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玉雕小屋的冤魂真相(4)匿名出击
书名:午夜灵异故事集 作者:掌握人生 本章字数:3586字 发布时间:2025-10-17

接下来的几天,刘伟强迫自己恢复正常的生活节奏。白天,他依旧埋头在工作室里雕琢玉石,只是心思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他仔细勘察了整个小院,尤其是西屋和秀荷所指的那个角落。那里现在是水泥地面,与院中其他地方的铺设并无二致,看不出任何异常。

“先找周围的老年人打听一下,看看女鬼说的是否是真的 。”刘伟想着。“不能贸然动手,”刘伟在心里告诫自己,“必须先确认秀荷所说是否属实,至少要从旁人口中得到一些佐证。否则,万一……万一那只是我的幻觉,或者秀荷骗了我呢?”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他压下,秀荷那浸透血泪的控诉,不似作伪。但理智告诉他,必须谨慎。

他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能获取信息而又不引人怀疑的方式。机会在他去巷口那家挂着“便民小店”招牌的小卖部买东西时出现了。店主是位姓李的老人,约莫七十来岁,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但眼神清亮,是镇上有名的“老土地”,在这条街上住了大半辈子,对往昔掌故如数家珍。

刘伟递上钱,趁着老人找零的功夫,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好奇笑容,开口道:“李大爷,您在这街上住得最久,咱刘塘镇这些年变化可真大啊。我挺好奇咱这镇子以前是啥样子的,还有这些老宅子,怕是都有些年头了吧?有没有什么老故事?”

李大爷果然健谈,一边慢悠悠地数着零钱,一边打开了话匣子:“可不是嘛!变化大咯!早些年啊,咱这镇子没这么多楼房,都是青砖瓦房,街面也没这么宽……你说的老宅子,嘿,哪家没点故事?”他从几十年前镇上的庙会,说到某家祖上出过的秀才,絮絮叨叨,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

刘伟耐心地听着,不时附和几句,眼看时机成熟,他仿佛不经意地,用略带一丝犹豫的语气问道:“说起来,我租住的那院子,看着也挺老的,就是镇西头王叔家那个,不知道以前是啥光景?我晚上干活,有时候总觉得……挺安静的。”他刻意模糊了用词,避免直接提及灵异。

李大爷闻言,找钱的动作顿了一下,抬起眼皮,那双略显浑浊却洞察世事的眼睛看了刘伟一眼,随即又垂下,继续数钱,语气平淡了些,但依旧说道:“哦,那院子啊,是有年头了。听说早些年……怕是九十年代初那会儿吧,是出过事。”他压低了点声音,“死过一个外地来的租客姑娘,年纪轻轻的,说是想不开,在屋里上吊自杀了。唉,造孽啊……那时候世道乱,外地人来打工,举目无亲的,不容易……那事儿之后,那院子邪性,空置了挺长一段时间,没人敢租。后来,王胖子,哦,就是你那房东,他胆子大,便宜把院子盘了下来,里外翻修了一遍,据说还请人做了法事,这才又慢慢租出去的。”

刘伟心中猛地一凛,如同被细微的电流击中。秀荷的话得到了初步的印证!他强压下翻腾的心绪,脸上适当地露出惊讶和些许不安,追问道:“死的是个姑娘?具体……具体是怎么回事,您老清楚吗?”

李大爷摇摇头,把找好的零钱递给刘伟,叹了口气:“不清楚咯,都过去快十年了,谁还记得那么真。当时是有些风言风语,说那姑娘死得有点……蹊跷。但人都死了,又是外地人,没亲没故的闹不起来。王胖子那时候还没发家,手头也紧,好像赔了那姑娘家里一点钱,事情也就压下去了,没掀起什么浪花。”

“蹊跷……”刘伟低声重复着这个词,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这个词像一把钥匙,进一步打开了通往真相的门,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判断——秀荷的冤屈,极有可能是真实的。

离开小卖部后,刘伟又尝试着与其他几位看起来年纪较长的街坊搭话,或是在买菜时,或是在路边下棋的老人堆旁,更加迂回地探听。然而,结果并不理想。大多数人对此事要么讳莫如深,摆摆手表示“不清楚”、“别打听这些晦气事”,要么就是真的早已遗忘在岁月的尘埃里。王胖子在镇上经营多年,不仅靠着出租房产,还做些别的生意,关系网盘根错节,显然不是他一个外来的手艺人能够轻易撼动的。直接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直接报警?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否定了。拿什么报?说女鬼托梦?这只会被当成疯子,或者更糟,立刻惊动王胖子,让自己和尚未浮出水面的证据陷入险境。他需要一个更稳妥、更隐蔽,同时又能引起执法部门足够重视的方式。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刘伟要去镇上的邮电局给客户寄些新雕的玉器样品,揣着早已准备好的举报信出了门。邮电局里人来人往,他将信邮寄出去,这封匿名信,他耗费了数个夜晚斟酌字句。信中,他以一个“内心长期遭受良知谴责的当年知情人”的口吻,详细描述了约二十年前,发生在刘塘镇西头某院落(他隐去了具体门牌,但描述了准确位置)的一起疑似谋杀案。他提到一名外地女工离奇死亡,表面是自缢,实则存在诸多疑点,并明确指出原埋尸地点可能就在院落西侧墙角原槐树之下,同时着重强调了关键物证——死者红腰带上留有凶手指纹和血迹。他恳请警方能出于职业责任感,秘密进行调查核实,以免打草惊蛇,让真逍遥法外。

