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好似一把金色的利剑,奋力穿透了那如轻纱般萦绕的薄雾,温柔地洒落在村口全新铺就的碎石路上。碎石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而明亮的光芒,仿佛给道路铺上了一层璀璨的星芒。王有为稳稳地站在这坚实的路边,他用力地踩了踩地面,眼神专注而坚定,感受到脚下传来的坚实触感,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就在这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汽车引擎那富有节奏的轰鸣声,如同战鼓一般,一下下地敲打着众人期待的心。不一会儿,三辆黑色商务车犹如三条沉稳的蛟龙,缓缓驶入了村口。
“来了!”小雨轻轻碰了碰王有为,轻声提醒道。说完,她下意识地伸手整理了一下衣领,似乎想要将自己最美好的状态展现在即将到来的重要客人面前。王有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在汲取着信心与勇气,随后,他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地迎了上去。
车门缓缓打开,几位穿着看似休闲,却在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不凡气质的中年人陆续从车上走了下来。为首的是一位戴着精致金丝眼镜、头发花白却精神
矍铄的学者,他就是省农业科学院备受尊敬的陈教授。
“欢迎各位专家大驾光临我们青山村,进行实地指导!”王有为快步上前,紧紧握住陈教授的手。由于内心的紧张,他的声音略显干涩,但那股真诚与热情却如火焰般炽热,“一路上辛苦了!”
陈教授和蔼地笑了笑,那笑容宛如春日里的暖阳,让人倍感温暖。他用温和的语气说道:“王村长,久仰大名呀。这位是……”
“这是我们村的农业技术顾问,小雨。别看她年纪轻,可在农业技术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王有为连忙介绍道,眼神中满是对小雨的信任与赞赏。
小雨落落大方地伸出手,脸上绽放着自信的笑容:“陈教授好,各位专家好。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条详细且全面的考察路线,希望能通过这次参观,充分展示我们村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
专家组一行共七人,在小雨的引领下,踏上了考察之旅。第一站,他们来到了张叔引以为傲的立体种植大棚。刚一走进大棚,一股浓郁得几乎让人沉醉的果蔬香气便扑面而来,那是丰收的味道,也是大自然的馈赠。这股香气仿佛一只无形的手,瞬间将众人的注意力紧紧抓住。
“这是我们村首创的‘三层立体种植法’。”张叔有些拘谨地搓着手,眼中却透露出掩饰不住的自豪与兴奋,“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最上层我们种上了黄瓜,这些黄瓜藤蔓沿着架子肆意生长,仿佛一群充满活力的少年;中间一层种上了娇艳欲滴的草莓,它们像是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藏在绿叶间;最下层则种着肥美的蘑菇,它们安静而又茁壮地生长着。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充分利用了空间和光照资源,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
陈教授眼前陡然一亮,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惊喜和赞赏。他快步走到种植架前,仔细地查看每一株植物的生长状况,就像是一个探险家发现了珍贵的宝藏。“非常有意思!那湿度是怎么精准控制的呢?”他急切地问道。
“我们安装了先进的自动喷淋系统。”张叔仿佛被点燃了热情的火焰,顿时来了精神。他指着角落里的设备,自豪地介绍道,“只要通过手机上的 APP,我们就能轻松地调节喷淋的时间和水量,还能远程监控大棚内的温湿度情况。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能随时了解大棚里的一切动态。”
一位年轻的专家迅速掏出笔记本,快速地记录着张叔介绍的内容,口中不住地赞叹:“这个创意太实用了,尤其适合小规模的农户。不仅能提高产量,还不会增加太多成本。”
参观完大棚后,一行人沿着蜿蜒的田间小路,朝着有机水稻田走去。在行走的过程中,王有为注意到陈教授时不时地停下脚步,目光专注地查看路边那些看似普通的野花野草,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陈教授对这些杂草很感兴趣吗?”王有为试探性地问道。
“这可不是杂草。”陈教授轻轻地蹲下身子,眼神中满是爱惜和专业。他指着一株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耐心地解释道,“这是紫云英,是一种天然的绿肥。你们看,在你们村的田间地头,随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说明你们村的生态环境非常优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小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兴奋地说道:“没错,我们一直提倡生态种植的理念,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我们相信,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种出最健康、最美味的农产品。”
当他们走到李婶的有机水稻田时,眼前那一片金灿灿的稻浪如同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毛毯,震撼住了专家组的每一个人。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仿佛是在向辛勤耕耘的李婶致敬,与旁边常规种植的稻田相比,这里的水稻明显更加茂盛,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真的一点农药都没使用吗?”一位女专家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李婶骄傲地挺起胸脯,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是的,全靠我们人工除草。每一根杂草都是我们亲手拔掉的,这虽然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我们觉得很值得。而且,我们使用的肥料都是自家
沤制的农家肥,绿色又环保。虽然这种种植方式比较费工,但我们种出的米口感非常好,价格也比普通大米贵很多呢!”
