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动2
“加快行军速度!全军疾驰!务必在汉中城破之前赶到!”吴三桂高声下令,手中的断水刀直指天际,寒光刺破晨雾,“弟兄们!汉中城危在旦夕,城中百姓危在旦夕!我们若是晚到一步,便是血流成河!随我冲!”
“冲啊!杀!”
关宁铁骑的士兵们齐声呐喊,声浪震得周遭的树木都微微颤抖。他们纷纷夹紧马腹,抽出腰间弯刀,战马的嘶鸣声、马蹄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如同惊雷般朝着汉中方向冲去,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连晨光都被染成了昏黄。
而此时的汉中城内,早已是一片火海。
知府江禹绪身着一身崭新的青色官袍,外披轻便铠甲,手持一把青铜佩剑,正站在北门城楼上。他年近五十,面容清瘦,平日里是个文弱书生,此刻却脸色惨白如纸,双手紧握剑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连嘴唇都在微微颤抖。城楼下,大顺军和大西军的士兵如同蚂蚁般密密麻麻,黑色的旌旗上绣着“李”“张”二字,在风中猎猎作响,喊杀声震耳欲聋。
“守住!一定要守住!平西王的大军很快就到了!”江禹绪高声喊道,声音因恐惧而有些变调,却仍在强撑着鼓舞士气。他身后的守军大多是汉中本地的乡勇,装备简陋,不少人连铠甲都没有,只穿着粗布衣裳,手持锄头、镰刀等农具,此刻正缩在城垛后,眼神中满是恐惧,连射箭的手都在发抖。
“江禹绪!识相的就开城投降!”李自成勒马站在阵前,身着明黄色龙纹锦袍,外披玄色披风,腰间系着玉带,手中握着一把鎏金宝剑,剑鞘上镶嵌着七颗明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年近四十,面容黝黑,眼神冷厉如刀,望着城楼上的江禹绪,声音中满是怒火,“本王可以饶你不死,还能封你个知府做做!若是再负隅顽抗,等我攻破城池,定将你凌迟处死,让你全家陪葬!”
江禹绪咬紧牙关,强撑着挺直脊背,高声回应:“我乃大清命官,岂能向尔等逆贼投降!平西王大军不日便到,届时定将尔等一网打尽,碎尸万段!”
“平西王?”张献忠在一旁大笑起来,他身着黑色铠甲,铠甲上镶嵌着铜钉,手持一柄丈二长的鬼头刀,刀背上还挂着几缕干枯的发丝,面容狰狞,满脸横肉,一笑起来脸上的肉都在颤抖,“江知府,你莫不是糊涂了?吴三桂那个降将自身难保,被多铎逼得像条丧家之犬,还想来救你?今日这汉中城,我张某人是破定了!”
说罢,张献忠猛地抬手,朝着身后一挥:“给我撞!把城门撞开!进城之后,允许你们劫掠一日!”
“劫掠一日!”大西军的士兵们顿时沸腾起来,眼中闪过贪婪的光芒。他们推着一辆巨大的攻城锤,锤头裹着厚厚的铁皮,上面还沾着干涸的血渍,在数十名士兵的推动下,朝着城门狠狠撞去。
“咚!咚!咚!”
攻城锤撞击城门的声音如同惊雷,每撞一下,城门便剧烈摇晃一下,城楼上的砖石簌簌落下。城楼上的守军奋力抵抗,箭矢如雨般落下,滚石、热油顺着城墙倾泻而下,砸得大西军士兵惨叫连连,鲜血顺着城墙流淌,在城根下积成了暗红色的血洼。
可大顺军和大西军的人数实在太多,前赴后继,如同潮水般涌来。没过多久,城门在攻城锤的猛烈撞击下,发出“嘎吱嘎吱”的不堪重负之声,很快便被撞开一道半尺宽的缺口,几名大西军士兵趁机钻了进去,举刀便砍向守门的乡勇。
“杀!冲进去!”
