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平定南疆
书名:大明海权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4737字 发布时间:2025-10-18

《大明海权》

 

第二卷 帆指西洋,威镇四海

 

第四章 平定南疆


巴鲁见状,脸色骤变,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嚣张,连忙高声下令:“撤退!快撤退!”他率领剩余的战船,想要调转船头逃回港口。但王景弘早已料到他会逃跑,三十艘苍山船如同离弦之箭,从两翼疾驰而出,迅速将马打兰战船包围。苍山船的船首装有铁质撞角,专门用于撞击敌船,“嘭!嘭!”的撞击声接连响起,马打兰部落的战船被苍山船撞得木屑飞溅,船身断裂,海水瞬间涌入船舱。大明将士们手持长枪与长刀,纵身跳上敌船,与马打兰士兵展开激烈的厮杀——明军将士身着明光铠,刀枪锋利,阵法严明;而马打兰士兵大多只穿兽皮甲,手持简陋的弯刀与木棍,毫无章法可言,很快便溃不成军。

 

巴鲁挥舞着弯刀,试图抵抗,却被王景弘纵身跃起,一刀挑落弯刀,反手将长刀架在他的脖颈上。“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王景弘声如洪钟,眼神锐利如刀。马打兰士兵见状,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

 

短短一个时辰,马打兰部落的水师便全军覆没:三十艘战船被击沉二十艘,俘获十艘,士兵死伤两千余人,被俘三千余人。王景弘命人将被俘的士兵与战船押往泗水港,自己则率领舰队占领马打兰港,封锁港口入口,彻底切断了苏腊巴亚的海上退路。

 

与此同时,李敢率领的第二路舰队也抵达了苏腊巴亚的第一道防线——淡港。淡港是一座临海小城,城墙虽不高,却十分坚固,城墙上布满了火炮与弓箭手,两千名马打兰士兵驻守在此,由苏腊巴亚的亲信将领达鲁指挥。达鲁见到大明舰队,立刻下令开火,城墙上的火炮同时发射,炮弹呼啸着朝着大明舰队飞来。

 

李敢立于旗舰上,神情冷静,高声下令:“福船开火,轰击城墙!苍山船准备冲锋,待城墙出现缺口后,登岸作战!”

 

十艘福船上的红衣大炮同时开火,“轰!轰!轰!”数十枚炮弹呼啸着飞向淡港城墙,将城墙炸得碎石飞溅,城墙很快便出现了一道丈余宽的缺口。达鲁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下令士兵们堵住缺口。但李敢早已率领二十艘苍山船冲锋,将士们纵身跳上岸,手持长枪,如同猛虎下山,朝着淡港守军冲去。

 

明军将士个个奋勇杀敌,马打兰士兵根本抵挡不住,纷纷溃败逃跑。达鲁试图率军突围,却被李敢一刀斩杀。短短半个时辰,淡港防线便被攻破,明军斩杀马打兰士兵五百余人,俘获一千五百余人。

 

随后,李敢率领舰队乘胜追击,接连攻破了巴鲁、楠榜两道防线。巴鲁防线的守将见淡港、楠榜接连失守,吓得直接率领士兵投降;楠榜防线的守将负隅顽抗,最终被明军斩杀,士兵们纷纷投降。至傍晚时分,苏腊巴亚的三道防线全部被攻破,明军斩杀马打兰士兵一千余人,俘获两千余人,为大军开辟了通往马打兰城的通道。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海面染成一片金红。郑和率领的中军舰队抵达马打兰城外。马打兰城坐落在南爪哇的盆地中,四周环山,城墙高达十余丈,用巨大的青灰色巨石砌成,城墙上布满了火炮与箭楼,城外挖了宽达十余丈、水深三丈的护城河,河水浑浊,隐约可见水下的尖刺,防守十分严密。

 

苏腊巴亚站在城楼上,身着金色铠甲,头戴镶嵌着宝石的王冠,面容狰狞,眼神中满是愤怒与傲慢。他年约四十,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手中握着一根镶嵌着象牙的权杖,身旁的将领们个个神情紧张,却强装镇定。

 

“郑和!你竟敢率军进攻我的马打兰城!”苏腊巴亚高声喊道,声音中满是愤怒,在山谷中回荡,“我劝你速速撤军,否则我便下令开火,让你尝尝我的厉害!我马打兰部落的士兵个个英勇善战,定能将你们这些大明人全部歼灭!”

 

郑和立于“大明号”的船楼顶层,身着亮银色铠甲,腰佩七星宝剑,目光冷冽地盯着苏腊巴亚,声音威严如钟,穿透海风,响彻整个战场:“苏腊巴亚,你吞并部落,杀害大明藩属的使者,挑衅大明威仪,妄图分裂爪哇国,已是罪大恶极!本帅劝你即刻打开城门,投降认罪,否则本帅便下令攻破城池,将你碎尸万段,让马打兰部落从爪哇国的地图上彻底消失!”

