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帆映西洋
书名:大明海权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4759字 发布时间:2025-10-18

《大明海权》

 

第一卷 龙江启航,云帆高张

 

第七章 帆映西洋


摊位刚一摆好,便有大批商人围了上来。为首的是一名波斯商人,名叫阿卜杜勒,年约五十,身着黑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手中捧着一个珠宝匣子,眼神精明。他走到摊位前,拿起一匹绣着“百鸟朝凤”的云锦,用手指轻轻抚摸着,眼中满是惊叹,用生硬的汉语说道:“这……这是大明的云锦?竟如此华丽!这般金线绣出的凤凰,比波斯王宫的挂毯还要精致!”阿卜杜勒的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他转头看向沈荣,眼中满是急切,“沈掌柜,这云锦多少钱一匹?我要订两百匹!不,三百匹!我要把它们运回波斯,献给波斯国王,剩下的卖给贵族们,定能卖个好价钱!”

 

沈荣脸上笑意更深,他微微拱手,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底气:“阿卜杜勒掌柜好眼光!这‘百鸟朝凤’云锦是苏州织造局的上等货,每匹二十两白银。您订三百匹,算您八折优惠,总计四千八百两白银,日后您若再进货,还能享受更优惠的价格。”

 

“四千八百两?太值了!”阿卜杜勒大喜过望,连忙打开手中的珠宝匣子,里面装满了晶莹剔透的蓝宝石与红宝石,“沈掌柜,我用这些宝石抵账如何?这颗蓝宝石重五钱,在波斯能换五十两白银,这颗红宝石……”

 

“阿卜杜勒掌柜不必着急。”沈荣笑着摆手,“大明通商署支持金银、珠宝、香料抵账,待您选好货物,我们再一同核算便是。您先看看这些青花瓷,也是大明的官窑精品,釉色均匀,纹饰精美,摆在府上便是上等的摆件。”

 

阿卜杜勒闻言,立刻拿起一个青花龙纹盘,盘子直径约一尺,盘面上绘着一条栩栩如生的蛟龙,龙鳞用青花细致勾勒,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他忍不住赞叹道:“这瓷器真是巧夺天工!我要订两百件,有多少要多少!”

 

周围的商人见状,纷纷围了上来,争先恐后地挑选货物。一名古里国商人,名叫拉希德,身材微胖,身着白色长袍,留着络腮胡,手中握着一串木质佛珠,他拿起一个青花山水瓶,爱不释手:“沈掌柜,这青花瓷多少钱一件?我要订两百件,还有五十匹云锦,给我妻子做衣裳!”

 

“青花瓷每件五两白银,云锦每匹二十两,您订这么多,同样享受八折优惠。”沈荣耐心地介绍着,手中的毛笔在账本上飞速记录,伙计们则忙着给商人打包样品,一时间,通商署前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名欧洲商人挤了进来,他名叫马可·波罗(此处为虚构,借名体现欧洲商队),身着棕色皮袍,金发碧眼,高鼻梁深眼眶,操着一口生硬的阿拉伯语,由一名古里通译陪同。他指着一匹天青色云锦,激动地说道:“这……这布太漂亮了!我要订一百匹,运到威尼斯去!还有这些瓷器,我也要订一百件!”

 

沈荣通过通译得知他的来意,笑着点头:“没问题!不过欧洲路途遥远,您若需要,大明商船可帮您转运至波斯,再由波斯商队转至欧洲,只是需另付一些运费。”

 

马可·波罗连忙点头:“愿意!愿意!只要能把这些宝贝运回欧洲,多少运费我都付!”

 

短短三日,沈荣便忙得脚不沾地,通商署前的订单堆成了小山。他统计了一下,共与古里国、波斯、欧洲的商人签订了三百余份订单,订购丝绸五万匹(其中云锦两万匹、普通丝绸三万匹)、瓷器三万件(青花龙纹、山水纹各占一半)、茶叶一万斤,收购胡椒三十万斤、香料十五万斤(其中豆蔻五万斤、丁香三万斤、肉桂七万斤),还有红宝石八十颗、蓝宝石一百二十颗、东珠五百颗,总价值超过一百万两白银。

 

这日午后,沈荣正忙着核对订单,一名护卫匆匆走来,躬身道:“沈掌柜,总兵官与古里国王陛下前来视察通商署了!”

 

沈荣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整理了一下衣衫,快步走出通商署。只见郑和身着藏青色官袍,与赛义夫·阿里并肩走来,身后跟着王景弘、陈明与几名古里官员。沈荣连忙躬身行礼:“下官参见总兵官!参见国王陛下!”

