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使团临京
密室之中,烛火将姐妹二人的身影投在墙上,随着火光轻轻摇曳。
沈云昭指尖蘸了茶水,在光洁的檀木桌面勾勒出简略的舆图,声音沉静如水:“鬼市风波虽暂平,但水面下的暗流已然汹涌。谢安损失了‘影刃’这条臂膀,绝不会善罢甘休。他接下来,要么是更疯狂地拉拢朝臣,试图在朝堂上占据绝对优势;要么……就是狗急跳墙,寻找更强大的外力。”
沈云晦抱臂立于一旁,眼神锐利如刀,接话道:“外力?北凛便是他最好的选择。萧景珩以富商身份潜入,其麾下月下阁活动频繁,边境亦有不稳迹象。谢安若与北凛勾结,里应外合,其危害远超十张布防图。”
她顿了顿,看向姐姐:“我们在明,他们在暗。天机阁的情报网需进一步渗透,尤其是对北凛使团成员、以及朝中与谢安过往从密的官员,必须加大监控力度。暗影阁的力量也需要加强,不仅要应对江湖风波,更要做好应对更大冲突的准备。”
沈云昭点头,眸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不错。我已传令天机阁,启动‘潜渊’计划,动用所有埋藏最深的暗桩,重点监控丞相府、北凛使馆以及边境往来商队。同时,各地分阁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所有情报十二时辰内必须汇总至京城。”
她抬眼看向妹妹,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晦儿,你的暗影阁是锋利的刃,但也是最先承受冲击的盾。招揽高手、淬炼精锐、囤积必要物资之事,需加快进度。钱财方面,我会从我的私库和如意楼的收益中调拨。”
沈云晦嘴角微扬,带着杀手之王的自信与冷冽:“姐姐放心。暗影阁从不缺亡命之徒,缺的是值得效死的信念。守护大靖,守护你们,便是我的信念。资金我会妥善安排,人,我会亲自挑选。”
姐妹二人对视,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坚定。
“还有云辞,”沈云昭沉吟道,“他今日在鬼市相助,虽掩藏得好,但难保不会引起谢安或北凛的怀疑。他身份特殊,我们需得提醒他多加小心。”
沈云晦点头:“嗯,他那点小把戏,骗骗外人还行。回头我让暗影阁的人暗中护着他点,免得他真把自己玩进去了。”语气虽带着惯常的嫌弃,但关切之意不言而喻。她们与沈云辞一同长大,虽非血亲,却情同手足,那份默契与信任,是岁月沉淀下来的。
正在此时,密室外传来三长两短的特定叩门声,是陆清欢。
沈云昭启动机关,密室门悄无声息地滑开。陆清欢快步走入,神色凝重,手中拿着一份刚收到的飞鸽传书。
“刚到的消息,”她语速略快,“北凛使团已于今日午时抵达京郊驿站,预计明日一早便会正式递呈国书,入宫觐见。使团正使,是北凛的二皇子,萧景琰。”
“萧景琰?”沈云晦挑眉,“那个在北凛以骁勇善战闻名的二皇子?他竟然亲自来了。”
沈云昭眸光一凝:“看来北凛此次所图非小。一个萧景珩暗中潜伏,一个萧景琰明面出使……兄弟齐上阵?”她微微蹙眉,随即展开,“也好,明面上的对手,总比藏在暗处的毒蛇要好对付些。”
陆清欢补充道:“使团规模超出常规,随行护卫皆是百战精兵,其中似乎还混有一些……气息独特之人,疑似北凛皇室禁臠的‘影卫’。”
“来者不善。”沈云晦言简意赅。
沈云昭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袖,脸上恢复了平日里那副温婉宁静,却暗藏锋芒的“昭华公主”神态:“既然客人到了,我们自然要好生‘招待’。通知下去,明日宫中加强戒备,尤其是使团必经之路和觐见大殿。天机阁全力运转,我要在使团踏入宫门之前,知道他们每个人明面下的身份和可能的意图。暗影阁……”她看向妹妹。
沈云晦会意,眼中寒光一闪:“我会安排人手,盯死使团驻地,看看有没有‘老鼠’会趁乱溜出来活动。”
姐妹二人瞬间完成了从分析局势到部署应对的转换,默契无比。陆清欢看着她们,心中安定。只要有这对姐妹在,再大的风浪,似乎也并非不可逾越。
翌日,皇宫,太极殿。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氛庄严肃穆。龙椅之上,皇帝沈擎身着龙袍,面容威严,目光沉静,不怒自威。皇后则端坐于侧后凤座,仪态万方,眼神温和却带着洞察一切的睿智。
沈云昭与沈云晦一同立于御阶之下稍前的位置。沈云昭一身宫装,典雅大方,微微垂眸,看似柔弱,实则精神力高度集中,观察着殿内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沈云晦则易容作宫女扮相,但若有人细看,便能发现她眼底深处那抹冰冷的警惕。昭华公主的出现,引得不少朝臣暗自打量。
沈云辞今日也难得穿上了正式的皇子朝服,站在队列中,依旧是一副玩世不恭的表情,偶尔还与相熟的宗室子弟挤眉弄眼,仿佛对这严肃的场合很不耐烦。只有熟悉他的人,才能从他偶尔扫过北凛使团方向的视线中,捕捉到一丝精光。
“宣,北凛使团觐见——”内侍尖细悠长的唱喏声回荡在大殿中。
殿门缓缓开启,以萧景琰为首的北凛使团,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入大殿。
