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暗流涌动
书名:晚明风云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9712字 发布时间:2025-10-17

第三十九章 暗流涌动

 

汉中的清晨总裹着秦巴山脉独有的清冽,晨雾尚未散尽,城楼上的号角声便刺破天际,绵长的余韵里,街道尽头传来车轮碾压青石板的沉响——张勇亲自押送的最后一批粮草,正从略阳方向缓缓驶入城中。粮车辘辘,每一辆都用粗麻绳捆扎紧实,覆盖着防雨的油布,护送的士兵甲胄上还沾着夜露,神色却愈发沉稳。

 

吴三桂负手立在城楼之上,玄色披风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望着粮车旁整齐列队的士兵,又看向路边驻足观望的百姓——有人捧着刚领到的粟米,踮脚眺望着粮车,眼中满是安稳的希冀。可他的眉头,却在无人察觉处微微蹙起,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城墙砖上的斑驳痕迹,那是历年战火留下的刻痕,深深浅浅,如同他此刻的心绪。

 

“将军是在忧心粮草后续供给?”田见秀不知何时悄然走上城楼,青灰色的铠甲上沾着些许尘土,显然是刚从城外防务处赶来。他顺着吴三桂的目光望向粮车,声音压得极低,却精准戳中了对方的心事。

 

吴三桂缓缓收回目光,视线越过城墙,落在远方云雾缭绕的山峦间,沉声道:“略阳存粮虽足,却经不住汉中军民日日消耗,更遑论还要接济周边归附的南郑、城固等州县。多铎在信中说,博洛已驻守广元牵制张献忠,可广元到汉中的粮道至今未通,若存粮告急,这满城百姓、上万将士,难道要喝西北风不成?”

 

话音未落,一名斥候便浑身是汗地奔上城楼,甲胄歪斜,发髻散乱,奔至吴三桂面前便单膝跪地,气息急促得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将军!广元方向……广元方向传来急报!博洛将军率领的清军与张献忠残部在朝天关激战,粮道已被截断!博洛将军派人突围求援,恳请将军出兵夹击,打通粮道!”

 

“果然来了。”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那光芒锐利如刀,瞬间驱散了晨间的慵懒。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身后待命的将领们,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朝天关乃川陕咽喉,若被张献忠占据,不仅粮道断绝,汉中南部更是门户大开!赵豹!”

 

“末将在!”赵豹立刻上前一步,单膝跪地,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目光灼灼地望着吴三桂。

 

“你率领三千关宁铁骑,即刻驰援朝天关!务必与博洛汇合,不惜一切代价打通粮道!”吴三桂的声音掷地有声,“记住,此战不仅要胜,更要快——拖延一日,汉中的粮草便多一分危机!”

 

“末将遵命!”赵豹躬身领命,起身时动作干脆利落,转身便大步流星地走下城楼。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城外便传来马蹄疾驰的轰鸣,三千关宁铁骑如同一条玄色长龙,朝着南方疾驰而去,扬起的尘土在晨雾中渐渐散开,只留下震耳的蹄声回荡在汉中城上空。

 

田见秀望着赵豹离去的方向,眉头拧得更紧,语气中满是忧虑:“将军,赵将军带走三千精锐,汉中城内如今仅剩七千守军。李自成虽新败于定军山,可其残部仍盘踞在巴山深处,若他得知汉中兵力空虚,卷土重来,我们恐怕难以应对啊。”

 

“李自成新败,士气早已溃散,麾下士兵多是饥寒交迫的流民,短时间内绝不敢轻易来犯。”吴三桂摇了摇头,目光却愈发深邃,落在远处云雾缭绕的巴山方向,“倒是张献忠,此人狡诈多疑,素来擅长趁虚而入。此次袭击朝天关,恐怕不止是为了截断粮道,更是想试探我们汉中的虚实——他若见我们兵力空虚,说不定会铤而走险,从南路突袭汉中。”

 