大顺军和大西军的士兵们见状,如同疯了一般朝着缺口涌去,手中的兵器挥舞着,喊杀声、惨叫声、房屋倒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汉中城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江禹绪拔出佩剑,亲自率军冲上前去,朝着涌入城中的敌军砍去。可他毕竟是文弱书生,平日里连鸡都不敢杀,哪里是这些悍匪的对手?不过片刻,便被一名大顺军士兵划伤了胳膊,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官袍。
“知府大人!快退!”一名亲兵连忙上前,挡在江禹绪身前,手持长刀与敌军厮杀,可没过多久,便被数名敌军围攻,一刀刺穿了胸膛,轰然倒地。
江禹绪踉跄着后退几步,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心中满是绝望。他知道,汉中城破,已是迟早的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玄色的洪流如同神兵天降,从官道尽头疾驰而来,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为首的那员大将,玄甲浴风,手持断水刀,正是吴三桂!
“逆贼!休伤我大清官员!”吴三桂高声喊道,声音如同惊雷般响彻战场。他策马冲入敌军后方,断水刀寒光一闪,便将一名大西军士兵的头颅砍飞,鲜血溅在他的铠甲上,却让他愈发勇猛。
李自成和张献忠见状,脸色骤变。他们没想到,吴三桂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拦住他们!一定要拦住关宁铁骑!”李自成心中一阵慌乱,连忙拔出鎏金宝剑,朝着身后的大顺军士兵下令,“谁敢后退一步,斩立决!”
大顺军的士兵们纷纷转身,朝着关宁铁骑冲去。可关宁铁骑乃是久经沙场的精锐,战马精良,士兵勇猛,哪里是这些刚经历过战败的大顺军能抵挡的?玄色的洪流如同锋利的刀刃,瞬间便将大顺军的阵型冲开一道缺口,刀光剑影之中,大顺军士兵纷纷倒地,鲜血染红了大地。
张献忠见状,怒吼一声,手持鬼头刀亲自率军迎了上去:“一群废物!看本王的!”
他策马冲向吴三桂,鬼头刀带着呼啸的风声,朝着吴三桂的头颅砍去。吴三桂眼神一凛,侧身避开,断水刀顺势横扫,朝着张献忠的马腿砍去。张献忠连忙勒马后退,却还是慢了一步,马腿被划开一道深深的口子,战马吃痛,发出一声凄厉的嘶鸣,猛地将张献忠掀翻在地。
“王爷!”大西军的士兵们连忙上前,将张献忠扶起来。
张献忠狼狈地爬起来,看着自己受伤的战马,眼中满是怒火:“吴三桂!本王今日定要取你狗命!”
说罢,他手持鬼头刀,再次朝着吴三桂冲去。吴三桂冷笑一声,也不躲闪,手持断水刀迎了上去。两把刀碰撞在一起,发出“当”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震得两人手臂都微微发麻。
与此同时,张勇率领一万关宁铁骑,朝着汉中北门冲去,很快便与围攻城门的大顺军士兵展开了厮杀。关宁铁骑的士兵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长枪刺出,便有一名大顺军士兵倒下,很快便将涌入城中的敌军赶了出去,重新关上了城门。
田见秀则率领五千关宁铁骑,绕到敌军侧翼,朝着大西军的阵中冲去。他深知大西军军纪涣散,便下令士兵们高声呐喊:“张献忠被擒了!大西军快投降!”
大西军的士兵们听到喊声,顿时慌了神,纷纷转头看向阵中,阵型瞬间混乱起来。田见秀抓住这个机会,率领士兵们发起猛攻,很快便击溃了大西军的侧翼部队。
李自成见局势逆转,心中满是不甘。他知道,再打下去,他们只会败得更惨,便高声喊道:“撤!快撤!”
张献忠也知道大势已去,狠狠地瞪了吴三桂一眼,咬牙道:“吴三桂!今日之仇,本王记住了!他日定要你血债血偿!”说罢,便率领大西军的残部,跟着李自成一起,朝着汉中以西的方向溃逃而去。
“追!”吴三桂高声下令,率领关宁铁骑的士兵们朝着敌军溃逃的方向追去,斩杀了无数敌军,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
直到追出数十里地,确认敌军不会再反扑,吴三桂才下令停止追击,率军返回汉中城。
汉中城内,硝烟尚未散去,街道上到处都是尸体和血迹,房屋倒塌了大半,幸存的百姓们纷纷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跪在地上,朝着吴三桂的方向磕头致谢:“多谢平西王!多谢平西王救命之恩!”
