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墨精
书名:异物志 作者:苗疆公子 本章字数:2702字 发布时间:2025-10-16

  大唐天宝年间,洛阳城中有个寒门学子,名叫柳知章。他读书刻苦,却资质平平,屡试不第,年过三旬仍是个白衣,靠在街头替人代写书信、抄录文书勉强糊口。

  他租住在城南一处破旧小院,家徒四壁,唯有一方祖传的松烟墨锭,被他视若珍宝。此墨黝黑发亮,触手生温,据说传自前朝某位制墨名家,柳知章只在最重要的时刻才舍得研磨使用。

  这年冬夜,天降大雪,寒气刺骨。柳知章为了准备来年春闱,仍在油灯下苦读。炭盆早已熄灭,他冻得手脚冰凉,呵气成霜。看着案头那几本翻烂了的经义,想到前途渺茫,家中老母期盼的眼神,不由得悲从中来,放下书卷,长吁短叹。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莫非我柳知章此生,真与功名无缘?”他喃喃自语,目光落在手边那方古墨上,心中一动。也罢,与其抱守残缺,不如倾尽所有,奋力一搏!他起身舀来一小瓢珍藏的雪水,挽起袖子,亲自在那方端溪旧砚上,用力研磨起来。

  墨锭与砚台摩擦,发出沙沙的轻响,浓郁的墨香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柳知章全神贯注,将对功名的渴望、对命运的不甘、以及胸中积郁的所有才思与块垒,都倾注在这研磨的动作之中。他并未察觉,随着他的心意流转,那墨锭上竟隐隐泛起一层极淡的、如同水波般的幽光。

  墨成,色如漆,光泽可鉴。柳知章铺开一张微黄的宣纸,提笔蘸饱了浓墨,准备写下心中酝酿已久的策论。笔尖即将触纸的刹那,异变突生!

  那砚池中的墨汁竟无风自动,如同拥有生命般向上涌起,迅速凝聚成一个巴掌大小、通体黝黑、五官模糊却透着灵秀之气的小人儿!这墨色小人站在砚台边缘,对着目瞪口呆的柳知章拱了拱手,一个清朗如童子般的声音直接在柳知章脑海中响起:

  “承蒙先生多年珍藏,更以心头血性、文思执念为引,点醒吾之灵识。墨精玄圭,拜见主人。”

  柳知章惊得险些将笔扔掉,结结巴巴道:“你……你是何方精怪?”

  墨精玄圭“走”下砚台,在书案上留下几个小小的湿印,笑道:“非怪也。吾乃先生祖传墨锭,受书香浸润,又得先生十数年心血滋养,更兼今夜先生以极致心念研磨,方凝聚这点灵性,显化而出。吾之本源,便是这‘墨’,亦是与先生心意相通之‘文心’。”

  柳知章将信将疑,但见这墨精言语清晰,态度恭谨,并无恶意,心下稍安。他试探着问道:“你既自称‘文心’,可知我心中所忧,可能助我?”

  玄圭点头:“先生所忧,不过功名二字。吾虽不能替先生考试,却可助先生理顺文思,激发灵感,笔下生花。” 说着,它小手一挥,砚中墨汁飞起几缕,在空中化作数个结构精妙、立意新颖的破题句子,正是柳知章苦思不得其解的那篇策论开头。

  柳知章一看,只觉茅塞顿开,思路豁然开朗!他大喜过望,连忙提笔,依照玄圭的提示,文思泉涌,奋笔疾书。玄圭则在一旁,或引经据典,提示精要;或斟酌字句,推敲韵律。有它相助,柳知章下笔如有神助,不仅速度极快,文章更是锦绣灿烂,远胜从前。

  自此,柳知章与墨精玄圭日夜相伴。他读书,玄圭便在一旁讲解疑难;他作文,玄圭便帮他构思润色。柳知章的学问文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精进,原本晦涩的经典如今一点即透,下笔成章,字字珠玑。

  次年春闱,柳知章携玄圭暗中相助,果然高中进士,名次颇佳!放榜之日,他欣喜若狂,对玄圭感激不尽。授官之后,他谨记玄圭告诫,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所写公文奏章,条理清晰,切中时弊,颇得上司赏识。

