上,仿佛刚刚从繁重的思虑中挣脱出来。

“适才孙平的话,让我思虑万千,倒忘记问你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语气温和却带着探究,“小流,你上次任务中,是如何将杨依然完整带出来的?据我所知,这种事概率很低。”

姜流笑了笑,神色认真起来:“用的就是您手稿中提到的那个方法——意识的量子化共振。先获取杨依然的意识频谱,再通过共振,捕捉并整合了她残留在系统里的意识碎片,其他的救简单了,脏数据清理,意识修复,都是拯救者必修课。”

“哦?” 姜铎闻言,脸上瞬间布满诧异,甚至有一丝难以置信,“你用了那个方法?这……这目前还只是我理论上的猜测阶段,连基础的模型验证都还没完成!”

他放下茶杯,身体前倾,语气变得不解与,“你应该清楚,这个方法风险极高!它首先要求应用者,也就是你,必须拥有极强的意识稳定性,否则在试图与那些混乱的意识碎片建立深度共振时,施救者自己的意识核心很容易被同化、被冲击,最终迷失在数据的洪流里!”

不等姜流回答,一旁的李秋柠忍不住开口补充,语气中一丝后怕和骄傲:“姜叔,姜流的稳定度是22.3%,这个数值虽然远远低于其他拯救者队员的平均水平,接近迷失阈值的五分之一。”

姜浪在一旁点了点头。

然而,姜铎脸上的诧异并未完全消退,反而更添了几分深沉的困惑。

他沉吟片刻,缓缓摇头,目光深邃地看向姜流:“不……不仅仅是这样。即使意识稳定度这个看似矛盾的条件满足了,也还不够,应该还缺少最为核心的……” 他的话语在这里停顿下来,眼神变得极为复杂,久久地停留在姜流脸上。

客厅里安静下来,只剩下茶水煮沸的轻微声响。

姜流被父亲看得有些莫名,秋柠和姜浪也屏息等待着下文。

足足过了半分钟,姜铎才仿佛放弃了什么一般,深深地叹了口气,移开目光,语气带着一丝疲惫和不确定:“罢了……或许是我研究的方向上有些偏差,推演中存在谬误……这个话题,暂且作罢吧。”

他显然不愿再深谈那个“未言明的条件”,刻意回避了过去。

姜流虽心中疑惑,但见父亲如此,也不好再追问,但他猜测,父亲说的核心条件,或许跟苏亦雪给他的量子感知力有关系。

他想起这次成功救援带来的可能性,转而提出另一个实际问题:“爸,既然这个方法理论上可行,我这次也实践成功了。有没有可能把它设备化、标准化?如果能通过基地强大的计算集群进行辅助,那救援效率肯定会大大提高。”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建议。如果能够大规模应用,意味着更多滞留在旧系统中的人有望被拯救。

但不等姜铎开口分析技术可行性,坐在一旁的姜浪却先叹了口气,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

他看向弟弟,语气沉重:“小流,设备化或许不是最核心的难题。就算技术难关攻克了,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无法回避——长时间的、尤其是大规模的意识量子共振,会剧烈扰动系统底层的数据结构,必然引发系统内的数据风暴,这个……你也见过。”

他顿了顿,强调道:“而根据我们以往的观测和经验,这种风暴过后,系统中,特别是像 ‘不周山’ 那样极端不稳定的子系统,内部大量意识体会被强制 ‘重置’。我们现在无法确定,如果大规模使用意识共振,会不会引起包括其他子系统在内的整个旧系统,发生连锁反应,那代价……我们承受不起,一旦发生,相当于主动扁平化灵境系统。”

姜浪的话像一盆冷水,让刚刚因为技术突破而升起的热切期望迅速冷却下来。拯救与毁灭,往往只有一线之隔,在集团掌控的复杂系统面前,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致命服务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