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烽火连城
落鹰涧一役,火光映天,哀嚎遍野。
沈云昭立于高处,玄甲在火光中折射出冷硬的光。面具遮掩了她的神情,唯有一双沉静的眼,倒映着下方炼狱般的战场。
北凛大皇子萧景睿率领的精锐骑兵,此刻成了瓮中之鳖。滚木礌石截断退路,箭雨如瀑,收割着生命。浓重的血腥气随风弥漫,即便隔得很远,也仿佛能嗅到那令人作呕的气息。
“将军,萧景睿部前锋已溃,中军被截断,后军正在疯狂冲击出口!”副将赵闯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之前的憋屈在此刻尽数化为对镇北将军的敬佩。谁能想到,在布防图泄露、处处受制的情况下,将军竟能反手布下如此绝杀之局!
“传令李振,箭矢不必节省,覆盖射击至天明。令埋伏在涧口外的轻骑做好准备,待敌军溃兵冲出,衔尾追杀,三十里即止,不可恋战。”沈云昭的声音透过面具,听不出丝毫波澜,冷静得令人心折。
“得令!”赵闯精神抖擞,立刻下去传令。
沈云昭的目光依旧锁定着下方。萧景睿不能死在这里。一个死了的、无关紧要的皇子,对北凛是损失,但对揪出背后真正的黑手——那位深不可测的国师,以及可能潜伏在己方内部的“鬼主”——毫无益处。留下他,让他带着惨败和恐惧回去,才能让北凛内部的主战派与国师之间产生更大的裂痕。
这一战,她要赢,但赢的不仅仅是战场。
* * *
千里之外,京城,凤仪宫。
皇后娘娘亲手剥着水晶葡萄,将晶莹的果肉放入身旁女儿的碟中。沈云晦扮演的“昭华公主”乖巧坐着,眉眼间带着恰到好处的、属于姐姐沈云昭的那份温婉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坚韧。
“晦儿,北疆苦寒,你姐姐她……”皇后轻叹一声,美目中满是担忧,“虽说她武功高强,又有天机阁和暗影阁相助,但刀剑无眼,娘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沈云晦心中暖流划过,模仿着姐姐的语气,柔声安慰:“母后安心,姐姐的本事您还不知道吗?父皇常说,姐姐是天生将星,注定要守护我大靖山河的。更何况,暗影与天机必能护姐姐周全。”
她说着,拿起银箸,也替皇后布了一道她爱吃的点心,动作自然流畅。这并非伪装,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亲近。
* * *
北疆,黑水城帅府。
击退萧景睿的攻势,并未让沈云昭有丝毫松懈。她连夜重新调整了整个北疆的防御部署,废弃了原有大部分据点和路线,启用了一套连皇帝和天机阁都未曾完全备案的、她与妹妹私下推演过数次的备用方案。
“布防图泄露,旧体系已不可用。从即日起,各军联络、调动,全部启用‘暗影’三级密码,通过天机阁新设的北疆暗线传递。”沈云昭对着沙盘,对麾下核心将领下达指令,声音斩钉截铁,“没有固定驻防,以游骑、暗哨、机动营为主,我要让北凛拿到的那张图,变成一张废纸!”
将领们面面相觑,但落鹰涧的大胜让他们对这位戴着面具的年轻将军充满了盲目的信任,齐声应诺。
处理完军务,已是深夜。沈云昭屏退左右,独自在灯下展开了妹妹通过天机阁最高密级渠道送来的第二封信。
信中详细说明了朝堂动向,丞相一党果然借北疆失利和布防图失窃之事大做文章,试图安插亲信,均被“昭华公主”巧妙化解。信末,妹妹的笔迹略显凝重,提到了对鬼主“皇室血脉”之说的深入追查,以及一个惊人的发现——有迹象表明,北凛国师近年来,似乎一直在暗中搜寻与大靖皇室有关的、流落在外的物件或……人。
沈云昭指尖微微用力,信纸边缘泛起褶皱。鬼主……身世……北凛国师的搜寻……这几个线索串联起来,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
难道沈云辞,那个纨绔皇子,真的与北凛皇室有关?甚至……与国师有关?
若真如此,他潜伏在大靖皇室多年,所图为何?父皇母后知道吗?
她想起离京前,母后拉着她的手,语重心长:“昭儿,此去北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无论朝堂江湖,你与晦儿都要互相扶持,警惕身边每一个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
当时只觉母后是担忧过度,如今看来,母后似乎话中有话。
一股寒意悄然爬上脊背。比北凛大军更可怕的,是这隐藏在迷雾中的身份之谜与跨国阴谋。姐妹俩创建的暗影与天机,本是父皇母后授意,用于守护家国的利刃,如今却似乎要率先斩向这扑朔迷离的漩涡中心。
沈云昭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冰封的决然。无论对手是谁,无论背后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谁想破坏她所珍视的家国与亲人,谁就是她沈云昭不死不休的敌人!
她铺开信纸,提笔蘸墨,给妹妹回信。“朝堂稳住,大善。北疆已变阵,短期可持。鬼主之事,深查慎言,其心难测,安危为重。姐一切安好,勿念。”
笔锋停顿片刻,她又添上一行小字,唯有妹妹能看懂其间的凝重与决绝:“暗影所指,非止北凛。天机所向,或在萧墙。”
信纸被迅速封存,由亲信通过天机阁绝密渠道送出。帅帐外,北疆的夜风寒凉刺骨。沈云昭走到帐外,仰望星空。帝都方向,紫微星旁,似有阴云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