 

“狂妄!”苏腊巴亚冷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就凭你们这点兵力,也想攻破我的马打兰城?简直是痴心妄想!开火!给我狠狠地打!让这些大明人知道我的厉害!”

 

城墙上的二十门火炮同时开火,炮弹呼啸着朝着大明舰队飞来。郑和早有准备,高声下令:“舰队散开,躲避炮弹!福船准备,目标城墙缺口,开火!”

 

十艘福船迅速散开,避开了真腊的炮弹。同时,福船上的红衣大炮也同时开火,数十枚炮弹呼啸着飞向马打兰城的城墙。“轰!轰!轰!”炮弹精准地击中城墙,城墙瞬间被炸开数个大洞,碎石飞溅,城墙上的士兵惨叫着坠入城下,鲜血染红了护城河的河水。

 

苏腊巴亚见状,脸色骤变,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傲慢,连忙下令:“快!快堵住缺口!弓箭手准备,放箭!”城墙上的弓箭手纷纷拉弓射箭,箭矢如同雨点般朝着大明舰队射来。

 

但大明水师的炮火太过猛烈,马打兰城的城墙很快便被炸开一道三丈宽的缺口。郑和高声下令:“苍山船冲锋!将士们,随本帅攻破城池,生擒苏腊巴亚!”

 

十艘苍山船如同离弦之箭,朝着城墙缺口疾驰而去。将士们手持长枪与长刀,纵身跳上岸,与马打兰士兵展开激烈的厮杀。马打兰士兵本就士气低落,根本抵挡不住大明将士的猛攻,纷纷溃败逃跑,如同潮水般退入城中。

 

苏腊巴亚见状,吓得魂飞魄散,再也没有了抵抗的勇气。他深知大势已去,连忙带着几名亲信,从后门逃出王宫,想要从山路逃跑。但王景弘与李敢早已率领舰队从两侧包抄过来,将马打兰城团团包围。苏腊巴亚刚跑出城外,便被埋伏在山路旁的大明将士生擒活捉。

 

马打兰部落的士兵见状,纷纷放下武器投降。郑和率领舰队攻破马打兰城,平定了马打兰部落的叛乱。城内的百姓们见到大明水师,纷纷走出家门,跪地迎接,脸上满是喜悦——苏腊巴亚统治期间,横征暴敛,百姓们早已苦不堪言,如今大明水师平定了叛乱,他们终于可以重获安宁。

 

次日清晨,马打兰城的广场上举行了隆重的受降仪式。广场上挤满了马打兰部落的百姓与大明将士,苏腊巴亚被五花大绑地押到广场中央,跪在郑和面前。他身上的金色铠甲早已被脱下,衣衫破烂,头发散乱,脸上满是灰尘与恐惧,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臣苏腊巴亚,罪该万死!”苏腊巴亚连连磕头,额头磕在冰冷的石板上,发出“咚咚”的声响,很快便渗出了鲜血,“臣不该吞并部落,杀害大明使者,挑衅大明威仪,求总兵官饶臣一命!臣愿率领马打兰部落臣服大明,岁岁朝贡,绝无二心!”

 

郑和立于高台上,身着亮银色铠甲,腰佩七星宝剑,目光冷冽地俯视着苏腊巴亚,声音威严如钟:“苏腊巴亚,你可知罪?你吞并周边部落,残杀无辜百姓,杀害大明册封藩属的使者,妄图分裂爪哇国,挑衅大明威仪,此等罪行,本应将你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苏腊巴亚吓得浑身发抖,磕头更勤,声音带着哭腔:“臣知罪!臣知罪!求总兵官开恩!臣愿赔偿所有损失,归还吞并的土地,今后定当唯大明马首是瞻,绝不敢有半分二心!”

 

郑和冷哼一声,目光扫过广场上的百姓,他们个个眼神期盼,希望能早日恢复安宁。“念在你今日主动投降,且马打兰百姓无罪,本帅便饶你一命。”郑和的声音稍稍缓和,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传本帅令:第一,即刻归还吞并的淡港、巴鲁、楠榜三座小城,将土地归还给原部落首领;第二,释放所有被俘的东西爪哇士兵与百姓,不得有任何损伤;第三,赔偿东西爪哇损失白银十万两,赔偿大明使者家属抚恤金白银一万两;第四,马打兰部落每年需向大明进贡胡椒三万斤、香料一万斤,永为大明藩属,受东爪哇宣抚使卡隆与西爪哇宣抚使拉玛的共同管辖;第五,马打兰部落所有火炮交由大明水师保管,今后未经大明允许,不得私藏、购买任何火炮!若有违反,本帅定踏平马打兰城,将你碎尸万段!”

