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元年间,河北道赵州,有个名叫卢英的落魄书生。他屡试不第,家道中落,终日借酒浇愁,常自叹怀才不遇,时运不济。这年深秋,他又一次名落孙山,盘缠用尽,衣衫单薄,冒着凄风苦雨,失魂落魄地行走在返乡的路上。行至邯郸古道旁,见一破旧山神庙,便进去避雨歇脚。
庙中除他之外,只有一位须发皆白、身着葛布道袍的老者,正倚着一个青布包裹的旧枕头打盹。卢英又冷又饿,向老者讨了碗热水,便自顾自地唉声叹气起来,诉说着自己满腹经纶却无出头之日,若能享得片刻富贵,哪怕只是一场梦也好。
老者闻言,睁开惺忪睡眼,微微一笑,将身边的旧枕头推给卢英:“郎君既有此念,不妨借此枕一用。或可暂解烦忧。”
卢英见那枕头不过是寻常青布缝制,内里填充着些谷壳荞麦皮,并无出奇之处,但见老者神色慈和,便也道了声谢,倚着墙壁,将枕头垫在脑后,想着歇息片刻。
头刚沾枕,一股异样的暖流便自枕中传入脑海,他顿觉昏昏沉沉,眼皮重若千斤。朦胧中,只听那老者似在耳边低语:“此乃‘黄粱枕’,一枕沉酣,悲喜自知……”
恍惚间,卢英发现自己竟置身于一间华美非常的书房中,身上穿着锦缎袍服,窗外是亭台楼阁,奴仆成群。他正惊疑不定,便有管家来报,说是吏部侍郎崔大人来访。这崔侍郎竟是当年同窗,对他极为热情,言谈间提及当朝宰相正是他的远房叔父,早已对他这侄儿的才学有所耳闻,正要大力提携。
紧接着,他便被引荐入朝,殿试之上,他引经据典,对答如流,深得圣心,被钦点为新科状元!披红挂彩,跨马游街,好不风光。随后便是官运亨通,由翰林院编修一路青云直上,不过十年,竟已官至户部尚书,位极人臣。期间又娶了崔侍郎的千金,貌美如花,贤良淑德,夫妻恩爱,诞下二子一女,皆聪慧过人。
他在梦中享尽了人间荣华。府邸连云,食前方丈,仆从如云。昔日瞧不起他的亲朋故旧,如今都来巴结奉承。他挥金如土,结交权贵,也曾因政见不同,动用权术排挤过几个耿直的同僚,心中虽偶有不安,但很快便被权势带来的快意所淹没。
忽有一日,边关告急,异族大举入侵,连陷数州。朝中无人敢挂帅,同僚纷纷举荐他这“能臣”。圣旨下,封他为征西大元帅,即日领兵出征。他虽通晓诗书,何曾见过沙场?硬着头皮到了前线,面对如狼似虎的敌军,他指挥失当,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他自己也沦为阶下囚。
异族可汗欲招降他,许以高官厚禄。他想起梦中娇妻美妾,锦绣前程,一时犹豫。可汗以为他心动了,设宴款待。宴席之上,他看到被掳来的中原百姓如同猪狗般被驱使鞭打,看到一同被俘的部下宁死不屈,被当场砍杀,血溅五步……他心中巨震,那点贪生怕死的念头被羞愧与血性冲散,他猛地掀翻酒案,指着可汗破口大骂。
冰冷的刀锋架上了他的脖颈……
“啊!” 卢英一声惊叫,猛地坐起,冷汗涔涔,心脏狂跳不止。定睛一看,自己仍在那破旧的山神庙中,窗外秋雨未停,天色将晚。那白发老者正笑眯眯地看着他,手边的小泥炉上,一锅黄粱米饭刚刚冒出热气,米香扑鼻。
“这……这……”卢英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又看了看身上依旧破旧的衣衫,方才那数十年的富贵显达、沙场惊魂、生死一线,竟不过是南柯一梦?!
“郎君,黄粱饭尚未熟,一场荣辱悲欢,感觉如何?”老者捋须笑问。
卢英怔在原地,梦中种种,清晰如昨。那金榜题名的狂喜,位极人臣的显赫,娇妻在侧的温存,兵败被俘的绝望,以及最后关头那点未曾泯灭的气节……所有的情绪如潮水般冲击着他的心神。他忽然觉得,自己过去执着追求的功名利禄,在漫长的人生际遇与生死考验面前,竟是如此虚幻和微不足道。梦中那因权势而滋生的骄矜,因失败而暴露的怯懦,都让他感到无比羞愧。
他起身,对着老者深深一揖,声音沙哑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明:“多谢仙长点化!学生……悟了。富贵如浮云,生死亦无常。与其执着于科场得失,汲汲于功名利禄,不如但求心安,修身养性,不负此生为人。”
老者含笑点头,并未多言,只是盛了一碗热腾腾的黄粱饭递给他。
卢英吃过饭,拜别老者,走出山神庙。雨已停歇,天际挂着一弯彩虹。他看着远方苍茫的山色,心中一片平静豁达。他不再急于返乡,而是决定游历四方,访师问道,著书立说,将满腹才学用于探究天地至理,记录民生疾苦。
后来,赵州一带多了一位寄情山水、学问渊博的隐士卢先生,他常与人讲述一个关于“黄粱一梦”的故事,警醒世人莫要沉迷虚幻,需珍惜当下,明心见性。
而那山神庙中的白发老者与那神奇的“黄粱枕”,自此之后,再也无人得见。只留下这“枕中记”的传说,在邯郸古道上,代代流传。
---
妖谱诠释:
妖物:黄粱枕(器物妖·梦境编织)
出处: 典出唐代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即“黄粱一梦”故事原型)。本章基本遵循原著框架,突出其点化世人、令人悟道的法器特性。
本相: 看似寻常的枕头,实为蕴含时空与梦境法则之力的奇异器物。其能力并非制造幻觉,而是在极短时间内,于使用者精神世界中构筑一个时间流速迥异、细节真实、逻辑自洽的完整人生梦境。梦境内容往往基于使用者潜藏的欲望与心结展开,让其亲身体验追求的极致与幻灭,从而达到“悟”的境界。使用一次后,灵性会沉寂很长时间。非邪物,更像是一种考验与点化的工具,对有慧根者效果显著。
理念: 一枕黄粱悟平生,荣辱生死皆浮云。 本章是极具哲学思辨色彩的故事。它通过让卢英在梦中极致地体验了追求(功名)、拥有(富贵)、失去(兵败)乃至面临生死考验的全过程,使其深刻认识到世俗价值的虚幻与内心安宁的可贵。黄粱枕并非简单地让人做美梦或噩梦,而是提供一个浓缩的、真实的人生模拟器,其核心目的在于“启迪”而非“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