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夹里的资料比林凡预想的要详尽。马国良,六十五岁,丧偶,独居在市内一个管理严格、环境清幽的高档退休干部小区。女儿一家住在同市另一个区,周末偶尔会带着外孙来看他。他退休后的生活规律得像钟表:每周一、三、五上午,会去离家不远的“静心园”散步、打太极拳;周二、四下午,固定去小区活动中心的老干部棋牌室下象棋;周六上午,会去市美术馆看展览(他对近现代水墨画颇有研究);周日通常在家休息,或者女儿来访。
资料里甚至附了几张远景拍摄的照片,一个是马国良穿着白色练功服在公园打太极的背影,另一个是他戴着老花镜,在美术馆某幅画作前驻足凝视的侧影。他看起来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富足、注重养生的退休官员,面容平和,甚至带着几分慈祥,很难将他与几十年前那桩血腥悬案以及那个隐秘的“静庐”俱乐部联系起来。
林凡知道,越是这样的对手,越难以对付。他必须精心设计,不能有任何刻意和纰漏。
他选择了“静心园”作为第一次接触的地点。这里环境相对开放,人员流动性大,容易制造“偶遇”,也方便观察和撤离。
周一上午,阳光和煦。林凡换上了一身舒适的运动装,提前来到了静心园。他混在晨练的老人中间,慢跑了几圈,目光始终留意着公园入口处。八点刚过,马国良的身影准时出现了。他穿着资料照片里那套白色练功服,步履稳健,神情恬淡,径直走向湖边那片熟悉的空地,开始舒缓地打起太极拳。
林凡没有立刻靠近。他找了个不远不近的长椅坐下,假装休息,实则仔细观察。马国良的动作行云流水,显然沉浸其中。他的周围有几个固定的拳友,彼此间点头示意,但交流不多。
接下来的两天,林凡都准时出现在静心园,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观察着马国良的习惯。他发现马国良打完拳后,通常会在一旁的石凳上休息十分钟,喝自带的保温杯里的茶水,然后才会离开。
周三上午,机会来了。马国良照常打完拳,走到石凳边坐下休息。今天,他放保温杯的时候似乎手滑了一下,杯盖没有拧紧,些许茶水溅了出来,弄湿了他放在石凳上的一个牛皮纸文件袋的一角。
马国良皱了皱眉,拿出纸巾擦拭。
林凡知道,时机到了。他站起身,像是随意散步般走过去,手里拿着一包未开封的纸巾,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对长者的礼貌笑容。
“老先生,没事吧?我这儿有纸巾。”林凡将纸巾递了过去,声音温和。
马国良抬起头,看了林凡一眼,目光在他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有些意外,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接过纸巾,点了点头:“谢谢你了,小伙子。”他继续擦拭着文件袋,动作不疾不徐。
“不客气,举手之劳。”林凡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状似无意地看了一眼那个文件袋,袋口微微敞开,能看到里面似乎是一些画展的宣传册和几张水墨画的印刷品。“您也喜欢水墨画?我看您这资料……”
马国良擦拭的动作微微一顿,再次抬眼看向林凡,眼神里多了一丝审视,但语气依旧平和:“哦?年轻人也对国画感兴趣?”
“谈不上很懂,就是偶尔看看,觉得挺有意境的。”林凡挠了挠头,露出一丝腼腆,“尤其是近现代的,感觉比古代的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但又保留了那种传统的韵味。”他刻意引向了资料里提到的马国良的偏好。
这句话似乎说到了马国良的心坎上,他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些许:“是啊,近现代的画作,承前启后,别有洞天。能静下心来看的年轻人不多了。”他打量了一下林凡,“你在附近工作?”
“没有,我就住附近小区,早上过来跑跑步。”林凡回答道,这是早就准备好的说辞,“看您太极拳打得真好,是位老前辈了。”
“活动活动筋骨罢了。”马国良淡淡一笑,将擦拭干净的文件袋仔细收好,盖上了保温杯,“年纪大了,就这些爱好了。”
“养生修心,挺好的。”林凡适时地表示赞同,然后礼貌地告辞,“那不打扰您休息了,我先走了。”
“好,谢谢你啊,小伙子。”马国良点了点头。
第一次接触,短暂、自然,没有深入交流,但至少留下了了一个“有礼貌、对国画略有兴趣的邻居年轻人”的初步印象。林凡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巧合”。
周六,林凡出现在了市美术馆。他提前做足了功课,了解了近期一个近现代水墨画联展的基本信息和几位主要画家的风格特点。他在展厅里徜徉,果然在一个小时后又“偶遇”了前来观展的马国良。
这一次,林凡没有主动搭话,而是装作沉浸在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的画作前。马国良也在这幅画前驻足,看了许久。
林凡适时地、仿佛自言自语般低声品评了一句:“这笔墨,干湿浓淡用得真好,把水汽朦胧的感觉都画活了,就是构图稍微满了点,留白再多些可能更有韵味。”
马国良闻言,有些意外地侧头看了林凡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认同:“哦?你也看出这点来了?确实,李老先生这幅画,功力是深的,就是有时候舍不得留白,显得匠气了些。”
就这样,两人围绕着这幅画,自然而然地交谈了起来。从笔墨技法,谈到画意境界,林凡准备充分,言辞恳切又不乏自己的见解,马国良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显然遇到了能聊上几句的“知音”。
离开美术馆时,马国良甚至主动对林凡说:“年轻人,不错,有见识。下次馆里有新展,可以一起来看看。”
“一定,跟您交流受益匪浅。”林凡谦逊地回答。
两次“偶遇”,初步的印象已经建立。林凡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他需要找一个更私密、更自然的场合,将话题引向更深的方向。安文渊提供的资料里,提到马国良的外孙正在为升初中择校的事情烦恼。
或许,这可以成为一个切入点?
林凡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与马国良的接触比预想的顺利,但这顺利背后,是否隐藏着未知的风险?马国良那双看似平和的眼睛背后,究竟藏着多少关于过去的秘密?
他摸了摸口袋里那张记录着马国良女儿家小区地址的纸条,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