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日/外 京城-漕运码头
人物: 周掌柜、钱老板、税吏、漕运司官兵
△ 码头上往日繁忙的景象不再,显得冷清了许多。周掌柜和钱老板的货船被漕运司的官兵拦下,一名税吏拿着账册,趾高气扬。
税吏(敲打着船板): 奉上谕,严查往来货船,以防资敌!周掌柜,你这批粮食,来源不明,需扣下查验!
周掌柜(焦急地): 大人!这……这都是有正规路引的官粮啊!何来来源不明之说?扣下查验,这耽搁的时日,霉变损耗,小人承担不起啊!
钱老板(在一旁,指着另一批布匹): 大人,我这批苏绣,乃是宫中订制,延误了工期,谁也担待不起啊!
漕运司官兵头目(皮笑肉不笑): 钱老板,对不住,上头下了死命令,所有与首辅府有过牵连的商号货物,一律严查!您这布匹,怕是也得等等了。
△ 周、钱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明了,这是太子(新帝)针对慕辰的经济封锁开始了,他们这些购买了“功勋债”的商人,首当其冲。
---
16-2 日/内 首辅府-密室
人物: 慕辰(慕子轩)、老陈
△ 老陈正向慕辰汇报码头上的情况。
老陈: 老爷,漕运被卡死了,周掌柜、钱老板等人的货物寸步难行。其他几位买了‘功勋债’的商号也遭到不同程度的刁难。太子这是要断了我们的财路,也让那些支持我们的商人知难而退。
慕辰(并未意外,嘴角反而带着一丝讥讽): 釜底抽薪?想法不错,可惜手段太糙。他李业大概忘了,经济战的精髓在于流通和替代。他卡得住官方的漕运,还能卡得住天下人逐利的心?
慕辰(走到一张简易的齐国地图前,指向一条蜿蜒的河流支线): 我们之前秘密筹建的陆路转运和这条废弃的古河道疏浚工程,进行得如何了?
老陈: 回老爷,陆路转运已打通几个关键节点,虽然成本略高,但畅通无阻。古河道疏浚还需两日方能投入使用。
慕辰: 很好。通知周掌柜他们,货物立刻转入陆路和我们控制的秘密渠道,损失由府内资金先行补贴。同时,把我们之前储备的那批平价粮食和布匹,通过江寒等清流的关系,悄悄投入市场,稳定物价,就说是几位‘义商’不忍见百姓受累所为。
慕辰(眼中闪过算计的光芒): 李业想用行政手段制造短缺和恐慌,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保障供给,平稳市场。一来安抚盟友,二来收买民心,三来……正好让靖王和天下人看看,谁才是有能力维持稳定的人。
老陈(心领神会): 老爷高明!我这就去办!另外,张猛统领派人送来密信,他们在山中发现了小股北燕游骑的踪迹,已暗中跟踪。
慕辰(神色一凛): 北燕游骑?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告诉张猛,务必掌握其行踪,但切勿打草惊蛇。这或许……是我们破局的关键。
---
16-3 夜/内 皇宫-御书房
人物: 李业(新帝)、赵启明
△ 李业听着赵启明的汇报,脸色愈发难看。
赵启明: 陛下,漕运虽已卡死,但市面并未出现预期的混乱。周、钱等人的货物似乎通过其他渠道运走了,京城粮布价格甚至略有下降……背后定然有人操控!
李业(怒道): 废物!肯定是慕子轩那条老狗!他哪来那么多钱和渠道?!
赵启明: 臣怀疑……是靖王暗中提供了支持。而且……(他犹豫了一下)边境哨所传来消息,似乎发现了北燕游骑活动的迹象。
李业(烦躁地挥手): 区区游骑,何足挂齿!眼下最重要的是对付慕子轩!赵启明,朕让你伪造的证据呢?!
赵启明(额头冒汗,从袖中取出一封信): 陛下,臣已令人模仿慕子轩笔迹,伪造了其与张猛勾结,意图在登基日作乱的‘密信’,并做好了旧化处理……只是,如今慕子轩被软禁,若无确凿的‘人证’或‘物证’直接指向他,只怕难以服众,靖王那边……
李业(一把夺过密信,看了看,眼神狠厉): 人证?物证?朕说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至于靖王……哼,他若敢公然维护逆贼,便是与朕为敌!明日早朝,朕便要用这‘铁证’,彻底了结慕子轩!
△ 李业捏着那封假信,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然而,他并不知道,一场真正的边境危机正在酝酿,而慕辰,已经提前落子。
【第十六集 完】