陈教授轻轻地弯腰,捻起一撮泥土,放在指尖上仔细地搓着。他闭上眼睛,仿佛在用心感受着泥土中蕴含的生命气息。“这片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很高啊。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保持土壤肥力的呢?”他疑惑地问道。
“我们采用了轮作和种植绿肥的方法。”小雨接过话头,自信满满地解释道,“在水稻收获之后,我们会种上紫云英。等到开春的时候,把紫云英翻入土壤中,它就会腐烂分解,成为天然的肥料。然后再种植水稻,这样土壤就会变得更加肥沃,水稻也能长得更好。”
考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飘来了几朵乌黑的乌云,仿佛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挑战。王有为和小雨迅速对视了一眼,眼神中传递着坚定和默契,他们知道,是时候启动应急预案了。
“各位专家,看样子马上要下雨了。”王有为指着不远处的大棚,热情地说道,“我们先去那边的大棚里避避雨吧。顺便,我们还可以参观一下我们村里的育苗基地,那也是我们的一项特色产业。”
就在他们刚刚走进育苗大棚的时候,豆大的雨点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而大棚内却温暖干燥,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温暖小世界。一排排整齐的育苗盘安静地排列着,盘中的各种蔬菜幼苗像是一个个充满希望的小生命,翠绿欲滴,生机勃勃。
“这是我们村创新推出的‘共享育苗’项目。”小雨熟练地打开投影仪,墙上立刻出现了详细的数据图表和清晰直观的演示图片。“在这个项目中,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领取优质的种苗。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蔬菜品种的统一,又能有效地降低个体农户的育苗成本。大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种植和管理中去。”
陈教授慢慢地摘下眼镜,轻轻地擦了擦。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认可和赞赏,同时也带着一些疑问:“这个模式非常有推广价值。不过,我想了解一下,你们是如何解决技术标准和种苗分配这两个关键问题的呢?”
王有为接过话筒,沉稳而自信地回答道:“我们专门成立了合作社,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小雨每周都会给参与育苗的农户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每一位农户都能掌握正确的育苗方法和技术。在种苗分配方面,我们会根据农户的种植面积和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公平的分配。”
雨停了,阳光如同利剑一般,穿透了厚厚的云层,重新洒落在大地上。考察组来到了本次考察的最后一站——村口的农产品加工厂。这座崭新的厂房在阳光下闪耀着现代化的光芒,仿佛是青山村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厂房里,几位勤劳的村民正有条不紊地包装着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他们的动作娴熟而又迅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是我们用扶贫资金修建起来的加工厂。”王有为自豪地介绍道,“自从有了这个加工厂,村民们种植的蔬菜可以直接在这里进行初加工。经过加工后的蔬菜,附加值提高了 30%以上,村民们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增加。”
一位专家拿起一包真空包装的青菜,仔细地端详着。他注意到包装上的标签设计得非常规范,上面不仅印有蔬菜的名称、产地、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还有一个二维码。“这个标签设计得很规范啊,还有二维码追溯系统?”他好奇地问道。
小雨微笑着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的,消费者只需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看到种植户的详细信息、农产品的检测报告以及整个种植过程的追溯记录。这样一来,消费者就能更加放心地购买我们的农产品。”
中午时分,丰盛的农家宴在村委会大院里热闹地开席了。王婶带着几位厨艺精湛的村妇,精心准备了一桌地道的农家菜。清炒时蔬散发着清新的香气,嫩绿的蔬菜仿佛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土鸡炖蘑菇的汤鲜味美,鸡肉鲜嫩多汁,蘑菇吸满了汤汁的精华;腊肉炒笋干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笋干爽脆可口,腊肉肥而不腻。每一道菜都选用了村里自己种植和养殖的食材,真正做到了原汁原味。
“这米饭真香啊!”陈教授尝了一口米饭,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惊讶地问道,“这是刚才我们参观的水稻田里种出来的米吗?”
