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绝境破局2
“传我命令,”吴三桂转身对着身边的将领们说道,“立刻组织人手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安抚百姓。张勇,你负责将略阳的粮草分批运回汉中,妥善储存,同时清点府库,统计城中百姓的缺粮户数,按户分发粮食,务必让百姓们能吃上饱饭。”
“末将明白!”张勇躬身领命,转身便去安排——经历过无数次战乱,他比谁都清楚,安抚好百姓,才能守住这座城。
吴三桂又看向田见秀:“田将军,你熟悉汉中地形,立刻派人勘察周边的关隘,尤其是阳平关和定军山,加固防御工事,增设烽火台,一旦发现李自成或张献忠的残部动向,立刻传信回报。”
“末将遵命!”田见秀拱手应道,眼中满是敬佩。他曾以为吴三桂只是一员善战的武将,如今才发现,他不仅懂用兵,更懂民心与防务,这样的将领,才值得追随。
安排妥当后,吴三桂独自登上城楼,手中握着多铎的密信,指尖摩挲着信上的字迹。暮色再次降临,汉中城内渐渐亮起灯火,百姓们点燃的火把如同繁星,照亮了残破的街道,也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远处传来士兵们清理战场的声响,夹杂着百姓们低声的交谈,虽显疲惫,却多了几分安稳。
“将军,夜深了,风大,您该回府歇息了。”亲兵捧着一件披风走上前来,轻声说道。
吴三桂接过披风,却没有披上,只是望着潼关方向,沉声道:“多铎这封信,看似是示好,实则是提醒啊。”
亲兵不解地看着他,吴三桂继续说道:“多尔衮想让我们二人互相制衡,多铎却主动示好,既是想让我明白,陕西防务需你我联手,也是在告诉多尔衮,他无法单独掌控陕西——这是制衡,也是默契。”
正说着,远处的烽火台突然亮起一道火光,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火光接连亮起,在夜色中格外醒目。吴三桂心中一凛,立刻转身:“传我命令,全军戒备!看看是哪个方向的烽火!”
很快,斥候匆匆回报:“将军!是定军山方向的烽火!探子来报,李自成率领四万大顺军残部,正朝着定军山进发,看样子是想夺回略阳的粮草!”
“果然来了!”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却并不慌乱。他早已料到,李自成绝不会善罢甘休,失去了略阳的粮草,大顺军已是强弩之末,此次来犯,不过是困兽之斗。
“赵豹!”吴三桂高声喊道。
“末将在!”赵豹立刻上前,躬身听令。
“你率领五千兵力,即刻前往定军山支援,与驻守那里的守军汇合,务必守住定军山,拖延李自成的进军速度,等我率军支援!”
“末将遵命!”赵豹领命,转身便去集结部队,马蹄声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吴三桂又看向张勇:“张勇,你继续负责粮草的押运和分发,同时留守汉中城,加固城防,防备张献忠的残部偷袭——他虽战败,却未必会彻底退走,需多加防备。”
“将军放心!末将定守住汉中!”张勇沉声应道。
安排完毕,吴三桂翻身上马,手持断水刀,率领五千关宁铁骑,朝着定军山方向疾驰而去。夜色深沉,马蹄声在官道上疾驰,玄色的骑兵队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穿梭在秦巴山脉的夜色中。
次日清晨,吴三桂率领的部队抵达定军山附近。远远便看到定军山上烽火缭绕,喊杀声震天动地——赵豹的部队已经与大顺军交上了手。定军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赵豹率领士兵们依托山势,奋力抵抗,大顺军虽人数众多,却一时难以攻破防线。
“将军!您来了!”赵豹见吴三桂率军赶到,心中大喜,连忙策马迎了上来,“李自成的部队攻势很猛,弟兄们已经守了一个时辰了!”
吴三桂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战场——大顺军士兵们衣衫褴褛,面带饥色,显然是缺粮已久,却仍在拼死进攻,想来是知道,若是夺不回粮草,便只有死路一条。
“传令下去,两翼包抄!”吴三桂高声下令,“左翼部队从定军山北侧迂回,右翼部队从南侧绕后,截断大顺军的退路!中路部队随我正面冲锋,一举击溃敌军!”
“是!”将领们齐声领命,立刻率领部队行动起来。
关宁铁骑的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左翼部队朝着定军山北侧疾驰而去,右翼部队则绕向南侧,中路部队在吴三桂的率领下,朝着大顺军的正面阵地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杀啊!”
玄色的洪流瞬间冲垮了大顺军的前锋部队,刀光剑影之中,大顺军士兵纷纷倒地。李自成站在阵前,看着冲来的吴三桂,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他曾离一统天下只有一步之遥,如今却连一块立足之地都没有,还要受制于一个降将!
“吴三桂!本王与你势不两立!”李自成怒吼一声,手持鎏金宝剑,亲自率军冲锋。
吴三桂冷笑一声,策马迎了上去:“李自成!你残害百姓,颠覆社稷,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两人瞬间交手,断水刀与鎏金宝剑碰撞在一起,火花四溅,震得两人手臂发麻。吴三桂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又兼关宁铁骑士气正盛,而李自成连日征战,早已疲惫不堪,不过十几个回合,便渐渐落入下风。
就在这时,定军山两侧突然传来震天的呐喊声——赵豹率领的左翼部队和右翼部队已经绕到了大顺军的后方,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不好!被包围了!”大顺军的士兵们见状,顿时慌了神,军心大乱,纷纷转身溃逃。
李自成见状,心中满是绝望。他知道,大势已去,若是再恋战,定会被生擒。他狠狠瞪了吴三桂一眼,咬牙道:“吴三桂!今日之仇,本王记住了!他日定要你血债血偿!”说罢,便率领残部,朝着汉中以西的山区溃逃而去。
“追!”吴三桂高声下令,率领关宁铁骑趁机追击,斩杀大顺军士兵数千人,缴获兵器无数,直到追出数十里地,确认敌军不会再反扑,才下令收兵。
返回定军山时,天色已近正午。阳光洒在战场上,到处都是大顺军的尸体和丢弃的兵器,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赵豹走上前来,抱拳道:“将军,此次我们击溃李自成四万大军,斩杀三千余人,俘虏两千余人,彻底粉碎了他夺回粮草的企图!”
