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权柄暗斗
书名:晚明风云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4461字 发布时间:2025-10-14

第三十四章 权柄暗斗

 

离开军机处,吴三桂快步走出紫禁城,寒风迎面吹来,却吹不散他心中的激动。他抬头望向天空,铅灰色的云层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透下一丝微弱的天光,仿佛预示着他的命运即将迎来转机。

 

回到驿馆,吴三桂立刻命亲兵收拾行装。他将陈圆圆缝制的香囊贴身藏好,又将那柄伴随他多年的断水刀系在腰间——刀身狭长,寒光凛冽,刀鞘上雕刻着精致的龙纹,是他在辽东时所得,多年来随他征战沙场,斩杀过无数敌人。

 

“将军,要不要派人去山西给张勇将军传个信,让他提前做好准备?”亲兵赵虎问道。赵虎约莫二十五岁,身材魁梧,脸上一道浅疤,是跟随吴三桂多年的旧部,忠心耿耿。

 

“不必。”吴三桂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谨慎,“阿济格在山西布有眼线,若是贸然传信,恐会引起他的猜忌。我们尽快赶路,到了太原再与张勇汇合不迟。”

 

“是!”赵虎躬身领命,转身继续收拾行装。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吴三桂便带着赵虎和另一名亲兵赵豹,骑着三匹快马,朝着山西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踏过积雪,溅起一片片雪雾,在寂静的清晨中发出清脆的声响。三匹战马都是上好的蒙古马,日行千里,一路疾驰,不到半日便出了北京地界。

 

沿途的村庄大多残破,百姓们穿着破旧的棉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见到他们身着官服,骑着高头大马,纷纷躲避到路边,眼神里带着几分恐惧与麻木。吴三桂看着这荒凉的景象,心中不禁感慨——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快剿灭李自成,让天下百姓能早日过上安稳日子。

 

一路疾驰,第三日午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太原府。太原府的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士兵身着玄色铠甲,正是关宁铁骑的旧部。士兵见到吴三桂的旗帜,立刻高声喊道:“是平西王的旗帜!快打开城门!”

 

城门缓缓打开,吴三桂骑着马,缓缓走进城中。街道上的百姓见到他,纷纷驻足观望,有的甚至跪地行礼,口中喊道:“平西王千岁!”吴三桂勒住马缰,对着百姓们拱手示意,眼神里满是温和。

 

“将军!您可算回来了!”张勇早已在城门口等候,他身着玄色铠甲,腰佩长枪,身材高大,面容刚毅,见到吴三桂,激动得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声音哽咽:“末将张勇,参见将军!”

 

吴三桂翻身下马,扶起张勇,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张勇,辛苦你了。弟兄们都还好吗?阿济格有没有为难你们?”

 

“弟兄们都好!”张勇连忙说道,眼中满是激动,“阿济格虽然接管了山西军务,却不敢轻易调动关宁铁骑的弟兄们。弟兄们都盼着您回来呢!只是……”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起来:“阿济格派人盯着我们,不让我们与您联系,还克扣了弟兄们的粮草,弟兄们的日子不太好过。”

 

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却很快压了下去。他沉声道:“放心,我回来了,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走,带我去见阿济格。”

 

阿济格的王府位于太原府的中心,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院,朱红色的大门巍峨耸立,门口的士兵身着明黄色铠甲,手持长枪,气势逼人。吴三桂跟着侍卫走进王府,穿过层层庭院,来到大厅。

 

大厅内,阿济格正坐在虎皮椅上,手中端着一碗酒,身边围着几名满洲将领,正在高声谈笑。阿济格约莫四十岁,身材高大,面容粗犷,眼神凶狠,下巴上留着络腮胡,身着明黄色蟒袍,腰间系着玉带,一看便是性情暴躁之人。

 

“平西王大驾光临,本王有失远迎啊!”阿济格见到吴三桂,放下酒杯,脸上露出一抹假笑,语气中却带着一丝嘲讽。他身后的几名满洲将领也纷纷看向吴三桂,眼神里带着几分不屑与敌意。

 

吴三桂躬身行礼,语气平淡:“亲王客气了。末将奉摄政王旨意,前来与亲王汇合,率军出征陕西,讨伐李自成。不知亲王何时可以点兵,我们也好早日启程。”

 