李婶乐得合不拢嘴,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情:“没错,就是我家那块田里种出来的米。陈教授,您要是喜欢吃,我给您装几斤带回去尝尝。让您的家人也尝尝我们青山村大米的美味。”
席间,专家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上午参观的所见所闻。大家各抒己见,时而发出赞叹声,时而进行热烈的交流。王有为和小雨悄悄地松了一口气,他们相视一笑,眼神中充满了欣慰和喜悦。他们知道,这段时间以来的辛苦和努力并没有白费。
饭后,考察组与村民代表在会议室里进行了一场深入而又热烈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分享着自己的见解和想法。陈教授最后站起来,进行总结发言:“这次考察让我们收获颇丰,也让我们对青山村有了全新的认识。你们村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在农业发展方面有很多创新的做法,非常值得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特别是将传统农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青山村全体村民努力和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王有为注意到,几位专家一直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录着什么,还不时地交头接耳,似乎在讨论着一些重要的事宜。
座谈会结束后,小雨将精心准备的竹制书签一一送给每位专家。这些书签是村里的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的,每一片竹子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和雕刻。陈教授接过书签,仔细地端详着上面精美的梯田雕刻。在阳光的照耀下,那雕刻的线条仿佛活了起来,栩栩如生地展示着青山村的美丽景色。“这是……”他不禁赞叹道。
“这是我们村的非遗传承人亲手雕刻的。”小雨耐心地解释道,“每一片竹子上雕刻的都是我们青山村的真实景象,有梯田、有田野、还有错落有致的村庄。这些书签不仅是一份纪念,更是我们青山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送别专家组的时候,夕阳已经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将一切都染成了温暖的颜色。黑色的商务车缓缓地驶离村口,车轮扬起了淡淡的尘土。看着远去的车辆,王有为心中涌起了一丝不舍和期待。
“他们好像很满意这次考察的结果?”王有为有些不确定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期待。
小雨望着远去的车影,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自信和喜悦的光芒:“岂止是满意。陈教授临走的时候跟我说,要把我们青山村列为省里的‘特色农业示范点’。这意味着我们村的农业发展得到了省里的认可和支持,未来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真的?”王有为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喜表情,“那这岂不是……”
“这意味着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我们有了这些资源,就能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完善产业链。”小雨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王有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有为,我们成功了!我们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村庄。当晚,村委会前的空地上自发地聚集了许多村民。大家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考察的每一个细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喜悦的笑容,仿佛这是青山村历史上最值得庆祝的时刻。
“专家说我的蘑菇种得好!连陈教授都对我的种植技术赞不绝口。”张叔红光满面,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和自信,仿佛自己成为了村里的明星。
李婶也不甘示弱,她扬了扬头,骄傲地说道:“陈教授还夸我的米好吃呢,说要把我的大米推荐给省里的宾馆。以后我的大米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王有为站在台阶上,静静地看着乡亲们兴奋的样子。他的胸口涌起一股暖流,这是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些日子以来,他和村民们一起为了村里的发展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如今看到大家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他感到无比欣慰。
小雨悄悄地碰了碰他的胳膊,轻声问道:“发什么呆呢?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王有为轻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感慨和憧憬,“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愁云惨雾。村里的经济落后,村民们的生活也很困难。但是现在,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让青山村充满了希望和活力。变化真大啊。”
小雨望着满天星斗,温柔地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有了专家组的认可和支持,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未来,我们还可以把青山村打造成一个集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生态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村子,爱上我们的村子。”
夜深了,村民们在依依不舍中陆续散去。王有为和小雨并肩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仿佛是一首美妙的旋律,诉说着青山村这一天的成就和对未来的憧憬。
“明天我要去一趟县城。”王有为突然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决心,“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准备‘特色农业示范点’的申报材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
小雨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跟你一起去。有些技术参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也可以提供一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日完成申报工作。”
在悠扬的虫鸣声中,两人默契地放慢了脚步,似乎都不愿意这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就这样结束。远处,几户人家的灯火依然亮着,那温暖的灯光在黑暗中闪烁着,仿佛是在诉说着这个小村庄崭新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