接下来的日子,刘伟是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煎熬的状态中度过的。他依旧每天打开工作室的机器,让玉雕工具的声响掩盖内心的焦灼,按时接活、交货,与往来的客商周旋。但在无人的间隙,他的耳朵总是警惕地竖起着,捕捉着门外任何不寻常的动静——警笛声?陌生的脚步声?或是王胖子气急败坏的叫骂声?他像一只警惕的哨兵,在暴风雨前的宁静中不安地逡巡。

值得庆幸的是,秀荷似乎完全遵守了他们的约定。小院彻底恢复了宁静,夜晚不再有莫名的叹息和异响,工具规规矩矩地待在原处,玉石也安安分分。这种宁静却并未带来心安,反而让刘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潜藏在平静表象下的暗流汹涌。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压抑。

王胖子依旧会像往常一样,不定期地过来,有时是收房租,有时是检查房屋状况,美其名曰“关心租客”。每次听到那熟悉的、略带沙哑的嗓音在院门外响起,刘伟的心跳都会漏掉一拍。他强迫自己挤出笑容,迎出去,递上烟(虽然他平时并不抽烟,但特意备了一包好烟用于应酬),说着言不由衷的客套话。

刘伟他敏锐地察觉到,王胖子那看似随意的目光背后,审视的意味一次比一次浓重。那双嵌在胖脸里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扫过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西屋的工作室,仿佛在寻找着什么不该存在的东西,或者是在评估他这个租客是否带来了什么“麻烦”。

终于,在一个闷热的午后,刘伟正全神贯注地打磨一块即将完成的翡翠玉牌,连额头的汗珠都顾不上擦。王胖子这次没有提前打招呼,直接推门走了进来,沉重的身躯使得木门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小刘啊,忙着呢?”王胖子挺着标志性的啤酒肚,脸上挂着那种生意人惯有的、皮笑肉不笑的表情,“最近活儿怎么样?听说你手艺不错,生意应该挺红火吧?”他边说边踱着步,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工作台、材料架,甚至是堆在墙角的废料框。

刘伟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放下手中的打磨机和玉牌,站起身,有些局促地应道:“还……还行,王叔,混口饭吃罢了。您怎么有空过来了?”

王胖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窗边,假装看着窗外的院子,状似无意地,仿佛只是随口一提,但每个字都带着分量:“我听说……你前段时间,好像跟街面上几个老家伙,打听过这院子以前的事儿?”他转过身,小眼睛里不再有丝毫笑意,只剩下精明的、审视的光芒,紧紧盯着刘伟。

刘伟背后瞬间沁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心脏骤然收紧。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露怯。他努力让脸上的肌肉放松,甚至挤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笑容,语气尽量轻松自然:“哦,您说这个啊。就是闲聊,碰巧听人提了一嘴,说这院子以前……嗯……死过人。我这人有时候好奇心重,就随口多问了两句。没别的意思,王叔您别介意。”

“哼,”王胖子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语气明显带上了警告的意味,“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没什么好打听的!我告诉你,小刘,有些话不能乱听,更不能乱说!这院子我接手之后,里里外外彻底翻新过,干净得很!我还特意请了白云观的大师来做过多场法事,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都镇住了!你呐,就安心住着,好好雕你的玉,挣钱才是正理!别整天想那些有的没的,”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加重了语气,“对你没好处!”

“是是是,王叔您说得对!怪我,怪我多嘴!”刘伟连忙点头哈腰,做出一副受教的样子,“我就是一时好奇,以后绝对不提了,绝对不提了!您放心!”

王胖子又盯着他看了足足有十几秒钟,那目光像是要剥开他的表皮,直窥内心。最终,他似乎暂时满意了,嗯了一声,没再说什么,转身挺着肚子走了出去。

听着那沉重的脚步声渐行渐远,刘伟才缓缓吐出一口憋了许久的气,感觉后背的衣衫已经被冷汗濡湿了一片,紧紧贴在皮肤上,带来一阵冰凉的黏腻感。他扶着工作台,稳住有些发软的双腿,心中警铃大作。王胖子的这番警告,绝非空穴来风,他显然已经听到了风声,并且起了疑心,甚至可能是一种做贼心虚的试探。

“必须加快行动了……”刘伟望着窗外那片看似平静的水泥地面,眉头紧锁,一股强烈的紧迫感攫住了他。匿名信如同石沉大海,王胖子这边又提高了警惕,局势正在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他不能再被动等待,必须想办法推动进程,否则,不仅秀荷的冤屈永无昭雪之日,连他自己,恐怕也会陷入未知的危险之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午夜灵异故事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