正说着,张勇便捧着一卷名册匆匆赶来,他身着文官袍服,却比寻常文官多了几分武将的干练,走到吴三桂面前躬身行礼:“将军,归附州县的户籍统计已毕。南郑、城固、洋县三县,共计缺粮百姓三万余户,按每日每人半升粟米的定量分发,现存粮草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月。另外,略阳府库中发现一批前朝遗留的军械,虽有些许锈蚀,却还能用,末将已让人加紧修缮,预计十日内可修缮完毕,补充军中所需。”

 

吴三桂接过名册,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百姓的户数与缺粮数量,每一个数字都沉甸甸的。他快速翻阅一遍,将名册递还给张勇,声音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一个月……时间太紧了。你立刻选派得力亲信,快马前往潼关面见多铎,将朝天关的危急局势如实告知,让他尽快协调粮草支援——告诉他,汉中若失,潼关亦难独存!另外,修缮军械的事绝不能停,让工匠们日夜赶工,哪怕多修缮一副甲胄、一把长刀,也是多一分底气。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备战的准备,不能有丝毫松懈!”

 

“末将明白!”张勇躬身应道,接过名册便转身离去,步履匆匆,连额角的汗水都来不及擦拭。

 

就在此时,一名亲兵捧着一封密信快步走上城楼,神色凝重得近乎僵硬,双手将密信奉上,声音压得极低:“将军,北京传来的密信,是您留在京城的眼线连夜送出的,昨日深夜才抵达汉中。”

 

吴三桂心中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接过密信,指尖触到信纸时,只觉一片冰凉——信纸泛黄发脆,上面的字迹潦草急促,显然是在极度仓促的情况下写就,甚至有些笔画都因手抖而歪斜。

 

他快速展开密信,目光扫过字迹,脸色一点点沉了下来,握着信纸的手指渐渐收紧,指节泛白,几乎要将信纸捏碎。信中写道:“摄政王多尔衮于三日前召议政王大臣会议,专题商议陕西防务。会上,镶白旗大臣苏克萨哈弹劾将军拥兵自重,截留略阳粮草,意图不轨。多尔衮虽未当场表态,却已暗中调遣英亲王阿济格,率领两万八旗兵进驻山西太原,虎视陕西,名为防备李自成残部,实则……监视将军动向。”

 

“阿济格……”吴三桂低声念出这个名字,语气中满是冰冷的嘲讽,指尖因用力而微微颤抖,“多尔衮果然还是容不下我。他调阿济格进驻山西,美其名曰防备李自成,实则是想将刀子架在我脖子上!生怕我在陕西站稳脚跟,脱离他的掌控!”

 

田见秀与刚折返的张勇闻言,脸色皆是骤然大变。阿济格是多尔衮的亲弟弟,素来骄横跋扈,战功赫赫却性情残暴,向来瞧不起吴三桂这样的降将。若是他率军进入陕西,必定会对吴三桂处处掣肘,甚至可能借着“协助防务”的名义,夺走汉中的兵权——到那时,吴三桂多年经营的关宁铁骑,恐怕会沦为他人鱼肉。

 

“将军,不如我们立刻上奏朝廷,陈明汉中防务的艰难,将击溃李自成、安抚百姓的功绩一一列明,让摄政王知晓您的忠心,收回调遣阿济格的成命?”张勇急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慌乱。他跟随吴三桂多年,深知这位将军的处境,一旦失去兵权,等待他们的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吴三桂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城楼之下的汉中城——街道上已有百姓开始忙碌,有人扛着锄头前往城外的农田,有人在街边摆摊售卖少量的杂粮,孩童的嬉笑声隐约传来,一派安稳景象。他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无奈与冷冽:“上奏?没用的。多尔衮心意已决,我们越是上奏辩解,他越是会怀疑我们心怀不轨。如今之计,唯有尽快稳固陕西局势,让他知道,没有我吴三桂,这陕西的防务便是一盘散沙,李自成、张献忠残部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他想牢牢掌控陕西,便离不开我!”

