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渊镜域”在画师的意志下无声运转,那幅由无数破碎镜面构成的画卷,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扭曲和重构,倒映出五个渺小灵魂在其内部激起的混乱涟漪。
画师的意识如同无形的蛛网,覆盖着镜域的每一个角落,精准地捕捉和分析着每一道折射的光影,每一片碎裂的回忆。
他并非简单地“看”,而是在进行一场浩大而精密的精神解构实验。首先吸引他注意力的,并非赵乾,而是另外四个普通士兵。
他们的精神世界在镜域的规则下,几乎毫无抵抗之力。
镜面轻易地捕捉到他们内心深处最脆弱,最不愿面对的节点,一个士兵看到了自己因饥饿而死的幼子伸出枯瘦的手臂。
另一个则反复经历着被战友抛弃在战场等死的瞬间,第三个目睹家乡被神仆的圣火化为灰烬,亲人在火焰中化为焦炭。
最后一个,则恐惧地发现自己正逐渐变成之前在画中歧路上见过,那些扭曲的怪物。
镜域的“解构”之力随即启动,这些强烈的恐惧与痛苦,被强行剥离了原始的情感色彩。
儿子的死亡不再是父爱的崩塌,而被还原为生物机能停止的冰冷过程,被战友背叛的愤怒,被解析为群体求生本能压倒个体价值的残酷算法。
故乡的毁灭,呈现为能量释放与物质结构改变的物理现象,自身的异变,则展示为生命形态在异常规则下的随机扭曲。
“逻辑化情感冲击……有效率百分之九十二……”画师冷漠地记录着数据。
这种将炽烈情感“降温”为冰冷信息的过程,如同用理性的手术刀解剖激情,其带来的认知失调,远比单纯的恐怖更加致命。
四个士兵的灵魂光谱,在画师的感知中迅速发生变化。
代表恐惧的墨黑与代表痛苦的暗红,如同被漂白般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空洞和失去所有活力的灰白。
他们的眼神变得呆滞,动作停滞,如同被抽走了灵魂的木偶,静静地站在破碎的镜面之间,任由那些解析后的冰冷信息流冲刷他们最后的意识壁垒。
崩溃,并非以尖叫和疯狂的形式,而是以一种无声和彻底的“格式化”在进行。
画师的注意力如同探针,重点聚焦在赵乾身上。
镜域对赵乾的“映照”遇到了细微的阻力,他那混合了理智、责任与毁灭活性的复杂灵魂结构,像是一块密度极高的结晶,折射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光谱。
镜面首先投射出的,是他内心深处对望北堡陷落的巨大愧疚。
但与其他士兵不同,当镜域试图将这份愧疚“解构”为指挥失误的概率计算与资源耗尽的必然结果时,赵乾灵魂中那股不稳定的“毁灭活性”骤然躁动。
“否定解析……”画师感知到一股蛮横的意念从赵乾的核心迸发,强行干扰了镜域的规则运作。
那被解析的冰冷数据流,竟被他以自身强烈的情绪波动重新“染色”,变回了灼烧灵魂的负罪感。虽然痛苦,却保持了情感的完整性。
“抗性显现,样本具备初步规则污染抗性。”画师墨黑的眼中闪过一丝计算般的光芒,这验证了他的猜测,赵乾的“变异”确实触及了规则层面。
镜域随之调整策略,更多的镜面碎片汇聚,开始映照他获得那股异常力量时的瞬间。
那是在心魇之路,被逼到绝境时,摒弃一切、唯余毁灭念头的刹那。
这一次,镜域不再试图解构这份力量,而是开始放大它,同时映照出这份力量带来的潜在后果。
他持刀斩杀的不再是心魇魔,而是他拼命想要保护的幸存部下。
他毁灭的不再是领域造物,而是记忆中望北堡残存的军民,他那狂暴的意念无限扩张,最终将一切都拖入与他内心一样的混沌与黑暗……
这是诱导,引导他看到自身力量失控的恐怖图景,激发其内心的恐惧与自我怀疑。
赵乾的灵魂光谱剧烈地波动起来,代表理智的微光与毁灭的暗红疯狂交织和冲突。
他脸上露出极度痛苦的神色,身体微微颤抖,似乎在抵抗着镜域灌输的可怕未来。
画师静静地观察着这场发生在赵乾内心世界的惨烈战争,他在收集“理性约束”与“毁灭本能”之间拉锯的详细数据,测量着灵魂的韧性极限。
然而,就在赵乾的理智似乎即将被那放大的毁灭意象压垮时,异变再生。
赵乾猛地抬头,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竟不是望向镜中的恐怖幻象,而是仿佛穿透了层层空间,直直地“望”向了木屋的方向,望向了正在观察他的画师。
他的眼神中,不再是纯粹的痛苦或恐惧,而是混合了一种极致的愤怒和屈辱,以及一种……了然的疯狂。
“你……在看……对吗?”一声沙哑、却带着撕裂般力量的质问,竟透过镜域的规则屏障,如同实质的箭矢,撞入了画师的感知!
这一刻,赵乾的灵魂光谱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那不再是单纯的毁灭活性,而是混合了强烈自我意志,一种近乎于“反抗”概念的刺眼强光!
画师那万年无波的意识,终于产生了一丝可以称之为 “涟漪” 的扰动。
“认知跃迁……”他无声低语。样本不仅抵抗了解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到了观察者的存在,并试图进行反向互动,这超出了所有预设模型。
他看着画卷中,赵乾那仿佛在与无形之眼对视和充满疯狂与决绝的身影,又看了看旁边那四个灵魂光谱已近乎彻底灰白,即将“格式化”的士兵。
数据对比无比鲜明,普通的灵魂,在规则下迅速瓦解。
而变异的灵魂,则在压力下……进化。
画师的指尖,一缕前所未有,带着一丝混沌与不确定性因子的墨迹,开始缓缓凝聚。
他原本计划在镜域测试结束后,将赵乾导入下一个物理性毁灭场景……但现在,他改变了主意。
这个样本,值得更……定制化的对待。
他需要设计一个新的实验协议,来专门研究这种“认知跃迁”与“规则反抗”的现象。
也许,是时候让这个样本,更直接地……“感受”一下,他所面对的,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了。
画师的嘴角,那虚无的弧度,第一次,带上了一丝近乎“兴趣”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