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匿名明信片】
—起—
周三清晨,校传达室窗口罕见地排起小队。
邮差刚走,留下一摞印着“樱花邮局”字样的明信片,粉白渐变,角上烫金邮戳像一枚袖珍月亮。
苏小夏抱着英语作业本路过,被室友安歌一把拽住:“帮我抽一张!据说抽到‘满月’戳的人,今天会有告白运。”
她笑着随手抽了一张——邮戳缺一角,像被咬掉的月亮。
“残月,看来运气不够。”安歌嘟囔,把明信片塞回她手里,“送你当草稿纸。”
回到教室,苏小夏把“残月”丢进抽屉,继续背《赤壁赋》。
早读铃响,林晚风踩着尾音进门,右手腕缠着新的星星创可贴——浅蓝底,五角星却故意画成六角。
她多看了两眼,心想:又换花样?
抽屉里,手机震动一声。
屏幕亮起——
“明信片,看了吗? ——★”
—承—
她愣了两秒,低头去翻那张“残月”。
背面原本空白,此刻却多出一行铅笔小字:
“今晚 6:30 图书馆旧书区 第五排背面 帮我把星星补圆”
字体向左倾斜,像刻意掩饰笔迹。
苏小夏心脏“咚”地一声:★把匿名游戏从论坛玩到现实了?
她瞄一眼讲台,老赵正背身写板书。
她飞快在草稿纸写:“为什么找我?”
拍照,通过校园短信平台发到那张明信片上的虚拟号。
几乎秒回——
“因为只有你,会把星星画成六角。”
她指节一紧,侧头看向林晚风——
他正低头记笔记,睫毛在鼻梁投下细线,右手背那颗“六角星”创可贴,随着写字动作微微鼓起。
难道是他?
一整天,她陷入“抓卧底”模式。
数学课,她故意把圆规掰成六角星形状,放在桌沿。
林晚风路过,扫一眼,没停。
体育课,她画了一串六角星在矿泉水瓶贴。
周宇航笑她:“画海星呢?”
叶芷却多看了两眼,笑意温柔。
嫌疑人范围扩大,线索却归零。
—转—
傍晚 6:15,图书馆旧书区。
斜阳透过百叶窗,把书架切成一条条金暗格子。
第五排背面,是监控死角。
苏小夏蹲下身,发现最底层一本《天文爱好者》1997 年版,书脊裂口,露出半截铅笔。
她抽出书——
封底内夹一张老照片:
手抄报省展那天,四人组合影,被放大成 A6 尺寸,她的脸却被裁掉,只剩林晚风半张侧影。
照片背面,铅笔字迹新鲜:
“把星星补圆,再把缺的人补回来。”
落款:★
她指尖发凉,照片却被人从背后轻轻抽走。
“果然来了。”
低哑男声,却不是林晚风——
沈砚站在逆光里,泪痣像一滴墨挂在眼角。
“照片我放的。”他晃了晃老照片,“也是我寄的明信片。”
苏小夏后退半步:“为什么?”
“想看你们谁先承认。”沈砚笑得温文尔雅,眼底却带着猫戏老鼠的兴味,“结果,两个都嘴硬。”
“你到底想干什么?”
“做实验。”他抬手,把那张残缺照片撕成两半,林晚风的那半递给她,“下周三,学生会换届演讲,你把这半张,贴到他演讲稿背面——我就告诉你★是谁。”
“如果我不呢?”
沈砚耸肩,从口袋掏出一张打印纸——
是日记本第 17 页的复印,上面有新添的红笔痕迹:
“苏小夏若违规,日记本原件,全校公示。”
她呼吸一滞:日记里,林晚风写过大段关于她的隐晦心事。
一旦被公开,无异于在全校面前被剥光。
—合—
周一凌晨,宿舍。
苏小夏坐在上铺,借台灯的光看那半张照片。
林晚风的侧影被撕得参差不齐,却在灯光下仍保持专注的弧度,像在无声注视她。
她想起篮球赛那天,他掌心贴着的六角星创可贴;
想起日记本风波,他把“答复”让给她来决定;
想起合影里,他站在最边缘,却把目光放在最中央。
台灯“啪”一声熄灭——
宿舍断电了。
黑暗里,她摸到手机,给沈砚发去一条短信:
“交易达成,但我要原件。”
对方秒回一个定位:学术报告厅后台,演讲当天,一手交图,一手交货。
她把半张照片塞进日记本夹层,拉上拉链,心跳声大得仿佛整间宿舍都能听见。
窗外,春雷轰然滚过,雨点砸在玻璃,像无数细小的质问:
——贴上去,是帮★完成又一场恶作剧;
——不贴,林晚风的秘密将被公之于众。
第三条路在哪里?
她还没找到,手机屏幕再次亮起——
陌生号码,只有一句话:
“演讲稿我替你换好了,贴不贴,随你。 ——另一个★”
—悬念—
周二傍晚,学术报告厅。
彩排结束,林晚风把演讲稿留在后台桌面,去洗手间。
苏小夏溜进去,翻开那份稿纸——
最后一页,已经贴上另一半照片。
撕口吻合,边缘用透明胶细心对齐。
照片背面,多了一行新写的铅笔字:
“把星星补圆,也把话说圆。 ——★”
字迹向左倾斜,却带着颤抖,像极力克制的心跳。
她认出这笔迹——
今天上午,叶芷在黑板报上写标题,收尾的“圆”字,勾笔方式一模一样。
所以,叶芷也是★?
或者,★根本不止一个人?
身后,脚步声逼近,灯光“啪”地亮起。
林晚风站在门口,目光落在那张已被拼合的照片上,呼吸微顿。
“你……贴的?”他问,声音低哑。
苏小夏张了张嘴,还没回答,广播系统突然“刺啦”一声——
“明天演讲,现场直播,敬请期待真相大白。 ——★”
红灯闪烁,像倒计时。
她看向林晚风,在他震惊的瞳孔里,看见自己同样苍白的脸。
真相,似乎已脱离他们的掌控,朝更危险的方向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