 

他猛地转身,目光落在田见秀身上,语气陡然变得坚定:“田将军,你即刻前往阳平关,接替那里的防务。加固关隘城墙,增设箭楼与烽火台,再从驻守士兵中抽调精锐,组成巡逻队,密切关注山西方向的动静——一旦发现阿济格的部队有任何异动,哪怕只是前哨探马,也要立刻快马回报!”

 

“末将遵命!”田见秀躬身领命,转身便大步离去,甲胄碰撞的声响在城楼之上渐行渐远。

 

吴三桂又看向张勇,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张勇,你继续负责粮草的分发与军械的修缮,绝不能出任何差错。另外,你亲自前往归附的州县,安抚那些州县官员——告诉他们,只要真心归附,朝廷承诺的赋税减免定会兑现,我吴三桂也绝不会亏待他们。让他们安心治理地方,收拢流民,恢复农耕,不要因北京的动静而心生二心。”

 

“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张勇沉声应道,眼中满是坚定。他知道,此刻唯有稳住后方,才能让吴三桂无后顾之忧。

 

将领们纷纷离去,城楼之上只剩下吴三桂一人。晨雾早已散尽,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城墙上,却驱不散他心中的阴霾。他望着北京的方向,眼神复杂难辨——那里曾是他渴望效忠的朝堂,如今却成了悬在他头顶的利剑。多尔衮的猜忌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正一点点收紧,而他与多铎的联盟,看似稳固,实则脆弱不堪。一旦多尔衮施压,多铎是否还会选择与他联手,谁也无法预料。

 

“将军,夜深了,风大,您该回府歇息了。”亲兵不知何时走上前来,手中捧着一件厚厚的披风,声音轻柔地提醒道。

 

吴三桂缓缓回过神,才发现天色早已暗了下来。汉中城内渐渐亮起灯火,百姓们点燃的油灯如同点点繁星,缀在残破的屋檐下,照亮了坑洼的街道,也驱散了连日来的肃杀之气。远处传来士兵们操练的呐喊声,夹杂着百姓们低声的交谈,虽显疲惫,却多了几分安稳的烟火气。

 

他接过披风,却没有立刻披上,只是望着城中的灯火,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无论多尔衮的猜忌多么深重,他都要守住汉中,守住这些百姓,守住关宁铁骑的弟兄们,守住这来之不易的立足之地。这是他的底线,也是他唯一的执念。

 

次日清晨,赵豹率领的三千关宁铁骑便抵达了朝天关。远远望去,朝天关下已是一片混战,博洛率领的清军被张献忠残部围困在关下,旗帜歪斜,士兵们虽仍在奋力抵抗,却已是强弩之末,不少人铠甲破损,身上带着伤口,却依旧死死守住阵地,不让敌军前进一步。

 

“杀!”赵豹厉声喝道,手中长枪向前一指,三千关宁铁骑如同出鞘的利剑,从侧翼发起冲锋。玄色的洪流瞬间冲入张献忠的部队,马蹄踏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马刀挥舞,寒光闪烁,瞬间便冲垮了敌军的阵型。

 

张献忠的残部本就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多是逃兵与流民,士气早已低落,此刻见关宁铁骑如猛虎下山般冲来,顿时慌了神,阵型大乱,纷纷丢盔弃甲,转身溃逃。

 

博洛立于马上,见援军赶到,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喜色。他立刻挥舞着手中的长刀,高声下令:“将士们!援军已到!随我杀出去!”

 

清军士兵们瞬间士气大振,纷纷跟着博洛杀出关下,与赵豹的部队汇合,两面夹击之下,张献忠残部溃不成军。一时间,朝天关下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关前的土地,尸体层层叠叠,丢弃的兵器与旗帜散落一地。

 

半个时辰后,战斗终于结束。张献忠残部被杀三千余人,被俘两千余人,其余残兵纷纷朝着大巴山方向溃逃而去。博洛策马来到赵豹面前,翻身下马,拱手道谢:“多谢赵将军驰援!若非将军及时赶到,我军恐怕早已全军覆没!”

