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纳兰千寻的“导师”换成了玄夜。
他们的教学地点不在训练场,而在祭司院最深处的一间静室。
这里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地面上刻画着复杂而古老的阵法。
玄夜的教学方式与礁石截然不同,他从不要求纳兰千寻去“使用”力量,而是让她去“感知”。
“闭上眼睛,纳兰千寻。”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催眠般的魔力。
“不要去想它,不要去控制它。”
“把它想象成你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想象成你每一次的呼吸。”
“它就是你的一部分,去感受它的流动,它的温度,它的喜悦与哀伤。”
在玄夜的引导下,纳兰千寻第一次沉下心来,以内视的角度去观察自己体内的那股能量。
它像一条沉睡的金色溪流,在她身体深处缓缓流淌。
当她平静时,它便温顺;当她情绪激动时,它便会掀起波澜。
玄夜教给她一种特殊的冥想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精神频率,与这条“溪流”的波动达成一致。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但纳兰千寻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真的能够做到。
她能感觉到那股能量在她的引导下,从一团乱麻,逐渐汇聚成可以控制的细丝。
“很好!”
玄夜看着纳兰千寻指尖凝聚出的一点微光,眼中流露出赞赏,但深处却是更加炽热的探究。
“‘源初之息’,在最古老的传说中,它并非凡人的力量,而是创世海神消散时留下的最后一点神性。”
“它既是生命的源头,也是毁灭的钥匙。”
“拥有它,就意味着你站在了成神或成魔的门槛上。”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些古老的卷轴展示给纳兰千寻看。
这些卷轴并非纸质,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柔韧鱼皮或处理过的巨型海藻叶制成,上面用发光的墨水书写着古老的文字。
上面记载了许多关于“源初之息”的零星传说,以及历代大祭司对它的猜测和研究。
纳兰千寻沉浸在这些古老的知识中,对自身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同时也感到一种巨大的不安。
玄夜的耐心和博学让她信赖,但他偶尔在谈及“神力”时眼中闪过的狂热,却让她心惊。
一天深夜,当纳兰千寻结束冥想,疲惫地返回寝宫时,塞拉悄悄地找到了她。
“纳兰千寻小姐,”小人鱼侍女的脸上满是担忧,“您……千万不要完全相信大祭司。”
“为什么?”
“祭司院和王室,并不总是一条心。”塞拉压低了声音,紧张地四下张望。
“每一代大祭司,都渴望着能重现传说中的‘神权时代’,让祭司的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
“玄夜大人……是其中野心最大的一个。”
“他看您的眼神,不像是在看王后,而像是在看一件能实现他毕生夙愿的圣物。”
塞拉的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沉浸在力量成长中的纳兰千寻。
她想起了玄夜那看似温和却暗藏狂热的眼神,心中警铃大作。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也为了寻找更多关于自身的线索。
纳兰千寻开始利用沧溟“恩准”她出入王家图书馆的特权,疯狂地查阅资料。
她避开了那些关于能量和神话的典籍,转而寻找那些更隐秘,关于种族历史的记载。
终于,在一个布满灰尘的角落里,她找到了一份被封存在水晶板中的记录。
上面的文字极其古老,但凭借着这段时间的学习,她勉强能够辨认。
当她读懂其中一段内容时,她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
那段记载语焉不详,但明确提到,在遥远的古代,曾有极少数漂流到深海的人类,与人鱼族结合,诞生了后代。
这些混血的后代大多体弱多病,无法适应深海的环境。
但其中有万中无一的个例,会觉醒一种被称为“海之心”的特殊天赋。
能够与所有海洋生物产生共鸣,并拥有净化和安抚的奇特力量。
只是,这份记录的最后,用血红色的墨水标注了一行字:
“异血,既是恩赐,亦是原罪。”
“当禁忌之门重开,必将引来诸神的觊觎与世界的毁灭。”
纳兰千寻抚摸着冰冷的水晶板,看着上面“人类”、“混血”、“净化”这些字眼。
一个荒谬而可怕的念头,第一次在她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她,或许根本不是什么被“源初之息”选中的幸运儿。
她的这份力量,可能源自她的血脉。
她,可能根本不是一个纯粹的人类。
关于混血的发现,像一根毒刺,深深扎进了纳兰千寻的心里。
它动摇了她对自己身份的根本认知。
如果她不是纯粹的人类,那她是什么?一个怪物?
一个行走在两个世界夹缝中的异类?这个念头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
她将这份恐惧深深地埋藏起来,表面上依旧平静地接受着玄夜的指导和沧溟的监视。
她的能量控制在玄夜的教导下突飞猛进,已经能做到收放自如。
甚至能将能量附着在物体上,形成一层薄薄的防护。
但她的内心,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回到那个她曾经熟悉的世界,去寻找答案。
机会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降临。
这天,玄夜交给她一个新的课题:
利用“源初之息”与周围的环境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以感知更广阔范围内的生命迹象。
作为练习,他让她尝试激活祭司院中的一面“静海之镜”。
那是一面由一整块巨大的黑色晶石打磨而成的镜子,镶嵌在静室的墙壁上。
据说,强大的祭司可以通过它,看到波塞多尼亚疆域内任何一处水域的景象。
纳兰千寻按照玄夜教的方法,将一丝精神力缠绕着“源初之息”,小心翼翼地探入晶石镜面。
冰冷的触感传来,镜面如水波般荡漾开来。
她的意识仿佛瞬间被抽离,投入了一片无垠的黑暗之海。
无数的光点在黑暗中闪烁,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生命。
她能感受到鱼群迁徙的脉动,巨鲸歌唱的共鸣,甚至珊瑚虫缓慢生长的律动。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体验,她沉醉其中。
意识不由自主地向着那片最吸引她,也充满了光和温暖的方向飘去:海面。
当她的“视线”冲破水面的那一刻,刺眼的阳光让她一阵眩晕。
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还有海鸟的鸣叫,这一切都让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眼眶瞬间湿润了。
就在这时,一艘巨大的白色船只闯入了她的“视野”。
那不是普通的渔船或货轮,船体上布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天线和探测设备。
船舷上印着一个她从未见过的徽记,一只被深渊环绕的眼睛。
“深渊之眼!”
这个词汇自动从她脑中跳了出来,似乎是沧溟在某次训诫中提到过的名字。
她的心猛地一紧,船的甲板上站着几个人,正在操作着仪器。
其中一个身影,让她呼吸一滞。
那人穿着白色的研究服,身形挺拔,侧脸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他戴着一副金边眼镜,眼神专注而冷静,正低头看着手中的一个数据板。
陆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