 

郑和微微点头,目光扫过通商署前热闹的景象,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沈荣,看来通商之事进展顺利啊。”

 

“托总兵官的福,各国商人对我大明的商品十分青睐,订单已堆积如山。”沈荣笑着说道,“下官已安排伙计们整理货物,待舰队休整完毕,便将这些香料、珠宝装船运回大明。”

 

赛义夫·阿里也十分高兴,他拍了拍沈荣的肩膀,笑着说道:“沈掌柜真是能干!有你在,大明与古里国的贸易定会越来越繁荣。本王已命人准备了最好的仓库,用来存放大明的商品与古里国的贡品,还请沈掌柜放心。”

 

随后,赛义夫·阿里邀请郑和参观古里国的香料市场与珠宝作坊。郑和欣然应允,带着王景弘、陈明与沈荣一同前往。

 

古里国的香料市场位于港口西侧,是一片占地数十亩的露天市场。市场内,数十个摊位整齐排列,每个摊位上都堆满了各种香料——胡椒堆成了小山,深褐色的颗粒饱满圆润;豆蔻呈淡黄色,散发着清新的香气;丁香是深紫色的,如同小小的钉子;肉桂则卷成筒状,色泽棕红,香气浓郁。商人们推着小车,穿梭在摊位之间,有的忙着称重,有的忙着讨价还价,还有的将香料装袋,准备运上船销往世界各地。

 

一名香料商人见到赛义夫·阿里,连忙躬身行礼:“参见国王陛下!”

 

赛义夫·阿里笑着点头,对郑和道:“总兵官,古里国的香料产量占西洋诸国的三成,每年都有无数商人前来采购。这些香料不仅能食用,还能入药、制作香水,在西洋诸国十分畅销。”

 

郑和俯身拿起一把胡椒,放在鼻尖轻嗅,浓郁的辛香扑面而来。他笑着说道:“果然是上等的胡椒,颗粒饱满,香气浓郁。大明百姓也十分喜爱胡椒,用它烹饪菜肴,味道十分鲜美。今后,还请国王陛下多多供应,大明定不会亏待古里国。”

 

“总兵官放心!”赛义夫·阿里连忙说道,“本王已下令,将今年产出的胡椒优先供应给大明,保证数量充足,价格公道。”

 

离开香料市场,众人又前往珠宝作坊。珠宝作坊位于王宫附近的一条小巷内,是一座两层小楼,楼外悬挂着一块木质匾额,上面用阿拉伯文写着“古里珠宝坊”。走进作坊,里面摆放着数十张工作台,工匠们正忙着打磨宝石——有的用细砂纸打磨红宝石,有的用金刚钻雕刻蓝宝石,还有的将珍珠串成项链。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宝石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令人眼花缭乱。

 

作坊主是一名年约六十的老人,名叫易卜拉欣(与通商大臣同名,为虚构人物),他身着白色长袍,手指上戴着多枚宝石戒指,见到赛义夫·阿里与郑和,连忙躬身行礼:“参见国王陛下!参见大明总兵官!”

 

赛义夫·阿里笑着说道:“易卜拉欣,把你最好的宝石拿出来,让总兵官见识一下古里国的珠宝工艺。”

 

“是!”易卜拉欣连忙转身,从内室取出一个精致的银盒,打开盒子,里面摆放着数十颗宝石——有鸽卵大的红宝石,色泽浓郁如血;有圆润饱满的蓝宝石,如同深海的颜色;还有一颗硕大的东珠,直径约一寸,色泽洁白,圆润光滑,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总兵官,这些宝石都是从古里国境内的矿山开采出来的,品质上乘。”赛义夫·阿里拿起那颗红宝石,递给郑和,眼中满是真诚,“这颗红宝石重达一两,是本王收藏的珍品,今日送给总兵官,愿大明与古里国的友谊如同这宝石一般,永恒不变,坚不可摧。”

 

郑和接过红宝石,入手冰凉,色泽浓郁,确实是难得的珍品。他郑重地说道:“多谢国王陛下的厚礼。本帅定会将陛下的心意禀报大明皇帝,愿大明与古里国的友谊长存,世代友好。”

 

赛义夫·阿里闻言,心中十分欣慰,笑着说道:“总兵官过奖了。能与大明成为友邦,是古里国的荣幸。”

 

接下来的几日,舰队在古里国港口休整。工匠们忙着检修船只,补充淡水与粮草;将士们则在码头进行操练,展示大明水师的军威——他们身着明光铠,手持长枪,排列成整齐的方阵,步伐一致,口号洪亮,引得古里国的百姓纷纷驻足观看,眼中满是敬畏与赞叹。

 

沈荣则忙着与各国商人交接货物,将收购的胡椒、香料、宝石一一装船,同时将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交给商人,双方交接完毕后,还会签订后续的贸易协议,约定下次交易的时间与数量。

 