 

赵豹亦翻身下马,回礼道:“博洛将军客气了。我家将军吩咐,朝天关乃川陕咽喉,务必与将军联手守住此地,打通粮道。如今粮道已通,还请将军尽快将粮草运往汉中——汉中军民,已快断粮了。”

 

“放心!”博洛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我已让人清点粮草,明日便亲自押送,启程运往汉中。只是张献忠虽败,却逃入了大巴山,此人一日不除,终是后患。”

 

“我家将军也料到了这一点。”赵豹沉声道,“将军让我转告您,待粮草运抵汉中后,我军将与将军麾下兵力汇合,联手进剿大巴山,彻底肃清张献忠残部,永绝后患!”

 

博洛闻言,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喜色:“好!有吴将军相助,定能一举歼灭张献忠!”

 

与此同时,汉中城内的府衙中,吴三桂正站在巨大的地图前,目光紧紧锁在陕西的疆域上。地图是用麻布绘制的,上面用朱砂标记着李自成和张献忠残部的盘踞之地,用靛蓝标记着清军的驻防区域——汉中位于中心,如同一片孤立的岛屿,被各方势力紧紧包围着,北有李自成残部,南有张献忠余孽,东有多铎驻守的潼关,而西北方向,山西太原的位置上,他刚刚用墨笔点下了一个小小的“阿”字,那是阿济格的象征,如同一个潜藏的猛兽,正虎视眈眈。

 

“将军,北京又传来密报!”一名亲兵匆匆走进府衙,手中捧着一份折叠整齐的密报,神色比昨日更为凝重,“阿济格率领的两万八旗兵已抵达太原,正在整顿军备,看样子不出十日,便要进入陕西了。另外……另外摄政王还下了一道密旨,让将军将汉中的部分兵权交给镶黄旗将领巴布海,由其协助将军治理汉中防务。”

 

“交出兵权?”吴三桂猛地转过身,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他一把夺过密报,快速扫过上面的字迹,猛地将密报掷在地上,拳头重重砸在地图上,震得桌上的油灯都微微晃动,“多尔衮这是想一步步架空我!他以为派一个镶黄旗的将领来,就能掌控汉中?简直是痴心妄想!”

 

亲兵吓得连忙低下头,大气不敢出,府衙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剩下吴三桂粗重的喘息声。

 

过了许久,吴三桂才缓缓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怒火。再次睁开眼时,眼中的怒火已被冰冷的平静取代,那平静之下,是更深沉的决绝。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我命令,暂停向北京上奏战报,所有战报先呈给我过目。另外,让田见秀加快阳平关的防御工事修缮,再从归附州县抽调两千壮丁编入军中,由老兵带队训练,增强守军实力。告诉巴布海,汉中防务紧张,兵力部署已定型,若他想来‘协助’,便先驻守阳平关,待局势稳定后再议兵权之事!”

 

“是!”亲兵连忙躬身领命,捡起地上的密报,匆匆离去。

 

吴三桂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望着窗外的天空。乌云密布,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头顶,看样子很快就要下雨了。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多尔衮的猜忌、阿济格的威胁、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残部,还有多铎那微妙的态度,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他紧紧困在汉中。

 

但他绝不会坐以待毙。

 

“多尔衮,你想把我当成棋盘上的棋子,随意摆布,那我便偏要打破这棋盘!”吴三桂握紧手中的断水刀,刀鞘上的纹路硌得掌心生疼,却让他愈发清醒,“陕西的局势,该由我吴三桂说了算!谁也别想夺走我手中的兵权,谁也别想毁了这汉中的安稳!”