 

“臣遵令!臣一定照办!绝不敢有半分违抗!”苏腊巴亚连忙应道,脸上满是感激与敬畏,仿佛捡回了一条性命。

 

随后,郑和命卡隆与拉玛接管马打兰部落的事务——卡隆负责整顿马打兰的兵力,收缴所有武器;拉玛则负责安抚百姓,发放粮食,恢复贸易。两人对郑和感激不已,纷纷表示会好好治理马打兰部落,让马打兰百姓安居乐业,永远臣服大明。

 

处理完马打兰部落的事务,舰队浩浩荡荡地返回泗水港。此时的泗水港早已张灯结彩,百姓们扶老携幼,涌上码头,迎接大明水师的凯旋。卡隆与拉玛率领文武百官在码头等候,码头上摆满了爪哇国的特产——胡椒、香料、象牙、宝石,还有新鲜的水果与蔬菜,百姓们手持鲜花,脸上满是喜悦与感激。

 

见到郑和率领舰队返回,卡隆与拉玛连忙率领众人躬身行礼:“臣卡隆(拉玛),恭迎总兵官凯旋!多谢总兵官为爪哇国平定叛乱,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郑和翻身下船,扶起两人,微笑着说道:“两位宣抚使不必多礼。维护藩属国的安全,是大明的职责。如今苏腊巴亚已臣服,爪哇国局势稳定,你们可安心治理国家,发展贸易。”

 

卡隆与拉玛感动得热泪盈眶,两人共同捧着一份厚厚的国书与大量的贡品,双手递给郑和:“总兵官,这是臣等写给大明永乐皇帝陛下的国书,里面详细说明了此次马打兰部落叛乱之事,以及总兵官为爪哇国解围的功绩,愿率领爪哇国永远臣服大明,岁岁朝贡,绝无二心!这些贡品是爪哇国的特产——胡椒五万斤、香料三万斤、象牙一百根、宝石五十颗、翡翠一百颗,献给大明皇帝陛下,望陛下笑纳。”

 

卡隆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说道:“今后,爪哇国愿为大明守护南洋商路!凡大明商船经过爪哇海域,一律免收关税,还会派士兵全程护送;若有海盗或他国侵扰大明商船,爪哇国定当出兵相助,与大明水师共守南洋商路!”

 

拉玛也补充道:“臣等还会在泗水港修建一座大明水师驿站,供大明水师停泊休整;同时,扩大通商署的规模,吸引更多大明商人前来贸易,促进两国的经济交流!”

 

郑和接过国书与贡品,郑重地说道:“两位宣抚使的忠心,本帅定会如实禀报陛下。陛下得知此事,定会十分欣慰。本帅走后,你们要好好治理爪哇国,安抚百姓,发展农业与贸易,让爪哇百姓安居乐业。若再有部落叛乱或外敌侵扰,可随时向大明通商署或水师驿馆求援,大明水师定会火速驰援。”

 

“臣遵令!”卡隆与拉玛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感激。

 

接下来的五日,舰队在泗水港休整。沈荣忙着与爪哇商人签订贸易订单——此次带来的丝绸、瓷器、铁器农具深受爪哇百姓的青睐,尤其是铁器农具,更是供不应求。短短五日,便签订了数百份订单,订购丝绸三万匹、瓷器两万件、铁器农具五千副,收购胡椒十五万斤、香料八万斤、象牙五十根、宝石三十颗,贸易成果远超预期。

 

期间,郑和还亲自前往大明在泗水港设立的通商署与水师驿馆视察。通商署内,大明商人与爪哇商人正在有序地交易,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一派繁荣景象;水师驿馆内,五百名明军将士正在进行操练,气势威严,让泗水港的百姓们安心不少。

 

离别之际,泗水港的百姓们扶老携幼,涌上码头,人山人海。他们手持鲜花与水果,挥舞着写有“大明万岁”“感恩大明”的旗帜,高呼着“总兵官万岁”“大明水师万岁”的口号,声音响彻云霄,震得海面都微微颤动。

 

郑和身着亮银色铠甲,立于“大明号”的船楼顶层,望着码头上欢呼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感慨。此次爪哇之行,不仅平定了马打兰部落的叛乱,稳定了爪哇国的局势,还进一步巩固了大明在南洋的统治地位,让大明的威仪在南洋更加深入人心。

 

随着一声“启航”的令下,“大明号”的十二张巨帆缓缓升起,在南风的吹拂下鼓胀如满月。三十艘福船、六十艘苍山船、四十艘补给船依次启航,如同一条钢铁巨龙,缓缓驶离泗水港,朝着苏门答腊国的方向驶去。

 

海风拂面,带着胡椒与香料的浓郁气息,吹动着郑和的铠甲,发出轻微的碰撞声。他的目光望向遥远的西方,那里是苏门答腊国的方向,是更广阔的印度洋,是未知的挑战。但他坚信,只要大明水师同心协力,秉持“威德并施”的国策,定能乘风破浪,将大明的威仪播撒到南洋的每一个角落,让“帆指西洋,威镇四海”的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

 

舰队行驶在广阔的南海海面上,船帆相连,遮天蔽日,“日月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大明的宣言,响彻在南洋的天空之上,朝着新的征程,继续前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明海权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