吴三桂点了点头,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李自成虽败,却未伤根基,他逃入山区,日后定然还会反扑。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尽快巩固汉中的防务,同时联络周边的清军将领,形成联防,才能彻底稳住陕西的局势。”
“将军说得是。”赵豹躬身应道。
两人正说着,一名亲兵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封密信:“将军!潼关再次送来密信,还是豫亲王的亲笔信!”
吴三桂心中一动,连忙接过密信。信上写道:“李自成溃逃入巴山,已成丧家之犬,不足为惧。张献忠残部退守川北,本王已令博洛率军驻守广元,牵制其动向。陕西防务,你主汉中,我主潼关,互为犄角,共抗逆贼,亦防朝中掣肘。多铎字。”
看完密信,吴三桂心中豁然开朗。多铎的意思很明确——两人表面上各司其职,实则互相支援,既挡住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反扑,也向多尔衮表明,陕西的防务离不开他们任何一个人,从而避免被多尔衮各个击破。
“好一个多铎!”吴三桂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笑容,“传我命令,将俘虏的大顺军士兵好生安置,愿意归降的,编入军中;不愿归降的,发放粮食,让他们回家务农。另外,派使者前往潼关,回复多铎,就说‘陕西防务,定与王爷共担,不负朝廷所托’。”
“是!”亲兵领命而去。
三日后,汉中城渐渐恢复了生机。街道上的血迹已被清理干净,倒塌的房屋正在重建,百姓们拿着官府分发的粮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城墙上,士兵们正在加固防御工事,城外的农田里,已有百姓开始耕种——经历过战乱,人们比谁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稳。
吴三桂站在城楼上,望着城中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他从辽东到山海关,再到汉中,一路征战,从未有过片刻安稳。如今,他终于在汉中找到了一丝立足之地,也与多铎形成了微妙的制衡,暂时摆脱了多尔衮的直接掌控。
“将军,”张勇走上前来,手中拿着一份奏折,“这是给朝廷的战报,详细说明了我们击溃李自成和张献忠的经过,还有多铎王爷协助牵制敌军的功劳,您看看是否妥当。”
吴三桂接过奏折,仔细看了一遍,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在奏折中提及多铎的功劳,既显我们的诚意,也让多尔衮知道,陕西的安稳,是我们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你立刻派人将奏折送往北京。”
“末将明白!”张勇躬身领命。
田见秀也匆匆赶来,脸上带着喜色:“将军!好消息!汉中周边的几个州县,得知我们守住了汉中,还分发粮食安抚百姓,纷纷派使者前来归附,愿意听从将军的调度!”
“好!”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立刻回复这些州县,告诉他们,只要他们真心归附,朝廷定会既往不咎,还会减免今年的赋税。另外,派官员前往各州县,协助治理,安抚百姓,稳固防务。”
“末将遵命!”田见秀领命而去。
城楼之上,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暖意。吴三桂望着远处的秦巴山脉,心中充满了坚定。他知道,这只是他在陕西立足的第一步,多尔衮的制衡、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残部、还有朝中的明争暗斗,都还在等着他。但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他有忠诚的将士,有归附的百姓,还有多铎这个微妙的“盟友”。
而此时的潼关城内,多铎正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吴三桂送来的回信,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身边的副将不解地问道:“王爷,您为何要与吴三桂联手?他毕竟是降将,若是他日势力壮大,恐成后患啊。”
多铎放下信,目光望向汉中方向,沉声道:“你不懂。多尔衮想借陕西局势,让我与吴三桂互相残杀,他好坐收渔利。可他忘了,我与吴三桂虽有分歧,却都是为了守住陕西。若是我与吴三桂反目,受益的只会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还有远在北京的摄政王。只有我们二人联手,才能守住陕西,也才能保住我们自己的地位。”
副将恍然大悟,连忙躬身道:“王爷高见!”
多铎笑了笑,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陕西安稳,需吴将军如臂助。”写完后,递给副将,“将这封信送往北京,呈给摄政王。”
副将接过信,匆匆离去。多铎走到窗边,望着汉中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深意。他知道,他与吴三桂的制衡与默契,不过是权宜之计。但至少现在,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守住陕西,抗衡多尔衮的掣肘。
汉中城内,吴三桂站在城楼上,望着潼关方向,心中同样清楚这一点。他与多铎的联盟,如同在刀尖上行走,既危险,又必要。但他别无选择,想要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想要守护关宁铁骑的弟兄和汉中的百姓,他必须学会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寻找破局之路。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汉中城上,将这座饱经战火的城池染成了温暖的金色。吴三桂握紧手中的断水刀,目光坚定——他的路,才刚刚开始。陕西的局势,如同一张复杂的棋局,而他与多铎,不过是棋盘上两枚互相制衡却又不得不联手的棋子。但他相信,只要他足够强大,终有一天,他能跳出这棋盘,掌控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