“急什么。”阿济格摆摆手,重新端起酒杯,慢悠悠地抿了一口,眼神轻蔑地看着吴三桂:“李自成刚在山西战败,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会再来。我们不如先在太原休整几日,养精蓄锐,再出征也不迟。”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再说了,平西王刚从京城来,一路辛苦,也该好好歇息几日,尝尝我们太原的好酒好菜。”

 

吴三桂心中怒火中烧,却依旧强压着,沉声道:“亲王,李自成虽败,却根基未动,若是让他缓过劲来,后果不堪设想。摄政王命我们即刻出征,我们岂能拖延?还请亲王以大局为重,尽快点兵。”

 

“大局为重?”阿济格冷笑一声,猛地一拍案几,酒杯中的酒都洒了出来:“本王就是大局!在山西,本王说了算!让你歇息你就歇息,哪来那么多废话!”

 

大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张勇站在吴三桂身后,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眼神凶狠地盯着阿济格,随时准备动手。赵虎和赵豹也握紧了手中的长枪,警惕地看着周围的满洲将领。

 

吴三桂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语气依旧平静:“亲王息怒。末将并非有意顶撞亲王,只是担心李自成卷土重来,耽误了战机。既然亲王有意休整,那末将便遵令。只是还请亲王尽快安排,不要耽误了出征的日期。”

 

阿济格见吴三桂服软,心中得意,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这才对嘛。来人,带平西王下去歇息,给平西王安排最好的房间,备上最好的酒菜!”

 

“谢亲王。”吴三桂躬身行礼,转身跟着侍卫走出大厅。走出王府大门,他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已经满是冷汗。

 

接下来的几日,阿济格果然每日饮酒作乐,根本不提点兵出征的事。吴三桂每日去军营探望关宁铁骑的弟兄们,看到弟兄们穿着单薄的铠甲,吃着掺着沙子的粗粮,心中满是愧疚与愤怒。

 

这日,吴三桂正在军营中与弟兄们交谈,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他回头一看,只见陈圆圆穿着一身素色棉裙,外面罩着一件玄色貂裘,正站在军营门口,寒风拂动着她的裙摆,如同画中之人。

 

“圆圆!你怎么来了?”吴三桂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惊喜。陈圆圆的手有些冰凉,他连忙将她的手揣进自己的怀里,为她暖手。

 

陈圆圆见到吴三桂,眼中满是欣喜,柔声道:“我听说你回来了,便从汾州赶过来了。我放心不下你,想亲自来看看你。”她顿了顿,眼神里带着几分担忧:“我听说阿济格故意拖延,不让你出征,还克扣弟兄们的粮草,是不是真的?”

 

吴三桂点点头,叹了口气:“是啊,阿济格心胸狭隘,故意刁难我们。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尽快出征的。”

 

“我相信你。”陈圆圆轻轻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包裹,递给吴三桂:“这里面是我为你和弟兄们缝制的棉衣,还有一些干粮,你分给弟兄们吧。”

 

吴三桂接过包裹,心中满是感动。他紧紧握住陈圆圆的手,柔声道:“圆圆,谢谢你。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就在这时,张勇匆匆跑过来,脸色凝重:“将军!阿济格终于同意点兵了!他说明日一早,便在太原城外的校场点兵,五万大军,即刻启程,出征陕西!”

 

吴三桂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好!终于可以启程了!张勇,你立刻去通知弟兄们,做好准备,明日一早,校场集合!”

 

“是!”张勇领命,转身大步离去。

 

次日清晨,太原城外的校场上,五万大军整齐地排列着。关宁铁骑的士兵们身着玄色铠甲,手持长枪,眼神坚定;八旗兵的士兵们身着明黄色铠甲,手持弯刀,气势逼人。阿济格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身着明黄色蟒袍,立于阵前,吴三桂和谭泰则立于他的两侧。

 

谭泰骑着一匹黑马,身着明黄色铠甲,脸上一道刀疤从眉骨划到下颌,眼神凶狠,他看了吴三桂一眼,语气冷淡:“平西王,此次出征陕西,还望你不要拖我们八旗兵的后腿。”

 

吴三桂淡淡道:“谭将军放心,我关宁铁骑定会奋勇杀敌,不会让将军失望。”

 

“好了!”阿济格高声喊道,声音在空旷的校场上回荡,“弟兄们!李自成逆贼,占据陕西,反抗大清,罪该万死!今日,本王与平西王率领五万大军,出征陕西,讨伐逆贼!定要将李自成碎尸万段,为大清一统天下扫清障碍!出发!”

