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邯郸薪火2
书名:诸子问鼎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4706字 发布时间:2025-10-15

第六十章 邯郸薪火2

 

邯郸城的复兴之火,在初秋的风里越燃越旺。城墙上的箭孔被新砌的青砖填补,破损的城楼也重新立起飞檐,工匠们在墨家弟子的指导下,将最后一批青铜弩机安装在弩箭台上,黑亮的弩箭搭在弦上,直指远方的天际,像是在无声地宣告着赵国的重生。

 

这日午后,蔺相如带着几名官员登上北城城墙,目光扫过城外的农田。金黄的麦浪在风中起伏,百姓们弯腰收割的身影穿梭其间,孩童们提着竹篮,跟在大人身后捡拾散落的麦穗,欢声笑语顺着风飘进城里,与城内工坊传来的打铁声、木工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乱世中最动听的乐章。

 

“蔺大夫,您看,”一旁的官员指着麦田,语气中满是欣慰,“今年有了墨家改良的农具,又赶上风调雨顺,这收成怕是能比往年多三成!有了这些粮食,就算魏国再来,我们也能支撑更久了。”

 

蔺相如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感慨:“这都是墨翟先生的功劳啊。若不是他带来的器械与良策,赵国哪能恢复得如此之快。”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凝重,“只是,粮食虽足,兵力仍需加紧操练。新兵们虽有士气,却缺乏实战经验,必须尽快让他们形成战斗力。”

 

话音刚落,远处的校场上便传来一阵整齐的呐喊声。蔺相如循着声音望去,只见新招募的士兵们正列着方阵,在墨家弟子的带领下练习刺杀。他们身着改良后的轻型盔甲,手中的长矛泛着冷光,每一次刺出都整齐划一,动作虽仍有些生涩,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走,我们去校场看看。”蔺相如说着,便迈步走下城墙,朝着校场的方向走去。

 

校场之上,墨风正亲自示范刺杀动作。他手持长矛,身姿挺拔,长矛在他手中如同活物,时而直刺,时而横扫,动作迅猛精准,引得士兵们阵阵喝彩。见蔺相如到来,墨风停下动作,快步上前拱手行礼:“蔺大夫。”

 

蔺相如回礼道:“墨风先生辛苦了。看士兵们的操练,倒是比前些日子熟练了不少。”

 

“多亏了先生留下的练兵之法,”墨风笑着说道,“我们将‘守御之术’融入操练中,既练进攻,也练防守,士兵们不仅学会了杀敌,更明白了如何守护同伴与家园。您看,那边正在练习的是阵法,名为‘拒马阵’,若是魏军来犯,可凭借此阵阻挡骑兵冲锋。”

 

蔺相如顺着墨风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士兵们正将木矛与铁蒺藜组合成阵,排列成密密麻麻的拒马,中间留有通道,可容士兵穿梭防守。他不禁点头赞叹:“此阵精妙!有了这阵法,再配上城墙上的连弩,定能让魏军寸步难行。”

 

正说着,一名斥候快马加鞭从城外赶来,翻身下马后,快步跑到蔺相如面前,单膝跪地:“蔺大夫!大事不好!魏国使者带着一队人马,已到城外三十里处,说是来接赵国公子入魏为质!”

 

蔺相如脸色微变,心中暗道“来得好快”。他定了定神,沉声道:“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即刻派人密切监视魏国使者的动向,有任何情况,随时回报。”

 

“是!”斥候躬身退下。

 

墨风皱起眉头,语气担忧:“蔺大夫,魏王这是故意拿捏赵国,想借此试探我们的态度。若公子入魏,便是将把柄送到了魏王手中,日后魏国若想发难,定会以太子相要挟。”

 

蔺相如何尝不知其中利害,他沉默片刻,语气坚定:“议和之约已立,公子入魏是定局,若是反悔,反倒给了魏王出兵的借口。只是,公子入魏,需多加防备,绝不能让魏王伤他分毫。”他顿了顿,看向墨风,“墨风先生,烦请你挑选百名精锐士兵,护送公子前往大梁,务必确保公子的安全。若魏王有任何不轨之举,便立刻派人传回消息。”

 

墨风躬身应道:“蔺大夫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次日清晨,邯郸城的南门格外肃穆。赵国公子章身着素色锦袍,面色虽有些凝重,却依旧挺直了脊梁。他站在马车前,望着前来送行的赵王与蔺相如,眼中满是不舍。

 

“父王,儿臣此去大梁,定当谨慎行事,绝不给赵国丢脸。”公子章对着赵王躬身行礼,声音沉稳。

 

赵王眼中满是心疼,却也只能强忍着泪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孩子,委屈你了。到了大梁,务必保重身体,凡事忍耐,父王与蔺大夫定会想办法接你回来。”