 

此时的潼关城内,多铎正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吴三桂送来的求援信,眉头紧锁。书房内光线昏暗,烛火摇曳,映得他脸上的神色愈发复杂。他身边的副将穆里玛低声道:“王爷,吴三桂求援,我们若是出兵相助,恐怕会触怒摄政王。可若是不帮,吴三桂一旦战败,汉中失守,陕西局势便会彻底崩溃,到那时,我们驻守潼关,也会陷入险境啊。”

 

多铎缓缓放下信,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落在窗外潼关的方向,沉声道:“多尔衮调阿济格进驻山西,打的便是让我们与吴三桂互相猜忌、互相牵制的主意,他好坐收渔利,牢牢掌控陕西。可他忘了,唇亡齿寒,若是吴三桂倒了,下一个便是我。陕西若是丢了,我们这些驻守边疆的将领,在他眼中便没了利用价值,到那时,等待我们的,恐怕便是鸟尽弓藏的下场。”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陕西地图前,手指重重落在朝天关的位置,语气坚定:“传我命令,派五千八旗兵驰援朝天关,由副都统拜音图率领,协助吴三桂和博洛肃清张献忠残部。另外,立刻派人前往太原,面见阿济格,告诉他陕西局势紧张,朝天关刚遭战火,汉中兵力空虚,此时不宜进入陕西,以免打乱防务部署,让反贼有机可乘!”

 

“王爷,这样做……恐怕会彻底得罪摄政王啊。”穆里玛忧心忡忡地说道,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多尔衮的手段,他们这些人再清楚不过,若是触怒了这位摄政王,后果不堪设想。

 

“得罪又如何?”多铎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那光芒中带着几分桀骜与决绝,“若是陕西丢了,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好下场。多尔衮远在北京,高居庙堂之上,根本不知道陕西的艰难——李自成、张献忠残部未除,百姓流离失所,粮道断绝,兵力空虚,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他想掌控全局,却只会用制衡的手段,将我们推向绝境。”

多铎走到窗边,望着潼关城外连绵的山峦,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他以为我与吴三桂皆是砧板上的鱼肉,却忘了,我们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靠的从来不是顺从。只有我们二人联手,才能守住陕西,也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与地位。至于多尔衮的不满……先熬过眼前的难关再说!”

穆里玛看着多铎决绝的神色,心中的疑虑瞬间消散,连忙躬身道:“王爷高见!末将这就去安排,确保援军今日便启程!”说罢,便大步流星地走出书房,脚步声在走廊上渐行渐远。

多铎重新拿起吴三桂的求援信,指尖拂过信上“陕西防务,需你我共担”的字迹,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复杂的笑容。这联盟本就是权宜之计,他与吴三桂之间,既有共同的敌人,也有潜在的猜忌,可此刻,他们却不得不紧紧绑在一起,如同两条在绝境中相互取暖的毒蛇,既要防备对方的獠牙,又要携手对抗共同的天敌。

“吴三桂啊吴三桂,”他低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若是你敢借着联手的名义壮大势力,他日我定要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八旗铁蹄。”

与此同时,汉中城内的府衙中,吴三桂正对着地图沉思,张勇匆匆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喜色:“将军!潼关传来消息,多铎王爷已派五千八旗兵驰援朝天关,由副都统拜音图率领,预计三日内便可抵达!另外,多铎还派人前往太原面见阿济格,劝阻他暂时不要进入陕西!”

吴三桂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紧绷的眉头终于稍稍舒展。多铎的选择,既在他的预料之中,又让他暗自松了口气。他知道,多铎终究是个聪明人,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没有被多尔衮的制衡之术冲昏头脑。

“好!”吴三桂沉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多铎此举,不仅能加快清剿张献忠残部的速度,更能暂时稳住阿济格,给我们争取时间。告诉赵豹,让他与博洛、拜音图汇合后,务必尽快肃清大巴山的张献忠残部,不可拖延——粮草已快见底,我们耗不起!”