期间,赛义夫·阿里多次在王宫设宴款待郑和等人,每次宴席上都会出现新的美食——烤骆驼肉、椰枣饭、香料炖鸡,还有用蜂蜜与牛奶制成的甜点,味道独特,令人回味无穷。席间,双方还会讨论贸易往来中遇到的问题,商议如何改进通商制度,让两国的贸易更加顺畅。

 

五日之后,舰队休整完毕,所有货物也已装船完毕,准备启航前往天方国。离别之际,古里国的码头早已挤满了送行的人群——赛义夫·阿里率领文武百官,各国商人,还有无数百姓,纷纷来到码头,为郑和舰队送行。

 

码头上,红色的地毯从港口入口一直延伸到“大明号”的船前,两侧站着古里国的士兵,他们手持长矛,神情肃穆;百姓们则挥舞着鲜花,高呼着“大明万岁”“古里与大明友谊长存”的口号,声音响彻云霄。

 

赛义夫·阿里捧着一份厚厚的国书与大量的贡品,走到郑和面前,躬身道:“总兵官,这是本王写给大明永乐皇帝陛下的国书,里面详细说明了古里国愿意臣服大明、岁岁朝贡的心意。这些贡品是古里国的特产——胡椒一万斤、香料五千斤、红宝石一百颗、蓝宝石一百颗、东珠五百颗,还有十匹用金线织成的古里锦缎,献给大明皇帝陛下,望陛下笑纳。”

 

郑和接过国书与贡品,郑重地说道:“国王陛下的忠心,本帅定会如实禀报陛下。本帅走后,还望陛下好好治理国家,维护通商秩序,让大明与古里国的贸易往来更加繁荣。大明水师会永远守护海上商路,若有海盗侵扰,古里国可随时向大明通商署求援,大明水师定会火速驰援,为古里国保驾护航。”

 

“臣遵令!”赛义夫·阿里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感激,“总兵官放心,本王定会遵守通商协议,与大明友好通商,绝不让总兵官失望!今后,古里国便是大明在西洋的门户,凡大明舰队所需,古里国定当全力相助!”

 

各国商人也纷纷上前,向郑和与沈荣道别。阿卜杜勒握着沈荣的手,笑着说道:“沈掌柜,下次交易我定会准备更多的宝石,还要订更多的丝绸与瓷器,希望我们的合作越来越愉快!”

 

拉希德则递上一串珍珠项链,说道:“沈掌柜,这串珍珠送给你,感谢你这些日子的照顾。下次我要订一千件青花瓷,一定要给我留着啊!”

 

沈荣笑着点头:“各位掌柜放心,下次大明舰队到来,定会带来更多更好的商品,也期待着收购更多的香料与珠宝。我们的贸易,定会越来越繁荣!”

 

随着一声“启航”的令下,“大明号”的十二张巨帆缓缓升起,在印度洋的海风中鼓胀如满月,如同十二片巨大的云翼,带着百余艘舰船缓缓驶离古里国港口。

 

站在船楼顶层,郑和望着渐渐远去的古里国海岸,心中充满了感慨。从龙江启航到如今,舰队已跨越万里海域,从南洋的占城、爪哇,到西洋的苏门答腊、满剌加,再到如今的古里国,大明的威仪已远播至印度洋深处,东西方商路正式贯通,无数的丝绸、瓷器、茶叶将通过这条商路远销西洋,而西洋的香料、珠宝、特产也将源源不断地传入大明,为大明带来巨额的财富,也为天下百姓带来了和平与繁荣。

 

海风拂面,带着香料与海水的气息,吹动着郑和的官袍。他的目光望向遥远的西方,那里是天方国的方向,是更广阔的世界,是未知的领域。他知道,这场远航还未结束,大明的海权之路还有很长很长,但他坚信,在永乐皇帝的支持下,在全体水师将士的努力下,大明的旗帜终将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海权盛世,让“日月所照,皆为大明之土;江河所至,皆为大明之臣”的愿景,成为现实。

 

“总兵官,您看!”王景弘走上船楼,指着远方的海面,“古里国的百姓还在为我们送行呢!”

 

郑和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古里国的码头上,百姓们还在挥舞着手臂,高呼着口号,赛义夫·阿里与文武百官则躬身行礼,久久没有起身。郑和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轻声说道:“这份友谊,我们定要好好珍惜。传我命令,舰队减速,鸣炮致敬!”

 

“是!”王景弘高声应道。

 

片刻之后,“大明号”上的红衣大炮发出轰鸣,三枚礼炮呼啸着划破长空,落在古里国港口附近的海面上,激起数丈高的水柱。古里国的百姓见状,欢呼声更加响亮,赛义夫·阿里也抬起头,望着渐渐远去的大明舰队,眼中满是不舍与感激。

 

“大明号”率领着百余艘舰船,如同一条巨龙,在印度洋的海面上缓缓前行。船尾的“日月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在宣告着大明的威严与荣耀,朝着西洋深处,朝着天方国的方向,继续前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明海权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