 

“杀!杀!杀!”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五万大军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朝着陕西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踏过积雪,溅起一片片雪雾,队伍绵延数十里,气势磅礴。

 

吴三桂骑着战马,走在队伍的中间,身边是关宁铁骑的弟兄们。他回头望了一眼太原城的方向,陈圆圆的身影还站在城楼上,朝着他挥手。他心中一暖,握紧了手中的断水刀,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此次出征陕西,不仅是为了大清,更是为了他自己,为了关宁铁骑的弟兄们,为了陈圆圆。他必须打赢这场仗,必须剿灭李自成,才能在这乱世之中,为自己,为身边的人,争得一席之地。

 

而此时的陕西西安,李自成的皇宫中,气氛却异常凝重。李自成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身着赭黄色龙袍,龙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已经有些褪色,面容憔悴,眼神里满是愤怒与不甘。

 

田见秀、刘芳亮、李过三人垂手立于殿中,大气不敢出。田见秀身着青色锦袍,面白无须,眼神平静,手中握着一把折扇;刘芳亮身材高大,身着铠甲,手持大刀,脸上满是凶气;李过身着玄色铠甲,面容黝黑,眼神锐利,腰间系着一把短剑。

 

“吴三桂率领五万大军,出征陕西,明日便到潼关了!”李自成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愤怒,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都被拍得晃动起来:“你们说说,我们该怎么办?上次在山西输给吴三桂,这次我们一定要赢回来!”

 

田见秀躬身道:“大王,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虽勇,却也只是五万兵力。我们在陕西有十万大军,只要我们坚守潼关,再派一支奇兵绕到敌后,断了他们的粮草,定能打败吴三桂!”

 

刘芳亮也附和道:“大王,末将愿率军坚守潼关,挡住吴三桂的进攻!定不让清军前进一步!”

 

李过则道:“大王,末将愿率领一支奇兵,绕到敌后,断了他们的粮草!让吴三桂的大军不战自溃!”

 

李自成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就这么办!田见秀,你率领三万大军,坚守潼关,挡住吴三桂的进攻;刘芳亮,你率领两万大军,驻守西安,防备清军偷袭;李过,你率领两万大军,绕到敌后,断了他们的粮草!本王亲自率领三万大军,坐镇西安,随时支援!”

 

“末将遵令!”三人躬身领命,转身大步离去。

 

李自成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潼关的方向,眼中满是杀意:“吴三桂!本王上次在山西输给你,这次定要让你血债血偿!我李自成,绝不会输给你!”

 

潼关,是陕西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场围绕着潼关的血战,即将拉开序幕。

 

而此时的吴三桂,正率领五万大军,朝着潼关疾驰而去。他不知道,等待他的,不仅是李自成的十万大军,还有阿济格的暗中算计,以及多尔衮的步步紧逼。这场战争,注定不会轻松。

 

寒风卷着雪粒,吹过黄土高原。五万大军的马蹄声,如同惊雷般在天地间回荡,预示着一场惨烈的血战,即将在陕西的土地上展开。吴三桂的命运,也将在这场战争中,迎来新的转折。他不知道,这场战争之后,他将会迎来荣耀,还是更深的深渊。

 

与此同时,北京的紫禁城,多尔衮正坐在太和殿的御座上,手中拿着一份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密报是谭泰派人送来的,上面写着:“吴三桂已率军抵达潼关,阿济格按计划行事,暗中牵制关宁铁骑,待吴三桂与李自成两败俱伤,再出兵收拾残局。”

 

“吴三桂,李自成,你们就好好打吧。”多尔衮低声说道,眼中满是深意,“等你们两败俱伤,这天下,便是我大清的了。”

 

殿外的风雪依旧,红墙黄瓦的紫禁城,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威严。一场多方势力的博弈,正在陕西的土地上悄然展开,而这一切的中心,便是吴三桂。他就像一颗棋子,被多尔衮、阿济格、李自成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却又在绝境中寻找着生机,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

 

这乱世,烽火连城,权柄暗斗,吴三桂的路,还很长。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晚明风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