“末将明白!”张勇躬身应道,又递上一份名册,“另外,归附州县的壮丁已抽调完毕,共计两千人,皆为青壮,已编入军中,由老兵带队训练。略阳修缮的军械也已完成大半,今日便可分发到士兵手中。”

吴三桂接过名册,快速翻阅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做得好。让训练的将领严格要求,不求他们立刻成为精锐,但至少要能拿起兵器守城。另外,粮草的分发一定要严格把控,每日定量,绝不能提前耗尽——告诉百姓,待粮道彻底打通,定会加倍补发,让他们安心。”

“将军放心!”张勇应道,转身离去时,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府衙内再次恢复寂静,吴三桂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雨点打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密的水花,将汉中城冲刷得愈发洁净,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却驱不散他心中的阴霾。

多铎的援军虽解了燃眉之急,可阿济格的威胁仍在。那两万八旗兵驻扎在太原,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更何况,多尔衮让巴布海前来“协助”防务,明摆着是想安插眼线,一步步架空他的兵权。这陕西的局势,看似暂时安稳,实则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将军,朝天关传来急报!”一名斥候匆匆跑进府衙,单膝跪地,“赵将军与博洛将军、拜音图将军汇合,已率军进入大巴山清剿张献忠残部!张献忠残部负隅顽抗,双方在木门道展开激战,赵将军派人求援,希望将军能再派两千兵力支援!”

吴三桂心中一沉,木门道地势险要,两侧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易守难攻,张献忠残部若是在此设伏,后果不堪设想。可汉中城内兵力本就空虚,若是再派两千兵力驰援,城中便只剩下五千守军,一旦李自成或阿济格有异动,根本无力应对。

“将军,木门道地势险要,张献忠残部若是设伏,赵将军恐怕会陷入险境!”张勇不知何时又折返回来,听到斥候的禀报,脸色顿时变得凝重。

吴三桂沉默片刻,目光落在地图上木门道的位置,手指重重按在上面,沉声道:“木门道不能丢!若是赵豹被困,不仅清剿张献忠的计划会失败,朝天关的粮道也会再次陷入危机。张勇,你立刻从归附州县的壮丁中挑选一千人,再从城中守军抽调一千人,由你亲自率领,驰援木门道!”

“末将遵命!”张勇躬身领命,眼中没有丝毫犹豫。他知道,此刻唯有全力以赴,才能渡过难关。

“记住,务必小心谨慎,抵达木门道后先与赵豹汇合,摸清敌情再发动进攻,不可冒进!”吴三桂叮嘱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张勇虽擅长治理民政,却不擅长领兵作战,让他率军驰援,也是无奈之举。

“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张勇说罢,便转身大步离去,很快,城外便传来了集结士兵的号角声。

吴三桂望着张勇离去的方向,心中满是沉重。汉中城内的守军已不足五千,兵力空虚到了极点,若是此时李自成从巴山卷土重来,或是阿济格率军进入陕西,他根本无力应对。可他没有选择,木门道的战事关系到粮道的安危,关系到陕西的局势,他必须赌一把。

“将军,阳平关传来消息,田将军已加固好关隘,增设了箭楼与烽火台,巡逻队也已派出,密切关注山西方向的动静,暂时没有发现阿济格的部队有异动。”一名亲兵走进来,禀报着阳平关的情况。

吴三桂点了点头,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阿济格暂时没有异动,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应对眼前的危机。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陕西的疆域,心中暗暗盘算着:待肃清张献忠残部,粮道彻底打通后,便立刻收拢兵力,加固汉中的防务,同时联络周边的清军将领,形成联防,让多尔衮知道,没有他吴三桂,陕西便守不住!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捧着一封密信走进来,神色慌张:“将军!北京传来的密信,是您留在京城的眼线送来的,说……说摄政王多尔衮已得知多铎派军驰援汉中,龙颜大怒,下令让阿济格即刻率军进入陕西,接管汉中的防务!”