 

蔺相如上前一步,递过一个锦盒,语气郑重:“公子殿下,此盒中装有墨家特制的信号烟火,若遇危急情况,只需点燃烟火,墨家弟子便会前来相助。另外,我已安排人与大梁城内的墨家分舵联系,他们会暗中保护殿下的安全。”

 

公子章接过锦盒,紧紧握在手中,对着蔺相如躬身道:“多谢蔺大夫费心。”

 

随着一声马鞭声响,马车缓缓启动。墨风率领百名精锐士兵紧随其后,队伍整齐地朝着大梁的方向前进。赵王与蔺相如站在城门口,望着队伍渐渐消失在远方,心中满是沉重——公子入魏,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赵国的心头,时刻提醒着他们,这场和平不过是暂时的。

 

送走公子后,蔺相如立刻召集官员们商议对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官员们纷纷发言,有的担忧公子的安全,有的则担心魏国借机发难,议论纷纷,却始终没有定论。

 

蔺相如看着众人,语气沉稳:“诸位不必过于担忧。公子入魏,虽有风险,却也能暂时稳住魏王,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当务之急,是加快军备整顿,同时派人前往齐国与楚国,试探他们的态度,若能与其中一国结盟,便能大大减轻魏国带来的压力。”

 

“可齐、楚两国素来各怀心思,”一名官员担忧地说道,“楚国虽曾表态相助,却只是为了制衡魏国;齐国更是隔岸观火,未必肯真心与我们结盟啊。”

 

蔺相如点头道:“这点我自然清楚。但如今赵国实力渐强,已非昔日可比。齐、楚两国若想制衡魏国,便需借助赵国的力量。我们只需展现出足够的诚意与实力,未必不能达成结盟之事。”他顿了顿,看向一旁的官员,“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务必谨慎行事,探清齐、楚两国的真实意图。”

 

“臣遵令!”官员躬身应道。

 

就在赵国积极备战、寻求盟友之时,大梁城内的魏国宫殿中,魏王正看着庞涓送来的军报。军报上详细写着魏军的操练情况,以及新型武器的制作进度,庞涓在军报中称,不出三个月,魏军便可再次出兵,一举攻克邯郸。

 

“好!好!”魏王看完军报,忍不住拍案叫好,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庞涓果然没有让寡人失望!有如此精锐的大军,何愁赵国不灭!”

 

站在一旁的公叔痤脸色苍白,咳嗽着说道:“国君,即便魏军实力大增,也不可贸然出兵。赵国如今已有防备,且齐、楚两国虎视眈眈,若我们出兵,他们定会趁机发难啊。”

 

“公叔痤,你还是这般胆小!”魏王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赵国不过是强撑罢了,就算有墨翟相助,也绝非我魏军的对手!至于齐、楚两国,寡人早已派人去安抚,许给他们不少好处,他们绝不会轻易出兵!”

 

公叔痤还想再劝,却被魏王打断:“好了!此事寡人已决定,不必再议!庞涓,命你三个月后,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赵国!务必一举攻克邯郸,生擒赵王!”

 

“臣遵旨!”庞涓躬身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公叔痤看着魏王的背影,心中满是绝望。他知道,魏王一旦下定决心,便无人能改变。这场战争,终究还是无法避免。他微微咳嗽着,缓缓退出宫殿,阳光洒在他身上,却暖不了他冰冷的心。

 

与此同时,前往韩国的墨翟一行人,已抵达韩国都城新郑。新郑城内虽不如大梁繁华,却也透着一股热闹景象。墨翟带着弟子们来到韩国相府外,递上名帖,请求拜见韩相申不害。

 

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术治”,在韩国推行变法,使韩国的国力有所提升。他早已听闻墨翟的名声,得知墨翟前来,立刻亲自出门迎接。

 

“墨翟先生大驾光临,韩国蓬荜生辉啊!”申不害拱手行礼,语气中满是敬意。

 

墨翟拱手回礼:“申相客气了。此次前来,是想与申相商议一件关乎天下和平的大事。”

 

两人一同走进相府,分宾主落座。申不害开门见山地问道:“先生此次前来,想必是为了赵魏之事吧?”