  然而,官 场沉浮,人心易变。柳知章初入仕途,尚能保持本心,但随着地位升高,周围奉承之人日多,他渐渐有些飘飘然起来。有时为了迎合上官,他会让玄圭将公文写得更加圆滑世故;有时为了打压政敌,他会让玄圭在弹劾奏章中暗藏机锋,甚至夸大其词。

  起初,玄圭还会出言规劝,提醒他勿忘初心。但柳知章被权势迷了眼,只觉玄圭聒噪,反而责怪它不够“得力”。玄圭身上的墨色,似乎也因柳知章心性的变化,而少了几分温润,多了些许沉滞。

  这年,柳知章奉命主考地方乡试。有豪绅欲使其子高中,送来重金贿赂。柳知章初时严词拒绝,但那豪绅锲而不舍,言语间又暗示能助他打通朝中关节,更上层楼。柳知章心动了,犹豫了。

  是夜,他对着玄圭,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让玄圭在阅卷时,对那豪绅之子的试卷稍加“润色”,使其名列前茅。

  玄圭沉默了许久,小小的黑色身躯微微颤抖。它抬起头,那双墨点般的眼睛望着柳知章,声音不再清朗,而是带着沉痛:“主人,你可知吾为何物?吾乃‘文心’,是正气、是风骨、是天地间至真至纯的道理在笔墨间的显化!你如今要吾做的,是玷污斯文,是玩弄权术,是以墨行污浊之事!此举,与杀吾何异?”

  柳知章被它说得面红耳赤,却仍强辩道:“不过是权宜之计!官场之中,谁人不如此?”

  “道不同,不相为谋。”玄圭的声音变得冰冷而决绝,“昔日先生以赤诚文心唤醒我,今日却要以污浊之念驱使我。吾宁碎,不瓦全!”

  话音未落,墨精玄圭那小小的身躯上,竟绽开无数道裂痕,如同破碎的瓷器!它最后看了柳知章一眼,那眼神中有失望,有怜悯,更有一种解脱般的决然。

  “砰”的一声轻响,墨精玄圭彻底碎裂,化作一滩再无灵性的普通墨汁,溅落在书案和地面上。与此同时,柳知章案头那方祖传的松烟古墨,也“咔嚓”一声,从中断裂,灵气全失。

  柳知章惊呆了,看着地上那滩墨迹和断裂的古墨,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也随之碎裂了。他颓然坐倒在地,想起当年寒夜苦读,与玄圭初次相见的情景,想起它助自己金榜题名时的喜悦,想起它昔日劝诫的忠言……巨大的悔恨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自此,柳知章仿佛失去了魂魄,文章变得平淡无奇,仕途也再无寸进,不久便因故被贬,郁郁而终。而那方断裂的古墨,则被后人随意丢弃,不知所踪。

  只有那“墨精择主,文心不易”的传说,偶尔还在一些真正的读书人之间流传,提醒着执笔之人,笔墨有灵,文心贵直。

  ---

  妖谱诠释:

  妖物:墨精(器物妖·文心显化)

  出处: 文房四宝通灵之说古已有之,墨精记载可见于《酉阳杂俎》、《稽神录》等。本章塑造墨为“文心”化身,强调其与执笔者心性道德的紧密关联。

  本相: 由上等松烟墨锭,经漫长岁月受书香文气浸润,再遇心思纯粹、执念深重的读书人以心血意念激发,方能孕育出的精灵。其形态为墨色小人,本质是“文心”的具象化,代表着文章的风骨、正气与灵性。能力在于辅助文思,激发灵感,提升文采。但其力量与执笔者的心性道德息息相关,心正则墨灵文佳,心邪则墨滞文污,若驱使行不义之事,则会导致其灵性崩溃,本体损毁。

  理念: 墨精本是文心化,心性污浊终自毁。 本章通过柳知章与墨精玄圭从相得益彰到决裂的悲剧,深刻地探讨了“文”与“人”的关系。真正的文章才华,其根基在于作者的品德与心性。墨精作为“文心”的象征,无法容忍污浊与不义,它的宁碎不全,是对堕落文人的最严厉惩罚,也捍卫了“文”的纯洁与尊严。故事警示世人,尤其是文人,切莫因追逐外物而迷失本心,玷污了手中之笔与胸中之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异物志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