“什么?”吴三桂猛地转过身,一把夺过密信,快速阅读起来。信中内容与亲兵所说一致,多尔衮因多铎擅自派兵驰援汉中,认为多铎与吴三桂暗中勾结,意图不轨,已下令让阿济格即刻率军进入陕西,接管汉中的防务,同时剥夺了多铎在陕西的部分兵权。

“多尔衮!”吴三桂怒喝一声,猛地将密信掷在地上,拳头重重砸在桌案上,震得桌上的油灯都倒在了地上,火焰瞬间蔓延开来。

亲兵吓得连忙上前扑灭火焰,府衙内顿时一片狼藉。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目光变得愈发冰冷。多尔衮的猜忌终于爆发,阿济格即将率军进入陕西,接管汉中的防务,这意味着他多年的经营即将化为泡影,甚至可能性命不保。

“将军,阿济格若是率军进入陕西,我们该如何应对?”张勇匆匆折返回来,听到这个消息,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吴三桂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想接管汉中的防务,也要看我吴三桂答不答应!传我命令,让田见秀加强阳平关的防务,一旦发现阿济格的部队进入陕西,便立刻点燃烽火,同时率军阻拦,拖延他们的进军速度!让赵豹和张勇加快清剿张献忠残部的速度,务必在阿济格抵达汉中前结束战斗,率军返回!另外,派人前往潼关,告诉多铎,多尔衮已下令让阿济格进入陕西接管汉中的防务,让他尽快想办法应对!”

“将军,这样做……岂不是公然违抗摄政王的命令?”张勇担忧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恐惧。公然违抗摄政王的命令,等同于谋反,后果不堪设想。

“违抗又如何?”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疯狂,“他想夺我的兵权,取我的性命,我难道还要束手就擒不成?陕西的防务是我一手稳固的,汉中的百姓是我一手安抚的,这兵权,这汉中,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他走到墙边,取下挂在墙上的断水刀,拔刀出鞘,寒光闪烁,映得他眼中满是决绝:“告诉所有将士,阿济格率军前来,并非是为了协助防务,而是为了夺我兵权,害我性命!若是不想让我们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不想让汉中的百姓再次陷入战火,便与我一起,守住汉中!”

“将军!”张勇望着吴三桂决绝的神色,眼中满是敬佩,他单膝跪地,沉声道,“末将愿与将军共存亡!誓死守住汉中!”

“好!”吴三桂扶起张勇,眼中满是坚定,“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加固城防,准备迎接一场恶战!”

“是!”张勇领命而去,很快,汉中城内便响起了集结的号角声,士兵们纷纷拿起兵器,登上城墙,严阵以待。

吴三桂手持断水刀,走到府衙外,望着城中忙碌的士兵和百姓,心中满是感慨。他从辽东到山海关,再到汉中,一路征战,从未有过片刻安稳。如今,他终于在汉中找到了一丝立足之地,却又要面临多尔衮的猜忌和阿济格的威胁。

但他绝不会退缩。

他抬头望向天空,春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乌云渐渐散去,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汉中城上,将这座饱经战火的城池染成了金色。他握紧手中的断水刀,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阿济格也好,多尔衮也罢,谁也别想夺走他的一切!

此时的太原城内,阿济格正坐在府衙中,手中拿着多尔衮的密令,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他放下密令,对身边的副将道:“传我命令,全军即刻启程,前往汉中!本王要亲自接管汉中的防务,让吴三桂那个降将知道,谁才是陕西真正的主人!”

“是!”副将领命而去,很快,太原城内便响起了集结的号角声,两万八旗兵纷纷拿起兵器,登上战马,朝着汉中方向疾驰而去。

一场决定陕西命运的较量,即将开始。吴三桂站在汉中城楼上,望着远方,眼中满是决绝。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系到他的性命与兵权,更关系到汉中百姓的安危,关系到陕西的局势。他必须赢,也只能赢!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汉中城上,将这座城池染成了温暖的金色。吴三桂握紧手中的断水刀,心中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要守住汉中,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守住自己的命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晚明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