吴三桂翻身下马,走到百姓们面前,扶起一名年迈的老者,沉声道:“乡亲们,不必多礼。守护百姓,是我身为大清将领的职责。你们放心,有我在,定不会让逆贼再伤害你们分毫。”
江禹绪连忙走上前来,对着吴三桂躬身行礼,脸上满是感激:“多谢平西王及时赶到,否则……否则汉中城便真的完了!”
吴三桂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满目疮痍的汉中城,心中满是沉重。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李自成和张献忠虽然溃逃,但实力并未大损,迟早还会卷土重来。而多铎在潼关坐视不理,多尔衮在北京虎视眈眈,他和关宁铁骑,依旧处在绝境之中。
“江知府,”吴三桂转身看向江禹绪,沉声道,“立刻组织人手,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安抚百姓。另外,清点一下城中的粮草和兵力,将详细情况报给我。”
“是!末将遵命!”江禹绪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张勇和田见秀也率军返回,走到吴三桂身边,抱拳道:“将军,此次战役,我们斩杀敌军三万余人,俘虏五千余人,缴获粮草十万石,兵器无数。我军伤亡不到两千人。”
吴三桂点了点头,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伤亡虽少,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李自成和张献忠虽然溃逃,但他们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而且……”他顿了顿,目光望向潼关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冷厉,“多铎在潼关坐视不理,显然是想借逆贼之手削弱我们的实力。接下来,我们的日子,怕是会更加艰难。”
张勇和田见秀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脸上纷纷露出凝重的神色。
“将军,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张勇问道。
吴三桂沉思片刻,沉声道:“首先,加固汉中城的防御,修补城墙,增设箭楼,做好应对敌军反扑的准备。其次,整顿军纪,加强训练,提升士兵们的战斗力。另外,派人去潼关,打探多铎的动向,同时密切关注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消息。最重要的是,联络汉中周边的清军将领,争取他们的支持,壮大我们的实力。”
“末将明白!”张勇和田见秀齐声领命。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封密信,躬身道:“将军,这是从潼关传来的密信,说是您安排在多铎身边的暗线送来的。”
吴三桂心中一凛,连忙接过密信,展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密信上写着:“多铎已收到摄政王密令,命其暗中切断汉中粮草供应,待李自成、张献忠再次来攻时,按兵不动,坐视吴三桂与逆贼两败俱伤,再出兵收拾残局。另,多铎已命副将博洛率军五千,驻守汉中与潼关之间的商州,阻断汉中与外界的联系。”
“好一个多尔衮!好一个多铎!”吴三桂将密信揉成一团,眼中满是怒火,“竟然想断我粮草,困死我和关宁铁骑!真是好狠毒的手段!”
张勇和田见秀也怒不可遏:“将军,多铎欺人太甚!我们不如率军返回潼关,与他决一死战!”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摇了摇头:“不可。我们若是率军返回潼关,便是抗旨不遵,多尔衮正好有理由治我们的罪。而且,汉中刚刚经历大战,百姓们需要我们守护,我们不能弃他们于不顾。”
他走到城墙边,望向远方的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既然他们想困死我们,那我们便偏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好!张勇,你立刻派人去四川边境,与当地的土司联络,看看能不能从四川购买粮草。田将军,你继续联络大顺军中的旧部,争取策反更多的人,壮大我们的实力。江知府,你负责安抚百姓,鼓励他们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争取实现粮草自给自足。”
“是!末将遵命!”三人齐声领命,转身离去。
吴三桂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汉中城外连绵的群山,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更加艰难,他不仅要面对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反扑,还要应对多铎和多尔衮的算计。但他不会放弃,为了关宁铁骑的弟兄们,为了汉中的百姓们,也为了他自己的命运,他必须坚持下去,在这乱世之中,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而此时的潼关城内,多铎正站在城楼上,望着汉中方向,手中拿着博洛送来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容:“吴三桂啊吴三桂,本王倒要看看,没有粮草,没有援军,你还能撑多久!等你和逆贼拼得两败俱伤,这陕西的天下,便彻底是我多铎的了!”
城楼下,八旗士兵们正在操练,呐喊声震天动地,却不知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汉中城内的吴三桂,如同一只被困在绝境中的猛虎,正在积蓄力量,等待着反扑的时机。而这陕西的局势,也因为这场汉中之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