萧景琰身形魁梧,面容刚毅,剑眉星目,行走间自带一股沙场悍将的凛冽气势。他身着北凛皇子礼服,更添几分尊贵与霸气。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殿内众人,最后落在龙椅上的皇帝身上,依北凛礼节,右手抚胸,微微躬身:“北凛使臣萧景琰,奉我父皇之命,参见大靖皇帝陛下,愿两国邦交永固。”
声音洪亮,不卑不亢。
他的身后,跟着副使及若干随行官员。而在使团末尾,一个穿着富商服饰,气质却与周遭格格不入的身影,引起了沈云晦和沈云昭的注意——正是伪装成随行商贾的萧景珩。他低眉顺眼,努力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但那偶尔抬眸间泄露出的锐利,却逃不过姐妹二人刻意关注的目光。
“二皇子远道而来,辛苦了。”皇帝沈擎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赐座。”
一番程式化的外交辞令后,萧景琰呈上国书与礼单,无非是些重申友好、促进贸易之类的套话。但殿内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只是开场白。
果然,在礼节性的交谈过后,萧景琰话锋一转,目光似无意般扫过御阶下的沈云昭,声音提高了几分:“陛下,外臣临行前,父皇特意嘱咐,久闻大靖昭华公主殿下蕙质兰心,才华横溢,我北凛上下亦是倾慕不已。不知外臣是否有幸,能得睹公主殿下风采?”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顿时微变。这已近乎是赤裸裸的试探,甚至带着一丝不敬。
皇帝面色不变,皇后眼神微冷。
沈云昭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是那副温婉模样,正欲开口应对。
然而,有人比她更快。
只见站在皇子队列中,一直显得百无聊赖的沈云辞,忽然嗤笑一声,懒洋洋地开口道:“二皇子,你们北凛倾慕我皇姐风采的人怕是能从宫门口排到边境线了。怎么,你们北凛是没人会吟诗作对了吗?想睹风采可以啊,改日如意楼诗会,二皇子若有雅兴,大可前来,说不定还能碰上我皇姐心情好,出来露个面。”
他这话说得极其不客气,带着纨绔子弟特有的混不吝,直接将萧景琰隐含的锋芒给堵了回去,还顺手把场合从严肃的朝堂拉到了轻松的民间诗会。
萧景琰眉头微皱,看向沈云辞,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显然没料到这个以纨绔闻名的大靖皇子会突然跳出来搅局。
皇帝适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纵容:“云辞,不得无礼。”随即对萧景琰道,“二皇子见谅,朕这儿子疏于管教。昭华身体不适,需静养,不便见客。若论才学,我大靖人才济济,三皇子若有兴趣,朕可安排翰林学士与使团交流。”
轻描淡写,便将萧景琰的试探化解于无形。
萧景琰碰了个软钉子,面色不变,目光却再次扫过沈云昭,以及她身边那个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妹妹”,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探究。他拱手道:“是外臣唐突了。”
觐见仪式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暗流涌动的气氛中继续进行。
沈云晦站在姐姐身侧,垂下的眼帘遮住了眸中的冰寒。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除了萧景琰那毫不掩饰的审视目光外,还有一道更加隐晦、却如同毒蛇般黏腻的视线,来自那个伪装成商贾的萧景珩。
他也在观察,观察着姐姐,观察着沈云辞,观察着这大殿中的每一个人。
沈云晦微微抬眸,目光与人群中的萧景珩有了一瞬的交错。
萧景珩似乎怔了一下,随即迅速低下头,恢复了那副谦卑商贾的模样。
但就在那电光火石的一瞬,沈云晦捕捉到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某种类似于惊艳与困惑交织的复杂情绪。
就在觐见接近尾声,所有人都以为今日风波暂歇之时,萧景琰突然再次开口,声音响彻大殿:“陛下,外臣还有一事。听闻大靖镇北将军之位空悬已久,北疆防线乃两国安宁之关键。我北凛愿与大靖举行一场联合演武,既可切磋技艺,亦可彰显两国友好。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联合演武?!所有人的心都是一紧。这哪里是友好,分明是借机窥探大靖军事实力,更是将了皇帝一军!若应下,难免被窥探虚实;若不应,则显得怯懦,有损国威。
皇帝眸光深沉,尚未开口。
立于御阶之下的沈云昭,却在此刻微微抬起了头,温婉的眸中,闪过一丝如同即将出鞘利剑般的锐利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