 

墨翟点了点头,语气沉稳:“正是。魏王野心勃勃,虽与赵国议和,却暗中积蓄力量,伺机再次攻打赵国。韩国地处中原腹地,夹在魏、赵之间,若魏国灭了赵国,下一个遭殃的,便是韩国。”

 

申不害沉吟片刻,说道:“先生所言,我何尝不知。只是韩国实力有限,若与魏国为敌,恐怕难以抵挡啊。”

 

“韩国虽弱,却也并非毫无胜算,”墨翟说道,“赵国如今实力渐强,若韩国能与赵国结盟,两国联手,再借助齐、楚两国的力量,定能制衡魏国,让魏国不敢轻易出兵。如此一来,韩国不仅能保住自身,还能在中原诸侯中占据一席之地。”

 

申不害眼中闪过一丝动摇,却仍有些犹豫:“可魏王曾许诺给韩国上党郡的三座城池,若我们与赵国结盟,便会得罪魏国,那三座城池也将化为泡影啊。”

 

“魏王的许诺不过是权宜之计,”墨翟语气坚定,“他若真能灭了赵国,定会撕毁约定,转而攻打韩国。到那时,别说三座城池,整个韩国都将陷入险境。申相,孰轻孰重,还请你三思啊。”

 

申不害沉默良久,终于下定决心,起身对着墨翟深深拱手:“先生所言极是!是我糊涂了。韩国愿意与赵国结盟,共同抵御魏国!”

 

墨翟心中大喜,连忙起身回礼:“申相深明大义,真是天下百姓之幸!有了韩赵结盟,魏国定不敢轻易妄动,中原的和平,也能多一份保障。”

 

两人商议妥当后,墨翟立刻派人前往邯郸,将韩国愿意结盟的消息告知蔺相如。蔺相如接到消息后,心中大喜,连忙召集官员们商议结盟之事。

 

几日后,赵国使者带着结盟文书前往韩国,与韩国正式签订盟约。韩赵结盟的消息传遍中原,齐、楚两国得知后,也纷纷派人前往赵国,表示愿意与赵国交好,共同制衡魏国。

 

大梁城内的魏王得知韩赵结盟的消息后,气得暴跳如雷。他猛地将案几上的茶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溅:“申不害这个两面三刀的小人!竟敢背叛寡人,与赵国结盟!还有齐、楚两国,也敢暗中支持赵国!真是气死寡人了!”

 

庞涓连忙上前说道:“国君息怒!韩赵结盟又如何?齐、楚两国不过是虚与委蛇!只要我们大军一到,赵国定能被一举攻克,到时候,韩、齐、楚三国也将不战自败!”

 

魏王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情绪。他知道,如今已没有退路,只能尽快出兵,攻克赵国。他看向庞涓,语气冰冷:“传寡人之令,即刻出兵!命你率领十二万大军,攻打赵国!务必在韩、齐、楚三国反应过来之前,攻克邯郸!”

 

“臣遵旨!”庞涓躬身应道,转身大步离去,眼中满是战意。

 

一场更大的风暴,终于还是朝着邯郸城席卷而来。

 

邯郸城内,蔺相如接到魏军出兵的消息后,立刻召集官员与墨家弟子商议对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官员们脸上满是担忧,却没有一人退缩。

 

“诸位,魏军十二万大军前来,来势汹汹,”蔺相如语气沉稳,目光扫过众人,“但我们并非毫无准备。城防已加固完毕,新型连弩已装备到位,士兵们也已操练成熟,更有韩、齐、楚三国暗中相助。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坚守城池,定能打退魏军!”

 

“蔺大夫说得对!”一名官员站起身,语气坚定,“我们经历过一次围城,早已不是昔日的赵国!魏军若敢来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墨风也站起身,拱手道:“蔺大夫放心,守城的士兵们已做好准备,定能守住邯郸城!”

 

蔺相如点了点头,语气郑重:“好!从今日起,邯郸城进入战时状态!关闭城门,加强巡逻,所有士兵坚守岗位,百姓们协助守城,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遵令!”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坚定有力。

 

城外,魏军的大军正浩浩荡荡地朝着邯郸城赶来。黑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上面绣着的“魏”字格外醒目,士兵们身着厚重的盔甲,手持锋利的武器,步伐整齐,气势汹汹,仿佛要将整个邯郸城吞噬。

 

邯郸城的城墙上,蔺相如与墨风并肩站立,目光望着远方渐渐逼近的魏军,眼中满是坚定。城楼下,士兵们严阵以待,连弩已搭好箭,长矛已握在手中,百姓们也拿着锄头、扁担,站在士兵身后,准备与魏军决一死战。

 

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地上的尘土,吹得城墙上的旗帜猎猎作响。蔺相如握紧了手中的佩剑,语气坚定:“墨风先生,今日,便是我们守护赵国的时刻!”

 

墨风点头道:“蔺大夫放心,有我墨家弟子在,定能守住这邯郸城,守住这天下的和平!”

 

远处的地平线上,魏军的身影越来越近,一场决定赵国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而在这乱世之中,邯郸城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百姓们心中的希望,也点燃了坚守和平的薪火。这薪火,将在战火中燃烧,在坚守中传承,直至照亮整个中原大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诸子问鼎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