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值得注意的是,” 陈礼补充道,
“对于普通的词汇,他们的‘脑屏’上可能显现的就是字本身的形状,
但对于这些特定的词汇,却呈现出如此异常且充满象征意义的意象。
这在多次实验中都有重复观察到,促使李教授思考,是否存在一个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之外的‘信息场’或‘虚数空间’,
而某些特定的符号或词汇能够与之产生共振或连接。”
“聊完了‘手指识字’,大家是不是觉得已经很不可思议了?”
陈礼看着屏幕上依旧火热的弹幕,微笑着抛出了一个更吸引人的话题:
“但李嗣涔教授的研究还不止于此哦。
他们甚至尝试过一些听起来更像科幻小说的探索,比如——
培养所谓的‘时空穿越者’,或者说,开发预知未来的潜能。”
“预知未来?!就像电影里的那样吗?”雨宫心惊呼出声,眼睛瞪得圆圆的。
【弹幕】
【???真的假的?】
【这越来越玄乎了!】
【快讲讲!我想知道能不能预知下一期彩票号码!】
“没有那么夸张啦,”陈礼被弹幕逗笑了,“不知道有没有体验过既视感呢?或者说,有没有梦见过未来的某个场景,某些人,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刻印证了这个未来梦呢?”
【弹幕】
【有有有,我高中的时候就梦见过后天上课的画面!】
【瞳瞳酱说的是不是未来梦预测311大地震啊?】
【既视感!好像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啊!】
“李教授的实验中,确实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案例。
比如,据说有一位美国女学生,在一场重要考试的前两天,
她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梦,梦里竟然出现了完整的试卷,包括题目和答案。
醒来后她将信将疑地把梦到的内容记了下来,结果考试时发现,试卷竟然和她梦中的一模一样!”
“天哪!这太幸运了吧!”张晓薇捂住了嘴,
“这……这怎么训练?难道睡觉前把课本吃下去吗?”
【弹幕】
【哈哈哈哈吃课本可还行!】
【我经常梦到考试,但每次都是忘带笔或者找不到考场!】
【慕了慕了,这是什么神仙梦境!】
“当然不是吃课本啦,”陈礼笑着摇摇头,进入了更深入的讲解,
“李教授的研究发现,这种能力似乎和年龄有非常强的关系。
他们通过大量实验统计出一个‘年龄密码’:
· 6-8岁的儿童,通过一些特定的专注力训练和引导,表现出这种‘预知’或‘信息场感知’能力的成功率相对最高,据说能达到40%左右。
· 而一旦超过14岁,这种潜能就好像被‘锁住’了一样,成功率会骤降到3%甚至更低。”
“为什么呀?为什么长大了就不行了?”
雨宫心迫不及待地追问,这似乎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陈礼赞许地点点头,
“李教授团队也从生物学角度尝试给出解释。
他们认为,这很可能与人类大脑的发育过程有关。”
“在我们童年时期,大脑,尤其是前额叶皮层(负责逻辑推理、理性判断的区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这使得孩子们更容易接纳那些‘不合理’、‘不科学’的信息,他们的意识更像是一张白纸,
或者一个接收信号能力很强的‘天线’,更容易连接到那个所谓的‘信息场’。”
“而随着我们逐渐长大,接受系统的科学教育,我们的大脑被训练得越来越逻辑化、理性化。
强大的前额叶皮层会像一个严格的‘过滤器’或‘守门员’,会自动屏蔽掉那些不符合物理定律和日常经验的信息。
换句话说,不是能力消失了,而是我们大脑的‘防火墙’把它屏蔽掉了,因为我们学会了‘这不科学’。”
【弹幕】
【啊啊啊!原来是我太聪明了所以失去了超能力!】
【说得好有道理……我小时候好像也经历过一些奇怪的事,长大后就觉得是错觉。】
【所以中二病才是人类终极形态?(狗头)】
“为了更科学地验证这些现象,李教授他们还做了一些更‘硬核’的实验,”
陈礼继续介绍,引出了另一个概念,
“比如关于‘念力’或者说‘意念能量’的物理证据链研究。”
“他们使用了一种叫红外热像仪的设备,”她比划着解释,
“在一些声称具有‘念力’潜能的儿童集中精神时,热像仪有时会捕捉到他们手掌或身体周围出现异常的能量波动和温度变化,
研究者们称之为‘炁’场的可视化证据。”
“不仅如此,他们还设计了对照实验。
比如让普通儿童和这些特质儿童一起进行握力测试。
在普通状态下,大家的握力差不多。但当特质儿童被引导集中意念,想象将力量灌注于手臂时,
其中一部分人的握力输出竟然能瞬间提升200%甚至300%!
而普通儿童则很难通过意念做到这一点。”
【弹幕】
【握草!这不就是爆种吗?】
“为了解释所有这些现象,李教授尝试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陈礼试图用更形象的方式解释,
“我们的现实世界,这个能摸得到、看得见的世界,或许只是一个‘实数空间’。”
“而同时,可能存在一个和我们世界叠加在一起的、像‘虚数空间’一样的存在。
它无法被我们常规的感官直接探测到,但可能充满了各种信息。”
“所有这些实验,无论是手指识字、预知梦境还是念力,或许都是极少数人,在特定条件下,
短暂地让自己的‘意识天线’调频,连接并下载了来自那个‘虚数空间’或‘信息场’的信息或能量。”
陈礼稍稍停顿了一下,让观众消化一下信息,然后继续说:
“当然啦,李教授的这些研究和解释在科学界仍然存在很多争议。
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些现象无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重复验证,或者有其它的解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